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四十人年会明日启幕,CF40年度大事记出炉
明天(4月24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13周年年会——2021·金融四十人年会暨专题研讨会“新发展阶段:开局和展望”将在北京召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起步之年。当前,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工作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在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金融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着哪些新课题?
在本届金融四十人年会上,多位重磅嘉宾将从不同角度就上述关键问题作出解答。
回顾过去不平凡的一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继续发挥非官方智库平台优势,积极面对疫情影响,在危机中寻契机,论坛影响力大幅提升。
01
研讨活动
02
课题研究
去年4月以来,论坛各序列共立项课题11项,完成原有及新立项课题13项。重点开展了《2020径山报告:“十四五”时期经济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2020外滩金融开放报告》《中国金融财税问题研究》《多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我国海外投资权益保护体制研究》《外部环境恶化条件下的汇率政策选择及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等内部课题的研究,成果丰硕。
03
研究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爆发后,论坛自2月2日起共报送“战疫”系列要报38篇。
其中,《疫情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和应对建议》《疫情冲击下,应尽快恢复生产秩序》《疫情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实事求是确定年度经济增速目标》《美联储开启“无限量化宽松政策” 需警惕货币竞争性贬值风险》《应对疫情冲击要做好纾困与保就业工作》这六期CF40要报在疫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从不同角度及时进行了形势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基于2020年4月CF40-Euro 50-PIIE中美欧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2020年5月IMF&CF40中国金融科技线上研讨会、2020年6月第十届CF40-NRI中日金融圆桌闭门研讨会,CF40形成“战疫”要报《重视疫情的长期影响 国际合作亟待深化》《数字化融资抗疫支小的中国经验》《经济复苏面临挑战 中日应加强亚洲区域合作》,在全球领导力缺位的背景下,对加强联合抗疫、政策协调、金融援助等国际合作提出具体建议。
此外,论坛持续加强国际交流,自去年4月以来报送国际相关系列《要报》共计22期。
去年4月以来,CF40书系及旗下的“新金融书系”“浦山书系”共出版19本中文专著,为历年数量最多。论坛还出版1本英文专著和2期英文疫情专刊。
基于高质量的研讨与研究成果,论坛积极探索内容产品数字化转型,多维度提升影响力。论坛在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官方网站以及知乎、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以图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发布各类研究成果和会议研讨内容,得到业界认可,也获得公众的广泛关注,充分发挥了智库咨政启民的作用。
2020年4月
“浦山书系”首部著作出版
CF40书系多部专著重磅上市
“浦山书系”由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简称浦山基金会,PU SHAN FOUNDATION)创设,专注于国际经济等相关领域,基于研究和研讨成果出版系列图书,力图打造兼具理论、实践、政策价值的权威书系品牌。
《太阳之下无新事》收录了作者于牛津毕业回国后撰写的有关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文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宏观经济中、短期变化趋势的判断,二是对中国宏观经济的一些争议问题的理论探讨。
2021年4月,2020“CF40年度金融书籍”与“CF40年度推荐书籍”榜单揭晓。经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召集人会议、评奖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三轮匿名投票,《太阳之下无新事》获评2020“CF40年度金融书籍”。
此外,《经济运行的真相》《中国金融创新再出发》《债务的边界》《“一带一路”金融服务简述》等多部CF40书系作品也于2020年4月陆续上市。
CF40要报建议加紧创造就业机会
契合“六保”新思路
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面对新冠疫情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挑战,会议在宏观政策“六稳”的基础上首提“六保”目标,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居“六保”前两位。且六稳与六保的唯一交集,就是就业。
在此之前,CF40“战疫”系列要报之二十三《应对疫情冲击要做好纾困与保就业工作》就曾指出,疫情冲击下的失业群体绝大部分是中低收入阶层,储蓄较低、社会保障措施缺位使其抵御风险能力较弱,甚至已经影响到正常生活支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尤需做好纾困与保就业工作。➡️政治局会议首提“六保”背后:就业市场巨大压力如何缓解?
