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通人难道就不能写好一篇非虚构文章了吗?| 三明治

三明治 三明治 2019-07-26


我们对三明治短故事7月写作课程进行了全新改版。我们针对“写不出”、“写出来的文章太差劲”等写作上的问题设计了新的课程。往期学员基本上都了解,故事学院的写作课的指导并不是传统形式的导师一对多那样讲述写作技巧,而是一对一去了解所写故事以及以其相关的事实,在此过程中,你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自己写下的精彩故事,还有与导师多次沟通而来的新的视角,这将有助于我们在重复的生活中获得新的体验。


市面上有很多写作课,但多数仅仅是在传授某种技巧,位列传统的“一对多”的教学方式。“短故事”是市面少见的一对一指导,并且是“走心”,也拒绝所谓的“速成”噱头,我们想真诚地进入你的故事,帮助你选择怎样的主题,怎样写开头,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风格.......只有真诚地去接近故事本身,才能获得某种力量。


来到短故事学院的学员们,通常怀揣着对文字的追求,有一份愿意用心打磨内容的决心,他们带着未经雕琢的生活经历、故事灵感而来,在与编辑导师每天的交流中,一点点接近作品“完成”的状态。


我们来看一看部分学员的写作反馈


2月班短故事的学员哆啦C梦辞去了工作,她在这个公司工作了13年。对于她来说,那里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公司了,而是人生的一个驿站。没有什么是永恒不变的,职业、关系,都会在某一时段悄然结束。尚处在待业中,她试图把那些纠葛的故事写下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点击阅读👉不再是合伙人,我离开了工作十三年的公司


“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还是没能想清楚两个月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但已经不感到害怕了,大概因为我知道,虽然这个世界有很多不太好看的现实面,但是温暖美好的那部分也是真实的。无论我的未来在哪,都很值得期待。”


后来哆啦C梦给我们回复:


加入了三明治写作班才知道要写非虚构文学,这对于只会写白日幻想文和情绪吐槽文的我来说,真是一个新的挑战,连主题都比别人多研究了好几天才定下来。在写作的过程中,看到别的同学的流畅美文觉得艳羡不已,自己只能回忆细节尽量记录。还好有导师们的明灯在那晃,她们不时点拨才避免我的文字又变得散乱。


其实现在再看这篇文章,很多心情已经不同,和老板师父也已经和解算是好聚好散。唯一没变的是,果然人生方向还是轻易没办法确定下来啊。





水镜霞菲参加了短故事学院5月的课程,她是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的一名队员,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她在南极洲度过了18天后在短故事学院里记录下了这个故事,其中不仅仅关乎这段不同寻常的科考体验,也讲述了身为一名女性在广阔的世界前面临的艰难抉择。点击阅读👉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参加了南极科考队


水镜霞菲


把南极科考的经历写成了一个短故事的过程,仿佛让我又重新进行了一次科考,苹果屋、雪龙船、集装箱、石头路、队友们熟悉的笑脸又都浮现在我的眼前,那些画面特别清晰。 






胖儿程是短故事学院4月班的学员。在这期的写作课程中,她写下了关于父亲的故事。一个中年男人,在所有的外部的认可被打碎后,如何面对自我面对生活?在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作者也从之前的不满、愤懑到逐渐理解了父亲。点击阅读👉当父亲丢了“铁饭碗”之后


胖儿程:


当我在短故事学院写完这篇故事之后,如释重负地长舒一口气。也许很早之前就想把父亲的故事写出来,但惰性一直让我没有开始动笔。


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不想告诉父亲我把他的事情写出来了,于是旁敲侧击小心翼翼打探父亲的点滴过往。这段时间和父亲通过的电话,比这两年加起来都多。我能明显感觉到父亲的受宠若惊,他肯定想不明白平日里性格暴躁冷漠的女儿为什么突然这样的亲近他。但即使他想不明白,仍旧每次打完电话都会问上一句,闺女身体怎么样,身上还有钱吗。


