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动态||郭明出席《探索与争鸣》第四届青年征文成果发布会



郭明应邀参加《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


     

     2021年8月2日,《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会堂成功召开。作为二等奖作品的受奖作者,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教授、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郭明博士应邀通过线上方式出席了会议。



     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张江,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以及上海相关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理论媒体的领导、代表,专刊作者代表和征文评审专家、作者代表,上海市社联及所属部门的负责同志,共计80余人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加发布会。



     开幕式环节由上海市社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任小文主持。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致欢迎辞,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李军和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分别讲话。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专家座谈会环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国社会科学》原总编辑、《文学评论》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会长张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总编辑高自龙,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理事长、《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常务副主编刘曙光教授,中共上海市委党校黄力之教授,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周晓虹,上海社会科学院原党委书记潘世伟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研究员,复旦大学资深教授葛剑雄分别做交流发言。



     同时,《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发布了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并用数据分析了《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的基本情况。获奖的24篇作品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中央党校、四川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大学、广州大学、华中师大等20余所知名高校。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青年教师、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秘书长郭明博士的作品《“虚拟型”熟人社会:实践逻辑与生成机制》荣获二等奖,并在“百年道路与青年使命”青年论坛环节就作品撰写的缘由与过程进行分享。郭明博士在会上指出,数字技术正在驱动传统乡村社会形态展开深度变革。互联网技术与乡村社会生活生产相交融,导致村民之间的数字关联,乡村秩序的数字维系,乡村文化的数字共享及乡村规则的数字约束,最终推动乡村熟人社会形态呈现“数字化”展现形式。“虚体型”熟人社会不仅是识别数字时代乡村社会形态的理论抓手,而且是对传统乡村“熟人社会”的分析概念的深化和拓展。最后,获奖代表就百年来的中国学术发展、青年人的学术使命、青年人在治学方面的困惑、中国学术的转型与创新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上海对青年学人的“磁场效应”显现

——《探索与争鸣》连续四年举办

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活动


《文汇报》2021-08-03


“90后青年学人作为一个整体正在浮出历史地表”。这是两年前,第三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大会上,主办方《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的观察。日前,《学术中的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专刊暨《探索与争鸣》第四届(2020)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成果发布会召开。从这次的获奖征文中,许多专家“惊喜”地发现,青年学人正成为积极践行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的主力军。

“国家”成为青年学人学术研究的终极关怀

本次征文主题为“技术创新与文明重构:新问题与新挑战”。征文对象为40周岁以下的全国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青年学者、在读学生,共收到来稿925篇,最终评选出24篇获奖论文。据《探索与争鸣》主编叶祝弟介绍,以“技术创新与文明重构”为切入点,其目的是为鼓励青年关心数字时代中国的转型和改革实践,把学术问题的研究与新时代中国发展转型中的重大理论现实问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也鲜明体现了刊物特色。

编辑部通过对征文来稿的词频共现分析发现,“国家”成为青年学人学术研究的终极关怀。以学科为方法、以国家为目的,成为本次征文活动的一大特点。以获奖论文为例,无论是“制图术”“权力流散”“虚拟熟人社会”“技术民族主义”“机关术”等概念,在文章开始阶段都采用了学科内部比较专业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但文章的最后,主题都导引到社会发展、国家治理与文明传播等宏大叙事层面。对于当代年轻学者而言,他们的研究逐步从学科内部的微小研究走向关怀社会现实的宏大叙事。

此外,不少论文也不拘泥于特定的学科范式。有的以今日的独特视角关注中国当下发展,通过深入探究和思考时代问题,关注新潮的话题,如游戏与文化娱乐、新科技与劳动转型、算法与机器伦理等,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具有鲜明的青年特色与时代特征,并能够做出深入有价值的分析讨论。“从整体上看,这些文章体现了一种勇敢无畏的精神,就是勇于创新,把生活当中已经提出的尖锐问题,借助各种理论资源一步步深入研究下去,这一点让我看到了中国学术的希望。”评委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峰说。

“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的“磁场效应”在日益扩大

“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培养青年学者,与青年学子共成长,是《探索与争鸣》的办刊宗旨之一。为支持青年学人,《探索与争鸣》打出了四记组合拳: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优秀青年学人支持计划;青年学人优秀论文支持计划;全国优秀青年学人年度论坛。“支持青年学人一系列的计划,为我们的健康成长提供可持续的学术道路,更多学界前辈和编辑老师一路上为我们指点迷津,小到论文的评审意见,大到由你们发起和引领的学术新话题。”一等奖获得者、南京大学助理研究员于京东这样说。

