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识|什么是如来十号?

灵隐寺 2024-03-19

拜佛的时候,我们心中在想什么呢?

念佛,我们又是在念什么呢?


现在我们大多数人一说念佛,都是念“阿弥陀佛”圣号。但是经典中的念佛,同时还包括忆念佛的功德,佛在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得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光明,具大威神,没有众生能与之相比;忆念佛的智慧,能以种种的权巧方便来广度众生,不可思议;忆念佛陀为我们宣说的经典、制定的戒律,佛说三藏教法,教化引导我们走向解脱之路,能够令我们破迷开悟,入佛知见。


《杂阿含经》提到,佛陀留给我们一个法宝“佛随念”,也就是时时忆念“如来十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如来十号含摄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万德庄严,每一个称号都代表一项佛德,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如来


字,是不变的意思;字,是随缘的意思,随缘是说机缘怎样,就跟随了机缘也是怎样,没有一些固执不圆通的见解。


  • 《金刚经》中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意思是说没有从什么地方来,也没有到什么地方去,所以称如来,这是按照法身佛解释的。


  • 《转法轮论》上说: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第一义谛,就是如如不动的理性,正觉就是如如不动的真实智慧,智慧与理性结合,叫做如来,这是按照报身佛解释的。


  • 《成实论》上说: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名如来。从法身上生出变化身,应众生的机缘,来此世界应现成佛,这是按照化身佛解释的。


2、应供


字,是应该;字,是供养。《大智度论》上说,佛应该受一切众生的供养。罗汉虽然也可以说是应供,但是只能够受三界众生的供养,不能够受一切众生的供养,所以只能算是半应供。独有佛可以接受九法界、所有一切众生的供养。


3、正遍知


不偏不斜,叫没有遗漏,叫字,按照鸠摩罗什法师所讲,应该按照觉字来解释,因此正遍知就是正遍觉意思。佛陀的说法,没有丝毫错的,此为佛陀的智慧,没有观照不到的地方,此为佛陀超出分段生死、变易生死两种生死的大梦,此为


4、明行足


是三明,就是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这里的明,不仅是晓得这边死、那边生,而且也晓得它的行业因缘,没有错失。天眼明,是能够晓得现在世的一切法。宿命明,是能够晓得过去世的一切法。漏尽明,是能够晓得未来世的一切法。《法华经》上说:通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又说:佛智净微妙,通达无量劫。所有十方众生罪福两种相,哪怕是无量劫的长久,佛的智都能够明白,此为明足。字,就是六度万行,佛修了三大阿僧祇劫,有百劫种的相好,六度圆满,万行庄严,此为行足。


5、善逝


字是好的意思,是去的意思,善逝,是去的好的意思,是到不生不灭的好地方去。《大智度论》上说,于种种诸深三摩提、无量智慧中去。《菩萨地持经》中将善逝解释为第一上升,永不复还。


6、世间解


世间有两种,一种是有情世间,就是众生;一种是无情世间,就是国土。字,就是明白晓得的意思。佛看了世间一切的相,不论是有情世间,还是无情世间,都完全明白,没有一些不知道的,此为世间解。


7、无上士


佛是一切众生里头最尊最上的人,再没有比佛更加尊、更加上的人了,因此为无上士。《涅槃经》上说: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有所断,还有一品的根本无明没有破,还是断德没有究竟圆满,还是等觉菩萨,比佛还差一级,所以叫有上士。佛是断德究竟圆满的,没有什么可以断的了,也没有什么可以修证的了,所以为无上士。


8、调御丈夫


字,是用软功夫来化导的意思;字,是用强力来制伏的意思。佛陀教化众生用四种法:第一用恩的,对于善信的人,教他修行学道;第二用威的,对那造恶的人,对他说堕落三途的苦处;第三是先教他修行学道;第四是先对他讲三途的因果。