解码疫情中的小微企业融资难
CF40在线举办首期曲江讲堂
疫情之下,能否融到资、能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撑企业的问题关系到中国千千万万中小微企业的生死存亡。这种形势下,金融机构能为小微企业做些什么?商业银行如何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数字化转型,从而更有效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
2020年4月16日,CF40在线举办首期曲江讲堂“应对疫情下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新挑战”,张健华发表主题演讲,就上述关键问题分享观点。
202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牵动人心
许宪春高善文等浦山讲坛线上解读
2020年4月17日,2020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我国GDP同比增长-6.8%,远超2003年非典时期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经济下行的程度。如何分析一季度经济数据?怎样看待全年经济走势?宏观经济政策如何把控?2020年4月20日,浦山讲坛第12期,许宪春、刘元春与梁红共同解读了疫情下的一季度经济数据,并展望全年经济形势。该期浦山讲坛主持人为徐奇渊。
其后的浦山讲坛第14期,高善文以“理解一季度经济数据的三个维度”为主题,对我国经济运行作出解读,这也是高博2020年首度公开演讲。此次讲坛中,他主要分享了三类数据层面的观察,并分别对应了三个核心结论。
疫情后首场国际交流会线上进行
中美欧经济学家求解合作抗疫
2020年4月,正值新冠疫情全球肆虐之时,CF40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欧洲50人论坛(Euro 50 Group)共同主办“中美欧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主题聚焦“疫情冲击的影响以及中美欧的应对与合作”。
这是疫情以来论坛举办的第一场国际交流会,来自全球主要经济体和重要国际组织的二十余位重要嘉宾,围绕“新冠疫情冲击下的各国经济韧性”“各国货币、财政与金融政策应对”以及“危机下的全球合作应对”等重要议题展开交流。➡️中美欧专家:国际合作应加强实质性协调
与会专家表示,疫情爆发后,全球围绕债务延期和金融援助等方面的国际协调迅速展开,但合作瓶颈日趋凸显。国际社会应实质性地加强抗疫医疗、贸易开放和金融援助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深入推进全球货币体系改革。
中外政要学者亮相浦山讲坛
共论疫情下的政策应对与经济复苏
疫情期间,浦山讲坛邀请多位国内专家与国际财经政要、专家学者连线交流。
2020年4月5日,浦山讲坛第九期,黄益平与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第28任主席杰森•弗曼(Jason Furman)跨洋对话,深入讨论了“疫情冲击下的中美政策应对”。从这位政策制定参与者口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美国救助政策的一些内在逻辑。
2020年4月30日,浦山讲坛第13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镜厅》作者巴里·埃森格林(Barry Eichengreen),与张晓慧、黄益平、张斌共同聚焦“纾困与复苏:从大萧条说起”。
浦山讲坛第13期基于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2020年第一季度宏观政策报告《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及相关研讨成果,将四位嘉宾的思想碰撞一一呈现。在此前的CF40季度宏观政策报告论证会第43期暨“双周圆桌”第293期“纾困、振兴与改革”上,张斌就2020年第一季度宏观政策报告《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发表主题演讲。➡️“大萧条”启示录
2020年5月
CF40携手IMF求解小微融资
IMF总裁提出三个关键问题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面前,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日益紧迫和突出。中国的互联网银行创新性地将大数据和数字技术应用于小微信贷领域,这一尝试引起全球广泛关注。
2020年5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CF40共同主办中国金融科技内部线上研讨会——“疫情冲击下的小微企业数字化融资”,分享中国经验,展开国际交流。本次会议由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与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IDF)协办,由CF40成员、IMF货币与资本市场部副主任何东主持。
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出席本次会议并发表致辞。她提出,作为最先遭受疫情冲击的国家,中国在运用金融科技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在持续为受困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支持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这对其他后续陷入危机的国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本次会议上,她还针对数字化趋势提出三大关键问题。➡️CF40联手IMF求解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融资难,IMF总裁提出三大关键问题
资产管理行业面临内外冲击
CF40双周研讨聚焦产品转型与应对
疫情冲击下,资产管理行业外部环境改变,资金配置面临“资产荒”,加之行业内部生态重塑,其转型面临困难和挑战。独特的宏观背景下,资管产品的转型面临着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应该如何做好“资产荒”背景下的产品投资?2020年5月17日下午,CF40在线召开了双周研讨会“疫情冲击下资管行业产品转型的挑战与应对”,就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与会专家指出,疫情冲击之下,资管行业产品转型需注意五个趋势性变化:第一,低利率环境将持续存在;第二,逆全球化思潮抬头;第三,全球宏观杠杆率提高;第四,资管行业费率持续下行;第五,我国财富管理市场蕴藏巨大机遇。新的环境下,更需要深入思考资管行业发展与资产配置逻辑。➡️后疫情时代,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启示与建议
黄奇帆、余永定做客浦山讲坛
共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问题
