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创新创业||《羊城晚报》:农村青年手握哪些致富“杀手锏”?




农村青年手握哪些致富“杀手锏”?

广东高校学子“三下乡”解密



《羊城晚报》2021-08-08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陈亮  实习生崔晓君

        在校大学生能为乡村振兴做什么?广州大学的师生们这个暑假交上了一份特别的答卷。近日,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联合广州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相关学院师生30多人,深入西藏、贵州、广西开展以“推普助力乡村振兴”与“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采集”为主题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采写组在广西龙胜县座谈


深挖农村青年致富“杀手锏”

“我们团队致力于深度挖掘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典型经验与故事,示范带动广大农村青年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激励城市有为青年到农村去创业就业。”此次活动的发起人、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院长谢治菊教授表示。

谢治菊教授表示,此次活动深度挖掘致富带头人的背后故事与示范效应,开展相关语言文字主题调研的同时进行系列推普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以实际行动投身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践。

7月中旬以来,团队采写组先后到西藏波密县,贵州贵阳市花溪区、黔东南州从江县、天柱县,广西龙胜县等地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故事采集与推普助力工作。

采写组在贵州黔陶乡合影


这并不是他们首次下乡,今年5月,自广东省乡村振兴局、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州市社科联联合指导,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主办,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承办执行的“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征集与教学案例编写”活动(下称“征集活动”)正式启动以来,团队多次吹响“集结号”。

此行之前,团队已到广东连樟村、鱼咀村开展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采集活动,已对广东梅州、清远、增城等地的致富带头人进行采写对话。此行过程中,团队同时到广东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队波密工作组、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及当地相关部门就乡村致富带头人培训和推普活动事宜进行了深度交流与对话。

团队选取的采访对象大多手握致富“杀手锏”。在团队采访的当地乡镇负责人、村支部书记及村庄致富带头人中,既有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领办人,也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经理人、农业科技服务精英。

例如,贵州省天柱县蓝田镇东风村个人种植户曾凡荣依靠种植阳光玫瑰葡萄让家庭富了起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县马堤乡马堤村农民合作社领办人兰进宝不收分文只为村民共同致富;贵州花溪区黔陶乡陶瓷手艺人陈燕平为弘扬陶瓷文化坚守黔陶产业十八年;西藏波密县古通村安珠通过修路带领村民致富…… 

彭智邦、范飞采写贵州占里村致富带头人曾凡荣故事


广大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梁嘉俊表示:“这次活动让我从思想上获得了洗礼。我看到了乡村的另一面,深切体会到乡村致富带头人的情怀和担当,也坚定了我毕业后回到乡村发展的决心。”

梁嘉俊、王洁采写广西张家村致富带头人兰进宝故事


向“常驻民”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

团队选择的活动区域,大多有着独特的地方语言,如何才能促进当地与外界加强交流互通,更好地助力普通话推广?

为此,团队深入当地多个村寨,对妇女、留守儿童、老人等乡村“常驻民”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其普通话使用情况,宣讲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政策。同时,以示范教育、重点关注、精准服务为特色,开展了多场以普通识字、党史教育、乡村讲堂、语言培训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活动。

广州大学师生到波密县古通村村民家里推普


广州大学人文学院2018级本科生邓桂萍在西藏波密县参加了推普活动,她认为:“大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刘恒昱同学则在推普助力活动中注意到因地制宜,与当地的文化与民族语言结合起来,“贵州天柱县、从江县一些少数民族村寨的老年人几乎不会讲汉语,这时候少数民族语言就成为了推普的拐杖与桥梁。”

贵州省从江县洛香镇四联村致富带头人颜成富表示,“只有自己致富后带领村民一起致富,并有坚持的勇气和毅力,才是真正的致富带头人。与此同时,普通话作为我们平时交流的工具,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广普通话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采写组在贵州侗寨占里村推普后与该村长寿老人合影


征集活动指导单位之一的广州市社科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政产学研创”一体化的乡村振兴助推模式具有重要的育人意义,从长远看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与人才支撑。

谢治菊则表示,“下一阶段,我们将提炼出接地气的、有深度的致富带头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并从中寻找有效破解当前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面临的‘案例不足、案例不新、案例缺乏针对性’等现实困境的思路和方法。”


