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是良医

其他

限时饮食,新型减肥膳食策略

俗话说:“管住嘴,迈开腿”,在积极进行运动锻炼的同时,控制饮食摄入也是减肥的必须步骤,然而很多减肥或控体重的人可能遇到这样的困境,动起来容易,但真的很难管住嘴呀!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除了调整饮食摄入量,控制吃饭时间就能减肥的方法呢?通过调整吃饭时间达到减肥的目的,有没有很心动!01什么是限时饮食限时饮食(time-restricted
2023年6月23日
其他

【可穿戴技术】测量卡路里消耗,消费者该如何选择一款有效的可穿戴产品呢?

2022年12月28日,美国运动医学会发布的全球健身趋势调查中,可穿戴技术排名第一。对于消费者来说,一般可供购买的健身可穿戴产品包括:健身追踪器、智能手表、心率监测器和
2023年1月15日
其他

【可穿戴技术】运动手表上的卡路里你看懂了吗?

关于“卡路里”你究竟了解多少?是食物包装热量表上的数字?还是帕梅拉的燃卡训练?卡路里是一种热量单位,由英文单词Calorie音译而来,被广泛应用于营养计量和运动健身领域,可以用来描述机体摄入或者消耗的能量。图片来源于网络我们体重的变化是由膳食摄入的卡路里和机体消耗卡路里之间的复杂平衡决定的。不管你的目标是维持体重还是增重、减脂,“量出为入”——准确评价每日的能量消耗,都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和运动计划的重要依据。目前市面上的大部分运动手表都能够为用户提供身体活动建议或热量消耗目标。今天,我们就来带领大家探索运动手表中“卡路里”测量的究竟是什么?又是否准确?能量消耗的组成和测量人体一天的能量消耗主要由基础代谢、食物热效应和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组成,其中身体活动能量消耗包括有目的的体育锻炼(运动能量消耗)和非运动能量消耗,即日常生活(工作、做家务、通勤等)以及非自主肌肉活动(如颤抖、烦躁)产生的能量消耗。科研领域是如何测量能耗的?目前,科研界用于评估机体能量消耗的方法较多,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间接测热法(气体代谢仪)以及身体活动监测仪法(如加速度计、心率表)等。不同能耗测试方法可以测量和估算人体能耗的不同组分,大部分测试方法测量的都是身体活动能量消耗,能同时做到精准测量和适宜在大众中推广的设备相对较少。金标准目前研究界公认的测量身体活动能耗最为准确的方法之一是间接测热法。其余能耗测试方法一般以间接测热法的结果为基准,以各自采集到的数据作为因变量,建立相应的能耗预测方程,但其准确性受各种因素影响,需要进行验证。运动手表是如何预测能耗的?运动手表对于卡路里的测量主要依赖于内置传感器以及每个用户输入/测量的信息(身高、体重、性别等)。通过手表中的惯性传感器(加速计、陀螺仪)、GPS系统测量和提供的运动数据(速度、距离等)以及采集到的实时心率等数据,使用算法预测出用户的能量消耗。但是由于涉及商业机密,这些算法并不公开,因此每款手表究竟选择了哪些指标进行能耗预测并不透明。那么就以结果导向来看,目前市面上的手表预测身体活动能耗准确吗?预测的究竟是我们全天的能量消耗,还是运动能量消耗呢?运动手表预测能耗是否准确?运动手表评价的能量消耗究竟是哪一部分?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笔者。某天,笔者在实验室工作了一上午,打开健康软件发现自己过去半小时的热量消耗竟然小于1千卡(岂不是不用吃饭也能成为“永动”打工人了?),并且软件界面也没有对“热量”是什么进行解释。经过几天的调研以及对多款智能手表的用户和相关业内人士的咨询,我们可以简单地总结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商用设备测量的能耗/热量一般不包含由于基础代谢产生的能耗,而坐着办公、阅读等低强度身体活动也可能由于采样频率、身体活动类型识别、能耗预测模型等方面的不足而被忽略。尽管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关注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的能耗测量,但准确度还有待提高。此外,这些不足还会导致打开/关闭特定运动模式时能耗数据的差异。针对具体运动模式的能耗预测应该算是运动手表预测能耗中最为准确的一环,但是今年年初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提示,在使用多款商用智能手表预测抗阻训练、蹬车、跑步、坐姿下的能量消耗时,所有设备的准确性都非常糟糕。近年来的许多验证研究也都得到了类似的结论,运动手表预测活动能耗的准确度需要进一步提升。可穿戴设备预测能量消耗难点
2022年11月4日
其他

【可穿戴技术】关于运动手表你需要知道的事——心率篇

自2006年起,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每年都会依据面向全球健身行业从业人员(教育、训练、社区、医疗、商业等)的行业调查结果,发布预测未来一年全球健身趋势的报告。可穿戴技术(Wearable
2022年9月14日
其他

解读《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汇编》,架起科研和实践的桥梁!

