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MOOC中国:寻找新机会

2016-10-12 叶丽丽 财经天下周刊


MOOC在中国发展了四年多,逐渐陷入不温不火的状态,市场的几位领导者开始试图打破这种困境。


财经天下(ID:cjtxzk)文|叶丽丽

编辑|李然

摄影|余子 尹夕远



从2009年的秋天开始,张金银几乎没在晚上12点前睡过觉。
那时张金银在一所职业技术学院念专科,上了一年的课,觉得自己几乎没有进步,他羡慕能够去念大学的朋友们,常常会想:“我为什么要坐在这间教室里,听着三流的老师上的三流的课?”有时他会在操场上跑到精疲力尽,看着西斜的太阳,担心人生是不是就此平庸下去。
张金银还记得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哈佛公开课的情景。那是专科二年级开学不久,他的室友们已经带电脑到学校,而来自农村的他还没有自己的电脑。室友们每天打完游戏已经是半夜,等到他们都睡了,张金银才借用依然温热的电脑上网,他不喜欢打游戏,更爱看新闻和视频。
偶然的机会,他在视频网站上看到了一些哈佛大学的课程,虽然是零散的课程,但依然让张金银感到惊喜。
我记得第一次看到哈佛的课程时,眼前像是打开了通向新世界的大门。原本我连普通大学的课都听不到,突然间却可以通过网络免费听哈佛的课。”那天晚上,张金银搜索了很多哈佛和耶鲁的课程,无论是全英文的还是有中文字幕的,一股脑地看了过去,世界万籁俱静,而他心潮澎湃。从此性格内向的张金银有了新爱好,常常等到室友们睡了之后借来电脑看公开课视频,从此夜晚变成了他最孤独也是最自由的时候。有的时候他也会去网吧看,在一片烟味和游戏背景音乐中,张金银像是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

MOOC兴起张金银是国内最早接触名校公开课的人群。刚开始他们在各个网站上去寻找名校课程,2010年11月网易公开课上线后,他们有了一个集中的平台学习。随着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在全球流行,大量的免费公开课不断地滋养着张金银这样渴望学到更多知识的学生们。
这些学生来自各个国家和地区,他们素不相识,一同聚在一间虚拟教室里上课,在讨论区回答着陌生人的问题。平时上课从来不举手提问的张金银,在讨论区里变成了一个爱提问和爱回答的活跃分子,他觉得能回答出别人的问题很有成就感。
从最开始在网上零散地寻找课程,到后来在陆续出现的MOOC平台上系统地跟着老师学习、写作业、考试、拿到毕业证书,这种免费的在线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让很多人能够“上得起顶尖大学”。
MOOC这种形式出现于2011年,当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将三门计算机类的课程放上了网络并免费开放,这三门课的注册学生数量很快达到了10万的规模,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门课《人工智能导论》注册学生达到16万,这不仅给斯坦福的大学教授们带来了很大的震动,也引起了教育界的轰动。斯坦福大学凭借自己的名校光环和热门学科,使得MOOC很快变成教育界一个时髦概念。
斯坦福的教授们从中发现了商机,人工智能导论的授课导师Sebastian Thrun创办了Udacity,另外两名斯坦福计算机科学教授Daphne Koller和Andrew Ng创办了Coursera。这两个机构将大量的名校课程放上了网络,免费提供给全球的用户,用户的规模增长之快,很快令他们吸引到资本的青睐。2012年5月,麻省理工大学和哈佛大学联手创建了非盈利MOOC平台edX。至此,三家MOOC平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2年被称为MOOC元年,它一度火到教育界和媒体界都以为它能够颠覆传统教育。斯坦福大学校长将其比作教育史上的“一场数字海啸”,American Interest杂志甚至预测“未来50年内,美国4500所大学,将会消失一半”。而《时代》周刊的一篇《大学已死,大学永存》,代表了外界对于MOOC推进教育公平的高期待。
这几个MOOC平台很快开始向海外扩张。2013年,Coursera和edX相继进入中国。中国本土化MOOC平台,如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网易云课堂等,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 edX中国区代表刘俊杰。


