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

娱乐

初十|欣赏《莲师与二十五大弟子》精美唐卡

莲师与二十五大弟子精美唐卡唐卡中间三位是莲师为主的师君三尊,四周环绕着莲师亲传的二十五大弟子。法报化三身莲师头顶为法身普贤王如来、报身金刚萨埵佛、化身极喜金刚尊。师君三尊莲花生大士、静命论师、法王赤松德赞并称师君三尊。法王赤松德赞为文殊菩萨的化身,是莲师的上首弟子之一,公元8世纪时先后迎请静命论师、莲花生大士、布玛莫扎等108位智者入藏,并安排贝若匝那等译师将众多佛经译成藏文;
6月16日 上午 9:31
人权

今天,藏历萨嘎月十五

今天,藏历萨嘎月(四月)十五,佛陀的成道日与涅槃日,阿弥陀佛节日。在此殊胜时间里行持善法,功德定会增上。请大家断除一切不善业,尽力行持一切善法。我们应感念佛陀的功德及恩德,随学佛陀的智慧与慈悲。愿众生离苦得乐,早证菩提。《寂静之道》
5月23日 上午 8:30
其他

藏历六月二十六日,供护法

格萨尔王是莲花生大士的意化身,也是文殊菩萨的化现,能示现种种神通。一生戎马,扬善抑恶。全知麦彭仁波切曾亲口言明,将自己所传留之法要一并交与格萨尔王护法神守护,一切修持此等法门者,风马吉利及福德定会增上,种种违缘均无有任何乘虚而入之机缘。夏季,扎西持林会依照传统举行供养大狮格萨王等护法的仪式。在普喜大经堂里,所有代表护法圣众的朵玛按相应的位置摆放,精美丰富的供品一一陈列。今天,藏历六月二十六日,这一天马头金刚神山护法台上经旗招展,桑烟袅袅弥漫虚空,风马游舞花雨满天。法王如意宝《窍诀宝藏海》一切加持的赐予者是自己的根本上师,所有悉地的来源则是本尊,各种事业的根本就是空行和护法神,一切一切的根本是守持密乘的戒律。望大家时刻祈祷自己的根本上师,修持自己的本尊,念诵本尊的心咒。尤其是承办一切事业,空行母很重要,遣除违缘方面则护法神很重要,所以对空行和护法最好经常供养一些整洁清净的供品。对一切的根本——密乘的戒律也必须要守持清净,这样护法神也会如影随形般经常跟随保护自己。供护法仪轨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广、中、略三种仪轨。此外,不同的传承、不同的教派,也有不同供护法的仪轨。供赞护法广轨根据扎西持林的传统,供赞护法的广轨为:○
2023年8月12日
成人

痛苦烦恼

2023年8月3日
其他

今天,莲师诞辰日

BUDDHADHARMA今天藏历六月初十,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月,莲师诞辰日。佛陀的授记藏历初十BUDDHADHARMA佛陀授记云:从此将过八年后达纳阁夏海洲中自然开放莲花上诞生莲花生大士成为密乘总教主释尊曾在经典中如是授记:在我圆寂后的第八年,将有一位不由胎生而由化生、名为“莲花生”的具有大神通者来此世间弘扬佛法,主要是要弘扬密乘教法。据莲花生大士传记记载,莲师是阿弥陀佛的意化身、观世音菩萨的语化身,是一切三世诸佛事业的主尊。如果我们能以信心祈祷莲师,就等同于祈祷十方三世诸佛,定会依靠莲师的加持力成就一切功德。莲师的授记藏历初十BUDDHADHARMA当莲师即将前往罗刹国的时候,空行母曼达拉瓦问到:“您离开以后,那些没有见过您的众生以什么来作为驱除黑暗的明灯?又以什么来作为供养的福田呢?”莲师回答:“莲花生的替身像就是驱除黑暗的明灯,就是供养的福田。造莲花生的替身像,将来就能获得法报化三身的意义并且树立佛法的胜幢,谁如果对这些圣像生起欢喜、恭敬的信心,口诵心咒,礼拜转绕,他的各种愿望一定会实现。”——《莲师本生传》祈祷莲师祈祷莲师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念诵莲师心咒:嗡阿吽
2023年7月28日
其他