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我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看完了父亲这平凡又不平凡的前半生,写着写着我突然就理解了父亲——他又何尝不是在这个充满着苦难的世界中挣扎着向前,想要带给妻子女儿优越的生活却总是事与愿违。但作为子女,我们没办法要求父母必须按照自己理想的状态来生活,就像我们没有长成父母对我们所期待的那样。


我想也许是曾经那个只会和父亲摆脸色发脾气的女儿成熟一些了吧,在步入社会开始摸爬滚打之后,感受到父亲的不易。


我真的很庆幸在那个让人昏昏欲睡的午后百无聊赖的点开三明治的公众号页面,开始了与短故事学院和导师的相遇。我不能轻易的说这短短一个月是让我成长了的过程,但我能说,在这里,我碰到了很多有趣的人,看到了更多我没有看到过的景色,读到了很多有趣故事,更在拐角处,和那个更令人期待的自己不期而遇。




玛思路姆写下了那段时间的经历和感受,她曾被骂哭,曾接到过明星来电,曾被人当成树洞倾诉,她说自己“几乎接完了一生的电话”。点击阅读一年半里,我在银行接了52142通电话


玛思路姆:


对一些人来说人活着是为了写作,如果不去记录,那么很多个人的经历和体会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我记得余华说过:没有一种生活是可惜的,也没有一种生活是不值得的。我是一个很没有意志力的年轻人,在这份工作里我总是丧气,没有什么支撑我的动力,靠着忍耐勉强算是完成任务。记录重新赋予这段经历意义。在这份工作里所承受的压力超过绝大部分人的想象,也超过我的描述水平。开始我只是想倾诉,以一个前坐席身份吐槽。直到写完我才去想还有无数人在类似的岗位上做这份工作,还在经历我所记录的这样的生活,我才想到,我写出这样的生活,或许真的会有人因此在一通电话里去体谅一位疲倦不堪的电话客服。


感谢导师二维酱对这篇文章的辛苦付出,你的鼓励给我了非常大的力量,谢谢你带我来到离梦想最近的地方。我因为焦虑经常不能按时交稿,有时候写完了,也不好意思贴在石墨上,我怕她会觉得我写的很奇怪,但是二维酱真的是小天使,每次我可怜巴巴的贴上去一点的时候她都会大力夸夸我,有的时候我上着班被客户吼了,被同事老阿姨欺负了,从柜上很沮丧地下来看看手机的时候,碰巧就看到二维酱更新了评论,感觉心里一下子就出现blingbling开心的粉尘和辉煌的BGM。所以大家不要怕,我们的导师们真的超级好,所以把手交给他们,他们一定会帮助大家向前走的。


另一位短故事学员贝塔在参加写作课后说:


记得上课的时候,一个导师说过,短故事的写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故事,它是有情节有细节,有血有肉有的故事。


我曾经试想过怎样才能把我们的故事写下来,但更多的时候是怕写出来的都会成为一种感情抒发或者成为一种对生活的吐槽,很不喜欢自己陷入这样的模式。


记得胖粒老师在批改我的作业时最常说的就是,你可以再补充一些这块的细节吗?于是,我试着去回忆那些细节,也有美好,更有深刻的痛苦,一次一次的回忆和纠正,直到达到最真实的状态。有些细节我原以为只要去发掘,就会在那里等着我去捡起来就好可事实并非如此,原来记忆是不可靠的,文字是具有欺骗性的。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的写,不断的把这些细节记录下来,记录下那一瞬间的感受,用最真诚的文字描述出来就好。


这次写作于我来说,不仅仅是表达自己那么简单,是让我真的通过那些有血有肉的细节的展示,让我有勇气来重新审视那段生活,审视那时的自己是怎样的状态。


上课的那段时间,虽然白天上班,中午听课,晚上也写作业,但也真的是能够感受一种对主动获取知识的渴望,所以每次听完老师的课程,都会有一种满足感,带着这种满足感再去写作,就会有种特别的体验。



课堂案例



我们的一位学员lvy写了她在美国念政治学的故事,征得作者同意后,我们把lvy与导师的讨论如实地呈现出来,试图让你看到一个故事是怎样诞生的,当然这只是课程的很小一部分:


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写作主题?