三个MOOC平台的课程张金银几乎全部尝试过。从最早在edX上听一些全英文的课,到后来在本土的MOOC平台听国内大学的课,每门课张金银都会花钱去买纸质版的证书,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证明,也是一种荣耀”。
最开始的几年,在网上听课对于张金银来说只是一个爱好,但从2012年开始,这种情形开始有所变化。那是临近专科毕业的时候,他前往工厂实习,“从上午一直到晚上每天12小时重复地做着机械的工作。我觉得自己是没有思想的工具”,那一刻张金银很明确,只有继续升学才能够改变这种生活。他选择了专科升本科的道路,目标是考上南京财经大学金融系。
在这个升学的过程中,MOOC平台给了他不少帮助。他在学堂在线、Coursera、edX三个平台上报了多门经济学相关的课程,像一个大学金融系学生一样,将它们作为必修课上完,以此作为复习的方式之一。
在国内,大部分在MOOC平台上学习的学生,跟张金银的心理一样,出于爱好或者是对自身专业或职位的知识补充。这两种动力,能够让很多学生愿意去MOOC平台听课,但是却很难让学生们坚持学完一门课或者为课程付费,这导致MOOC在中国发展至今,依然没有解决完成率和盈利的问题。

不温不火Coursera的运营团队前几个月已经退出中国,无声无息,较之当初其刚进入中国时的高调,显得有些落寞。
三大MOOC巨头中最早进入中国的Coursera,凭借自身庞大的课程数量迅速地占领了国内的市场。它沿用与知名大学合作的形式,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国内的顶尖大学进行合作,它们为Coursera提供课程。
在视频输出方面则采取跟中国本土企业合作的形式。2013年10月8日,网易成为Coursera的视频托管服务商,Coursera为网易公开课提供一些外国优质大学的课程,依靠网易公开课的平台向中国市场输出。而Coursera更多的内容则通过果壳网和译言网进行汉化,直接面向中国用户。这些合作都吸引了众多中国用户到Coursera网站注册。
随后进入中国的edX则是用开源系统的方式对接高校和教育机构。目前,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已经加盟到edX。根据edX中国区代表刘俊杰的介绍,高校加盟到edX后,可以在edX上开课,edX也会给这些高校的MOOC平台提供汉化服务,用户通过这些平台能够看到edX上已经翻译成中文的课程。
随着外来的MOOC平台陆续进入中国,本土的MOOC平台也随着这股热潮开始涌现。2010年网易就上线了网易公开课,2012年,网易又上线了网易云课堂以及与高教社爱课程网合作的中国大学MOOC。2013年,由国家教育部和清华大学联合创办的MOOC平台学堂在线上线,同时,一些其他高校做的大大小小的MOOC平台也不断涌现。
这些平台的模式与美国略有差异,他们兼具引进内容与自制内容。果壳MOOC学院直接接入现有平台的课程,而学堂在线在提供现有平台内容的同时还兼具自制内容,由于它是清华大学控股的公司,其平台上有大量清华大学的课程。
MOOC在中国的开局看起来不错。海外平台的迅速风靡加上本土平台的涌现,在2013年到2014年间,一度在中国掀起MOOC热潮,几家平台的竞争也随之开始。果壳网MOOC学院项目负责人姚笛分析,由于各大平台都把发展的第一阶段瞄准在争夺优质高校资源上,冲突在市场还未培育成功之前就已经发生。手握优质教师资源的高校,一方面左右逢源、待价而沽,另一方面也蠢蠢欲动、问鼎中原。