近年来,在上海社联党组领导下,在国家社科基金、上海市委宣传部与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专项资金资助下,《探索与争鸣》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全国青年理论创新征文活动。多年来,征文活动对青年学人的“磁场效应”在日益扩大。此次稿件来源分布非常广泛,覆盖了国内除青海、宁夏、山西、西藏之外的几乎所有区域,还有部分来自海外的文章。从获奖分布上来看,24篇论文共27位获奖者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中山大学、中央党校、四川大学、华东师大、上海大学、广州大学、华中师大等20余所知名高校。

“青年人思想新锐,具有理论创新的冲动和勇气,是学术创新和传承的重要力量,但当前青年人普遍面临科研压力大、论文发表难的问题。《探索与争鸣》能够持续多年举办‘青年学人支持计划’系列活动给青年学人提供支持,这是非常难得的。”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权衡说,“对于学术期刊而言,支持青年学人的各项举措也是创新学术共同体建设的一个有益尝试。把刊物特色和支持学术人才结合在一起,实现刊物发展和学人成长相互促进。”

《文汇报》2021-08-03作者:陈瑜

编辑|刘鉴萱

编校|王   颖

监制|蒋红军



有关郭明

谷琶荣耀||郭明荣获《探索与争鸣》第四届青年理论创新二等奖

谷琶荣耀||郭明荣获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优秀奖

谷琶视点||郭明:互联网下乡:国家政权对乡土社会的数字整合

谷琶视点||郭明:空间变革中“村改居” 社区共同体的式微及再造

谷琶视点||郭明:虚拟型公共空间与乡村共同体再造



乡村振兴

谷琶脸谱||GUPAer: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踯躅前行

学术事务||谢治菊一行赴广西开展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调研

学术事务||谢治菊一行赴贵州开展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调研

学生事务||东西部协作推普实践队前往西藏波密开展推普工作

谷琶荣耀||东西部协作推普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省级团队

谷琶荣耀||攻坚2020实践队获称广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谷琶公告||2021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通告

学生事务||“乡村振兴·青年担当”之大学生讲故事决赛举行

学术动态||《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新书发布

谷琶智库||南方治理研究院和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省级基地

谷琶智库||阳山县副县长雷达一行访问乡村振兴研究院

谷琶智库||阳山县副县长雷达一行来乡村振兴研究院交流

谷琶智库||华南师范大学罗一帆一行访问乡村振兴研究院

谷琶智库||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彭琼一行访问乡村振兴研究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荣耀征稿

谷琶公告||第六届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百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内容征集通知

荣耀阅读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专业为什么值得尊重?

去桂花岗之问:在哪里?怎么走?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文简称“GUPA”,中文简称“谷琶”)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三角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热忱欢迎天下英才加盟,热烈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公达书生

公达书生||谢建社:投身教育,建设社会

公达书生||曾维和:和衷共济,维生出新

公达书生||沈本秋:勤种春华,静待秋实

公达书生||张茂元:花繁叶茂,道法多元

公达书生||董石桃:石赤不夺,桃李春风

公达书生||王枫云:墨染丹枫,拂展云笺

视点2021

陈晓佳:交通结构、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

王枫云:近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团体考证

王枫云:当代中国地方学:发展模式与未来进路

董石桃: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区块链政策的文本分析

董石桃:监察下乡:监察职能基层延伸的国家治理逻辑

董石桃:新时代科学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五个维度

董石桃:嵌入性视角下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

曾维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能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吗?

李利文: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的组织逻辑

丁魁礼:科研不端行为的惩罚强度研究

谢治菊:农户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谢治菊:新技术对口述史研究的影响

陈潭: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智慧图景

陈潭:数字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与新路径

周利敏: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创新

周利敏:大数据时代的社交媒体与自然灾害治理

周利敏: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周利敏:基于环境正义视角的灾害社会工作创新

谢俊贵:中国抗疫的信息时代精神探析

谢俊贵: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谢俊贵:传统文化传承的诗经范式及其创新运用

谢建社:在《环境智能与人性化计算杂志》发表论文 

董石桃张茂元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