谢治菊采写广西张家村村支书兼致富带头人吴友青故事


据介绍,征集活动8月起将进入作品提交及评审阶段,11月前将评选出优秀口述作品予以表彰。

出品|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




乡村振兴

谷琶脸谱||GUPAer:助力乡村振兴,我们踯躅前行

学术动态||郭明出席《探索与争鸣》第四届青年成果发布会

学术事务||谢治菊一行赴广西开展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调研

学术事务||谢治菊一行赴贵州开展东西部协作与乡村振兴调研

学生事务||东西部协作推普实践队前往西藏波密开展推普工作

谷琶荣耀||东西部协作推普入选“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省级团队

谷琶荣耀||攻坚2020实践队获称广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谷琶公告||2021寻找全国大学生百强暑期实践团队通告

学生事务||“乡村振兴·青年担当”之大学生讲故事决赛举行

学术动态||《攻坚2020:一线扶贫干部亲历记》新书发布

谷琶智库||南方治理研究院和乡村振兴研究院获批省级基地

谷琶智库||阳山县副县长雷达一行访问乡村振兴研究院

谷琶智库||阳山县副县长雷达一行来乡村振兴研究院交流

谷琶智库||华南师范大学罗一帆一行访问乡村振兴研究院

谷琶智库||中国银行广州分行彭琼一行访问乡村振兴研究院

创新创业||GUPA学子暑期“三下乡” :采写乡村致富带头人故事




广识博闻,大道至简

公听并观,管窥蠡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荣耀征稿

谷琶公告||第六届两岸农村治理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百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

谷琶公告||“乡村致富带头人口述故事”内容征集通知

荣耀阅读

南中国海之问:我们为什么能?我们为什么行?

北回归线之问:社会学是什么?社会学做什么?

过伶仃洋之问:行政管理专业为什么值得尊重?

去桂花岗之问:在哪里?怎么走?

北纬23°之问:为什么选择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英文简称“GUPA”,中文简称“谷琶”)始创于2004年,粤港澳大湾区经世致用人才培养重镇,珠三角应用社会科学研究创新高地。秉持“培育公共精神,创造健康社会”理念,坚守“立德树人,经世致用”目标,坚持“本土化,个性化,国际化”方针,积极营造“民主,团结,和谐,高尚”氛围,努力创建“体面的学术社区、博雅的知识高地、愉快的精神家园”,奋发成为“立足广州,服务广东,辐射国内,对接国际”的高水平创新型学院。热忱欢迎天下英才加盟,热烈欢迎优秀学子深造,让我们一起:服务国家,无畏艰辛;砥砺学术,创新生命;追求卓越,共享荣光!


公达书生

公达书生||谢建社:投身教育,建设社会

公达书生||曾维和:和衷共济,维生出新

公达书生||沈本秋:勤种春华,静待秋实

公达书生||张茂元:花繁叶茂,道法多元

公达书生||董石桃:石赤不夺,桃李春风

公达书生||王枫云:墨染丹枫,拂展云笺

视点2021

陈晓佳:交通结构、市场规模与经济增长

王枫云:近代中国政治学学术团体考证

王枫云:当代中国地方学:发展模式与未来进路

董石桃:政策工具视角下中国区块链政策的文本分析

董石桃:监察下乡:监察职能基层延伸的国家治理逻辑

董石桃:新时代科学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的五个维度

董石桃:嵌入性视角下协商民主的创新发展

曾维和:“水生态文明建设” 能促进水环境持续改善吗?

李利文:城市基层公共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的组织逻辑

丁魁礼:科研不端行为的惩罚强度研究

谢治菊:农户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谢治菊:新技术对口述史研究的影响

陈潭:大数据驱动公共卫生应急治理的智慧图景

陈潭:数字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着力点与新路径

周利敏: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风险治理创新

周利敏:大数据时代的社交媒体与自然灾害治理

周利敏: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周利敏:基于环境正义视角的灾害社会工作创新

谢俊贵:中国抗疫的信息时代精神探析

谢俊贵:疫控社会学学科构建的现实基础与发展前瞻

谢俊贵:传统文化传承的诗经范式及其创新运用

谢建社:在《环境智能与人性化计算杂志》发表论文 

董石桃张茂元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