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虞宙:从清华园到联合国,从认识中国到了解世界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回首在清华的七年,从外文系到公管学院再到苏世民书院,沐浴在“亚洲最美校园”的清华园中,背后承载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七年弹指一挥间,我从一个懵懂青涩的高中生走进清华外文系,进而成为在公管学院和苏世民书院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的研究生,再到踏入联合国成为一名立志为全人类共同发展而贡献力量的国际公务员。
到国际组织工作其实我早有想法,因为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能够真正将我的专业,兴趣与优势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一份事业。回想起作出这一决定的过程,2015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的交换经历可以说是在我成长的经历中埋下了一颗深深的种子。
参加第四届“模拟上合组织”青年会议
不平凡的2015年
2015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15年是德国难民危机爆发最严重的一年,也是欧洲最为动荡的一年,巴黎恐怖袭击,布鲁塞尔机场爆炸案,科隆性侵事件等都让我感受到了和平与稳定的可贵。
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在11月的一个晚上,德国已经开始飘雪。在慕尼黑回海德堡的过夜大巴上,我遇到了一家来自叙利亚的难民,两位年事已高的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其中一个看着才不到5岁。凌晨1点,车行驶至了卡尔斯鲁厄的检查站,德国警察上车检查,要求所有乘客出示护照。由于缺乏相关的庇护材料,加上语言交流的困难,我亲眼目睹了他们被警察强行赶下车的一幕,中间还伴随着一个孩子的哭闹声。
回到学校后,我又聆听了一场关于叙利亚难民的讲座,听一位难民讲述自己的逃亡之路,从战火纷飞的家乡坐船,辗转多个国家,充斥着恐惧与对前途的迷茫,亲眼见证着家人的逝去以及对于生命的惋惜。这一切亲历与真实的故事都使我清楚地认识到原来我们所处的世界是多么地复杂,贫困问题,难民问题,环境问题,人道主义关怀等并不是高高在上与我们相去甚远的议题,相反,它们就在我们的身边,问题的解决需要青年人与国家治理者的共同智慧。
从苏世民书院更好地认识中国
无论是各大公益类社团的支教活动,硕士生的暑期挂职锻炼,还是“思源计划”贯穿本科生涯的三次暑期实践,亦或是“丝路新探”,“Buddy Program”,军乐队海外演出,“唐仲英计划”,留学基金委的出国交换项目等,清华丰富的国内外实践资源极大地培养了我的本土情怀,拓宽了我的国际视野。
参加“丝路新探”赴南非海外实践活动
在国内外的各类社会实践中,我总能体会到基层是了解中国最为生动的教科书,以及走出世界看中国的必要性。而在苏世民书院的这一年经历也帮助我认识到了一个更多元,更全面,更为真实的中国。
36个国家,139位同学,呈现出的是一个跨文化沟通与充分交流的平台,我们中有出色的政治家,精通商业投资的企业家,也有深耕全球发展的倡导者。每一次的思维的交锋,每一次智慧的碰撞都帮助我更好地去了解我所熟悉的中国在其他学者眼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在假期时,我带着三位外国同学去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参观的经历,在游览与交流中,彼此也对于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书院这一年的经历也使我更加坚信了当今世界,唯有尊重,包容与理解才是解决任何分歧的王道。
到国际的舞台上发出中国青年的声音
疫情之下,几乎所有的行业都难免受到波及,由于限制了人口的流动,许多活动以及求职也都被迫搬到了线上进行。然而,疫情就像是一面反光镜,对于国家的治理体系是一次挑战与检测,对于个人的发展更是如此。你在疫情中的态度也决定了你的未来。等待的过程是一场蓄力,挑战本身也暗藏着机遇。为此,除了认真完成学业,我也利用书院的平台与资源,与国外的同学保持密切联络,获取分析各国抗疫形势的第一手资料,也为下一步进入国际组织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
疫情在全球的肆虐也并没有阻挡我赴国际组织工作的意愿,在经历了各轮面试之后,我也终于拿到了UNDP(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抛来的橄榄枝,只不过受疫情和国际差旅的影响,原本应当在亚太区总部泰国开始的职业生涯,也被暂时安排在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驻华代表处。目前我所在的团队主要聚焦于可持续商业与投资,希望通过金融工具,搭建各类平台赋能企业,更高效地配置资源,从而进行更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投资,来更好地践行联合国提出的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理念。
写于2020年9月
虞宙,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13级本科生,2017年本科毕业后到公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2019年到苏世民书院攻读硕士。2020年毕业后赴UNDP任联合国志愿者,目前于北京中创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碳投行与国际事业部,从事ESG与碳中和相关工作。
更多精彩
毕滢:创业维艰,我不后悔石富:“巾帼飞天梦”雕塑背后的故事
郑梦雨:一名女记者正在“追风”沙垚:十六年乡村,愿以深心奉尘刹
施华杰:在非洲追逐阳光的两年
张鹏翀: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清华八年刘新新:本科毕业,我选择返乡就业
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