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落探访VOL.18 | 摩洛哥山谷里的「泥土结晶」

HUFUJII Lab. 胡藤井研究室 2023-08-30


2021年是东京大学开启『世界聚落研究』的第50年,本公众号将陆续推出同名系列文章。『世界聚落数据资料库』也将同步公开,带您穿越时空,探访聚落经典。谨以此纪念这项跨越半个世纪的宏大事业,向所有曾经参与聚落调查与研究并作出杰出贡献的研究者致敬。




土砖住宅的聚落告诉我们:土壤是几何学的母体。土壤的几何学分成两种,其一是以泥土为材料所产生的道路几何学,其二则是日渐崩毁的住宅所产生的解体方向、穿透方向的几何学。后者的几何学还未充分系统化。

 

土造聚落大致上都很庄严,原因之一或许是土墙所展现的几何学秩序。倘若泥土混沌,那么泥造聚落即是以被赋予秩序的住宅来呈现宇宙和谐的风景。另一方面,除了泥土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贫乏状态,确实也形成了庄严风格。

 

沙漠或极为干燥的地区,可说是将事物预先整顿好的地方,原本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几何状态、单纯的结构。例如,为了生存必须先架起屋顶遮挡日照,这是沙漠的真理之一,在沙漠中任何人都可以清楚看见这简单易懂的真理。在这样的几何学基础上,大量住宅同时建造,因此出现泥土的结晶体。

 

聚落中,人类所共有的,与其说是物体,不如说是几何学的观念。在土造聚落中,泥土是种索引,指出了自然的循环。无论在哪一个聚落,都可以发现循环周而复始而随机重叠。或者因为土造建筑无法轻易消除,循环现象更是显而易见。


摩洛哥土砖住宅
Moroccan adobe house


摩洛哥蔷薇谷与德拉溪谷里的聚落均由泥土“结晶”而成,蔷薇谷聚落是建在陆地上的人造地形聚落,德拉溪谷聚落里的采光中庭是则将外部光线间接地引入到室内的调光装置。有时一眼望去,可以同时看到分散开来的几处聚落,也会发现各地的泥土色调出现了微妙的差异。


摩洛哥蔷薇谷与德拉溪谷Bou·Thrarar and Draa valley
探访地点:摩洛哥蔷薇谷德拉溪谷探访时间:1994年探访者:藤井明、及川清昭槻桥修、王昀、三好隆之


01

蔷薇谷的要塞

帕伯尔人的粮仓

Valley Fortress of Bou·Thrarar

The berber’s granary


摩洛哥由纵横东西的3条阿特拉斯山脉分为北部的地中海沿岸部和南部的沙漠地带。而夹在欧·阿特拉斯和安地·阿特拉斯之间的达德斯(Dades)峡谷俗称粮仓街道,因为在峡谷里耸立着几座壮观的称为卡斯巴(kasbah)的粮仓。但遗憾的是这个地区的卡斯巴内部有的已经进行了近代化的改修或成为废墟。


^ Bou Thrarar四周有瞭望塔的粮仓
^ A granary surrounded by watchtowers in    Bou Thrarar

沿姆贡河逆流而上,在位于瓦尔扎扎特(Ouarzazate)东北偏东约100km的溪谷伯·塔腊拉(Bou·Thrarar),仍有保存下来一直流传至今的古老形式的卡斯巴。这里的卡斯巴已经经历了100年以上的岁月,受到了很大的风化,直到今天还有15个人居住在这里。这个溪谷也被称为“蔷薇谷”,晚春的时候,粉红色的蔷薇花满山遍野。


^ 蔷薇谷^ Bou·Thrarar


卡斯巴最早是附属于帕伯尔(Berber)人村落库萨鲁的共用谷物粮仓,同时也是防御游牧民族侵袭的要塞。(帕伯尔人居住在西北非洲的高加索人的先住民,母语是帕伯尔语。)这种被要塞化了的谷物粮仓也被贯以 泰古勒姆托(tighremt)、阿伽第鲁、伊古勒姆等名称,平面形状一般为矩形,建造在用石头铺满的坚固的基盘上,四角有瞭望塔。

 

卡斯巴用一种称为匹塞(pise)的土坯作为墙壁的建筑材料,用土坯建造的卡斯巴外墙非常牢固。墙壁上有规则的小孔是维护外形模板的痕迹,土坯和瓦砾通过它可以很容易地挂在墙上。卡斯巴的梁是木制的,在其上放置细竹子和薄石板,用土坯固定成楼地面。屋顶上的女儿墙和锯齿形装饰墙使用晒干的瓦砾,入口设在小路的深处。


粮仓的入口

^ Entrance to the granary


卡斯巴的一层是牲畜的空间,备有大量的干草。内部左右对称,有两处楼梯。二层是起居室和谷物库,在楼梯的休息平台上有一个很小的厨房。三层是卧室。屋顶是晾晒物品和果干的场所。四周的角塔之一的内部铺有卧具,夏天的时候是主人的卧室。因为土墙很厚,层高又很高,所以内部凉爽舒适。起居室兼作客厅,在这里用薄荷茶招待客人。