全民健身日,一起解读CCPA今天,正值2022年8月8日,也是我国第14个“全民健身日”,我们带领大家一起解读近日在各大平台发布的第一版《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汇编(Chinese
2022年8月8日
其他

中国健康成年人身体活动汇编(CCPA)发布

https://doi.org/10.1016/j.smhs.2022.06.004.更多阅读:身体活动汇编(汉英对照版)美国《体力活动概要》导读中国人身体活动能量消耗与心脏代谢危险因素
2022年7月30日
其他

媒体解读会 | 专家解读《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

为推动《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的宣传和贯彻实施,2021年12月29日下午“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媒体解读会”在人民网人民健康举办。陈君石院士《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的重要性与意义》陈君石院士在解读报告中指出,身体活动对于维护身体健康和预防慢性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身体活动不足是全球第4位死亡风险因素,造成6%的死亡,仅次于高血压、吸烟和高血糖。同时,身体活动不足是多种主要慢性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北京大学李立明教授对50万中国人群的追踪研究表明,身体活动强的人相比于身体活动不足的人,可以降低23%的心血管病事件。此外,身体活动不足会影响心理和认知,包括儿童和老人的认知、睡眠和骨骼健康。近些年,中国人身体活动不足的比例逐年上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促进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全民身体素质”。《指南》是我国首部面向全人群的身体活动指南,指南内容全面、基于科学证据、可操作性强,适合我国文化与国情,适用于医疗卫生、健康管理及相关企业等对个体和群体开展身体活动指导服务,也是公众进行身体活动的重要参考和实用工具。毛群安司长讲话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国家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在讲话中表示,《指南》的发布可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身体活动,帮助公众真正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政策的发布,使关注身体活动和健康的人越来越多,全社会公众的健康意识已得到提升,但人群身体活动不足仍然普遍存在。健康中国行动的措施需落实落地。希望通过指南的发布和专家解读,唤起公众对身体活动不足这个问题的进一步关注,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锻炼健身意识。健康中国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这不仅仅有益于我们个人的身体健康,更是对社会文明和环保事业做出贡献。毛司长强调,健康和医疗不是同一个概念,想要维护身体健康,个人是第一责任人,我们需要有健康的意识、了解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预防和控制重大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赵文华研究员介绍指南制定过程和解读指南总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指南》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文华对《指南》总则部分进行了解读。总则一共四条,是根据身体活动与健康的科学证据,分析中国人群健康现状,结合我国文化,针对目前面临的身体活动问题提出的。总则第一条16个字,即“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前后呼应、相互补充,形成了一个整体,是通过身体活动来促进健康的总体的理念和基本的原则。“动则有益”,基于现在的身体活动促进健康的科学证据,对身体活动实际没有时间要求,也没有强度和程度上的要求,重要强调的是要改变现在的静态生活方式。“多动更好”,是指在个体原来身体活动的基础上再多动一些更好,这里强调把时间累积起来,增加身体活动能够得到更多健康的好处。另外,不同形式的身体活动能够全面获益。“适度量力”,是指适个人自己的身体活动能力、当前的身体状况或者自身的健康状况,参与身体活动。对于从来没有动过的人要逐步增加,不要做力不从心的活动。“贵在坚持”,是指身体活动促进健康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在于长期终生的坚持。总则第二条:“减少静态行为,每天保持身体活跃状态”。静态行为是人们在除了睡觉以外,以坐着、靠着、躺着为主,能量消耗小于1.5MET的活动。此条的目的就是相对于静态行为,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尽可能的保持比较多的身体活动,能站不坐、能走不站、能动不静。总则第三条:“身体活动达到推荐量”。对所有人群都有推荐量,推荐量是基于大人群的证据提出的。达到一定水平的身体活动对健康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通过一定的强度、形式、时间和频率达到推荐总量。总则第四条:“安全地进行身体活动”。活动不当会产生危害,要从自己身体活动能力的基础出发,循序渐进,必要时一定要经过医生评估与指导,还要注意在安全的环境下、着适合的鞋子等进行活动。刘爱玲研究员解读指南儿童部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与健康教育室主任、《指南》编写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爱玲对2岁及以下儿童、3~5岁儿童、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指南进行了解读。刘爱玲研究员指出,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时期,身体活动对于儿童的体格、智力、心灵、语言、感官、活动能力各方面都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儿童时期形成的规律积极的身体活动可以持续到成年期,对一生的健康都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对于2岁及以下儿童,《指南》中有4条建议。第一条是“每天与看护人进行各种形式的互动式玩耍”。互动式的玩耍可以促进儿童各个系统的发展,包括体格、智力和情绪、适应能力等,也可以推迟一些慢性病的发生。除活跃玩耍外,静态玩耍也很重要,对儿童的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对于不能自主活动的幼儿(一岁以内),每天需要至少30分钟,不束缚四肢、不受限制的俯卧拉伸活动。对于一岁到两岁的儿童,根据他的活动能力,要进行多种多样的适量身体活动。第二条是对于“能独立行走的幼儿,每天要至少进行180分钟的身体活动”。180分钟的活动可以分到多个时间段,不一定一次完成,活动时间超过三个小时会更好。这里的身体活动主要强调玩耍,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要包括动作式的活动,也要包括静态的智力式活动。第三条是“受限时间每次不要超过1小时”。受限时间是指把儿童放在婴儿车上或抱着、背着等手脚受到束缚、不能自由活动的时间。受限时间比较长会造成能量消耗小,婴幼儿时期是肥胖比较敏感的时期,可能会导致肥胖的增加,儿童的运动功能的发育也会受到限制。第四条是“不建议看各种屏幕”。屏幕会影响儿童视力,鼓励用玩耍取代受限时间和看屏幕的时间。对于3~5岁儿童,《指南》中有3条建议。