Q

如何去理解自己的写作主题?

lvy: 想写一个我在国外社会作为“边缘人”体验的故事,想从说话时遇到的挫折讲起。


尽管我英语专业出身,日常交流基本无障碍,但在美国生活时,我最怕的是两件事,第一是别人问我,“excuse me”,让我重复一遍自己说的话,第二是怕别人与我闲谈,因为我总感觉无从聊起。


这可能不是一个整故事,而是由一些片段构成。在上课发言后,老师不解的凝视(导师:“这个凝视是留那个理论“凝视”还是仅仅是“凝视动作?”);在小摊上买东西,摊主操着一口布鲁克林口音,听不懂而造成的难以接话的尴尬。和全部同学一起笑“梗”,却听不懂“梗”的手足无措。这些生活中的尴尬细节, 都让我有社会边缘人的感觉。但讽刺的是,我明明还是在美国学的是美国政治,身边的老师和同学,都是美国权力核心。


或许想表达的是一种第一代移民认知上的错位吧。尽管我们也可以自视是美国社会的精英阶层,在各大学术场合谈笑风生,但在最基本的一些事情上,比如在星巴克买一杯咖啡时,都会因为沟通的障碍随时想到外来人的身份。我想表达的主题或许就是融入(integration)这个问题吧,如果一个移民在经济上富足,在政治上也有基本权利,但是却在日常小事上处处有边缘感,这叫不叫真正的融入?


导师点评:Ivy你好,我感觉你生活在一种中间状态,而非边缘状态,因为既非完全与新环境合一,也未完全与旧环境分离,而是处于若即若离的困境,一方面怀乡而感伤、另一方面又试图融入美国主流学术圈。一直在圈内人(insiders)和圈外人(outsidcrs)中间徘徊。


你的主题可探讨、可被思考的空间很大,短故事虽然注重故事性,但在“身份”的跨国层面上的思考,很显然,需要故事与思考结合,文本层面的表现方式更多以片断性呈现,这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好。所以鼓励你大胆去写。可以把你意识到自己是“异乡人”的情节加以描述。


听你说这些,我想起萨义德,之前看到他对流亡知识分子的论述,其中有些思考,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边缘状态不全是一种自怜或者无奈,它本身有独特带来的特权。如果对于这点可以进行思考,文本就不会一直像上个世纪某些知识分子一般,全然是对“流亡”状态的控诉:


“……从边缘性中得到一些正面的事物……所以有着双重视角,从不以孤立的方式来看事情。新国度的一情一景必然引他联想到旧国度的一情一景。就知识上而言,这意味着一种观念或经验总是对照着另一种观念或经验,因而使得二者有时以新颖、不可预测的方式出现:从这种并置中,得到更好、甚至更普遍的有关如何思考的看法,譬如借着比较两个不同的情境。”



如何深入思考你的故事获得更多的灵感?


Q

你的故事背景是怎样的?

lvy:背景一:我到美国读书那年,正值美国历史上最“荒诞”的大选开始。那一年,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调动起了白人的热情,高呼要让“美国再次伟大”;亚裔因为警官梁彼得误杀嫌犯被判重刑而罕见地走上街头,要求保护亚裔权利;非裔还没有走出“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余温,声讨种族歧视的热情仍然高涨。


但这一切发生的背景都是美国长久以来坚定不移的共同信仰——那就是美国梦啊,任何人都能实现。


背景二:美国就移民议题的社会大讨论


在我们的政治系研究生课堂上,围绕移民议题,总会听到3种常见的声音。


一是,你来美国,凭什么不接受我们美国的价值观?二是,你们移民喜欢和自己玩,老是搞自我封闭。三是,你们移民已经这么富有了,也能结社也能示威,你有什么可不满意?我还想问导师一个问题,就是非虚构是否要求完全真实?


导师点评:回答一下你的问题。非虚构是基于真实发生的事去写作的,但是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或者基于各类原因,在一些影响不大的地方可以稍作修改,比如人名、地点等,原则上不能损害到文章的总体真实就好。


片段之间没有强逻辑关系,但实则也有逻辑。在此梳理的时候,可以不用理会是否具有逻辑性。你要考虑的是片段本身是否能对你的主题阐释有用?是否是故事的关键点或者与关键点相关的东西?