▲ 果壳网MOOC学院负责人姚笛。


但即使看上去欣欣向荣,MOOC这种形式在中国还是出现了高开低走的现象。姚笛认为,在头三年,中国的MOOC市场中完全是Coursera一家独大,通常一个市场的领导者会承担开拓市场的任务,虽然开拓市场的成本偏高,但是在用户增长和品牌培育方面将会获利最多,而市场的挑战者和追随者可以搭乘顺风车完成初步的用户积累。但是Coursera并没有主动去推广市场,只是依托合作形式顺其自然地发展,而挑战者和追随者从MOOC用户增长中获得的红利自然有限,他们的市场地位又注定各自不会有意愿冲到前面。这导致在2014年下半年到2015年整年,整个MOOC市场在用户增长上相当缓慢。
在MOOC概念最火的时候,这些MOOC平台没有把重点放在获取用户上,这导致MOOC的知名度很有限,即使是大学生,知道MOOC平台的人也是少数,那些处在三四线城市和农村的人群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可以通过这种渠道学习。刘俊杰在接受采访时提到一个现象:在一二线城市的知名高校的学生中,知道并且在MOOC平台上学习的人更多,而三四线城市及农村的人则很少,这不禁让人产生疑问,这是让教育更公平还是让知识的鸿沟变得更大?
MOOC平台争相抢夺高校资源,虽然后者看起来都很热心,但也只是将MOOC平台当作自己的一个辅助教学的平台。
姚笛分析,虽然MOOC平台通过和知名高校合作来带动老师制作课程、带动学生参与,这种方式能够很快取得发展,但也会很快遇到瓶颈。“知名高校相对于普通大学,无论是资金来源、政府与企业合作支持、师生质量等方面,都处于相当优势的地位。对于任何健康发展的机构,新的发展机遇所意味的价值总是不够大。知名高校能够尝试MOOC这样的创新,已经是了不起的举动,兴师动众则不值得,甚至有相当的风险。”姚笛说。
通过与高校合作获取用户的效果有限,市场化推广没有引起什么反响,即使是像张金银这样的发烧级用户,也觉得MOOC平台推广不够,只依靠口碑传播无法带动用户量的快速增长,在用户量增长缓慢的情况下,盈利和完成率都成为问题。
刘俊杰提到一个现象,国内的MOOC平台,完成率在3%~5%之间。作为一个免费的在线学习平台,学生中途放弃的代价太小,对于这些中途放弃的学生,缺少衡量他们学习效果的指标。
学堂在线董事长聂风华认为,结课率其实并不是学堂在线最关心的,学堂在线提供了一个平台让学生去学习,他们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这个过程比结课率重要。接受记者采访的几个MOOC平台负责人都没有将结课率当成衡量学习成果的指标,但因为缺少其他的指标,结课率依然是市场最关心的。
对此,姚笛认为,市场上对于验证学生是否学业有成的标准依然简单粗暴,即便不用帮学习者拿到企业的录取通知,或者通过某项认证考试,至少也要保证结课率。
结课率之所以这么受到市场关注,是因为MOOC平台如果想要盈利,就要保证留住学生在平台上学习。
国际上三个MOOC巨头,除了edX是非盈利机构外,其他两个机构都要面临盈利的压力。在2012年MOOC概念最火的时候,人们觉得它是可以颠覆传统教育的,积累了大量的用户之后,变现不会是难题。但这些MOOC平台在积累了学员以后,却没有办法留住他们,这对于变现来说并不是好消息,毕竟这些平台最开始探索的商业模式是通过为学生提供结业证书来创收。当完成率不高的时候,就无法提供低价认证,它们开始向这些少数坚持完成课程的用户,收取更高的费用,这也决定了只有更少的用户愿意为之付费。这种模式带来的创收极为有限,并不能够解决MOOC平台的盈利问题。
MOOC在中国发展了4年多,逐渐陷入不温不火的状态,市场的几位领导者,开始试图打破这种困境。

