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为家》为何不怕《复联4》
刚刚过去的五一档,在《复联4》超过50%排片的强压之下,一个极其特殊的身影突出重围——黎巴嫩电影《何以为家》以1.2亿元位居五一票房榜第二名。这部小成本电影没有任何一位明星参演,导演娜丁·拉巴基此前的电影也从未在中国院线公映过。而同期,拥有张震、倪妮和廖凡等当红演员的《雪暴》,仅收获不到2000万票房。
来自豆瓣电影页面
作为一个中东小国家,黎巴嫩的电影产业其实非常小。说起伊朗电影,大家可能还会想起《小鞋子》或者阿巴斯,但说起黎巴嫩电影,大家的脑海可能就是一片空白。
美国媒体《电影先驱周刊》就曾以嘲笑的口吻说:“黎巴嫩不是一个出产影片的国家,但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消费影片’的国家。”而这个“消费”主要指的是对好莱坞电影的买单。
但如今,娜丁·拉巴基的电影作品,显然给这样的言论送上了一耳光。她的电影在本土极受观众欢迎,第二部影片《吾等何处去》至今仍是黎巴嫩国内阿拉伯语电影最高票房纪录的保持者。
《吾等何处去》黎巴嫩海报
并且,她目前为止的三部作品都入围了戛纳电影节的竞赛单元,最新的这部《何以为家》则获得了主竞赛的评审团奖。这部电影去年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展映过,当时就一票难求,出席映后的不仅有导演、男主,戛纳电影节的选片会主席福茂也来为这部电影捧场。
娜丁·拉巴基是个土生土长的黎巴嫩人,毕业于圣约瑟夫大学影视学院。不同于同样扬名国际的齐德·多尔里(执导影片《羞辱》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她一直坚持在本土拍摄电影。《焦糖》关注的是黎巴嫩女性的自我意识;《吾向何处去》讨论的是战争之后人们的宗教信仰;而新片《何以为家》则把视线放在了难民的合法身份、未成年人的包办婚姻、外来务工妇女的生育权(黎巴嫩政府规定,外来务工妇女必须放弃生育权,只要怀孕,就立即丧失一切权利被遣送出境)、人口买卖等黎巴嫩当下最棘手的社会问题上。
娜丁·拉巴基,背景海报是《焦糖》
为了让《何以为家》更具真实感,导演拉巴基几乎是纪录片的方式在创作——深入调查难民生活;启用有真实经历的难民当演员;没有固定剧本,让演员即兴发挥;直接在贫民窟取景;让主角在街头游荡,手持镜头跟踪拍摄……
拉巴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声明了自己的创作原则:“我们必须研究现实,我们无权编造故事。我觉得有责任帮助别人更多了解现实。”
笔者尝试结合拉巴基的相关采访,来为大家分析《何以为家》旗帜鲜明的创作特点。
对于纪录片创作来说,前期调研是举足轻重的事情。而对于由现实题材改编的故事片来说,前期调研也一样重要。像《摔跤吧!爸爸》的编剧就透露,他为了写这个故事,做了一年多年的调研,而这个调研的工作量相当于落笔写剧本时工作量的两倍。
娜丁·拉巴基之所以想要拍摄《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其实是因为看到了一张照片——一个小孩的尸体躺在土耳其海滩上。这让她想到,其实黎巴嫩的街头就随处可见那些出生于难民家庭的儿童,他们从小就承担劳务工作,搬运重物,卖口香糖。她希望为这些小孩发声,希望通过电影去帮助他们,于是她定下了“难民”这个题材。
小难民艾兰在土耳其海滩遇难的照片刺痛了全世界公众的心。
在2013年到2016年的期间,她带领三人的小团队,暗访调查了贫民窟、监狱、拘留所、法院等后来在影片中出现的场景,还与贫民窟的儿童和他们的父母交谈,了解他们的境况,进而了解黎巴嫩当下的社会体制到底有哪些弊端。于是我们看到,电影中所有的人物、情节和场景空间都具有极强的真实感,关于难民的日常生活,也展示地细致入微。
在调查的过程中,她曾看到,一个母亲怀里抱着半睡半醒的孩子坐在路边乞讨,孩子没有哭闹,似乎只想睡觉。她就想,如果这个孩子会说话,那么他会说什么?她是否会去控诉自己的父母,为何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来受苦?这个想法就成电影了里的关键情节。
《何以为家》剧照
单看《何以为家》这部电影,很难让人联想到它和王家卫的关系。但导演娜丁·拉巴基说,对她影响最大的中国电影就是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若要说两人最鲜明共通点,可能就是,他们都不按固定的剧本来拍摄。
“这部电影里有相当多的即兴发挥的成分,我也完全没事先排练。我所做的就是把演员放在故事情境之中,任其自由发挥。他们也没剧本,我只是简单跟他们解释一下这是什么样的故事情境,他们是什么身份的人物,然后边拍边做些修改。”娜丁·拉巴基这描述她的拍摄方式。
《何以为家》剧照
即使给演员看剧本,他们也看不懂,因为他们都没有受过教育。这样有机、自然的拍摄方式带来的结果是,导演并不确定第二天会发生什么,就像真正的生活一样。“我只是静静等待着生活本身会带给我什么,等待着演员会给我什么。我非常信任他们,他们都很敏感、机智,他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应对,我只要尽可能将其呈现出来就可以了。”拉巴基这样说。
片中有个场景,是男主角去鱼市场讨吃的。导演只是跟小演员说,你现在很饿要去市场,也没有说怎么做,他就直接去了。而卖鱼的人似乎明白了什么,看到小男孩就把鱼递给了他。导演说,这也许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直觉。《何以为家》就是把这些人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客观呈现出来。
