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公管青年||卢香:扶贫精神引领,感知时代脉搏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扶贫精神引领,感知时代脉搏

扶贫精神常驻扶贫干部心中

扶贫干部将它传承给万千后辈

本期扶贫青事将由卢香同学带来

她和扶贫的相守相知



本期访谈嘉宾:  卢香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社会学专业本科生


 扶贫精神引领我们感知时代的脉搏,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在没有真正参与实地调研并深入了解精准扶贫以及东西部扶贫协作之前,我一直理不清楚个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

我理解的个人与时代的关系总是不相容的、模糊不清的,就是若即若离、亦远亦近的关系。我总认为每个人与时代相处的方式可以不一样。因为时代有时候太强势了,我们是被选择的,角色是被安排的,人想要不变成畜群,而能保持其独特的尊严、美,作为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矛盾与孤独是他必须承受的精神代价。如果他不想在驯化中失去独立,也不想在对抗中被时代磨损,那么,若即若离、亦远亦近,也许是一种可行的选择。基于以上观点,以前的我总是不太理解“一个人可以为了某种情怀,将个人真正融入时代发展之中,不计后果,毫无保留。”的行为。甚至会怀疑:“他极有可能在时代中失去了真我”。但是,这次调研让我真正地领会到个人命运是能够与时代发展紧紧联系的





2016年12月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的指导意见》,这是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精神,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提出的指导性意见。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并全面了解教育帮扶在贵州省实施的措施、成效、困境,以促进后扶贫时代教育帮扶机制的转型和创新。2020年7月-8月,为顺利完成“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口述故事”征集活动,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谢治菊教授带领学生团队,先后在贵州黔南和毕节开展广州对口帮扶调研,采集帮扶干部的动人故事

我有幸加入了谢治菊教授所带的学生团队,并跟随谢教授进行实地考察、实地调研。在十多天的调研中,我们对广州对口帮扶贵州的经验、成效及特色进行了解,也知悉了时代潮流下帮扶干部的普遍心得体会。在这个过程中,最让人动容的,自然是扶贫干部让人敬佩的扶贫精神

无数扶贫干部为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尽心尽力、呕心沥血,他们中有不少人利用人缘、地缘、亲缘等各种资源发动社会力量帮扶贵州,解决了很多扶贫之前本就根深蒂固并且难以突破的问题,给当地带来了福祉。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毕节市大方县挂任副局长的黄雯局长,他利用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并竭力向社会争取资金等资源来助力大方的发展,具体细致到为学校更换课桌、捐赠教学楼、购买体育教材等等。为了解决有的地方长期缺水的问题,他找来专业队伍对该地进行勘测并进行地下钻井工作,从而解决了当地的饮水问题。最让我为之动容的是,他真正地将自身融入大方的发展之中,真正地为大方人民考虑,并且还延长了在大方挂职的时间,就是为了助推大方发展并尽快推进东西部扶贫工作。扶贫干部对于自我意识的坚守并且唤发出其自我精神的觉醒的行为,同样令人敬佩。他们是真正将个人与时代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大写的人,值得我们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学习。诚然,高贵的心灵总是把个人的命运与国运的兴衰联系在一起。他们在认准一个方向精耕细作的同时也不忘拓宽视野,不仅一事精致,也能一世动人。

 在谢老师的带领之下,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也在实践中寻找到了社会学的真正魅力。每一个人在自己寻找理想归属的路上,总会有一位细心为你导航的指路人,而谢老师便是我追寻职业理想道路上的那一缕光,指引我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归途。我想我会在这条路上发光发热并且越走越远的。经过此次调研,我不仅接受了扶贫精神的洗礼,而且理清了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能够感知时代脉搏并且紧追时代潮流 ,从而将自身发展融入时代步伐,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一个人可以为了某种情怀,

将个人真正融入时代发展之中,

不计后果,毫无保留。”

尽心尽力

呕心沥血

不止一事精致

还是一世动人

纵使扶贫路漫漫

但有赤子怀丹心

关注本栏目

扶贫青事持续更新中...


供稿 | 卢香

排版 | 张远乔

审稿 | 林曼曼 张淑欣

监制 | 谢治菊 何瑞豪


相关链接

公管青年||丁菊:山海同行,决胜今朝

公管青年||刘恒昱:讲好扶贫故事,贡献青春力量

公管青年||唐茂琦:用心去感受,用实践去证明

公管青年||罗浩奇:云端之上,遇见“墨脱”

公管青年||梁琴:聆听毕节扶贫协作中的广州故事

公管青年||任婉婷:共同寻找一线扶贫干部背后的故事

公管青年||朱小练:讲述求职路上故事的两名“90后”

公管青年||佚名:激荡湖面下的平静思考

公管青年||邵杰:等“春”来,人间万物鲜

公管青年||姜函希:坚定信心,拥抱生活

公管青年||徐婉荧:明日当歌,期待再相逢

公管青年||孙嘉源:守望相助,情暖荆楚

公管青年||张颖:樱花烂漫时,愿春暖疫尽

公管青年||谭世杰:同心战“疫”,破晓拾希

公管青年||江焱:疫情有感

公管青年||马熠:一路有你,共待花开

公管青年||张青:抗疫者说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21研招专业目录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接收2021年推免生

谷琶公告||广东省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考报名须知

谷琶公告||2021年全国研招统考报名的23个填报细节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招聘启事

谷琶公告||广州大学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谷琶公告||《公达家书》面向海内外院友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第三届羊城廉政智库建设论坛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农业6.0》面向海峡两岸征稿函

谷琶辑刊||《南方治理评论》征稿启事

谷琶辑刊||《社会创新研究》征稿启事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