2020年5月以来,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引起广泛关注。2020年5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并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事实上,在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的双重冲击下,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面临多方压力。全球产业链重构对我国有何影响?如何维护和确保我国产业链完整通畅?为解答上述问题,5月24日,CF40召开双周内部研讨会“全球产业链的重构与中国应对”,黄奇帆、余永定、朱隽、徐奇渊等先后发表演讲。➡️应对全球产业链重构,可重点考虑提高我国进口大国的地位
基于此次会议研讨成果,5月27日,浦山讲坛17期上线,黄奇帆、余永定共同带来他们对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应对的思考。
黄奇帆做客浦山讲坛,指出疫情下全球产业链将结构性重构,中国应有五大应对举措
2020年6月
CF40内部课题评审会
求解货币政策传导的旧梗阻和新挑战
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业内讨论关注多年的老问题,新冠疫情放大了解决这一难题的紧迫性。此过程中,诸如“财政赤字货币化”“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这样的争论或新型实践也接连成为关注焦点。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链条上的主要梗阻到底在哪里?货币政策应该更强调总量功能还是结构性功能?全球宽松潮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哪些实质性影响?解决货币政策传导不畅有哪些新思路?2020年6月7日,CF40围绕上述一系列关键问题召开内部课题评审会“多层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探究货币传导的旧梗阻和新挑战。➡️货币传导机制再探讨:旧梗阻和新挑战
评审会上,张晓慧首先就CF40课题报告《多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问题研究》发表演讲,周小川、廖岷、王毅分别进行了评审。随后,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多位专家表示,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是重中之重。
该课题报告由张晓慧和CF40成员、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局长李斌共同负责,目前课题成果已出版成书《多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十届中日金融圆桌闭门研讨会
探究疫情对中日经济的影响与应对
2020年6月20日,CF40与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NRI)在线联合举办了第十届中日金融圆桌闭门研讨会,会议主题为:“疫情对中日经济的影响与复苏之策”。
研讨会上半场主题为“疫情冲击下政策救助与经济复苏”,余永定、白川方明分别就“2020年中国经济和宏观经济政策”“新冠疫情和世界经济”发表主题演讲;下半场主题为“疫情下的国际政策协调和全球产业链”,朱隽、福本智之分别就“疫情下的政策协调与提高产业链韧性”“新冠疫情下的政策协调和全球供应链”发表主题演讲。
余永定在会上指出,今年中国财政政策扩张程度实际上远超3.6%这个赤字率所反映的刺激强度;在当前特定的国情背景下,当前想要推动经济增长,主要还得依靠基础设施投资。➡️余永定:今年财政实际扩张程度远超3.6%赤字率所反映的力度
白川方明则针对疫情下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脱节风险表示,“到底是实体经济会出乎预料地改善,还是金融市场会重新开启下跌?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答案。”他还指出,当前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逻辑可能进一步恶化经济环境,未来我们将不得不面对“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的局面。➡️日本央行原行长:我担心的是,现在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的背离太明显了
2020年7月
A股持续大涨
CF40双周研讨聚焦深层逻辑与风险
从2020年7月开始,A股持续大涨,创下天量成交额,"技术性牛市”“结构性牛市”“全面牛市”等观点屡被市场热议。股市上涨的深层逻辑是什么?是否存在持续上涨动力?需要警惕哪些风险?
2020年7月12日,CF40以“如何看待当前股市”为主题召开双周内部研讨会,黄海洲、王庆、高善文、钟伟等与会专家先后发表演讲。与会专家深度分析了本轮股市上涨的基本面和结构性因素,并指出当前最需要警惕的是杠杆资金入市,防止散户入市的激情和投资者的羊群效应把市场推高到非理性的地步。➡️股市回调,蓄力上涨还是下跌信号?“牛市”可持续否?
2020·金融四十人年会线上召开
300余位嘉宾共议“变局中开新局”
2020年7月19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12周年年会——2020·金融四十人年会暨专题研讨会“疫情冲击:变局中开新局”召开。
受疫情影响,原定于4月举行的此次年会延期至7月进行,会议形式也由线下转为线上。出席本次年会的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和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等相关机构的顾问、理事、成员、理事和会员单位代表共计302位,达到历年最多。
在专题研讨会“疫情冲击:变局中开新局”上,多位重磅嘉宾从不同角度就这一关键问题分享思考。周小川发表主题演讲表示,疫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政策应对和后疫情时代的经济发展也将会呈现新的特点。➡️周小川谈疫情应对:政策中期效果同样重要,警惕疫情影响金融稳定
疫情冲击之下,数字经济逆势发展,展现出强大的韧性与活力。陈文辉在会上分享了他对数字经济的多方面思考。➡️社保基金会副理事长陈文辉详解数字经济投资逻辑
在平行论坛专场一“经济复苏的前景”上,CF40资深研究员张斌等在CF40第二季度宏观政策报告中重点分析了“真实利率的变化与货币财政政策组合”这一问题。➡️探究真实利率变化背后的秘密
同样在平行论坛专场一上,高善文就我国二季度经济数据发表点评,并对2020年上半年经济复苏做出三个基本判断。彭文生发表演讲表示,后疫情时代最佳宏观政策组合是紧信用、松货币、宽财政,“我们应该超越MMT,结合供给端来思考政策路径的取舍。”刘世锦、邹加怡、黄益平发表点评。
在平行论坛专场二“金融开放、金融风险与资产配置”上,与会嘉宾围绕相关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2020年8月
聚焦外部环境与汇率政策
CF40课题评审会回顾8·11汇改五周年
2015年“8·11”汇改五周年之际,人民币汇率已基本实现双向波动,但仍未完全实现清洁浮动的终极汇改目标。下一步汇改时机是否已经临近?现阶段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中国又应该选择怎样的汇率政策?在通往自由浮动的道路上,我们还需要补齐哪些短板?