《何以为家》剧照
拉巴基说,她想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以纪录片的方式拍,但布局和结构又有剧情片的完整性。
在娜丁·拉巴基的前两部电影中,职业演员和非职业演员各占一半,而这次的《何以为家》,全部都是第一次演电影的非职业演员。我们知道,在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之后,纪实风格电影都钟爱选用非职业演员。但《何以为家》更极致的一点是,所有演员的角色身份,与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保持一致。
片中饰演主角Zain的小男孩就是叙利亚难民,从小就在打各种零工,买果汁、搬运货物、跑腿,他在片中的工作就是他在现实生活中的工作。选角小组成天拿着摄影机在街头拍摄,与行人交谈,并把过程录下来。当拉巴基看到Zain那段镜头时,她感到他身上有种柔软又尖锐的性格,还有充满了机智,只用了两分钟就拍板决定:就是他了!还有饰演黑人母亲Rahil的演员,她本身也是非法移民,在拍摄期间还曾被捕入狱。而她的孩子Treasure就是选角导演在一个难民母亲的摇篮中发现的。除了难民之外,片中的法官也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法官。
《何以为家》剧照
而且,影片中贫民窟、简陋的房间就是他们现实中的住所。“所以这部影片里,包括现场、光、演员,甚至是墙上小孩的涂鸦,都是真实的,监狱也是真实的监狱。包括我们很多的拍摄,演员们都没有意识到他们是在拍电影。”拉巴基说。
《何以为家》剧照
启用有真实经历的演员带来的结果就是,无需让他们刻意去表演,因为他们自然的举止就已经是最真实的“表演”。片中的男主角Zain经常说脏话,他在法庭上就说“我用刀捅了一个狗杂种”,这都不是导演给定的台词,而是演员自己的口头禅,因为他从小在暴力与谩骂的环境下成长。拉巴基保留了这些脏话,因为她希望通过展现的这些脏话,让观众了解这些孩子都经历了什么。
《何以为家》剧照
在拍摄前期,拉巴基不会去训练演员,她不希望用程序化的表演技巧影响演员本来的样子。Zain的性格就是他成长的环境造就的,他对所有事情的反应的都源自他的生命体验。饰演黑人母亲Rahil的演员,在片中有很多哭戏,由于她本人就被抓捕过,所以她被送进监狱时留下的眼泪,就是她内心真实的眼泪。这些演员是将自己的真实的情感倾注到电影当中,而观众看到的就是残酷的现实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
《何以为家》剧照
因此,娜丁·拉巴基并不想把他们称为“演员”,他们就是那些人物本身——不同的是,Zain现实中的父母没有卖掉女儿。他们通过电影,表达的是自己的痛苦、愤怒、无奈和悲哀。
娜丁·拉巴基几乎是以纪录片人的理想主义,在拍一部故事片。这源于她个人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她希望相信电影可以改变世界。
拉巴基出生于黎巴嫩内战爆发前一年(1974年),此后她的童年和少女时代就在战火中度过。这样的经历赋予了她理想主义的精神,以致她把电影当作对抗残酷现实的武器,她希望电影中的美好结局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
娜丁·拉巴基
在谈到面对政府的电影审查时,她说:“黎巴嫩政府也不希望揭露一些事情,但是我们一直在协商,我们谈判的最重要武器就是问他们,到底想不想改变现状。”
电影如何能改变现实呢?首先,电影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大众看到那些社会症结,让大家去关注那些被隐藏的现实。当大众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相关的行动才有可能发生。就像拉巴基说的那样,如果保持沉默,就有可能成为促成他们现在境况的帮凶,电影至少可以引起话题和争议,引发人们思考。
娜丁·拉巴基
另外,无论那个国家的总体现实是否改变,通过这部电影的拍摄,演员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善。
Zain此前从未上过学,在拍完电影之后,他和家人去了挪威,重新开始了童年的生活。包括其他在片中出现的儿童,他们都后来都进入了学校。“虽然这不是我个人改变的,但是情况确实在改变。所以对我来说这真的是最大的收获,我一直希望电影能带来一些改变,而改变正在发生。”拉巴基说。
娜丁·拉巴基和Zain
现在,拉巴基会带着Zain参加各类电影节。在他们走红毯、参加映后交流时,她都会拿着手机拍他。她想看到电影为他带来的变化和成长。
这些记录的素材,也许会在拉巴基的手上成为另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作品。
▍附 重要的黎巴嫩电影:
《伊里亚斯·麦勃鲁克历险记》1929
(第一部黎巴嫩电影)
《往何处去》1957 乔治·纳赛尔
(首次入围戛纳电影节的黎巴嫩电影)
《大巴音乐剧》2005 菲利普·阿拉克廷吉
(第一部黎巴嫩音乐剧电影)
《焦糖》2007 娜丁·拉巴基
《吾向何处去》2011 娜丁·拉巴基
《羞辱》2017 齐德·多尔里
《何以为家》2018 娜丁·拉巴基
参考文章:
电影艺术:从黎巴嫩影片“向何处去”谈起
世界知识:黎巴嫩电影,战争废墟上重开的花
澎湃:黎巴嫩导演娜丁·拉巴基:《迦百农》不是“演”出来的
新京报:《何以为家》“相信电影能改变世界”
导筒:在我的国家,女性电影人才是主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