今天,藏历六月初四,世尊纪念日

/殊胜日//BUDDHADHARMA/藏历六月四日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示现成道,第一次转法轮的日子,非常非常殊胜。大家一定不要浪费时间,尽量在佛像前供灯、供水、供花,念诵《释迦佛修法仪轨》《十六罗汉礼供文》,并以《普贤行愿品》摄持认真发愿回向。——希阿荣博堪布殊胜吉祥的日子里,大家应断恶行善,精进闻思修,尽己所能上供下施。我们应当感恩佛陀,多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忆念佛陀恩德,献上广大供养。每年的佛陀初转法轮日,扎西持林僧众都会在这一天念修《释迦佛修法仪轨》《十六罗汉礼供文》。《释迦佛修法仪轨》全知麦彭仁波切曾劝勉我们说:“不可思议福德源,如来加持力所现,释迦佛修法仪轨,诸具智者当勤修。”《释迦佛修法仪轨》是佛陀的福德和加持所显现,它是一切殊胜功德的来源,具有智慧和远见的人应精进地修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念诵本师释迦牟尼佛心咒,能令修学无有魔障,无碍速成。所以,我们修什么法之前都可以念诵《释迦佛修法仪轨》,这样容易成就。法王如意宝还说过:“作为佛门弟子,每天都应该念诵释迦牟尼佛的仪轨及心咒,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太令人惭愧了。”《十六罗汉礼供文》《十六罗汉礼供文》是一部著名的论典,由克什米尔班智达夏迦西日所造,各教派一直有念修《十六罗汉礼供文》的传统。“阿罗汉”是梵语。意义有三:杀贼,阿罗汉摧毁了一切烦恼的怨敌,故称杀贼;无生,阿罗汉证悟了灭谛,不复受生于三界,故称无生;应供,阿罗汉断尽了一切烦恼,堪为世间众生供养,故称应供。释迦牟尼佛教下的十六罗汉,他们都获得了长寿持明的果位。世尊涅槃前,将教法交付于十六位阿罗汉,并要求他们不要入于涅槃,护持如来的教法。十六位尊者也向世尊承诺,一定要常住世间,守护如来的正法。因此,如果我们经常祈祷十六罗汉,依靠他们的加持,善知识会长久住世,佛法如意宝就会长盛不衰。顶礼金色庄严佛观不厌足无伦比一面二臂跏趺坐作压地印等持印加持上师久住世加持佛法遍兴盛这是供奉在扎西持林罗汉殿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及两大弟子圣像。罗汉殿,因一层供奉有罗汉像等精美造像而得名。请旋转手机浏览以下图片点我点击展开丨罗汉殿一层供奉之世尊与两大弟子、十六罗汉像及四大天王全景图无有怙主我等浊世众蒙以悲心摄受之恩德此刹此时一切三宝相均是佛陀您之事业也故于无等唯一胜依怙虔诚信仰诚心而祈祷莫忘昔日所发大誓愿乃至菩提前以大悲摄
2023年7月21日
其他

夏至 | 最长的白天

消息回复“愿文”,获得念诵内容。
2023年6月21日
其他

《八圣吉祥》壁画 · 所愿如意

扎西持林・文殊幻化殿
2023年2月25日
其他

藏历年末二十九

今天是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依传统在这一天念诵心经仪轨。以信心和恭敬心念诵,遣除修行上的障碍,增上顺缘。对谈石上·《心经》BUDDHADHARMA《清凉山志》记载:“唐法林,见缁白二叟坐谈石上,近之则失,因为名。”相传在唐代,有人远远望见两位老者对坐石上,仿佛在交谈的样子,但当走近时,却又难寻踪迹。据传,这二位相揖对语的老者正是文殊菩萨和维摩诘大士的化身。觉玄诗曰:“妙德弘开向上关,维摩一默不轻还。对谈若谓无言说,风雨依前点石斑。”想来曾在对谈石上端坐冥想的智者,于此山林间,取云霞为伴侣,引青松为心知,何等自在无碍,欢喜清净。公案Gong
2023年2月19日
其他

今天,两位大圆满祖师殊胜纪念日

尊者一如日月之光明,具足不可思议加持力,有缘者无论目睹听闻忆念或祈祷,都将从中获益。《恒常念诵愿文》—
2023年2月8日
其他

立春 | 万物生长,播种的季节开始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今日立春,万物始生从善愿开始生生不息......孝顺的鹦鹉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高高的雪山下有一只鹦鹉,它的父母年纪大了,眼睛看不见东西,不能外出觅食,所以它每天都会到处觅食,带回果实给家中的父母。春天来了,雪山下的山村里,有一个农夫在田里播种。播种前,农夫双手合十发愿道:“愿今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将来这些稻谷成熟后,我要与所有的大众一同分享。”路过的鹦鹉听了农夫的誓愿,心里高兴极了,盼望着稻谷早早长大,以后可以经常到这里采集谷子给父母吃。夏天来了,鹦鹉看到慢慢成熟的稻谷,隔三差五地飞来采集。一天,农夫到田里准备收割已经成熟的稻谷,发现很多稻穗被啄断了,非常生气,心想:这是哪里来的可恶的鸟儿,我辛辛苦苦种下的稻谷,就让它这么夺走了,看我不收拾它。于是他在田里设下了网子。第二天当鹦鹉再度来采食的时候,被网子缠住了,动弹不得。农夫从田埂走来,说道:“原来是你来偷吃我的稻谷!太可恶了,看我怎么收拾你!”鹦鹉大声哀求道:“农夫啊!我是听见你春天播种前发愿要将稻谷分享给大众,所以我才敢到这里觅食,现在你怎么反悔了呢?”“再说,田地就像母亲般蕴育着万物,稻种就如父亲一样养育他的孩子;您是这片土地的主人,要像是国王一般爱护一切生灵;而我,会心存感恩地拥护你。”农夫听了鹦鹉这一番话,心里非常高兴,他问鹦鹉:“你每次也吃不了这么多稻谷吧?你采这么些稻谷要给谁吃?”鹦鹉回答:“我的父母年纪大了,眼睛基本已经瞎了,没办法自己找食吃,我采集您的稻谷是为了奉养我的父母。”农夫听了大为感动,对鹦鹉:“没想到小小的鹦鹉尽有这么大的孝心,以后你可以自由地到我的田里采谷,我非常高兴分享这田里的稻谷给你。”说完便把鹦鹉从网子上解救下来,并立刻把网子撤掉了。从此,这只孝顺的鹦鹉再也不用为父母的饮食烦恼了。
2023年2月4日
其他

今天,药师佛节日

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王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其国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使具足诸根,趋入解脱,故依此愿而成佛,住净琉璃世界,其国土庄严如极乐国。药
2023年1月2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新年七日谈》|过去、现在与未来

《新年七日谈》(一)《新年七日谈》(二)《新年七日谈》(三)《新年七日谈》(四)《新年七日谈》(五)
2023年1月26日
其他

《新年七日谈》|“心宽一些”