职业教育是新机会作为国内最早将名校课程放上网络的网易,目前拥有多款教育产品,其中MOOC类的产品有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以及与高教社“爱课程网”合作的中国大学MOOC。这三者形态不同,根据网易教育产品部总监蒋忠波的介绍,网易公开课是一个纯公益的平台,它更像是一个视频网站,只需要将优质内容放到网上即可。结课率这个概念,是从中国大学MOOC和网易云课堂上线后才开始被关注。
为了提高结课率,网易在这方面也想了不少办法。在今年的3月,偏向于高等教育的中国大学MOOC发布了10万奖学金计划,只要在规定的时间里报修课程并获得优秀的成绩,就能够获得奖学金,成绩前三的学生还能够获得一台kindle作为奖励。
这种以奖学金作为鼓励机制的措施,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在去年12月份果壳网MOOC学院进行的一份“2015在线学习大调查”中,认为奖学金能起到激励作用的人群在总人数中占到52%。但这种动力依然比不上其他两者——在这项调查中,认为大学认可和企业认可能够激励学习的人群分别占到总数的57%和80%。这两者也是这今年几个MOOC平台在国内努力的方向。
根据学堂在线董事长聂风华的介绍,学堂在线的课程已经纳入一些学校的学分课。只要在网上上课就能够拿到学分,由于这些学校的学生必须要结课,所以能够整体拉动课程的结课率。目前这种学分制已经在国内40多个学校开始试点,学校之间的学分互认也在推进。



▲ 学堂在线的课程已经纳入一些学校的学分课。


而在企业认可方面,网易云课堂则进行了一些探索。网易云课堂目前的定位是职业技能学习平台,这上面有很多收费的课程,对于成绩优秀的学习者,能够获得企业的内推机会。这种模式也是舶来品,在国外,Udacity早已经将自己平台上的优秀学生对接到企业,以此来作为吸引学生的一个筹码。
姚笛认为,想要取得企业的认可很难,但也意味着这是一个新的市场机会。“仅以目前大学提供的传统教育服务为例,大部分教学内容与职业所需脱节,一方面达不到当前快速发展和变化的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较为艰深的、偏重理论研究的课程,又远远超出了大部分学生现实的需要。前沿、实用、质量有保障的职业化教育资源,是MOOC的一个重要发力点。”姚笛说。
收费的职业培训是MOOC平台挖掘出的一个价值点,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用户、提高结课率,还能够为平台带来更多的收入。
目前MOOC平台有几个商业模式,Coursera在证书上收费,edX则向学校收加盟费和向企业收取部分课程使用费,学堂在线帮学校搭建MOOC平台并提供一些创新工具来创收,这些模式都不如直接在课程上收费更直接有效。目前来看,MOOC平台的课程收费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收费的职业培训课程,一部分是提供课程的增值服务,如助教随时伴学等。这两者,现在的几个MOOC平台多多少少都已经开始有所尝试。
Udacity是3个MOOC巨头中最早转向职业教育的平台。根据Udacity中国区负责人熊尚文介绍,在最早期,Udacity也是将高校的课程录制下来后放到网络上,但很快发现完成率低于10%。“我们的使命是通过教育改变世界,我们也需要考虑盈利的问题,完成率太低的情况下我们达不到这两个目标。”熊尚文说。
2013年,Udacity开始转型成为一个职业教育平台,将原来与学校老师合作制作内容改为与一些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这些职业培训课程,如果学生想要拿到学位则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
在今年4月,Udacity以“优达学城”的名字进入中国,将宣传重点放在了纳米学位上。这是Udacity学城提供的一个付费学位,这个学位有多门课程,除了老师授课外,会有专门的助教批改作业,带着学生做项目,就像大学里上学一样。完成一个纳米学位需要9~12个月的时间,收费并不便宜,每月需要980元。
优达学城在中国区的第一场发布会上宣布,与优酷、滴滴出行、京东、新浪、谷歌和亚马逊 AWS 等公司达成合作,这几家公司将会优先录用从优达学城毕业的学员。这种谋求企业认可的策略,是吸引学员付费的最大动力,尤其是在它还不便宜的时候,能够对就业产生多大帮助决定了它能够吸引到多少人。
Udacity在去年11月份完成了1.05亿美元的D轮融资,它在海外扩张的版图上选择了中国。熊尚文认为,Udacity进入中国是看中庞大的市场,“国内目前大概有800万名工程师,而岗位的需求每年大概要上涨30%,5年后国内需要2000万名工程师,而每年学校毕业的学生只有十几万。”
看到这种需求的当然不止优达学城,在网易云课堂成立之初,重点就是服务于需要技能培训的用户。根据蒋忠波的介绍,网易云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不算一个“MOOC”平台,它的内容不再来自于高校,也不再免费,而是由个体讲师和合作机构提供,有大量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除此之外,他们也在去年推出了“微专业”,形式与纳米学位相似,由网易的工程师授课,一个学位包括多门必修课,导师带着学生做项目,毕业拿到证书,优秀的毕业生能够获得内推的机会。
蒋学林是第一批微专业的学生。他学习的课程是《前端开发工程师》,由网易内部前端技术部的讲师授课,分为5门课,一共不到4个月,配合着平时看书和找其他资料学习,蒋学林从对前端开发完全不了解到最后能够掌握这门技能。蒋学林认为微专业吸引他的原因有三点:首先是网易的牌子,授课老师是网易内部的培训老师,这点很吸引他;其次是这门微专业的课程价格不到一千,比起线下同类课程近万的价格亲民很多;另外,毕业后能够获得网易等公司的内推机会,这对于没有相关工作经验的学员来说,很有吸引力。
“从去年2月份开始到现在,微专业的结课率达到40%,还是比较高的。我们的考核是通过做项目来完成的,在给企业推荐学生的时候,企业能够看到这些项目,并做出更好的评估。”蒋忠波说。
这么看来,MOOC平台寻找的新方向,与职业培训机构类似。“我们现在就是一个职业培训学校,竞争对手已经变成了国内的职业培训机构。”熊尚文说。
职业培训市场在国内早已经竞争激烈,原本线下收费昂贵的职业培训机构,在互联网技术普及的今天,也上线了自己的在线平台,如培训机构达内已经上线了就业培训平台TMOOC,价格也在下降。其他IT在线培训平台,如极客学院、51CTO学院等等,都对这块蛋糕虎视眈眈。而传统的MOOC平台,如Coursera、edX、学堂在线等也开始上线收费的课程,多数也是与职业挂钩的课程。这么看来,MOOC改变教育这件事,似乎不再是重点。