第一条是“每天至少进行180分钟的身体活动,其中包括60分钟的活力玩耍,鼓励多做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的照射可以促进皮肤生成更多的维生素D,维生素D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活力玩耍是指儿童进行体力消耗多的游戏等活动。第二条是“每次静态行为不超过1小时”,长时间的静态行为不利于机体的代谢健康,也会造成超重和肥胖。第三条是“每天视屏时间累计小于1小时”。对于6~17岁儿童青少年,《指南》中有3条建议。第一条是“每天进行至少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且鼓励户外活动为主”。这里面强调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对于儿童的心肺功能发育更有利。第二条是“每周至少进行3天的肌肉力量训练和强健骨骼练习”。同一肌群的力量练习每天不超过一次,每次控制在1小时之内。在力量练习的时候特别强调多样化,上肢、下肢、躯干前后的肌群都要进行练习。练习还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强健骨骼的练习主要是通过纵向应力的刺激来刺激,每周至少三天,隔天进行。每周三天的骨骼和肌肉力量的练习要包含在每天60分钟的身体活动时间内,还要避免两天同一肌群的大负荷练习。第三条是“减少静态行为,每次静态行为持续不超过1小时,每天视屏时间累计少于2小时”。在乘坐交通工具、躺着和关灯的时候,不提倡看书、看手机、使用电脑。李可基教授解读指南成年人、老年人与慢性病患者部分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指南》编写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可基对18~64岁成年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的身体活动指南进行了解读。李可基教授强调,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有益于健康,。我们强调的身体活动有益健康来自于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据,基于这些证据的分析总结得到了有益于健康的推荐形式和推荐量。对于18~64岁成年人,第一条是“每周进行150-300分钟中等强度或75-150分钟高强度有氧活动,或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有氧活动组合”。这个推荐量不是一定一次完成,是一周累计的数值。第二条是“每周至少进行2天肌肉力量练习”。肌肉力量练习很多是属于无氧活动,所谓无氧实际上就是参与活动的或者参与肌肉收缩的那段肌肉它在进行活动消耗能量的过程中不一定要氧气参加就可以完成。我们日常活动当中很多类似的活动,比如上楼、提重物等。需要强调的一点,有氧活动、无氧活动并没有好坏之分,它们对促进健康的效益都有各自的功能,无氧在锻炼骨骼健康来说都是有氧活动所不能替代的。第三条是“保持日常身体活动,并增加活动量”。目的是鼓励增加运动量,增加运动时间,增加运动强度等。为什么鼓励?这里给大家很直观的例子,不管是缺血性的脑梗,还是心梗、糖尿病、乳腺癌、直肠癌,证据显示都有一个剂量效应的趋势,即随着身体活动量的增加,上述疾病的发生风险都在降低。中国的研究也证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都有明显的剂量效应,随着身体活动量的增加都有风险或者发病概率降低的趋势。65岁及以上老年人:第一条是“成年人身体活动推荐同样适用于老年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有锻炼习惯、无慢性病,可以参照18~64岁成年人的身体活动推荐。第二条是”坚持平衡能力、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老年人在肌肉练习的基础上,注重平衡能力、灵活性和柔韧性的练习,最大的益处是可以降低老年人的跌倒风险,预防老年人跌倒及其造成的骨折是维护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措施。第三条是”如身体不允许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应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对于老年人来说,任何时候开始增加身体活动量都是可以的,而且无论增加多少,对健康都是有益的。对于高龄、虚弱或者不能达到身体活动推荐量的老年人,要鼓励他们以自己身体允许的水平为起点,尽可能多地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慢性病患者:第一条是”慢性病患者进行身体活动前应咨询医生,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除了急性发作期,所有慢性病患者均可以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与一般人群相比,慢性病患者进行身体活动需要注意避免运动伤害的风险,并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如不恰当的运动可能导致心血管急症和代谢急症,年龄、性别、病程长短、病前体能水平、职业、心理状态等,也可能影响身体活动的安全、有效进行。在日常身体活动水平基础上,慢性病患者调整身体活动之前需要咨询医生,由医生进行基本的医疗评估,识别不能参加的运动禁忌,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第二条是“如身体允许,可参照同龄人群的身体活动推荐”。第三条是“如身体不允许,仍鼓励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律的身体活动”。需要强调的一点就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个体身体状况的差异非常大。因此,不管是老年人还是慢性病患者,一定要个性化的掌控身体活动的风险和促进健康受益的权衡。尤其是对于慢性病患者,进行身体活动前应咨询医生,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但是无论是成年人、老年人,还是慢性病患者,我们都鼓励形成规律的身体活动习惯。孔灵芝教授讲话会议共同主席、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传播分会主任委员孔灵芝教授在发言中指出,身体活动不足是对健康影响危害很大的危险因素。无论是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都把身体活动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大力推动身体活动指南的传播与落地。从健康传播的角度我们需要聚力,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提炼一套具有传播力的核心信息,制定一个比较好的传播计划,大力推动身体活动有益健康的专业传播和公众普及。从落地的角度是借力,就是要呼吁社会各界的重视,从健康中国行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以及有些地方政府推行的“15分钟健身圈”等这样的平台,大力推动《指南》的落实与实施,促进身体活动有益健康在慢性病综合防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与会媒体记者提出许多关注的问题,解读专家一一进行了回答。陈君石院士在总结发言中重申了“动则有益、多动更好、适度量力、贵在坚持”的基本原则,重点强调了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在掌控风险的同时,要减少静态行为、适度量力地增加身体活动。更多阅读:陈君石院士:身体活动与慢性病防控(PPT)专家解读《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陈君石: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的重要性与意义(PPT)
2022年2月9日
其他