虑《新年七日谈》心
2023年1月23日
其他

《新年七日谈》|家人福田

今天是除夕,明天就是卯兔年正月初一。此时,您一定和家人在一起,辞旧迎新,纳福迎祥。“次第花开”也为您准备了新年礼物——希阿荣博堪布刚刚完成的最新文章《新年七日谈》。从今天开始,我们每日更新。与大家共度佳节。家
2023年1月21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离开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

离开这个世间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有三种理由可以成立,即:一、死时除佛法外,亲友无益;二、死时除佛法外,财富无益;三、死时除佛法外,身体无益。死时除佛法外,亲友无益人有生必有死,在临死之时,无论是长久相伴的父母妻子等亲人还是和睦相处的朋友等,纵然对自己极其怜爱不舍地围绕在床榻边,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跟随自己前往后世。死时所遭遇的种种痛苦,也只有自己独自感受,亲朋好友不能分担。平常人在死亡时,眼前会显现极恐怖的中阴景象。在此境界显现时,死者极为畏惧,纵有众多亲朋好友围绕,对他而言也毫无用处,一点忙也帮不上,此时只有他生前所造的善法才能帮助救护他自己。《法句经》云:“死亡来临时,子女不成皈依处,父亲不成皈依处,亲戚不是皈依处,谁也不成皈依处。”现在很多人开始学佛时还能减轻一点贪执,但越学贪执心反而越重了。本来我们学习佛法是为了减少贪执,如果贪执心更重了,那就说明自己的修行退步了。法王如意宝说:“今生灭尽显现业惑苦,虽多亲友不能替一分,泪流满面无可奈何故,如今精勤求法莫懈怠。”灭尽今生一切显现的命终之时,相续中以恶业、烦恼引生的痛苦,即使亲友再多也不能替你代受一分。虽然他们泪流满面不舍与你永别,哭哭啼啼地说“你不要离开我”,但也帮不了你,不但没帮助,可能对你获得解脱还有损害。明白了这一点,这些又有什么可贪执的?有些人虽然明白一点道理,但如果没有长期串习、践行这些基础法要,想断除贪执还是很困难的,对境现前的时候,执着不但没减轻,还加重了,这也没有多大意义。确实是“各人吃饭各人饱,各人生死各人了”。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为了切身大事而精勤寻求正法,千万不要懈怠。死时除佛法外,财富无益在临死之时,此生中不顾罪业、历尽千辛万苦所积累下的财物连微尘许也无法带走,众生只能在依依不舍中留下这一切,就像从酥油中拔出毛发一般独自离开人世。虽然人们特别希求财富、名声等,但这些世间的圆满很容易消失,不会伴随自己很久。憨山大师在《醒世歌》中说:“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老病死生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世间的荣华只是半夜三更的美梦,醒后一点都没有,富贵如同秋天的霜一样,很快就会消失。在轮回之中,有谁能替自己感受老病死生之苦呢?个中酸甜苦辣唯有自己承担。现在有些人虽然非常富有,但却特别吝啬,殊不知当死亡来临时,即使他的财富多如须弥山,也根本无法带走芝麻许,一丝一毫都带不了,只能两手空空离开人间,一辈子积累的财富被自己的亲人或怨敌、被认识和不认识的人瓜分一空。这些富人虽然暂时拥有广大的财富,最终却一无所有,也许到那个时候,他们才能真正醒悟:人死后再多的财富也用不上,为什么生前不用这些钱财上供下施呢?所谓“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很多人活着时虽然有财富有能力,但是却不懂得去积累善法,反而为了积累财富造作种种恶业,到临终时只能带着如山的恶业去往后世,不得不沉溺在三恶趣中感受种种苦果。因此明智的人应该将财富看淡,不能为了满足内心的贪欲而浪费一生大量的宝贵时光,而应将这些时间用在修持正法上。因为在临终时唯一能够真实利益我们的就是正法,它在生前、死后都会伴随我们,是我们唯一的至亲、最真实的受用。死时除佛法外,身体无益不仅是财富、亲友这些身外之物,临终时连自己的色身,在心识迁移之时也不得不舍弃在人世间。此生中这个日夜不离的身躯,可以说是我们最执着的,曾经竭力对其爱惜养护,吃各种保健品,又精心美化,有的人可能每天化妆要花很长时间等等,但不管我们再怎么爱惜、执着这个身体,到命终时也必将舍离它,何况是其他一切身外之物。倘若身体没有任何过失,我们也大可以尽情地贪执,但是因为身体有诸多过患,有智慧的人,务必要摆脱贪执身体的迷网束缚。月称菩萨说:“若人无过失,世人应贪彼,以身有过故,智者远离彼。”想想我们这辈子为了满足这个身体而杀了鸡鸭鱼等很多生命,为了装饰这个身体而剥皮制衣,为了满足身体的贪欲而耽著各种欲乐,为了令身体获得财富而欺诈盗取……可以说杀盗淫妄全部都造了。这个欺诳自己一辈子的身体,在临终时不但对我们毫无益处,而且将我们推向恶趣的深渊。现在应看清身体的过患,不把很多时间花费在为身体而造作罪业上面。总之,由于思惟决定死亡而决定要修行临终必然有利的正法;由于思惟死时不定而下定决心从现在就开始修行;由于思惟死时除正法外余皆无益而决定此生需要唯一修持正法。这就是我们应做到的三决定。法王如意宝曾经说:“认认真真地思维这些真理:此身也决定死亡、死无定期、死时除正法外一切都无利益。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后,会下定决心并迅速精进修行善法。”看一个人修行能否成功,就看他无常观得好不好。如果无常观得很好,就不会懈怠散乱,不会每天都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他会觉得自己的人身是那么重要,每一天、每一刻都应该做有意义的事。文|整理自次第花开网站
2022年12月2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真爱无我