▲ 网易教育产品部总监蒋忠波。


“对于改变教育这件事,现在看来还是有一些公益的性质,教育行业本身就带有很强的公益性,一些MOOC平台转做职业培训也很好理解,他们有盈利压力。”蒋忠波说。
虽然这两年MOOC的声音不大,但中国大学MOOC和学堂在线作为国内领先的两个MOOC平台,还在尝试通过各种方式将免费的课程提供给资源贫瘠的地方。


“教育公平这件事,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可能会出现知识鸿沟变大的情况。但如果我们去引导,将优质内容传播到资源匮乏的地区,那它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教育不公平的现状。”蒋忠波说。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平台背后都有教育部的支持。学堂在线是国家教育部MOOC研究中心官方的合作平台,中国大学MOOC是网易与高教社爱课程网联合建立的。在官方的支持下,他们能够将重点放在推进教育公平上。“Coursera不再将中国当做重点其实很好理解,不能要求国外的MOOC在中国做公益,改变教育这件事,还是要中国的MOOC平台自己来。”蒋忠波说。



-End-


点击关键词可查看历史文章

嘟嘟巴士春雨医生家装江湖余文乐开心网刘立荣李晨拉斯维加斯赌王摩拜单车智能金融服务宜家网购VR澄海冯小刚李丰陆琪在线教育闲置交易平台波罗蜜张振栋傅园慧果壳网姬十三窦唯张楚超模吉赛尔Blued奥运颜强乐刻盛开体育悦跑圈城市传奇Keep滴滴优步洪泰基金王健林造物节链家OS'Car郑钧姚劲波国产奶粉新造车大潮分答Kindle电商关爱八卦成长协会古永锵凡客程维跨境电商汽车电商江湖贾跃亭如家荣耀出国看病段子手老炮儿解密网红互联网殡葬业华兴凶猛枭雄张旭豪黄渤移动支付阿里年货节滚石华为联想手机风云周其仁异想大会




购买本期杂志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