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方日记接力之31: 攻击方方,就是在攻击你自己

关军 二湘的十一维空间 2020-08-24
来自专辑
方方读者日记



题图:我在大院里随手拍花,一个小男孩对我说,这算啥,我领你去我家门口,那玉兰才茂盛呢。确实茂盛又明艳,似乎是春天该呈现的样子,我却只朝天选了一角,又调成了灰黑色调。(来自作者)

攻击和伤害,从来不会真的解决问题。它只是人在发育早期,身心羸弱阶段形成的防御,是低级的心理防御。



方方日记风波中的攻击者,都是在攻击自己

文/关军



1
不时有朋友和我探讨方方及其日记引起的纷争,我都是尽量绕着走。泛道德化的、反逻辑的、反常识的争论,争的已经不是道理了,为什么要参与?在我看来,那是一种灾后应激反应的延续。

倒是一系列风波折射出的众生百态,世道人心,让我非常乐于去观察,去琢磨。

难得有这么一个堪称经典的样本,它是多棱镜,光怪陆离,我只想取其中一个侧面,说说纷争中的公众心理。

2
为了还原一段心路历程,请调匀呼吸,我们一起回到方方最早写日记的那个时间点,1月20日左右。在那之前,人们对新病毒的威胁所知极少,是“情绪稳定的人民群众”。转瞬之间,天地失色,武汉封城,湖北冻结。全国范围最高等级防疫,前所未有的经历,更不要说战争一般的画面与死亡数字了。在心理层面上,这些构成了一个群体创伤事件,处于中心的人尤其严重。

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人们面对的是巨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人与人之间必须保持物理隔离,自由度大大受限。恐惧、焦躁、哀伤、愤怒......各样的情绪开始蔓延。

要知道,人的心理机制是趋利避害的,是不愿意直面自己的负面情绪的,要把它精确表达出来,则更难了。就在这时,一些人注意到了方方日记。它也是受困者的视角,记录的是一个武汉市民的焦虑、无助、疑惑、期盼。

方方之前的名气仅停留在文学圈,这是一个刚刚合适的身份,既不是全然的普通人,又不是超级明星。她琐碎平实的记录,让那些读者觉得,竟然有这么一位“接地气的作家”,写出了我们的感受,替我们表达,替我们成为更敢于面对苦难的疫中人,于是潜意识里,愿意把她视为特殊时期自我情感的投射对象。

在负面情绪堆积如山的时期,很多人对方方是有心理依赖的。我的一些朋友,要么熬夜,要么起早,非要等到每天凌晨的日记发布,等到那个共振体验。

总体而言,方方日记里的确是有不少负面情绪。那么,负面就有错吗?它不真实吗?显然不是。既然这样的日记热度不断攀升,谁也无法否认,它在当时呼应了很大一个群体的心理需求。

这种需求当然不是人皆有之。同在武汉的知名心理学学者曾奇峰就说,他读了一点方方日记,不想接收太多负面情绪,就不读了。他也避开了其他的一些相似信息。曾奇峰安静地走开,他并没有说,方方你怎么总传递负能量?想必他知道,那是方方的自由,而且是心理疗愈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它不正是会帮助负面情绪得以释放或消解么?

任何个体表达,读者都应该秉持“不喜勿喷”的准则,你非要不舒服地追着方方的负面情绪,又生着气骂着街加剧不舒服,那就是受虐了。

选台遥控器你一直攥在你自己手里呢,请记住这一点。

在60天的旅程里,日记读者以百万千万计,有些人始终追逐,有些人偶尔看看,有些人中途离开。人的心理需求是不同的,对吧,谁又能说,方方日记作为一种替代性表达,对于那么多认同它的人不曾起过抒解作用?

3
事态总在变化,情绪也一样。最初的恐惧有所缓和以后,它不再是首要的心理危机。潜意识里,曾经的恐慌、怨怒、无助逐渐被自我看到,对于许多人而言,这无异于新的心理危机——他不愿意自己有过种种如此“不堪”的情绪,得把它们否认掉,或转移出去(另一种否认)。这种否认,在一些对方方“反水”的武汉人身上尤其明显,我甚至看到有人说,我们如此热血,如此坚强,如此乐观,哪有过你写得那般混乱不堪?