^ 住居平面图Residential plan

 ^ 二层的起居室 ^ Living 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该地区雨水不足,只有谷底的土地适于农耕。因此库萨鲁让出谷底的可耕地,坐落在其周边的和缓山坡上,由此卡斯巴很多也都建在沿山谷的斜坡上。由于山谷的起伏不大,不具备建立要塞的条件,当地居民为了强调这个山崖的险峻,首先用土坯构筑人工的山崖,其次在它的四周采取建瞭望塔的方法,同时用锯齿墙装饰塔的顶部,作为以防御为目的的城墙和城堡的边界。人工的高崖悬壁作为地形的补充发挥着它的功效。


一隅窗景
^ Corner window view


02

带有采光中庭的蒂古雷姆托

摩洛哥南部德拉溪谷的住居

Tiguremto with Daylighting Atrium

Settlements in the Draa valley in southern Morocco


降在摩洛哥南部山岳地带的雨水沿溪谷南下,最后被撒哈拉沙漠所吸收。从瓦尔扎扎特(Ouarzazate)到扎果拉(Zagora)的德拉(Draa)溪谷也有这样的水道,沿溪谷椰枣的沙漠绿洲连绵不断。唐斯库(Tansikht)是位于溪谷中间的要塞,壮丽的蒂古雷姆托就耸立在略微高起来的山丘上。蒂古雷姆托是在四角上有柏鲁杰(borg嘹望塔)的四层建筑物,它的屋顶女儿墙呈锯齿形,也许是时有暴雨的缘故,沿外墙的顶部四周插满薄板围合成屋檐。


^ Tansikht耸立在山丘上的蒂古雷姆托^ Tiguremto on the hill in Tansikht


在蒂古雷姆托内部,一层是仓库和牲畜的小屋,狭窄的羊圈里挤满了羊。二层是起居室和卧室,三层是厨房和仓库。所有房间的开口都是朝向位于中央的采光中庭。各个房间都是细长形状的,在外墙上只有一个很小的采光窗子,采光中庭四周的回廊充满了内墙壁反射来的柔和的光线。采光中庭位于与外界隔离而极其封闭的建筑物内,是将光和风引进到室内的媒介,如果没有了它蒂古雷姆托也就不存在了。


住居平面图,剖面图

Residential plan, section


住居室内^ Living room


采光中庭的一层是8根粗壮结实的角柱,在中央有排水的孔。二层是有着优美曲线的拱形墙,从这里可以看到外面的天空。为了使光线能够更多地进入到采光中庭里,三层稍稍向后退进去一部分。


采光中庭和其周围的户外劳动场

^ Daylighting atrium and its surrounding outdoor labor field


从采光中庭投射到下面的光线

^ The light projected from the daylighting atrium to below


因为三层的回廊是直接接触外部空气的空间,所以在这里晾晒果实,或是在庇阴处进行户外劳动。采光中庭内墙用土坯砌成几何形的装饰,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产生出对比很强的光影。采光中庭将炎热刺激的太阳光调节成阴柔的光线,从而创造出了舒适的住居室内空间环境。


二层的回廊部分Corridor on the second floor


线一直可以投射到一层^ Light can be cast on the first layer

END


往期回顾


「建筑文化」

未来已来|建筑学将何去何从?

成都之光建筑实录|在现实「裂隙」中快意人生,于理想「浩渺」前鼓翼前行

轻安课程·回顾︱愿每个人都有能力重新建构自己心中的庭园


「聚落探访」

聚落探访VOL.17 | 阿尔蒂普拉诺高原上的「荒野之家」

聚落探访VOL.16 |  印度尼西亚的「岛上住居」

聚落探访VOL.15 | 巴里埃姆峡谷的「桶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14 | 墨西卡利岛上的「符号之城」

聚落探访VOL.13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神灵之家」

聚落探访VOL.12 |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两性住居」

聚落探访VOL.11| | 印尼群岛上的「三界住居」

聚落探访VOL.10| | 印尼群岛上的「船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9|西非「一夫多妻制度的复合型住居」

聚落探访VOL.8|喜马拉雅山上的「小宇宙」

聚落探访VOL.7|两河流域的「线形住居」

聚落探访VOL.6|沙漠边缘「风之聚落」

聚落探访VOL.5|丝绸之路上的「沙漠绿洲」

聚落探访VOL.4|撒哈拉北部的「璀璨之珠」

聚落探访VOL.3|地中海西岸的「精灵之塔」

聚落探访VOL.2|1972年·阿尔贝罗贝洛

聚落探访VOL.1|1972年·圣托里尼岛


「建筑家」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SANAA事务所探访

建筑家 妹岛和世 Kazuyo Sejima|思考创造 改变世界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下)|让建筑有趣些吧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中)|文学是灵感的缪斯

建筑家 原广司 Hiroshi Hara(上)|聚落是创作的源泉

建筑家 小嶋一浩 Kazuhiro Kojima|未能赴约的探访

建筑家 山本理显 Riken Yamamoto|遥望聚落的彼岸


喜欢我们的分享?点个“在看”吧~

東京 / Tokyo

日本東京都目黒区駒場4-6-1

東京大学生産技術研究所Be209-210  

〒153-8505

Be209-210, Institute of Industrial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Komaba4-6-1, Meguro-Ku, Tokyo 153-8505, JAPAN


成都 / Chengdu

中国成都市武侯区锦绣路1号

保利中心B座1606,610041

1606, Tower B of Poly Center

Jinxiu Road 1, Wuhou District, Chengdu

610041, CHINA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