陈君石院士:身体活动与慢性病防控(PPT)

主编、成都体育学院苏全生教授主持。更多阅读:《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媒体解读会岁末巨献丨陈君石院士:身体活动与慢性病防控在线访谈
2021年12月31日
其他

《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2021)》媒体解读会

更多阅读:世卫组织: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中国人群身体活动指南》制定工作启动2018年美国人体力活动指南(第二版)发布岁末巨献丨陈君石院士:身体活动与慢性病防控
2021年12月28日
其他

过度运动训练损伤线粒体功能并导致血糖调节紊乱

线粒体是细胞能量转化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重要场所。肌肉中线粒体的储备和功能对代谢健康至关重要,在胰岛素抵抗人群中常观察到线粒体功能下降。运动训练可在非药物治疗下有效刺激线粒体的生物合成,增加特定肌肉单位的呼吸能力,并通过增加组织的葡萄糖摄取预防和治疗多种代谢紊乱。但运动强度过高反而会带来副作用,有研究显示过多的短跑训练可导致体内线粒体呼吸显著减少、功能紊乱。目前,具有治疗效果的运动负荷上限尚未明确,过量运动如何影响人体内的葡萄糖代谢尚不清楚。瑞典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的Filip
2021年6月25日
其他

世界癌症日 | 酒精是一类致癌物质

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为你带来关于酒精和癌症的关系的解读。酒精是一类致癌物,酒类饮品的主要致癌物质是乙醇(酒精),所有酒类饮品中都含有这种致癌物。因此无论是饮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啤酒、白酒、黄酒或自酿酒,都会增加患癌的风险。同时证据表示,饮酒没有安全的饮酒标准,这意味着任何计量的酒精摄入都会提高患癌风险。了解饮酒的伤害是我们降低自己癌症风险的第一步。少一点会更好,不饮酒是最好!更多阅读:喝酒后到底应不应该锻炼?WHO:有喝酒的安全量吗?酒精的使用抵消运动所带来的好处一张图看懂酒精进入体内的24小时
2021年2月4日
其他

运动是癌症患者的良医

周的有氧运动结合抗阻运动,可提升久坐乳腺癌患者的心肺功能、神经肌肉活性及生活质量。运动后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表观遗传、代谢和炎症等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持续较长的时间并产生深远的影响。运动可以增强
2021年2月2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世卫组织: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官方中文版)

WHO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世卫组织首次发布《5岁以下儿童的身体活动,久坐行为和睡眠指南》
2020年12月1日
其他

全文图解 | WHO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

妍策划:大志,邱俊强2020年11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最新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WHO
2020年11月27日
其他

运动是良医:多少剂量是有益的?