朗诵
2022年12月17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

大家经常听到“火烧功德林”这句话,是什么火烧掉什么样的功德林呢?希阿荣博堪布开示道:“一念嗔心能摧毁一千大劫里上供下施积累的所有福德善根,凡夫遇到违缘,很容易起嗔恨心,损毁自己的功德,无始以来修法的功德都可能灭失。”我们常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嗔心给我们带来的过患无量无边,其中一个就是摧坏功德,另一个是让我们变得丑陋。“嗔心有哪些具体体现BUDDHA
2022年12月16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除了损害我,还有什么用

此敌唯害我,更无他余事。故当尽断除,嗔敌诸粮食,我们要了知:对修行人而言,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嗔恨心。外境中的怨敌只会毁坏我们现世的人身,而嗔恨心却会毁坏我们生生世世的修行,障碍我们的解脱。嗔恨心还会增加自他之间的怨恨,令我们为烦恼所缠缚。体谅和宽容本身就是修行,所以我们不能生嗔恨心。《本生论》云:“忿火能坏妙容色,虽饰庄严亦无美,纵卧安乐诸卧具,忿箭刺心而受苦。”所讲的是佛陀因地修习安忍的公案。公
2022年12月9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总感觉少点什么

“佛法中说,贪欲越炽盛,越感得匮乏的果。可我努力积累财富,拥有的应该是越来越多,怎会匮乏呢?”其实,重点并不是我们实际拥有了多少,不是银行账户上有多少数字、家里有多少房产证,而是内心有多强烈的匮乏感。所有的苦乐、因果,都是在心上安立的。银行账户上的数字不断在增加,可我们内心的满足感有没有随之增加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烦恼皆来自于贪欲BUDDHA
2022年11月29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天降月最后一天,诵《普贤行愿品》回向发愿

今天藏历三十,释迦牟尼佛节日,也是水虎年天降月的最后一天。在殊胜的天降月里,大家精进行持了念诵佛菩萨圣号心咒、救护生命、供灯等各种善法,也有一些道友在天降日以及今天清晨圆满守持了清净八关斋戒。除了每次行持善法后以及日日回向发愿外,大家也可以在今天殊胜的日子里将天降月以及无始以来行持的善法的功德,念诵《普贤行愿品》回向发愿,尽量随义入观的念诵。有缘者听到其他人行持善法,诚心诚意对他人的善根进行随喜,佛说同获彼福德。哪怕生起一念欢喜心,乃至对佛法生起一念好感,未来因缘成熟的时候一定会结出善果。法王如意宝说:“每日念一遍《普贤行愿品》,虽然花的时间很短,但依靠此功德,将来也是能够断除恶趣的根本,并获得无量胜妙的安乐。”诸多祖师大德的弘传-
2022年11月23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看到他人痛苦千万不要幸灾乐祸

当别人遭受灾难、受到痛苦时,千万不能生起欢喜心。怨仇敌人遭遇不幸时,我们也不可以幸灾乐祸。敌人受到痛苦时,有什么可高兴的呢?这也是一种小人之心,没有智慧的表现。他遭殃也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前世之业在即生成熟了,果报现前,我们又何必去随喜他的恶报呢?如果我们受持菩萨戒,那这个菩萨戒破了也不知道。而且一切众生都做过我们的父母,做父母的次数不是一两次,而是无数次。哪怕是怨敌,无始以来也无数次做过我们的父母,和现在父母的恩德是一样的。我们自诩为行者,不去救度就罢了,凭什么去幸灾乐祸呢?佛陀在《诸法集要经》中说:“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由彼无智故,受苦复过是。”意思是,如果看见别人造作非法的罪业,对此产生恶劣的随喜心,是自己没有智慧、愚昧无知的缘故,自己所受的果报远远超过他。依靠这个教证我们也知道,幸灾乐祸的过失更加大。公案《增壹阿含经》和《法句譬喻经》中,都讲过一则公案:从前,舍卫城的帕吉波国王(即琉璃王),率军大举进攻释迦族所居住的迦毗罗卫国。当时佛陀劝阻了三次,仍无法改变释迦族的命运,最终八万释迦族人被残暴杀戮。与此同时,佛陀的头也痛了起来,犹如头上顶着须弥山一样难受
2022年11月20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殊胜藏历天降日,发愿、随喜

今天,是藏历藏历九月二十二,是殊胜的天降日。佛陀在忉利天为母亲等天众讲法三个月后,于这一天返回人间。为表纪念,弟子们将这一天称为天降日。在忉利天,佛陀反复讲述着他希望母亲明白的道理:轮回中,无论转生在何处,总有痛苦相伴,而想要永离生死苦乐的循环,唯有解脱。而摩耶夫人也不负期望,听法后当下证得须陀洹果。他们生生世世为母子,这层缘分终没有被辜负。大家应该对阿弥陀佛生起信心及猛利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念完一百万阿弥陀佛圣号。这样做的话,临终不能往生,就算我欺骗了你们,不仅是我,连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他们也成了欺骗你们,但他们是何时也不可能欺骗的。对于世尊的善说,应当要信解。
2022年11月15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

作为大乘佛子,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尽虚空界无量无边的众生的福祉,但同样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因为各种因缘来到我们面前、需要帮助和关爱的每一个有情、他们来世以及今生、日后以及眼前的安乐。——《寂静之道》
2022年11月7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绮语不仅会让自他生烦恼,还会减损念诵的功德