2020年8月8日,CF40召开主题为“外部环境与汇率政策”的内部课题评审会暨“双周圆桌”讨论会,就CF40内部课题《外部环境恶化条件下的汇率政策选择及外汇衍生品市场建设》进行评审。此课题主持人为金中夏,课题组成员包括赵岳、王浩斌。余永定、张晓慧、王春英作评审发言。
课题组指出,为应对国际市场种种挑战,选择灵活的汇率制度、建设相关外汇市场以及在此基础之上的人民币国际化是必经之路。越是面临外部冲击的关键时刻,越是有必要实行更加灵活的汇率制度。人民币走向清洁浮动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也是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8·11”汇改五周年,我们距离清洁浮动还有多远?
余永定在发言中提出,“资本项目自由化的条件还不成熟,当务之急应该是解决汇率和相关问题,再谈资本项目自由化。”➡️余永定:资本项目自由化条件仍未成熟,应先实现汇率自由浮动
目前,课题成果已于近期出版成书《人民币:从市场化走向国际化》。
第二期曲江讲堂举行
刘珺解析特殊形势下的居民资产配置
疫情冲击之下,全球货币环境进一步宽松,逆全球化加速上演,实体经济更是处在艰难挣扎之中,全球市场估值体系似乎都在重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交织,居民财富何处安放?面对产业、金融和宏观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我们又应如何重新理解资产配置的逻辑?
2020年8月11日,刘珺做客第二期曲江讲堂,分享了他对于“当前形势下的居民资产配置”的思考。他提出三条建议:一是量入为出,理财宜早不宜晚,有闲钱才做投资理财;二是做任何投资决策前,都需考虑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不要高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三是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万字干货!来看交行行长刘珺的资产配置建议
2020年9月
《2020·径山报告》发布
多角度建言“十四五”经济金融发展
2020年8月30日,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2020·径山报告》正式发布,主题为“‘十四五’时期经济金融发展与政策研究”。这也是CF40连续第四年发布《径山报告》。➡️“十四五”经济金融如何发展?《2020·径山报告》今日建言
着眼“十四五”,《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金融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面临三大变化:一是人口红利和低劳动成本优势趋于消失,二是后发优势不再,三是相对有利的外部发展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面对上述变化,“十四五”时期的中国经济必须挖掘和释放强大国内市场优势潜力。
《报告》分为一个综合报告和六个分报告,从储蓄率变化、宽货币低利率、金融支持民企发展、房地产金融、金融防风险等角度对“十四五”时期重大经济金融问题展开系统研究,提出政策建议。
顶尖学者共论“双循环”
首届中国金融四十人曲江论坛召开
中央在2020年5月14日首次提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并在此后数月不断重申——不仅仅是“十四五”时期,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都将遵循这一指导思想。
12日下午的两场专题讨论主题分别为“金融开放与西部发展机遇”和“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国内大循环”。王毅、孙天琦、姚洋、张晓晶、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勇先后围绕“金融开放与西部发展机遇”发表主题演讲。专题讨论一主持人为张承惠。
聚焦“投融资体制改革与国内大循环”这一主题,朱云来、刘尚希、赵昌文、于春玲、刘晓春先后发表主题演讲。CF40研究部主任徐奇渊主持专题讨论二。
金控监管工作正式起步
专家建言实现制度价值最大化是关键
2020年9月1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施金融控股公司准入管理的决定》,央行同步发布《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金融控股公司监管工作正式起步。接下来,如何推动《办法》平稳实施?如何进一步完善金控监管制度框架?亟需制订和明确哪些配套规则?2020年9月19日,CF40以“《金控办法》的解读、影响与实施”为主题召开双周内部研讨会,多方专家与业内人士就上述问题展开交流。
“如何实现制度价值最大化或者说社会效果最大化,并尽可能降低制度成本,应该是当下和未来的主要关注点,也应该是未来实施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和衡量有关工作的尺度。”CF40常务理事、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发表主题演讲表示,制度安排已经出台,接下来应正确认识各相关方诉求,以实现金融控股公司制度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会上,刘信义从控股股东、金融机构、金控公司等不同角度,对监管部门和财税部门等提出八项建议。➡️金控监管正式起步,上海国际集团总裁刘信义:实现制度价值最大化是关键
立足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改革
CF40青年论坛探究货币调控方式转型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以Libor报价形成为代表的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已经不适应货币市场格局的结构性变化,在市场代表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已进入市场培育和新旧基准利率过渡阶段。我国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该如何转型?加快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2020年9月24日,CF40召开青年论坛双周内部研讨会“国际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李宏瑾就课题报告发表主题演讲,张晓慧、孙明春对课题进行评审,随后,与会嘉宾围绕主题展开深入讨论。本次会议由程炼主持。➡️我国货币价格调控方式如何转型?从当前市场利率体系六方面问题说起
与会专家表示,汲取各国货币市场基准利率改革和利率操作框架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对于深化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货币政策调控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0年10月
人民币升值、短期资本流动引关注
CF40双周研讨探寻深层次原因与影响
2020年6月之后的一段时期,较快升值的人民币汇率持续引发市场热议。市场从经济基本面、美元走弱等角度试图找到本轮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和未来的趋势走向,但真正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核心影响因素是什么?在分析汇率问题时,我们要避免哪些误区?