作者:邱俊强,陈演,车开萱,路明月,程燕,缪蕊,孟锟运动是良医——多少剂量是有益的?随着运动是良医的理念被广泛接受,运动过量和运动不足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目前认为运动量与其对健康的益处之间存在着曲线关系。许多研究表明,运动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和老年痴呆症的风险,其改善效果与运动剂量相关。与不运动相比,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降低冠心病、静脉血栓和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然而,在活跃的女性中,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可以通过增加活动水平来进一步降低血管疾病的风险。关于运动剂量与健康效益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结论是:
2020年10月10日
其他

新冠疫情下国际奥委会对运动员影响的调查结果

三、与运动员相关的关键结论56%的运动员认为很难保证训练的有效性;50%的运动员发现他们很难保持活跃状态;如何保障心理健康与管理运动生涯(两者均为32%);运动员自身营养和饮食的管理(30%)。
2020年7月14日
其他

今日,国际奥委会发起奥运史上最大规模线上健身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改变着你我的生活。曼德拉曾说,体育具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而当世界因疫情而重塑时,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也显示其重要作用。国际奥委会近日宣布,组织奥运选手与普通民众进行全球最大规模线上锻炼,通过这种特别的方式来度过疫情中的奥林匹克日,中国运动员张虹、谷爱凌等也将参与其中。6月23日是2020年奥林匹克日。1894年的这一天,顾拜旦创立国际奥委会,这天被定为奥林匹克日。纪念日的宗旨是鼓励世界上所有的人,不分性别、年龄或体育技能的高低,都能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同时在全世界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疫情期间,国际奥委会发出了“保持强大、保持活跃、保持健康”的号召,吸引5000名奥运选手以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43亿人参与相关线上活动。在今年的奥林匹克日,国际奥委会将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发起全球范围的线上锻炼活动——跨越20个时区,24小时不间断在社交媒体直播。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现在庆祝奥林匹克日或许与往年非常不同,但与此同时,在今年的奥林匹克日,我们传递出的体育力量将为每个人带来希望和乐观的信息,将引发更强烈的共鸣。让我们一起参与,用体育的力量来迎接延期举行的东京奥运会,这将是展现人类团结与坚韧的时刻。”6月23日,奥林匹克运动的各相关方都将参与其中,包括东京2020年奥运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巴黎2024年奥运会、米兰与科尔蒂纳丹佩佐2026年冬奥会以及洛杉矶2028年奥运会组委会,国家(地区)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奥林匹克全球合作伙伴以及持权转播商等,都会组织线上锻炼活动。中国奥委会与北京冬奥组委联合发起的“#保持强大#中国奥运选手在线加油会”也于6月23日通过各大平台全网播出,号召观众用运动支持运动。奥林匹克精神,体育的力量,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奥林匹克运动也面临一个艰难时刻,艰难的时刻也会带来机遇。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所说,“在不知道这条隧道将要走多久的时候,我们希望奥运圣火能在隧道尽头成为一盏明灯。”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许多赛事暂停,这也是对运动员的考验。跳水奥运冠军吴敏霞说:“奥运会最长可能会推迟一年,随着年龄增长,依然要在训练中再多坚持一年,这份艰难只有运动员自己最清楚。”但运动员们同样没有退缩,依旧奋战在赛场,这同样激励着更多普通人勇于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放眼全球,体育和奥林匹克精神在经济、社会和政治方面也显示出重要作用。巴赫在以“奥运会与新冠疫情”为题致信奥林匹克运动时也谈到,后疫情时代,体育的经济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凸显,体育不应成为这场危机的组成部分,而应成为解决这场危机的有力手段。体育将成为使不同社会、政治、宗教或文化背景的参与者整合在一起的工具,奥林匹克精神中团结、和平、尊重的重要原则也将在全球得到进一步推广。详细咨询,请点击国际奥委会相关网页进入:https://www.olympic.org/olympic-day更多阅读:世卫组织和国际奥委会联手:通过体育促进健康优秀运动员心理健康:国际奥委会的立场声明(2019)
2020年6月23日
其他

COVID-19和体力活动:机体如何应对疫情的“第二波”打击?

来源:运动医学与健康科学英文版SARS-CoV-2引起的COVID-19大流行在健康、经济和生活方式方面给人类社会造成了毁灭性威胁。尽管病毒通常首先侵入并感染肺部和呼吸道组织,但在极端情况下,几乎所有的主要器官都会受到负面影响,从而导致某些病人出现严重的全身脏器衰竭。不幸的是,目前尚无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随着疫情的发展,给全球体育、健康和运动医学工作者提出的更大的挑战是由于COVID-19疫情而导致的“第二波”打击(住院和卧床休息而无法行动,以及由于持续的隔离和社交距离而导致的体力活动不足)。这种“第二波”打击会下调器官系统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并增加免疫、呼吸、心血管、肌肉骨骼系统和大脑受损的风险。参与本论文撰写的SMHS编委编辑部成员近期,由美国体育科学研究院(NAK)院士、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
2020年6月16日
其他

临床医生对COVID期间自我保健和身体活动的看法

Denay,医学博士,美国运动医学会会员,是布里亚伍德家庭和运动医学的医学主任,也是密歇根大学医学院家庭医学系的运动医学奖学金主任和助理教授。她是the
2020年6月15日
其他