还有一类否认也不要忽略:绝大多数中国人,平时接触的信息里,很少包含对公共服务的批评,算是岁月静好派。但是在疫情之初,这样的批评信息爆炸式地冲击而来,社区的无序,医院的失职,官僚的低能,凡此种种,删也删不尽。而删这个现象本身,还加剧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负向认知。

要知道,未经修炼的人,是无法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的,无论是自己的“不堪”还是身处环境的“糟糕”。它们暴露到一定程度,人就会本能地抗拒,逃离,甚至反向形成,好让自己沉浸在积极的部分,那可称颂的部分。同时,会更在意群体认同,强调群体的伟大(比如它的制度、智慧、传统医学等等),而认同群体也意味着认同自身。

这个状况下,方方日记就可能“碍眼”了,不被群体心理需要了,尤其到了湖北和武汉解封以后,人之常情是回到常态,回到心理舒适区,现在要密封的,是武汉封城76天里的惨痛记忆。

回顾方方的60篇日记,虽也有情绪波动,但总体上是稳定的,没有认知或情绪上的大起大落。正是由于这个参照物的相对稳定,把疫情期间群体心理的起伏甚至于翻覆,呈现得格外“生动”。

4
随着疫情在国外蔓延,新的焦虑源产生了。一方面,是害怕国内情势再度失控;另一方面,也隐隐地担心,会不会要承担某种责任。一些民众和媒体质疑特朗普,嘲笑群体免疫,猜测美国是病毒源头,都是在以攻击的方式对抗新的焦虑。

而方方日记的海外出版计划,恰好触碰了那个“责任焦虑”(有必要强调一下,害怕担责与实际负有责任完全是两个概念),也暗合了否定方方的情绪。我从不怀疑,人都是有深层智识的,那个潜藏的智慧既明白“岂有文章倾社稷”这类常识,也明白方方没本事授人以柄,可惜,那些攻击方方的人把这些遮蔽掉了。攻击她是正当的甚至高尚的,也是安全的,这才最重要。

这样的攻击欲求,在一些人对方方日记形成心理依赖的时候就在累积。不要为此感到惊讶,不健全的人格,很容易在非理性认同与非理性否定之间波动。

最艰难的时期,太多的人在方方那里寄托了太多的认同与依赖,到后来他们划分为两个阵营,激烈对峙。一个要否认,一个要维护,在维护阵营中,也有人把对自身的不满表现为攻击性。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投射性攻击,就是把不愿面对的一部分自我,投射到另一个人身上,把自我否定转化成对那个人的否定。当然,也有的攻击不具有投射意味,直接把针对自己的负面情绪(攻击)转移到别人身上。在现代心理学看来,对他人的攻击,其动力都是对自己的不满。换言之,所有的攻击本质上都是指向自己。

方方日记引起的巨大争执甚至人群撕裂,让我觉得,其疫情后期的解压阀效应,相比于前期的替代表达效应和心理认同效应,甚至还要大。人们充满无助感,又必须对抗灾难,很容易发生情绪的转移,为发泄寻找“替代物”,比如在单位受了领导的气,回家拿家人撒气。这就是一些不看方方日记的人也加入纷争的原因。

我看到一段评论,有没有道理,请自行判断:“对于此次疫情,你憋了一肚子的火:很多人很多事你不敢骂,但你敢骂方方和方方的武汉封城日记;很多人很多事你不敢骂,但你敢骂那些骂方方的人。一个方方,数十篇‘日记’,一下子稀释甚至几乎掩饰掉了中国社会的共识危机。”

一个疫区受困作家和她的日记,跨越多个阶段,客观上成为了全民宣泄情绪的载体,也有人称之为公众的“心理呼吸机”,真的是奇观。

5
微博上,方方对非议、攻击采取了对抗的方式,看上去充满战斗的气势,也可以认为,她内心里可能也有着极度敏感、不容侵扰的部分。

在心理学层面,我对方方有一种好奇——是什么样的成长经历和认知过程,让她以超乎常人的强悍去守卫她的安全边界?

但也仅仅是好奇。我不会评判她的心态,性情,更不会妄议是与非——因为我没那个权利。

观看众生,观看方方,我也喜欢反观自身。疫情爆发期,我一反近几年的常态,又参与了一些公共话题,这当然属于公民的本分,可有些时候,会超越理性表达,不知不觉就冒出攻击性情绪,作为一个心理学研习者,我须对此保持警觉。我告诉自己,哪怕监督公权力,也不是我释放攻击性与恶意的借口,而以攻击的方式与人争论方方的是非,更是不可取。

我之前在今日头条的一篇专栏文章里谈到,在重大危机来临的时候,每个人的心理防御机制都会充分调动。这很正常,只不过,你不能对某些心理防御机制过度使用,或形成依赖,比如否认、投射、攻击,这会扭曲你对真实内在的觉察。