2020年10月15日,CF40召开主题为“人民币升值、短期资本流动及其影响”的双周内部研讨会。高善文在点评发言中指出,汇率是一种货币对另外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因此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需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美元自身的变化,另一部分是人民币自身的变化。➡️高善文:分析人民币汇率要避免四大误区
在他看来,分析人民币汇率问题,通过预测财政赤字的大幅增加预测美元走弱,理论基础的稳健性值得推敲,与历史经验的吻合程度也值得商榷。而通过加息降息周期预测美元长期走势,也存在逻辑和经验证据方面的问题。
全球财经金融领袖齐亮相
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成果颇丰
2020年10月23日-25日,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因素,“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如期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外的600余位嘉宾出席,涵盖11个国家、130家金融机构,其中外方机构50家,“国际化”特色彰显。
国家副主席王岐山、上海市委书记李强、CF40常务理事会主席陈元出席开幕式并为大会致辞。➡️王岐山、李强、陈元为第二届外滩金融峰会致辞,强调“于变局中开新局”
峰会设立组委会,峰会组委会主席由陈元担任,执行主席由CF40常务理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担任。
峰会还设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是峰会的最高顾问咨询机构。第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由欧洲中央银行原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担任。
秉承“专业化”定位,第二届峰会以“危与机:新格局下的新金融与新经济”为主题,设置4场全体大会、4场闭门研讨会、5场国际对话和6个云会场,聚焦金融开放、金融科技、资产管理三大议题,兼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以丰富的会议形式和前沿的议题设置推动国际讨论与交流。
期间,论坛举办首期“万柳堂资管圆桌”,周小川和美国第75任财政部长、华平投资集团总裁蒂莫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跨洋连线,开启资产管理领域的顶级国际对话。➡️陈元、周小川、盖特纳等研判全球资产配置:关注美国等成熟市场的五个新风险点
2020年11月
《中国人民银行法》时隔17年大修
CF40双周研讨求解修订与完善
2020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时隔17年再次大修,拟从法律层面上赋予中国央行“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职责。现代中央银行制度有哪些特征?我国现行的中央银行制度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存在哪些差异?《中国人民银行法》该如何修订和完善?
在2020年11月20日举行的CF40双周内部研讨会“《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与现代中央银行制度建设”上,黄益平分析认为,央行独立性是现代中央银行制度的重要部分。此次修订稿体现了我国如何界定央行独立性、央行职能以及相关协调机制等,出现了多个亮点,但仍然存在着人民银行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法》修订进行时,黄益平:人民银行定位仍然不够清晰
信用债违约事件多发冲击市场
业界专家探讨市场如何走向成熟
2020年11月27日,CF40举办双周内部研讨会“违约冲击下,信用债市场如何走向成熟”。➡️违约冲击下,信用债市场如何走向成熟
与会专家认为,债券违约风险释放是债券市场建设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现象,AAA级国企债券违约给市场带来剧烈冲击,源于债务人无偿划出企业优质资产等恶意欺诈和恶意失信行为,引发市场“逃废债”猜想,冲击到市场信用体系。信用债恶意违约破坏本地金融生态,拖累长期经济发展,也暴露出债券市场诸多问题,如投资人、承销商、评级机构等存在的诸多非理性行为,债权人保护缺位,以及地方政府、企业对债券兑付预期存在认识错位。
与会专家建议,应严厉打击发行人恶意失信行为,维护市场信用体系。“逃废债”行为冲击市场信用体系,建议按照偿债能力和偿债意愿摸清不同企业违约底数,避免政策一刀切,准确把握市场出清节奏。
除此之外,专家还建议规范和强化债券市场其他相关主体责任、重视和建设债券二级市场信息披露的价格发现功能、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环境建设。
发展养老金融业务势在必行
CF40双周研讨再谈第三支柱发展创新
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这意味着发展多样化的养老金融业务势在必行。
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于2020年11月28日举办的“养老金融业务的规范与创新”双周内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就曾提出,我国第三支柱发展面临两方面问题,一是系统建设较为复杂,常规改革难以与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相匹配。二是养老产品特征不明确,产品设计和监管框架有待优化。➡️中邮理财刘丽娜:推进银行理财参与养老金融意义重大,对养老理财产品提出五个建议
与会专家建议,未来,可从三方面入手推动第三支柱商业养老市场发展。首先,从合格金融产品以及专业金融机构两方面入手,鼓励市场更多探索。其次,同步推进以个人养老金账户对接合格金融产品和合格投资管理机构的机制建设。最后,养老产品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现有监管框架应考虑做出适当调整。
第十一届中日金融圆桌闭门研讨会
中日专家共议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影响