疫情期间儿童保持身体活力手册

被感染的儿童还能进行体育活动吗?当孩子生病时,只要他们感觉舒服且有兴趣,就可以进行体育活动。如果他们处于发烧状态,需要避免较大强度运动。生病的儿童需要饮用大量的液体并在需要时休息。
2020年6月14日
其他

后疫情时期如何“向前看”:基于一位医生的看法

Zarr博士是一位有着19年临床经验的注册儿童医师,他就职于位于华盛顿的Unity
2020年6月10日
其他

世卫组织和国际奥委会联手:通过体育促进健康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之际,国际奥委会16日在其官网宣布,与世界卫生组织签订新的合作协议,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当天于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签约仪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表示:“在当前和过去几个月的危机之下,我们都意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健康有多么重要,体育可以挽救生命。在应对后新冠病毒社会带来的挑战时,我们将从世卫组织的建议中受益。未来,健康将在公共政策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国际奥委会呼吁世界各国政府将体育纳入后危机时代的支持计划,因为体育在预防非传染性疾病以及传染病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020年5月17日
其他

如何吸引孩子做家庭锻炼?

疯狂舞蹈显然,疯狂舞蹈是每个人最喜欢的运动,但是要注意:
2020年5月13日
其他

运动可能有助于预防COVID-19的致命并发症

作者说道,“我们应努力去了解更多关于经常运动的未知的好处,而不需要等到一切都明了时再行动。”ARDS的研究结果公布Zhen
2020年5月3日
其他

COVID-19:运动、儿童及免疫系统

Radom-Aizik翻译:李宇轩审阅:缪
2020年4月28日
其他

新冠疫情或加重儿童肥胖现状

来源:国际体育资讯公共卫生领域的专家预测,新冠疫情导致学校关闭也许会加剧美国儿童肥胖的流行。哥伦比亚大学梅尔曼公共卫生学院的流行病学副教授、儿童肥胖预防专家安德鲁·伦德尔博士及其同事在《Obesity》杂志上发表论文称:新冠疫情导致的学校关闭将导致今年全美很多儿童的非在校时间翻倍,这将加剧以往同假期相关的肥胖风险。新冠疫情导致全美很多地区学校关闭,来自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以及新加坡的经验表明若社交隔离令在实施后不久就取消将会导致疫情反复,这可能使一些学校在本学年都不能开学。尽管在校饮食和身体活动情况堪忧的报道不绝于耳,但数据显示,儿童不健康的体重增长更多地发生在休学的暑假期间。而这种不健康的假期体重增长在拉美、非裔以及已经超重的儿童身上更为明显。“新冠疫情导致的儿童体重增长的影响也许会长期存在”,伦德尔说:“研究表明,在暑假期间增加的体重多不会在接下来的学年中被削减,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累积。个体儿童时期的肥胖,会导致其未来面临更高的肥胖风险,该风险一直会持续到中年。”流行病期间居家或加重肥胖饮食方面,一般家庭囤积耐储食品时,倾向于选择那些深加工、高热量的安慰食品。而在身体活动方面,社交隔离和居家令减少了锻炼的机会,对于居住在小公寓中的城市儿童这点尤为明显。另外,社交隔离令期间久坐和屏幕时间将增加。已有数据表明,社交隔离期间参与在线游戏的人数有大幅增长,而屏幕时间同儿童期肥胖/超重有显著关联。流行病期间如何避免儿童肥胖该论文的作者团队提供了多条降低休学期间不健康增重风险因素的干预方法: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外带学生餐,通过到校领取或使用校车进行配送。在学校构建远程授课课程时,应重视体育教学,打造居家体育活动或流媒体锻炼课程。“新冠流行带来了大量的疾病与死亡,耗费大量医疗资源,造成经济停摆、学校关闭”,伦德尔说:“尽管处置疫情的直接冲击是当前工作的重点,但考虑应对疫情的长期影响也十分重要,这其中就包括新的儿童肥胖风险。”参考文献:Andrew
2020年4月25日
其他

保持活力:疫情期ACSM推荐的网络资源

ACSM致力于通过体育活动支持和促进健康。在对冠状病毒病(Covid-19)大流行的担忧中,全国和世界各地的个人被鼓励呆在家里。下面我们汇总ACSM为大家提供的网络资源,以帮助你在家的时候继续进行身体活动、保持身体活力。本内容的方法和观点仅供参考使用,相关精彩的内容我们会逐渐推送出来。一、热点资源1.
2020年4月9日
其他

BJSM:运动健身与COVID-19

Covid-19”,作为一种观点推荐给大家。我们正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全面爆发,它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感染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CDC,
2020年3月31日
其他

ACSM:COVID-19流行期间如何保持身体活力

忧,因为每天有数以百计的人在那里进进出出。COVID-19严重并发症的高风险人群是老年人(65岁及以上)以及其他患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人。这些人应完全避免出入健身房,在家中或附近运动。
2020年3月20日
其他

《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联合考察报告》中文版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编辑:王成凤
2020年2月29日
其他

漫画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

生 王大庆 王大树 王福生 王广洲 王贵齐 王惠珊 王建业 王金南 王临虹 王宁利 王文瑞 王谢桐 王雪凝 王拥军 王争艳 魏玉山 温建龙 郭沧萍 鄂堂春 吴
2020年2月1日
其他

抗击肺炎时期怎样在家科学运动?