9、天人师


佛是三界众生的大导师,佛出现于世间,不但教化人类,也引导梵天及诸神,依于四圣谛、八正道,解脱烦恼、证悟圣道,所以又称天人师。


10、佛


佛,意译为觉者,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真理,觉悟一切所应知、应断、应证、应修。同时,佛陀不以自度为满足,引导大众出离生死轮回,走向解脱的彼岸,所以,佛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人。


11、世尊


佛具足以上九种德号,是一切众生中最胜上、最吉祥、最值得尊敬的人。天上人间的,大家都尊敬他,因此说是世尊。


从如来到世尊,总共有十一种德号,《阿含经》、《涅槃经疏》等典籍中都是把无上士调御丈夫合做一号的。无论世间出世间,佛都是第一尊贵的,让我们忆念佛的功德相好,以佛为榜样,让心摆脱烦恼的束缚,让生命变得清净圆满。




线上随喜

盖闻欲种福田,无过斋供最胜;希登觉岸,莫如布施为先。是故贫婆以一饭而为忉利天王,昔人施七钱得报金轮皇帝。苟能具严精洁,奉万德之慈尊,心起虔诚,延六和之上士,必定功无虚弃,德有攸归,多臻福慧于今时,早脱尘劳于异日!

长按左侧二维码,线上供佛斋僧,同植胜因!

原夫人畜攸分,贪生之心理一致;形骸虽异,本觉之佛性无殊。讵可以我强而欺彼弱,将他肉以养自身?屠门痛夜半之声,罪渊无底;浩劫感空前之苦,业海靡涯。深望改往以修来,断恶而行善,护生如己,普劝共种福田;爱物成仁,自卜同跻寿域!杭州灵隐寺农历每月十五举行放生祈福法会,长按左侧二维码,随喜放生,广结善缘!



往期回顾




藏识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慈云法雨济群生
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广大行愿利有情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灵山复现慈云藏识|药师殿  楹柱联——更期精进共证菩提

☀巡觅

巡觅|三到飞来峰,千年造像
巡觅|灵隐四季 听禅问道
巡觅|因缘际会 恭敬礼佛
巡觅|寻觅梦谢亭 果然在顶峰

☀学处学处|达摩祖师《略辨大乘入道四行观》细讲
学处|略谈六根清净
学处|金牛聚福 福慧双增 求财当求“七圣财”
学处|佛弟子的“双12”,除了“剁手”,还应该思考些什么
☀观照观照|如何用智慧剑斩断情丝
观照|学佛成佛 不可以缺福德资粮
观照|随缘不动心
观照|善护口业

开示

开示|弘一大师:药师如来法门的四点殊胜之处
开示|印光法师:犯大妄语,其罪甚于杀盗淫百千万亿倍
开示|来果禅师:福为佛本,佛于三僧祇六度万行,皆是培福
开示|虚云老和尚:佛所说法,只要人识得此心

物语

物语|麦冬草——于阶石间安身 于柔弱中取胜
物语|南天竹——人间热恼谁医得 只要清香净业缘
物语|银杏——沉着守护 吉祥长寿物语|红枫——阳刚热烈 坚毅进取
☀常识常识|观世音菩萨的十四种无畏功德
常识|佛门礼仪——如何在寺院过堂常识|为什么寺院的门槛不能踩常识|佛教中的神兽——狮子

☀素食素食|吃菜指南——慈悲、少欲、清淡
素食|吃菜主义——素四物汤
素食|吃菜主义——“素雪”
素食|吃菜主义——素什锦炒饭

☀分享分享|此心安处是吾乡
分享摒弃杂念 顺心而为
分享|三个忘记分享|惜食 · 惜福

☀赏析赏析|流失海外的西夏遗珍赏析|与伏牛长老偈
赏析|谢灵运五言诗《三生石》
赏析|中国古老的传统手工造像技艺——佛教夹纻造像

☀历史历史|鸠摩罗什三藏的译经弘化事业
历史|中国佛教史略
历史|中国佛教协会的发展历程历史|历史上杭州佛教的东渡弘法

编辑|海涛
责编|妙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