莲花生大士曾说:“杂有绮语诵一月,不如禁语诵一日。”我们在做功课时,如果不得不与人交流的话,要及时回向。我们念祈祷文、佛号、心咒,就是为了使自己的心免于种种烦恼的干扰。如果好不容易产生了一点正念的力量,能够保护住自己的心,结果又被外在的绮语扰乱了,那么我们念经、念咒的功德就会大打折扣。由此可见,绮语不仅会让自他生烦恼,而且还会减损自己的功德。公案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中记述了这样一个公案:“总戎戚公。素持金刚经。其守越之三江也。有亡卒致梦云。明当遣妻诣公。乞为诵经一卷。以资冥道。翌日。果有妇人悲泣求见。诘之。如梦中语。公诺之。晨起诵经。夜梦卒云。荷公大恩。然仅得半卷。以于中杂不用二字。公思其故。乃内人使侍婢送茶饼。公遥见。挥手却之。口虽不言。心谓不用。次早。闭户诵经。是夜。梦卒谢云。已获超拔。此予亲闻于三江僧东林。东林诚笃有道行。不妄语者。噫。诵经僧可不慎欤。”明朝大将戚继光擅长海上军防,他平日常读诵《金刚经》。有一天,他梦到一位阵亡的士兵对自己说:“明天我让我的妻子来拜见您,祈请您为我诵经一卷来超度我。”第二天,果然有一位妇人哭泣着前来求见,恳请戚继光为她的亡夫念一卷《金刚经》。次日早晨戚继光就为亡者诵经回向。当天晚上,他又梦到这个士兵对自己说:“承蒙您对我的大恩大德,但是我仅得到半卷《金刚经》的功德,因为其中间杂了‘不用’二字。”戚继光回想到自己诵经的时候,夫人遣侍婢来送茶饼,他怕被打扰,远远看见之后就挥手示意令其拿回去。虽然口里没说,但是心中起了“不用”的念头,结果没有起到圆满超拔亡人的作用。第二天早晨,戚继光事先把门关好,至诚诵经回向。晚上他又梦到那个去世的士兵前来道谢,说自己获得了超拔。由此可见,诵经的时候,尤其在为别人助念或者参加法会的时候,不仅口上要杜绝绮语,还要谨慎把握心念。正如以上公案中所提到的,仅仅只是心里动了一丝杂念,哪怕还没说出来,结果就使念经的功德打了折扣,使亡者只得到半卷《金刚经》的利益,因此我们要谨慎三门。有很多道友问:“我每天做那么多功课,读那么多祈祷文,怎么什么功德、验相都没有呢?”这就需要反观自己究竟是以什么样的信心或何种修行方法去念的。文|整理自次第花开网站
2022年10月19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在积资净障方面,我们不能得少为足

公案《净土圣贤录》中有一则公案:“从雅,钱塘人。始从海月辩法师,学止观。后入南山天王院,诵法华经五藏,金刚般若经四藏,弥陀经十藏,礼舍利塔千遍,礼释迦三十万拜,弥陀百万拜,佛号五千万声,礼法华一字三拜者三过。心期净土,一生坐不背西。……一日,无病,面西趺坐而逝。天乐鸣空,室有异香。”有一位宋朝的从雅法师,钱塘人。开始跟着海月辩法师学习止观(天台宗的法)。后来到了南山天王院,他一生所做功课如下:“诵法华经五藏”。“一藏”大约五千零四十八遍,五藏就是两万五千多卷。“金刚般若经四藏”,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两万多卷。“弥陀经十藏”,诵《佛说阿弥陀经》五万多卷。念经大家都会,但念这么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礼舍利塔千遍,礼释迦三十万拜,弥陀百万拜”,顶礼舍利塔千遍,顶礼释迦牟尼佛庄严身相三十万拜,顶礼阿弥陀佛的佛像百万拜。“佛号五千万声”。从道绰禅师开始,很多祖师大德都要求我们念佛号要认认真真地计数。“礼法华一字三拜者三过”。《妙法莲华经》除去序言部分,正文部分大概有八万四千字。每念一个字,顶礼三次,如是圆满了三遍。“心期净土,一生坐不背西。”一生未曾背西而坐,每日面朝着西方,心心念念地想要去西方极乐世界。
2022年10月1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发愿成为滋养有情生命的因缘

在有情获得涅槃之前,我们要发愿成为滋养他们生命的因缘。生命,一种是色身,一种是法身。这里的色身不是指佛陀所具有的报身、化身的“色身”,而是指我们自己的身体。我们如何来滋长有情的“色身”和“法身”呢?
2022年10月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念此金刚妙音,您必然降临而做加持

修行者因各自心的不同,能相应地见到三身莲师。下品的祈请能见到化身莲师,即在定观中或者梦中,见到莲师降临,赐予法教或灌顶。中品的祈请,能见到报身莲师。最上等的祈请是见到法身莲师,彻见菩提本面。
2022年10月5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你只是在扮演佛教徒

世人常说“人生如戏,全靠演技”。但我们完全没必要把在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的手段、方法用在修学佛法上。佛教徒是依靠法理断恶行善,通过修行断除烦恼之人。我们从刚刚学佛,感到新鲜好奇,到对上师生起信心,再到学习打坐、做功课、调节生活方式……似乎一切都很顺利,好像今天皈依,明天证悟,后天就能成佛了。但我们还是应该不时反观自己,在学佛过程中目标是否偏离。不离对行善动机的觉察希阿荣博堪布在《次第花开》中说:“在世人面前,你扮演佛教徒,在佛教徒面前,你扮演道行更高的佛教徒,在上师面前,你扮演‘孺子可教’的好弟子……这种扮演,可能是有意的,但绝大部分时候却是无意识的。换言之,你以为自己是佛教徒,而实际上你只是在扮演佛教徒。”
2022年9月26日
被用户删除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到底该做加法积福,还是减法除苦?