作者:何栩,路怀明来源:四川省骨科医院为了阻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大家响应国家号召,自我隔离,宅在家里。初一“一动不动”,初二“按兵不动“,还没到初三的”纹丝不动”,初四的“巍然不动”,大家已经纷纷喊腰痛脖子痛。终于等到一个机会,温度正好,有食物,有手机、有wifi,为什么你会“坐不住”,“躺不久”?这是因为久宅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今天川骨运动医学专家就要先和大家聊聊不科学的静态“宅”到底有什么危害。不良“宅姿”会对骨与关节运动系统造成危害不良姿势首选葛优瘫,把自己像一袋土豆扔在沙发上,最好还要深深陷在柔软的海绵里。这时肌肉是放松的,短时间内感到舒适无比。但是人体因重力和姿态维持造成的压力,就集中在颈椎、腰椎等结构。时间稍长,颈椎、腰椎就开始不适、疼痛。如果还有颈(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椎间小关节紊乱、腰椎峡部裂等基础疾病,还会诱发疼痛加重。心肺机能下降长期连续卧床,缺乏运动会导致心肺机能快速下降,研究表明连续3天的卧床休息,即可导致心肺机能下降20~30%,同样也会导致免疫力的快速下降,特别是老年人更明显。临床统计表明:老年人髋部骨折的病人,若长期卧床一年存活率只有50%。诱发慢性病此外,春节期间,美味包围,暴饮暴食,缺乏活动,摄入远远大于消耗,肥胖,高脂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痛风……通通找上门,那就悲催了!是不是看到这里,心里有点小小紧张了?不用担心,四川省骨科医院治未病中心马上教您一套科学家用锻炼方案,有图,有要点,有次数,有组数。
2020年1月31日
其他

中国营养学会丨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营养建议

目前正处于围堵新型冠状病毒的关键时期,人人健康决定了当前防控工作的效果和疫情发展走向。除了个人预防和医疗药物外,合理营养膳食是患者改善个人营养状况、增强抵抗力并可能改善疾病预后的重要环节。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综合营养专家意见,提出以下营养建议。
2020年1月30日
其他

新冠肺炎防控居家运动方案

在新冠病毒来袭的日子里,我们在这儿推荐几个居家运动小妙招,适当运动不仅能增强免疫力降低感染的概率,还能舒缓心情对抗焦虑。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一定要找一把稳定结实的椅子,用床替代也是可以的!)作者:李航来源:北医三院康复科坐位蹲起增加核心力量,加强下肢力量和稳定性1.
2020年1月29日
其他

家里蹲健身指南,科学健身18法

疫情期间小伙伴们为了自身以及他人的身体健康都取消了各种拜年聚会连出门散步这种活动都尽少进行下面给大家介绍一套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发布的科学健身18法这些动作在家就可以完成希望大家能够在新春佳节收获好身体,增强抵抗力打赢防疫硬仗!缓解肩颈紧张的6个方法缓解腰部紧张的6个方法1“4”字拉伸拉伸臀部肌肉提高髋关节灵活性,缓解腰部紧张3侧向伸展拉伸躯干侧面肌肉改善肩颈部和腰部紧张4左右互搏提高髋关节稳定性强化内收肌力量,提高上肢力量5靠椅顶髋激活人体后侧链,改善圆肩驼背强化身体后侧的力量6坐姿收腿提高核心力量,提高身体控制能力缓解下肢紧张的6个方法1足底滚压改善足底筋膜弹性,改善步态缓解下肢紧张,缓解疲劳2对墙顶膝提高踝关节灵活性改善步态,缓解下肢紧张3单腿拾物提高身体平衡与稳定能力防止跌倒,缓解下肢紧张4足踝绕环提高踝关节灵活性和力量,缓解下肢紧张5单腿提踵提高身体平衡与稳定能力提高下肢力量,缓解下肢紧张6触椅下蹲提高下肢力量和稳定性提高核心稳定性来源:体育重庆
2020年1月28日
其他

关于运动的9种常见误解

我健康,所以不再需要运动不幸的是,如果不运动,健康水平就难以持续。一以贯之是关键。一直坚持运动的人群,一旦放弃锻炼,运动的前期收益就会明显丧失(如心血管弹性和血压)。2.
2020年1月12日
其他

真相:冰敷能帮助肌肉恢复?