你学政治学的,对新自由主义在上世纪后期开始在美国盛行再到如今的状态,对美国梦本身的批判也可以有。


你有个非常难得的天赋,就是描述与议论的间奏做得贴合,这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所以没有刻意说这里要描述了,那里需要议论了。


按照我的经验,如果是一篇公共性很强的采访稿子,我的个人身份出现次数并不太多,事情本身是重要的,我会事先理出逻辑大纲,总结每一段要写什么,再把素材添加到里面,当然任何看起来是“呈现”的句子实际上都有作者的判断的。但是你的这篇实际上是以自己的视角为主,是个人性很强的稿子,也就不存在何时要描述何时要呈现的严格划定了。


先大胆地把初稿写出来,再修改就好了。


要克服完美主义倾向。初稿胆子大一点,不就写作嘛,多写就好了。



在导师与lvy的多次沟通后,最终,lvy写下了这篇从自己经验出发,对语言与身份的思考的文章:《我们学校所在的这个街区,还有37个人投给了特朗普》。


在动荡的当下,通过讲述、记录个人的故事来抵抗时代的洪流。那些对你具有较大的影响的事件和人物不应该被遗忘,我们试图去记录,就是试图更好地理解自身,理解我们深处的世界和时代,仅仅是将目光聚焦在你所经历的那些故事上,你的故事就是一个历史。


你可以试图问自己,我出生在怎样的年代与家庭?我就读怎样的学校接受何种教育?对我影响深远的事件有哪些?我的高考故事是怎样的?对我影响重大的工作是哪一份?我为何在做现在这份工作?现在住的房子和自己又有怎样的联系?追梦路上经历了怎样的故事?你还心有不甘吗?你还惦记着一位远去的朋友吗?我的家庭在这些年经历了怎样的变迁?


短故事 7月写作课程,将推出全新改版的教学课程。全新版的教学方案,由富有经验的写作导师亲自指导你书写属于你的重要故事。短故事的写作教学不是产品的售卖,在此过程中导师与学员一对一交流沟通,不是冰冷的对谈,而是有情感的连接。导师将结合案例与经验,指导你如何去挖掘被忽略的故事,如何在故事背后提炼初人文意义和公共价值,如何将故事写成一篇优秀的文章,以及如何让你的文章发表在三明治的推送中,与数万人分享你的故事。

短故事写作学院全新课程表




 短故事学院,教你写出你的故事 




『 全网唯一 』

手把手指导非虚构写作的在线课程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的导师将全程指导你的写作,从你的主题到开头的撰写,爬升与故事高潮的进行,直至最后的结尾,都会一字一句与你沟通提出意见,每一句甚至每个标点都会和你探讨。相信我,编辑的用心程度不会比作者低。


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设置了 7 堂直播课,有针对性地教授如何写好文章的每个部分。使错过直播,之后仍可通过无限次回放,复习课程。


你将拥有一个专属石墨写作页面,和导师进行交流互动。




『 优秀作品头条发表 』

作者可获得全额学费奖金 



在这次的写作课程中,你将去寻找那些留在你脑中的记忆,试图把它们变成文字,进行加工。如果足够好,你的故事将会被发表在三明治的微信公号上,与更多人分享它。


头条发表将返还全部学费,并成为三明治的培养期写作者,享受优惠继续参加非虚构短故事学院或每日书(点击了解详情)。三明治编辑会与你讨论选题、指导你独立完成完整的长文章。


培养期写作者将有机会晋升成为我们的正式签约作者,拥有免费参与每日书、领取稿酬、参与三明治 MOOK 策划等诸多福利。





『 短故事让你不拖延 』

有故事想写但是一直没有写出来?



在短故事学院里,我们每天都为你制定了写作的计划,而且会督促你的写作进度。不要让你脑海里的好故事因为拖延而消失。到目前为止,短故事学院总共已经帮助 600 多位学员写完他们的故事。


如果你是非虚构故事爱好者,想要更好学习如何从阅读和生活中汲取创作的养分;如果你想要掌握入门级非虚构故事写作技法;如果你希望一对一跟随编辑;如果你希望挖掘自己的写作潜力,写出更好文章,想要通过写作而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开阔,那就赶快来短故事学院吧,月 22 日正式开课!




