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施华杰:在非洲追逐阳光的两年

职业发展中心 清华职业辅导
2024-10-17

编者按

清华求学数年间,在考试周期间的坚强求生,在学生节与DDL之间的痛并快乐,在毕业论文与工作申请间多线作战,当离开清华的时候,这些毕业生留下了怎样的故事?他们走上职场后获得了怎样有趣的经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倾听学长学姐们讲述最真实的生涯故事,分享离开清华的99种方式。


寻路: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记得15年本科入学时,校长送给我们《平凡的世界》作为新生入学礼物,激励我们要有理想精神、奋斗精神和实干作风。我对于在实践中行万里路感触很深,一直尝试读懂大千世界这一本“书”。在大二暑假时,我曾经前往东盟五个国家,亲眼目睹了“一带一路”沿线中资企业的热火朝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文莱参访的淡布隆高架桥项目,中资企业的建设让乌鲁淡布隆国家公园中占地50000公顷的热带雨林为更多人所知,把阻隔旅游生态资源的天堑变为繁荣致富的通途。


“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进入大三升大四阶段时,内心的声音一直召唤我去更远的地方看一看。我最终选择报名了“深耕计划”一带一路方向,希望能在非洲东岸的肯尼亚经历两年砥砺琢磨,这必然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选择。一是始终只得耳闻、从未真正踏足过的非洲大陆的确非常吸引我前去一探究竟,二是对于非洲这样的相对落后地区,如何在国际合作中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毕业典礼后的第三天,我就开始为启程前往肯尼亚做准备,并在一周多后登上了前往非洲的航班。


在飞机上俯瞰内罗毕


当飞机到达内罗毕上空时,我向下俯瞰到一条望不到尽头的车流,这样的堵车现象在非洲十分频发。在前往培训销售的公路上、微雨的下班回家路上,我常常被堵在在半道上。


道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交通极易发生拥堵,在降低了交通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居民的出行体验。当地群众为了避开堵车,纷纷选择乘坐不太遵守交通规则的Bodaboda(一种摩的)。我曾特意询问过当地人为什么给摩的取了这么个名字,得到的回答是这片地区地貌特点以稀树草原为主,住户距离非常遥远,往来需要交通工具,司机在招徕顾客时常常会喊“Border-to-Border”,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了现在的名称。这个小典故也从侧面反映了东非地区存在一定区域贸易整合潜力,但基础设施的落后使其往来贸易模式一直都以相当低效的方式进行。


骑上我心爱的小摩托,它永远不会堵车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存在这样的问题。“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建设被公认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极为重要的因素。通过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中国企业合作,非洲各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经济发展动力。接下来,一系列新兴产业进一步带动非洲国家工业化水平提升,优化投资建设,帮助非洲国家缩减区域差距,助力人民脱贫。记得我第一次离开内罗毕去乡村调研市场,沿途经过了同样由一家中资企业负责的市政公路项目。当时建设刚刚开始,沿着土路到达用户家中简直千难万险。而现在,项目已经如火如荼,在不久的将来,将为一方水土带来四通八达的便利,用“行胜于言”的方式,让政府、企业和居民得到共赢。


行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我在肯尼亚主要负责的项目是太阳能家庭供电系统的推广。肯尼亚有1860万无法接入市电电力的人口,接入市电家庭还面临电力不稳的问题,给民生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阻碍。幸运的是,地处东非高原的肯尼亚有着充足的光照,这为太阳能供电系统的运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走访用户时,我看到六七个小孩子从低矮的平房里跑出来迎接,眨着忽闪忽闪的大眼睛望着我们。对比内罗毕城区的许多孩子们,这些缺电地区的孩童从出生开始就因为缺少电力,无法接受教育而输在了起跑线上,非常令人揪心。而我可以做的,便是在工作上积小流以成江海,让更多的用户享受数字化生活的美好,获得更多开阔眼界、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些太阳能业务的重点用户星星点点分布在肯尼亚的乡村角落,如何将刚刚开始的项目化零为整,成为考验我的一大难题。


这时,我请教了负责过项目的同事,得到一句“走出内罗毕,去现场看看”的指导。走出内罗毕,说一点都不胆怯是假的。虽说肯尼亚在东非经济相对发达,但依然存在社会治安问题。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还是走出“吹面不寒杨柳风”的内罗毕,来到肯尼亚较为炎热的西部。在西部乡村的调研,虽不是风餐露宿,但也算得上筚路蓝缕。西部地区市电供应不稳,经常突然断电;坐着摩的在乡村道路上疾驰,眼见两边简陋的铁皮房屋恍若隔世之感;而乘船到达维多利亚湖上完全没有在网电力的不知名小岛,岛上绝大部分是渔民,屋顶上大大小小的太阳能电池板让我明晰地看到科技对居民生活的改变,更坚定所从事项目的意义。