Reinl)的新书《冰敷!幻觉疗法》,已经成为反冰敷运动的圣经。现年84岁的米尔金说:“我的RICE指南已经用了几十年了,但新的研究表明,休息和冰实际上会推迟愈合和恢复。”
2020年1月7日
其他

新闻调查丨向“肥胖”宣战(文字版)

主任医师:咱们那个康复的学员张宁,在这个治疗过程中,病人有什么反映的问题?张小洺
2019年11月25日
其他

东京奥运会防暑抗热科学指南

作者:IOC医学部翻译:陈书宁审校:路明月由于担心东京的高温天气,2020年东京奥运会的马拉松和竞走比赛将从首都东京转移到日本最北端的北海道首府城市札幌。鉴于此,不可能像往届奥运会一样将马拉松设为最后一个田径项目,赛程可能发生巨大变化。国际奥委会正在组建工作组,协调奥运会马拉松和竞走项目从东京迁至札幌后的日程和路线安排。防暑抗热的10个重要关键点:1.
2019年11月18日
其他

2020年全球及中国健身趋势调查报告发布

在强度增加的阶段达到最大值,然后休息和恢复。尽管一些健身专业人士警告说使用HIIT可能会增加受伤率,但这种运动形式已在全世界的健身房中普及。(3)
2019年11月6日
其他

美国体力活动与健康指南:50年的演变

https://health.gov/paguidelines/2008/midcourse/pag-mid-course-report-final.pdf.4.
2019年10月30日
其他

什么是心肺功能,它能测量吗?

人体所有的器官功能和身体活动均需要心脏功能和肺脏功能的协调作用来完成,这是生存和工作所必需的生理过程,这就是“心肺功能”。心肺功能的低下将预示着疾病甚至死亡,心肺功能的进步则意味着削减疾病发作和降低死亡率,延伸寿数。因此美国心脏协会将心肺功能作为除呼吸、体温、心率、血压之外的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心肺功能如此重要,可以测量吗?一“心肺运动同步动态心排整体评估试验”是目前国际最先进的同时衡量人体呼吸系统、心脏功能的运动心肺功能检查系统。这项检查是在特定的踏车运动负荷下,通过分析每一次呼吸的情况、每次心跳的心排血量、以及心率、血压、心电图的变化,精准评定肺脏、心脏的贮备能力,最大运动能力,判定肺功能、心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受损程度。我们通常用单纯观察心电图的运动试验判断运动下有没有心肌缺血,用静态肺功能评估静止时肺脏的通气功能,但是这样的单独检查不能反映心肺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也不能评估运动的最大耐受程度。测量心肺功能对不同的人群均有重大意义1没病不等于心肺功能好由于工作压力增加,静坐时间过长,很多人虽然没有器质性疾病,但是已经处在“亚健康”状态,他们的心肺功能开始下降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及时检查心肺功能,通过有效的运动,提高心肺功能,可以使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降低30%~40%,中风的发病风险降低20%~27%,Ⅱ型糖尿病,结肠癌,乳腺癌,肺癌,等多种癌症的发病率也大幅度降低。随之增强的血液循环能力,会提升你的免疫力,并且大脑更加灵活,从而增加你的意志力与记忆力。2运动爱好者的福音近年来,在晨练人群、马拉松赛场上运动者猝死的悲剧时有发生。据统计,人们在较大强度运动中心脏猝死的风险率是十万分之
2019年10月9日
其他

喝酒后到底应不应该锻炼?

流汗只会让你脱水更严重“我不建议在宿醉的日子进行中等到高强度的锻炼,”新泽西州泽西市人体实验室(Body
2019年9月5日
其他

最佳锻炼时间的终极讨论

Douglas说,关键是坚持和自律。我认为有一个稳定的作息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是个早起的人,那就在周一、周三和周五早上六点安排训练,然后坚持每周进行。这样,它就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2019年8月12日
其他

郑劲平|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

先做最大吸气,再做最大呼气,是肺功能检查中的标准步骤。“我会说:要一口气用力吹大一个气球,看看能不能有力气吹,能够吹多大,这样普通患者就能理解。”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郑劲平解释道。从事医教研工作三十余年,郑劲平坚持不忘初心,在抗击慢阻肺的道路上身体力行,积极推动“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教授、硕士生导师,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呼吸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平
2019年8月4日
其他

热环境下运动,会燃烧更多卡路里么?

例如,在寒冷的天气里跑9分钟一英里的速度可能感觉很容易,但是如果你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跑9分钟一英里的速度就会感觉会有点困难,所以这会改变你燃烧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并增加你对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嘛?
2019年7月27日
其他

Cell Metabol:何时锻炼效果最佳?

10.1016/j.cmet.2019.03.013来源:细胞
2019年6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