☟加法积福,就是希望自己越来越健康、有智慧、修行和功德增上……为了这些,我们去拜文殊菩萨赐予智慧,拜金刚手菩萨赐予力量等等。想到修持这些法门带来的利益,我们内心会踊跃欢喜。尤其很多道友都会念诵《八圣吉祥颂》或黄财神相关修法,期望依靠经文的加持,吉祥如意、财富圆满。
2022年9月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莲师金言:如果我们对此仍无动于衷的话,解脱将遥遥无期

措嘉,你是否有听过你的袓先去世,看见你的同辈及邻居死亡?留意到你的亲戚,无论老少,多已逝去?见过死尸被抬到坟场?如此,那怎么可能死亡不会降临到我们身上呢?如果我们对此仍无动于衷的话,解脱将遥遥无期!一切善法功德之源是将“无常”谨记在心,所以切勿须臾忘却死亡的恐惧。所有知见中,无常观是最殊胜的,所以切勿远离它。相信事务是恒常不变的态度是万恶之源,弃舍此见吧!除非你将无常观深植内心,否则恶业的累积将如山般高。说得清楚些:普通人不追求解脱;有地位的人执着于夸大的自尊且为之所欺;修行者回到世俗的行业;法师陷入世间八法;禅修者缺乏虔诚与精进心而追求此世的利益。这些都是忘却无常的缘故。无常若深植自心,菩提道的功德将累积如山高。所以切勿俗务缠身,远离无义营求,坚毅求道,勿贪俗务,不执五蕴为我。了悟散乱即阎王,悦境是陷阱。切勿须臾远离戒慎恐惧之心。视现世俗务为仇敌,依止具德上师,远离恶友,离群索居。勿怠惰修持!请坚守誓句,心与法合!若能如是,本尊将赐予成就,护法将给予加持,诸佛将予你授记,你即将很快地证悟——这就是把无常谨记在心的果报。所有三世诸佛、佛子及持明圣众之所以能解脱轮回,都是将无常深植内心的缘故呀!——《莲师心要建言》
2022年8月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朝圣 · 内在的旅程

正念的修持,在我看来,是朝圣的重要内容。正念是指心住正法,一心专注于对正法的忆念、定解、觉受或证悟。与日常生活的种种情境相比,朝圣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更能够唤起我们对三宝的忆念和对法的领悟。朝圣有助于更快地积累福慧资粮、清净业障。积资净障的众多修法可总摄为七支供:礼敬诸佛、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普皆回向。整个朝圣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不断修持七支供的过程。我们在圣地会做很多礼拜,这无疑是礼敬诸佛的一种方式。此外,我们还以诵经、持咒、持佛号等形式,传颂、赞叹诸佛菩萨的功德。这也是一种礼敬,叫语顶礼。内心对文殊菩萨有坚定的信心,对文殊道场五台山有强烈的欢喜和向往,这叫意顶礼。意顶礼还有更深层的含义,就是深信诸佛无所不在,遍满虚空,
2022年7月1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不要有疲厌心

无垢光尊者在教言中提到,积累功德不要有疲厌心,不要得少为足。乃至成佛之前,我们都要精进地积累资粮。不要觉得自己每天念好几千佛号,不得了了。汉地净土宗的祖师们,每天念五万、七万、十万佛号的大有人在。六祖永明延寿禅师每天白天行持礼拜、供花、供水、念佛、念经、持咒、讲法、著书等事业,晚上还要去别的山峰念几万遍佛号。公案《净土圣贤录》中有一则公案:“从雅,钱塘人。始从海月辩法师,学止观。后入南山天王院,诵法华经五藏,金刚般若经四藏,弥陀经十藏,礼舍利塔千遍,礼释迦三十万拜,弥陀百万拜,佛号五千万声,礼法华一字三拜者三过。心期净土,一生坐不背西。……一日,无病,面西趺坐而逝。天乐鸣空,室有异香。”有一位宋朝的从雅法师,钱塘人。开始跟着海月辩法师学习止观(天台宗法)。后来到了南山天王院,他一生所做功课如下:“诵法华经五藏”。“一藏”大约五千零四十八遍,五藏就是两万五千多卷。“金刚般若经四藏”,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两万多卷。
2022年6月12日
其他

更大的意义

更大的意义《前行笔记之耕耘心田》书摘佛陀当年看到生老病死的痛苦景象后,毅然决定舍弃身为王储的尊贵生活和挚爱的亲人,去到森林里苦修求道。是什么给了他那样大的触动,使他放下世俗的荣耀和亲情?他苦苦找寻的又是什么?在他走出宫门,目睹现实人生的种种惨状之前,生活对他来说充满自信和自由。他拥有世人向往的一切,地位、权势、财富、学识、才智、俊美的外表、美满的家庭,想要什么都能实现,痛苦烦忧从来与他无交涉。然而,当他看到人生的真相后,他从未质疑过的那份自信和自由开始崩塌。如果一切都抵御不了生老病死诸苦的侵蚀,那么之前的尊贵、荣耀、美满等等,又是为了什么?生而为人的自由、美好,他是饱尝过的,他不相信那些能力、那种开阔,都是无目的的。他来到这个世界,一定有更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来编织美梦和受苦。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被生到这个世界上来,一定有更大的意义,而不仅仅是为了身不由己地在忧患苦恼中流转。
2022年6月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顺境和逆境

下面通过两个公案,了解祖师大德们是如何面对利益众生的顺境和逆境的。五祖少康大师根据《净土圣贤录》中记载
2022年6月5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母亲节