2020年11月29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NRI)联合举办了第十一届中日金融圆桌闭门研讨会,会议主题为:“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会上,CF40常务理事会副主席谢平发表主题演讲,对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逻辑和对通货膨胀、电子支付行业等多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解读。
谢平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回笼不会影响基础货币总量,不会造成货币超发,因此数字货币和通货膨胀没有必然关系。而对于央行数字货币对电子支付领域的影响,他认为,在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建好以后,可以打破第三方支付的垄断。➡️谢平:央行数字货币的基础设施建好后,可以打破第三方支付垄断
日本银行结算机构局FINTECH中心负责人副岛丰则围绕日本在央行数字货币领域的认识和准备工作发表演讲。➡️日本已在积极准备央行数字货币,相关负责人详解思路和举措
2020年12月
拓展通胀度量指标引发关注
CF40金思汇强调宏观审慎框架作用
近十年来,全球“宽货币”与“低通胀”并存的现象,正在动摇通胀目标制定的理论基础。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的文章《拓展通货膨胀的概念与度量》将相关讨论推向高潮。他在文章中指出,传统的通胀度量面临不足和挑战,货币政策肯定应考虑通胀指标背后的体验,并认为资产价格需要纳入通胀考虑。
当前低通胀率本身是否存在概念上和度量上的疑问?是否需要从更综合、更丰富的角度进行测度,并考虑将资产价格和居民福利等因素纳入广义通胀?面对这些问题,通胀度量以及货币政策框架又有哪些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求解上述问题,CF40于2020年12月14日举办“金思汇”,主题为“货币政策与通胀新度量”。
与会专家认为,现行通胀测度存在缺陷,无法全面准确反映实际通胀水平,统计指标和居民实际感受存在明显差距。而基于金融稳定和管理通胀预期两个层面的考虑,央行应关注资产价格,同时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加强跟市场和公众的沟通以稳定通胀预期。央行可以在宏观审慎框架下,综合评估资产价格波动可能给金融系统造成的潜在风险,并以此作为是否政策干预的主要依据。➡️再议通胀指标:央行该不该关注资产价格?如何关注?
NFI“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系列交流会
杨伟民权威解析“新发展格局”内涵
如何理解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与深意?怎样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2020年12月20日,在CF40旗下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举办闭门研讨会“金融如何支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上,杨伟民表示,新发展格局的内涵不等同于“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在于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而不仅仅是扩大内需;在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而不仅仅是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他从需求格局、分配格局、生产格局、内外格局四个方面,讨论了我国经济循环的现状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可能面临的问题。➡️“新发展格局”≠“双循环”:杨伟民深剖“新发展格局”内涵,拆解我国经济循环的现状与问题
刘元春则在会上提出,”金融循环、资源要素循环中最大的断点,不是物流和交通,而是地方政府事权、财权的错配所必然演化出的地方政府融资行为、信用扩张行为。这构成了资本和要素区域化流动的障碍,成为新格局中的最大堵点。”➡️刘元春:地方政府信用持续扩张是双循环的核心堵点之一
2021年1月
2020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揭晓
4篇获奖论文脱颖而出
1月9日,2020“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简称“浦山奖”)评审会暨浦山奖学术委员会第3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为了纪念我国卓越的世界经济学家浦山先生,并推动我国国际金融与新金融的研究和发展,CF40旗下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于2016年7月发起设立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
浦山奖由上海浦山新金融发展基金会主办,主要奖励世界经济、开放宏观经济学、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经济发展与增长,以及中国对外经济关系方面具有原创性的优秀学术研究和政策研究。
2020浦山奖征奖工作于2020年3月启动,在自我推荐和专家推荐的基础上共收到108篇候选作品,经过先后两轮筛选,10篇论文从中脱颖而出入围终审环节。1月9日当天,共有9篇候选论文的12位作者参加评审会并进行了现场答辩。根据《浦山基金会章程》和浦山奖评奖公告有关规定,浦山奖学术委员会对入围终审环节的10篇论文进行评审,之后进行无记名打分,根据分数排名,共评出三类获奖论文4篇。➡️2020“浦山世界经济学优秀论文奖”获奖作品公示
中美专家研判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立场
第九届CF40-PIIE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启动
自2018年至今,中美已经持续了三年紧张关系。拜登执政后,中美之间的竞争依然难以避免。未来,中美如何有效管控分歧?中国政府如何与拜登政府开展更为有效的沟通对话、以更具可行性的方式寻求合作空间?如何推动构建中美新型竞合关系?