人在“肯”途,生活充满了小插曲,但也始终不乏小惊喜和小温暖。在一次路演中,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被困在了附近没有市电的屋子里。肯尼亚一向多雨,但没想到那天的大雨一下就下到了半夜。原以为我们就此需要在野外露宿了,但更没想到的是,观看了我们路演的附近部落的民众并没有忘记我们,非常热心地拉我们回他们的家中暂住,帮助我们顺利度过了那个风雨交加的夜晚。这也许是肯尼亚文化中的“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我们那段时间的路演吸引了大批民众驻足,也为我们的项目打开了新局面。这段经历让我在非洲乡村来回穿梭、追逐阳光的日子里始终带着感动与温情,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而不入非洲乡村,怎道民生多艰。在肯尼亚的乡村来回穿梭、追逐阳光的日子,是为了让白昼里普照大地的阳光,在深夜依旧为千家万户亮起点点星火。听起来有些夸父逐日的浪漫感,但一定离不开脚踏实地的走访工作。我提出的各种基于用户需求、非常具有实效性的项目建议和战略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同与赞赏。


于肯尼亚乡村穿梭的日子

(左上图左一,右下图右一)


探路:矢志信念追求,踔厉奋发前行

在非洲工作大多忙碌,但闲下来的时候也相当安适。泛舟于维多利亚湖上,远观渔人,做着“满船清梦压星河”般天马行空的想象,有时甚至会安静到感觉有些落寞了。正是在湖边,我结识了一位植根肯尼亚二十几年的“老肯”,他问我:“在肯尼亚的生活多安逸,尤其是在这湖边,一钓就有鱼吃,何必还要两年之后再回国去呢?”


当时,我没有立刻回答“老肯”的问题。直到19年的国庆节,适逢建国70周年,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隆重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肯尼亚和国内有5个小时的时差,当进行到群众游行环节时,我正好在晨跑,在线上观看了一个个整齐的方阵行进。方阵中的群众大都是和我差不多大的青年,虽然和国内远隔千山万水,但在那个时刻,我真切感受到了青年一代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跨越时间、空间而清晰可见。正是因为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了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像我一样的中国人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大洲为了和平与繁荣而持续贡献智慧和汗水,在“青春的赛道”上跑出属于自己、也属于国与国之间合作共赢的“最好成绩”。这也回答了“老肯”的问题,作为当代中国青年,我们从来就没有真正离开过祖国的关注和怀抱,一直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讲述着属于自己的故事,而这一个个故事的集合便是展示给世界的“中国故事”。


参与“万村通”肯尼亚项目竣工仪式


在非洲这段追逐阳光的日子里,不仅需要做好的是太阳能项目的本职工作,更让我铭记在心的是,最直接阐释中国故事的是每一个在海外的中国人。从和本地员工互不认识到结成紧密的团队关系,年龄、文化差异的冲击推动我在观念碰撞中不断学习有效的工作和交流方法。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几十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给予我们抹不去的底色,只有自信于自身的价值观,并敢于接受不同价值观的交流碰撞,真理才能越辩越明,沟通也才能越来越有效。这也正如李大钊先生在《青年》中所言,“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


如今,我回到校园,在公管学院就读硕士已经将近一年。回首在非洲的日子里,有面对陌生环境的不适,有面对突发疫情的无措,但正是这些经历给了我更多新的视角去看待社会问题。贫富差距不仅仅出现在发达国家和急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在非洲国家,贫富差距也以不可小觑的态势成为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天堑,个中问题亟待探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非洲追逐阳光的两年中,我亲身感受了搭建中非沟通桥梁的践行历程;而作为一名公共管理研究者乃至实践者,我还在探索新领域的启航路上,愿矢志信念追求,踔厉奋发前行。


书于2022年5月


施华杰,清华大学车辆学院2019届本科生,毕业后前往肯尼亚锻炼两年,现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更多精彩

刘新新:本科毕业,我选择返乡就业

多雷:休学、说唱、潮牌、音乐节

张鹏翀: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清华八年

武文博:迪士尼到开心麻花,工科与戏剧的浪漫交融

李俊霖:我的大学没有寒暑假

曹政:基层电网人的调度追风十二年

刘嘉琛:在法律之路上传递善意

管弦:清华牛津联合国,可能之外,还有可能

韩宗杭:从“梦之网”到“冬奥梦”,电力一线的梦想与坚守

马冬昕:我人生的A面与B面

曹绪尧:做创业道路上的长期主义者

叶子鹏:建党百年,我选择成为一名党校教员

闫星辉:将成果写在祖国的蓝天上

徐九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位医师科学家的成长与选择

地尼亚尔:放弃读研,我回到新疆当起了“电力医生”

卓玛:做青藏高原上的一束烛光

许泽曦:一位消防战士的蜕变与坚持

李天枭:追寻"双碳",我选择了孤注一掷地争取和等待

曹丰泽:你为什么选择非洲

王德斌:从西南边陲的放牛娃,到振兴乡村的返乡人

徐佳倩:从麦肯锡到bilibili,一个非典型理科生的文娱业之路

傅麒宁: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

范煜群:戏剧是一场未完待续的历险记

姚国友:做喷遍祖国混凝土的姚阿甘

袁晓辉:放弃教职去创业

孙昊德:枣刺和苹果

左   婉:我在盖茨基金会做公益

王晓亚:从校园学生记者到江苏卫视主持人

蔡达理:而见过了这一切之后,我还是想当一名工程师

范梓腾:在社工与科研的平衡中思索前行

石添硕:从对冲基金到哈佛读博,疫情之下坚守学术初心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职业辅导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