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处境好坏,母亲总是深切地关注我们。当我们快乐时,她由衷地随喜,绝不会有半点嫉妒;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她替我们着急,绝不会冷眼旁观。母亲对我们的这种关爱完全是天性的流露,不掺杂任何杂质。在无数的生生世世中母亲总是对我倍加慈愍爱怜,恩德实在无法估量。生身之恩自从我漂泊中阴的寻香神识进入大恩母亲的胎中时起,母亲怀胎九个月零十天,她默默忍受孕期的苦痛,暗地里流着酸楚的泪,付出血肉之躯的一切代价。母亲享用饮食的营养和身体的所有精华通过脐道来滋养我的生命,使我身体得以成长。分娩的时候,母亲犹如百千利刃屠割身体,哪怕牺牲性命也要把我生下来。初生之时,一听到孩子的哭声,母亲就像获得如意宝一般欣喜万分,刚才的痛苦仿佛不曾存在过,将我抱入怀中,抚爱瞻视,亲爱之情难以譬喻。这是感念生身之恩。赐命之恩出生时候的我,说活着,连头都抬不起来,说死了,气还没有断,就是这副要死不活、蔫蔫巴巴的样子,是深情的母亲满怀着生子的最大喜悦,以慈爱心抚育,脸上散发出含笑的光彩,用亲昵的爱称来呼唤,将我搂在怀里,不让我死去。(的确,母亲看到孩子出生的时候自己的痛苦都不顾了,就很喜悦地抱着孩子。)如果没有母亲的照顾抚育,我恐怕连一个小时都活不到。这是感念赐命之恩。施财之恩漂泊不定的中阴神识口里无食、手中无财、背上无衣,不知何去何从,就这样投生于一个全然陌生的家庭,是深情似海的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喂养我,用自己的体温当作我最初的衣服。当我稍稍能吃东西的时候,母亲总是把好的食品给我吃,凡是有营养、香喷喷的食物,她就用嘴来喂我,用手给我擦拭脏物,用手轻轻地抚摸我的肚子看我饿了还是饱了(母亲对孩子是特别爱重的,好吃的都是给孩子吃,自己吃剩菜剩饭都没有怨言,只要孩子能吃好喝好,心里面特别高兴。喂食的时候怕烫着孩子,就先用口含着等温度降下再喂),用最好、最柔软、最暖和的布给我做衣服。她自己却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不顾一切罪业、痛苦、恶言拼命积累财产,然后全部留给我。我今生的幸福快乐都是大恩父母付出巨大代价换来的。如今的我,不知道苦累、饥饿、寒冷为何物,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子女。我要吃的马上就给吃的,要钱财马上就给钱财,身上无衣给我衣裳,从来没有吝啬心和舍不得的心,母亲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受用通通给予了我。这是施财之恩。授世间知识之恩大恩母亲是我们在人世间的第一位老师。当我刚刚会吃东西的时候,母亲教我如何吃饭、穿衣,衣服哪是上哪是下,腰带拴的松紧程度,鞋带该怎样系。不会走路教我走路,不会说话教我说“妈妈、爸爸”,耐心地教我世间的所有知识。母亲真的好像把自己的心掏出来一样把我当成心肝宝贝,极其宠爱,视为掌上明珠,一直到我长大成人。这是感念教授世间知识之恩。出世间恩德从佛法方面来说,具足十八暇满的这个珍宝人身也是大恩母亲所生。现在我们修持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也必须从知母、念恩、报恩入手。如果没有母亲,首先无法发起殊胜菩提心;中间修学菩萨行,也无有修学的对境;倘若不具备菩提心、菩萨行,最终现前圆满佛果也就无从谈起。可见,从佛法方面来说,母亲对我也是有着大恩大德。如果没有母亲,如今修行正法所需的住所、床榻等资具单凭自力一样也实现不了,由此感念母亲的恩德。文章节选自
2022年5月8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年复一年,絮絮叨叨,却盈满拳拳之心

“东风夜放花千树”,一抬头,季节已经变换。对于春天,人们不缺感悟,即便是那些被认为是可恶之人,其心里必定也有春的色彩。“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很多人竞相追逐的幸福。于拥挤的城市中,很多人起早贪黑,不知疲倦地四处奔波,目的简单到只为积累和占有,以便年老时能享受大海、阳光的幸福,仅此而已。这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但当这个过程突然出现变故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其实那所追求的东西全然不是那么回事。一辈子的占有和积累,在无常面前却不堪一击。
2022年4月1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我好像总是缺点什么?

我们“所拥有的”在不断的增加,可内心的满足感有没有随之增加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有人疑惑:“佛法中说,贪欲越炽盛,越感得匮乏的果。可我努力积累财富,拥有的当然是越来越多,怎会匮乏呢?”其实,重点并不是我们实际拥有了多少,而是内心有多强烈的匮乏感。所有的苦乐、因果,都是在心上安立的。我们“所拥有的”在不断的增加,可内心的满足感有没有随之增加呢?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始作俑者BUDDHA
2022年3月24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有许多问题,仅靠物质手段是难以解决的