报名方式



1 新学员直接转账499元/人

参加过三明治写作课程老学员仅需459元




2 转账后请务必添加小治为好友,

发送支付成功的截图



备注:


 活动一旦开始,不予退费;在活动开始之前,如退费,需扣除 20% 的手续费。




01

“非虚构短故事学院”带领导师


总导师



李梓新

三明治创始人


近 20 年经验传媒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本科以及伦敦大学学院国际公共政策硕士。曾任《外滩画报》主笔等职务。曾多次现场采访过英美法俄等国大选,以及诺贝尔文学奖颁奖现场。独家专访哈佛大学校长、美国总统候选人等名人。著有《民主是个技术活儿:英国民主生活走笔》、《灾难如何报道》等。2011 年创办中国第一个非虚构写作平台,培养了数千名普通写作者逐步成长为专业写作者。



导师



万千


三明治主编,关注青年群体的故事,采访过多位业内经验丰富的写作者。个人主要作品有《网红背后的影子写手,过着怎样的生活?》《微信、摩拜……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对本土App产生依赖了吗》《覃里雯:前半生的“游荡者”,来到离北京7397公里的柏林》《烈火街机厅,“游戏英雄”们的最后堡垒》。




胖粒


三明治作者。喜欢南美以及高纬度岛屿,会唱山歌,爱好广泛但浅尝辄止,日常生猛有力,有点像头野猪。主要作品有《深陷北海传销的暴富梦想者易小荷:写作延缓了我人生的衰败》《义乌往事》《钭江明:不要相互遗忘》《嘻哈盛衰:中国社会阶层流动缩影》。




龚晗倩


三明治主笔、资深编辑,破茧计划 2.0 作者,关注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主要作品有《云也退:一个书评家逃离到以色列写非虚构》《越来越沉默的世界500强技术白领们》《江夏里:一座上海老房子见证的知青两代》。




二维酱


三明治作者,曾做过两年新媒体行业采访、观察,关注新鲜事物,也希望书写及打捞平凡生活中的高光时刻。主要作品有《成为科幻迷》《每天花三四小时通勤:跨城上班族的“双城记”》《花几千块买支钢笔的年轻人,到底是为了什么?》《有买卖,才是真爱?新媒体做文创周边的甜头和坑都在这里了》。



02

本期特别礼物



三明治渔夫帽


三明治原创渔夫帽,简约的同时,帽子上也有不少有意思的小细节。黑色渔夫帽上的刺绣是一颗“三明治星球”,你停泊的三明治这块土地,何尝不像在广袤无垠的宇宙中找到了一颗无足轻重却又特别的行星。米色渔夫帽上是三明治的经典logo,配上一个“三”,我们的设计师将之解读为一道飓风,希望你做一个追风少年啊。


03

报名短故事学院

自即日起可开始报名,

7月22日正式开始写作之旅。


费用

499 元 / 人 


报名方式

添加小治微信

直接转账支付,报名登记



备注:

1. 参加过每日书及三明治写作课程学员优惠价 459 元,老学员且为划水笔会会员 399 元;

2. 往期短故事学院学员推荐好友参加,好友也可享福利价 459 元。(只需直接将好友微信名片推荐给三明治小治的微信,留言“推荐好友报名”即可)。




更多短故事学院作品

点击关键词阅读


性少数者 | 泰国奶奶 | 北川计生干部

深圳买房 | 生小孩 | 加拿大新移民

越战前线 | 印度“精英” | 进出口安检员

血管炎 | 北大考研 | 90后小贷催收员

受骗后遗症 | 婚礼葬礼 | 务工者




活动推荐



创意写作小说课

7月,钱佳楠小说课再度回归



和三明治×果陀一起探索写作

用多种方式感受最地道的部落文化



三明治招募全职和兼职文创领域报道者

一起探讨趋势和未来生活的方向



让每一个人开始写作

记得点这里👇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