1月16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正式启动第九届CF40-PIIE中美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直指上述核心问题,主题聚焦“新形势下中美经济金融关系”,并于1月16日和1月23日举办三场专题研讨会。
来自中美两国的顶级专家团队就“中美金融贸易关系展望”“拜登政府下的中美合作领域及合作方式”以及“金融开放与脱钩”等双方关切的议题开展深入、坦诚的研讨,会后形成系列要报,提供了及时且切实可行的政策参考。
多位与会专家在会上展开分析,并建议四方面入手缓和两国关系。➡️中美顶级专家研判拜登政府对华政策立场,建议四方面入手缓和两国关系
余永定提出,拜登就职后,中美两国应在世卫组织的主持下或与世卫组织合作,制定遏制新冠肺炎的综合计划。此外,在气候变化领域,两国也有巨大合作空间。他认为,要达成可持续的贸易协定,前提必须是中美应为竞争对手,而非敌人。➡️余永定:拜登就职后,中美应着手做三件事
卢锋表示,中国有理由将美国权力转移看作一个为中美关系带来正面改变的契机。➡️卢锋:展望中美关系新局
朱光耀则强调,中美应从四方面着手重回正常沟通轨道。➡️朱光耀:中美应从四方面着手重回正常沟通轨道
2020年第四季度CF40季度报告出炉
展望2021经济复苏
1月24日,CF40举办CF40季度宏观政策报告论证会暨双周圆桌“宽松货币政策的作用机制与后果”,CF40资深研究员张斌就2020年第四季度CF40宏观政策报告《发达国家为何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发表演讲。
《报告》宏观部分提出,展望2021年,在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1-2个季度有望实现服务业消费复苏和强出口,部分周期性制造业仍处于回升周期,经济增长复苏动力仍在;而更长时期来看,内需不足问题仍然存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强。《报告》还提示,2021年有三个潜在的风险点值得引起市场和决策部门的重视。➡️CF40报告展望2021:三股力量带动复苏,三个风险需要重视
另一方面,《报告》就对宽松货币政策的各种批评逐条展开分析,并提出:“中国在应对总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管理政策组合当中,如果能更多利用降低利率和预算内财政支出扩张这些规范的政策工具,减少地方政府主导的债务扩张,不仅能更充分利用私人部门力量扩张需求,还能够减少货币和债务扩张,降低系统性风险。”➡️争议宽松货币政策
高善文在会上做出判断:我国极有可能在2021年跨过高收入国家的门槛,正式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是我国即将迎来的重要转折之一。➡️高善文:我国或在今年正式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这是一个重要转折
立足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周小川金立群等建言金融支持碳中和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期间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明确提出,2021年要“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全面绿色转型。
围绕上述重大议题,1月17日,CF40举办双周内部研讨会“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朱隽、马骏分别就“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国际实践”“绿色金融如何支持中国30/60目标”发表主题演讲,周小川、金立群进行点评,多位与会嘉宾展开讨论交流。
朱隽在演讲中表示,绿色金融分类标准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基础,目前只有中国和欧盟有明确的绿色分类标准,中欧双方正在推动中欧绿色分类标准的趋同,避免国际绿色金融市场的碎片化发展,这一工作计划将于今年6、7月份结束。如果顺利,绿色金融的第一个国际标准有望在今年七月诞生。➡️金融如何支持气候变化融资?央行朱隽谈五大热议问题
马骏强调,需要重视转型风险带来的金融问题。面对“30·60目标”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政策体系还需完善,对此他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建议。➡️马骏:碳中和目标或吸引超百万亿投资需求,需重视转型风险带来的金融问题
会上,周小川就如何构建清晰化的碳排放总量年度目标展开系统分析。他指出,“如果想做好绿色金融、碳市场,就需要进一步使总量目标清晰化,并建立一套有关碳金融和绿色金融中的参数、指标体系及计量、测算的框架,这样才能切实做好各项任务规划和投资引导。”➡️周小川:构建清晰化的碳排放总量年度目标
2021年3月
拜登1.9万亿纾困法案落地
CF40双周研讨、要报聚焦美国通胀预期、美债收益率飙升与全球金融市场
关于拜登1.9万亿美元新冠纾困救助法案的争议愈演愈烈,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升温。拜登1.9万亿刺激计划是否为近期金融市场调整的主导因素?如何看待美债利率及通胀前景?在多重不确定性之下,中国宏观政策何去何从?
3月7日,CF40召开了双周内部研讨会第331期,会议主题为“美国财政和货币政策与全球金融市场”。与会专家指出,现阶段全球名义利率上行趋势尚未结束,未来一个季度内可能会再次出现利率短期快速上行的情况,并诱发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与此同时,发达国家复苏加快还可能引发跨境资本从新兴经济体流出。
与会专家强调,中国应重视短期内可能出现的金融市场动荡和资本流出压力。通过提高货币政策透明度、提升央行沟通效率来应对金融市场波动加剧。保持汇率弹性,提前跟公众做好沟通,避免把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账户开放作为周期性工具使用。
高善文在会上提出,“疫情对于资本存量造成的打击和影响,很可能超过了劳动力下降所造成的影响。这意味着疫情结束后,全球制造品的价格中枢会上升……这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会抬升全球通货膨胀预期,石油在其中的影响尤其重要。”他认为,➡️当前金融市场调整或于7月前结束,短期波动背后的若干事实值得注意
基于此次会议研讨成果,CF40形成多份要报,并制作了主题为“美国通胀预期与全球金融市场”的浦山讲坛。➡️拜登1.9万亿落地,全球通胀何往?美债收益率攻破1.6%,动荡如何收场?