标题为方便阅读所加安乐主要是内心的感受,它在心里,不在身外,所以内心如果不快乐、不满足,外境再美妙再丰富,也很难感到愉悦、富足;而一颗宁静柔和的心,在贫乏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生出喜悦、自在。安乐在心里,不在身外这世界上,形形色色的人各种各样的行为背后的动力是什么?为利?为名?为感情?为物质?为精神?仔细看看这些动机的背后,还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的动机,那就是为了安乐。安乐还有许多名字,代表它不同的侧面和程度,比如,快乐、幸福、享受、乐趣、舒适、喜悦、宁静、满足、安全……安乐主要是内心的感受,它在心里,不在身外,所以内心如果不快乐、不满足,外境再美妙再丰富,也很难感到愉悦、富足;而一颗宁静柔和的心,在贫乏艰难的环境中,也能生出喜悦、自在。倒不是说物资越贫乏,内心就必定越安乐,物质生活丰富就必定让人痛苦。这其实还是认为安乐与否完全由外在的物质决定,只不过与常人的思维相反,认为物资越少越快乐。仅再需要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多数人却是走入另一个极端,认为安乐就在于物质的积累、财富的增加,占有、享用的资源越多,就必定越幸福快乐。现代社会有些人毫无顾忌地竞争、攫取物质以及各种资源,忙于追逐名利,他们认为这些东西本身带有快乐的属性,能自然给人带来安全感、幸福感。有些人过分投入地竞争、追逐,以至于忘记了自己的初衷是追求幸福安乐,慢慢地,把手段当成了目的,相信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与人竞争、囤积名利。如果有一天,没有比较,也无须抢夺了,便觉得生活没有意义。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一个人的价值往往取决于他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然而,人之为人的价值和意义,远比创造财富宽广、深刻。人活着,除了积累和占有外,还有很多事值得去做。那么,安乐与物质无关吗?不是的,至少对一般人而言,完全摒弃物质而讲安乐,是不可能的。月称菩萨在《入中论》里讲到,大乘佛教六度波罗蜜首先是布施,其中包括财物布施,原因就是物质基础对安乐来说是重要的,布施无疑能给对方带来安适快乐,同时布施也让自己感到快乐满足,并给自己积累福报。物质的确能解决不少问题,只是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仅靠物质手段是难以解决的。人,除了物质生活外,还需要有精神生活,去抒发情绪、陶冶性情,通过精神的修养和升华,获得内心持久的喜悦宁静。在基本的衣食住行得到保障之后,我们仅再需要一颗受过训练的心,就能得到安乐。《生命这出戏》点击这里来听书
2022年3月23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在这个时刻,陪伴他们,分担他们的恐惧和孤独

看见另一个生命受苦,我们会本能地生起恻隐之心,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表现出强烈的同情、怜悯并实施帮助的行动。比如地震发生后,很多人看见灾区的图片会情不自禁地流泪,很多人自发地行动起来进行援助,大家在第一时间的反应都是惊惧和伤痛,那也正是震区人的感受。大家发自内心地感觉到与震区人、与所有同此爱心的人之间的那份紧密联结。在那个时刻,不必是佛教徒,大家也能真切体会什么是悲心。当然也有人表现冷漠,这并不是说他们就没有恻隐之心,相信他们看到流血伤亡的情景,也会感到不安、不舒服,会下意识地闭上眼睛或把目光移开。不忍心看见另一个生命痛苦,这就是恻隐之心。在此基础上进而参与、分担另一个生命的痛苦,就是悲心了。悲心是我们本具的能力,虽然我们有时候也表现得自私冷酷,但这种能力始终存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些什么呢?我想,尽管不是所有人都能够直接参与救死扶伤的援救行动,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在情感上分担他们的痛苦,让他们感到被关注、被关爱、不孤单,没有被遗弃。为亡者念经超度也是这种分担的表现,我们陪伴亡者走过中阴,分担他们的恐惧和孤独。——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让我们一起祈愿所有众生远离苦难,祈愿逝者往生极乐,生者平安健康,所有众生皆得观世音菩萨无尽慈悲、愿力的加持,灾难尽除!嗡玛尼呗咪吽舍!
2022年3月22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判断对一样东西执著程度的简单办法

判断自己对一样东西的执著程度,简单的办法是看它会令自己有多焦虑不安。回归内心的宁静须从淡化内心的执著入手。问
2022年3月16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你认为的“不好”

2022年已经过去了73天你认为的“不好”刚开始老太太嫌年轻人不帮助自己,可是到头来,老太太所埋怨的这件事,反而救了自己,变成了一个幸运。所以别再为那些你认为的坏事而耿耿于怀了,它一定有积极的面向,有时候,好的“礼物”就会包裹在看似“坏事”“倒霉”“不顺利”的外壳里……所以事物有绝对的好坏吗?20223.15一言以蔽之:你认为好的,也许我觉得不好;现在觉得好的,也许以后觉得不好。无论好与不好,都只是我们对事物的标示,却不是事物本身。也就是说,在我们对事物做出好坏、利弊的判断时,不仅是片面、僵化的,而且直接偏离了事物。我们固执地认为好坏、利弊等性质固有存在于事物中,相信自己的判断反映了事物的真相,所以一切与自己的想法不同的人和事,甚至那些只是没有立即表示赞同你的想法的人,都应该被排斥。......以前有一个人见到吉祥天女,他很高兴,但发现在面貌和善的吉祥天女背后,还有一位面目可憎的女神,他便问吉祥天女:您背后的是谁呀?”天女说:“黑耳女(祸神)。”“可是我只想见您吉祥天女啊,她来干什么?我不想见到她。”吉祥天女回答说:“无论在哪里,我们都是一起出现。只见我而不见她是不可能的。”祸福、得失、生死、苦乐、聚散,所有成对的都是这样,自带反面,可我们只想要一面。——希阿荣博堪布
2022年3月15日
其他

生气发火不要紧,气过了就没事了?

会有这样的想法主要是因为没有认识到负面情绪的破坏性。若不加以对治,除了给自他身心带来伤害,再出现时能量会更大。而且负面情绪会慢慢地挤走其他的情绪,将我们的情感世界变成它的天下。
2022年1月21日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您的一生,是无尽藏

明天,藏历十一月十五日,是阿弥陀佛的节日,也是法王如意宝的圆寂之日。
2022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