攻击和伤害,从来不会真的解决问题。它只是人在发育早期,身心羸弱阶段形成的防御,是低级的心理防御。

这篇文章会冒犯到谁吗?希望不会。还是那句话,要是谁因之而心生愤怒,那愤怒也是指向他自己。

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最好不要发生,所以我要再多说几句。在我这里,攻击并不是一个与恶有关的评判。除了佛陀和神仙,人都有攻击性,不然还不得憋闷得炸裂。我只是想提醒,请爱惜自己,请为你的攻击能量找到合适的方式、方向,否则很危险,要知道,过度的自我攻击,就成了抑郁症,过度的对外攻击,就成了狂躁症或“恶棍”。

不妨试试另一些途径,比如以幽默自嘲的方式“攻击”自我,或是以无害的替代形式释放攻击欲(比如竞技运动),在心理防御体系里就成为“升华”,它绝对是一个好词儿。

各方人士,包括我自己,在为方方日记各种激动之后,是时候冷静一下了,借这面有广袤国土那么大的镜子,照一照我们内在的自己,争取丰富一下自我认知。如此,那些打过的仗,即便不美好,也还是有意义的。

我在北京,祝方方老师安康。

(注:有组织的攻击,不在本文的探讨之内。)

【作者简介】关军:七零后。前媒体人,写过几部长篇非虚构作品,曾在网易主持搭建写作平台“人间”,目前做一些写作与心理健康的跨学科研究。

编者按:在编辑这篇文章的夜里,我正好又收到了另一位读者的投稿,标题是“声援方方,就是声援我们自己”,跟这篇文章的标题有不谋而合的呼应。明天发布,敬请期待。

方方日记投稿请加小编微信
mei94539 (请注明“投稿”)。

点击阅读更多文章


方方日记接力之30: 还能有谁,比邱毅你更像蔡莉?
方方日记接力之29: 虽不想回忆,却时常忆起

方方日记接力之28: 方方日记是一份珍贵的档案
唐僧师徒话方方日记海外版

方方:我如果不交代
方方:我的书跟国家之间没有张力
硅谷一线医生战疫日记(16)这也许是开始的开始
菊子:美国东北部疫情日记(19)各行其是 (4月24日)
饶蕾:纽约疫情日记(9):翻不过去的日历(2020年4月17日)

方方日记接力:再见了,武汉日记   爱这烟火的人世  让我缺角的一天继续完整  守住自己的良知   在汉口祭武汉的你们   物是,人非   无比漫长的春天   武汉中心医院家属的心路历程    母亲,留在了2020年立春这一天  清明节给天上的白衣天使唱首歌    方方说的真话,他们不爱听     为一切平凡而善良的人说话    请派个神枪手来开炮    2020,我的大江大海    生命中的摆渡人    我和方方老师的四次遇见    我从未喊过武汉加油   我躲过了两次疫情,却无法不去直面恐惧     我是保安    我要把方方日记讲给学生听    关心1%的人,做一个世界的水手    我是快递从业者   我记得你的好,没忘记你遭的罪    要让世界平等地接纳我们,全靠我们自己    
无法忘却,不能忘却,不会忘却    因为它是双刃剑    我想给方方老师献上一束花

方方武汉日记:1月25日 1月27日 1月28日 1月29日 1月30日 2月8日    2月10日  2月11日    2月14日   2月15日   2月18日  2月19日  2月20日   2月21日   2月22日  2月23日   2月24日  2月25日   2月28日   2月29日  3月4日   3月8日   3月10日  3月11日  3月12日   3月13日   3月14日   3月15日  3月16日  3月17日  3月18日   3月19日  3月20日  3月21日  3月22日  3月23日 3月24日 二湘手记


世界疫情: 美国  德国  法国  加拿大  纽约   方丽娜:欧洲  澳洲

硅谷医生战役系列:战疫开始  美国的春天何时到来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世纪大疫 乍暖还寒最难息 与死神的较量 环球同此凉热 纽约!纽约!

菊子美东北疫情系列:疫情河东河西  建方舱   缝口罩  小留 守护人 小米加步枪 民以食为天 危机中的街坊邻里 长歌当哭

饶蕾纽约疫情系列:  按下暂停键  疫情在升级  哈佛校长确诊 拐点何时到来  纽约硬仗  一线的呼唤


关注二湘空间收看更多好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