把脉“十四五”开局
浦山讲坛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1年及“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勾勒出“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工作蓝图。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哪些关键信息?如何理解今年的一系列主要发展预期目标?“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改革的整体思路和重点工作是什么?
3月8日,第22期浦山讲坛上线,刘元春、王信和张晓晶聚焦“‘十四五’开局:经济发展趋势与政策重点”这一主题,结合政府工作报告,围绕上述一系列热点问题分享真知灼见。CF40研究部主任徐奇渊主持本期浦山论坛。
刘元春认为,资产价格管控是后疫情时代的超级问题,货币政策管理框架正处于革命性的过渡阶段。➡️刘元春:资产价格管控是后疫情时代的超级问题
王信从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建立现代金融机构体系、构建金融有效支持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体系、建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控体系和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金融新体制五方面详细阐述了“十四五”时期金融改革的主要任务。➡️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详解“十四五”金融业改革方向
张晓晶就杠杆率与公共部门债务风险化解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在他看来,创新驱动和消费驱动带来新的发展格局,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债务积累模式。➡️张晓晶:化解债务“灰犀牛”
研判后疫情时代金融核心议程
外滩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首次会议召开
3月19日,外滩金融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外滩金融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是外滩峰会的最高顾问咨询机构,由国际政界、学界和商界领袖组成。经国际顾问会成员提名并投票表决,欧洲中央银行原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Jean-Claude Trichet)当选第一届外滩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主席,其他成员还包括:罗伯特·鲁宾(Robert Rubin)、白川方明、杰森·福尔曼(Jason Furman)、亚当·珀森(Adam Posen)、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Stiglitz)、迈克尔·斯宾塞(Michael Spence)、杰弗里·萨克斯(Jeffrey Sachs)、阿代尔·特纳(Lord Adair Turner)、埃德蒙·阿尔方戴利(Edmond Alphandéry)、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共11位国际政、学、商界领袖。
此次会议上,多位国际顾问围绕人类在后疫情时代所面临的种种新机遇、新挑战与新趋势,展开了一场头脑风暴。让-克洛德·特里谢和国际顾问委员会秘书长黄益平共同主持本次会议。➡️全球“最强大脑”研判后疫情时代金融核心议程 外滩峰会国际顾问委员会首次会议召开
首期CF40-PIIE中美青年圆桌举行
为中美青年经济学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
3月23日,CF40-PIIE中美青年圆桌第1期“中美欧财政货币政策协调”在线举行。会议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珀森(Adam Posen)主持。
中美青年圆桌项目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联合举办,旨在为中美青年经济学家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就双方感兴趣的中美和全球经济金融领域重要问题进行双月定期研讨。
2021年中美欧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
聚焦新地缘政治环境下的美元、欧元和人民币
3月27日晚,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与欧洲50人论坛(Euro 50 Group)、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IIE)共同主办“中美欧经济学家学术交流会”,主题聚焦“新地缘政治环境下的美元、欧元和人民币”。
余永定在本次会议上分享了他对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看法,核心观点是:去年二季度开始,中国经济增速出现了强劲的反弹,但目前反弹力度有所减弱,同时2021年中国经济的财政货币政策趋于收紧。由于消费暂时还不足以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基建投资仍应当继续,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宜过早退出。➡️余永定:国内经济反弹力度有所减弱,扩张性政策不宜过早退出
余永定认为,对于当下中国来说,经济增长仍然十分重要。中国不需要过度关心通胀,泡沫可以用其他手段抑制,但是金融环境的脆弱性会因为经济增长速度不足而加剧。创造就业也应当以经济增长为基础,财政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应当是促进经济增长。
2021年4月
又是人间四月天。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立至今,已有十三个年头,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型智库道路。4月24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13周年年会——2021·金融四十人年会暨专题研讨会“新发展阶段:开局和展望”将在北京召开。
届时,我们会为各位读者带来现场报道。持续关注我们,精彩不容错过。
此外,2020“CF40年度金融书籍”评选结果也已于本月揭晓。
每年,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都会评选“CF40年度金融书籍”。“CF40年度金融书籍”评选设“CF40年度金融书籍”和“CF40年度推荐书籍”两个奖项。本次评选范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已出版的论坛各序列书系及相关成员的著作(共72本),评选标准为学术水平、政策价值和金融业界影响力。
经中国金融四十人青年论坛召集人会议、评奖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三轮匿名投票,评出如下获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