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研究生苑||关于研究生招考复试的38个疑问



关于研究生招考复试的

38个疑问


致广大而尽精微

——《中庸》

 


【王德华按】2014年1月份的时候,《求学考研》杂志的一位小伙子想就研究生复试对王德华老师进行一些采访。采访提纲很细,问题很多。在一个下午,王老师回答了小伙子一些问题,有八个方面。小伙子根据采访记录和录音,回去进行了整理。王老师在他整理的文稿上,进行了一些文字修改。感觉有些表述,还是不好,希望他再进行文字加工,进一步简练。不知道这个采访稿后来怎么样了,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消息。今年的研究生复试已经拉开序幕了,将这些文字公开,也许对一些考生会有些许参考价值。有些说法和观点,很随意,也是个人的看法,所以一定有不足,甚至是错误的。相信研究生考生们会有自己的判断能力。作为交流吧。
一、联系导师
1.《求学·考研》:在复试前,学生有必要联系导师吗?
王德华老师:有必要。这个问题涉及到研究所和高校,不同的招生单位培养方式有所不同。有的高校硕士培养的第一年不分导师,采取轮转机制。招生简章上没有具体到专业的指导导师,所以不知道该联系谁。不过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也应该尽量联系导师。考研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选择,一定要清楚自己想学什么,对哪个导师的方向感兴趣,这是报考的基本前提,这样也好有目的联系相关导师。
虽然科学院的研究所一般会列出导师姓名、招生专业、研究方向和招生指标等,但还是要联系相关导师,因为可能导师心中已经有目标了,或者已经接收推免生了。此外,一些导师并不是每年都有招生指标,网上信息可能没有及时更新,在这种情况下一定要联系导师。千万不要担心浪费导师的时间或打扰导师,一般导师也想了解你,真正做学术的老师,不会怕学生打扰的。
2.《求学·考研》:学生什么时候联系比较好?
王德华老师:不单单是复试前要联系导师,学生应该在报考之前就要联系导师。我上一个问题已经涉及到这个方面了。
3.《求学·考研》:在学生联系您的邮件中,一般存在哪些问题?
王德华老师:缺乏相应的规矩和礼节,如邮件中没有称呼、没有落款。有时候称呼是错的,明明联系的是张老师,却称呼尊敬的李老师。这一看就是复制粘贴过来的。这些都是细节,但做学问的,都很关注细节。特别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导师一般不会理会。
4.《求学·考研》:有的学生想让导师多了解自己,于是在邮件中写的比较多,如社团活动、社会活动、参加过的企业实习,等等,这样的简历是导师愿意看到的么?
王德华老师:你参加了社团活动、社会活动都可以写,但导师更想了解的是你通过这些活动你有哪些收获、体验和感悟。更喜欢看到科研活动的介绍。
5.《求学·考研》:通过学生的邮件,您想看到哪些内容?
王德华老师:导师最想看到的是你的学习成绩;其次,是参加过哪些科研活动,这是显示你能力的地方,因为你是来考研的,不是公司招聘;第三,要有个人自述,可长可短,主要内容是为什么选这个专业,为什么选这个导师,将来有哪些计划和打算。国内的学生写个人自述存在的毛病是套话、空话太多,什么爱国、爱党等等。个人自述所体现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坦诚,实在,纯朴,容易打动人。 
6.《求学·考研》:学生在复试前,联系多位导师,是不是一件比较犯忌讳的事情?
王德华老师:不忌讳。但最忌讳的是群发邮件。群发的邮件基本上会当做垃圾邮件处理,没有一个老师会认真看你的群发邮件,也不会回复。 
7.《求学·考研》:复试前,您认为学生多久联系导师一次比较好?
王德华老师:不要太频繁,你要真有事要问,不要想起一件事就给导师打电话、发邮件,因为导师一般都比较忙。
8.《求学·考研》:在复试之前,学生要求见面,您会见一下学生吗?
王德华老师:我一般会愿意见。复试,能见导师就见导师,电话通信的效果还是不如见面的效果好,有时候面谈5分钟可能就把事情敲定了。学生都到办公室了,导师也不会拒绝。去年复试期间有个学生打来电话,我在电话中说我是有个名额。过了一会,学生打电话说,她已经买好了来北京的车票了。学生都来了,即使我没有安排时间,也要挤时间见一下。导师不会讨厌这样的学生。
9.《求学·考研》:每年联系院长等有行政级别的导师或者是“大牛”都非常多,您怎么看?
王德华老师:这要按照学生的类型来说。如果学生的依赖性比较强,导师不指导的话就不知道怎么做,这样的学生尽量不要报有行政级别的导师,因为行政事务会有很多杂事,他不会有普通老师那么多的时间去指导你。独立性强的学生报什么样的导师区别不大,他需要的是时间、空间、经费和自由,他有自己的想法,方法也可以自己解决,导师没有时间,并不影响他。如果真要做学术,要挑一个对特别有利的导师,能帮你一辈子的老师。
二、自我介绍
10.《求学·考研》:导师想从自我介绍中得到什么?
王德华老师:首先是学生对这个专业、方向的喜爱,通过本科学习这些课程,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其次,是学生做了什么科研,发过什么文章,甚至是诗歌、散文或小说也行。
11.《求学·考研》:什么样的自我介绍能让导师眼前一亮?
王德华老师:有个性的介绍。内容虽然都是那些内容,但是套路不能都是同一个样子,就像唱歌,虽然是同一首歌,但每个人唱的味道都不同。复试的时候,面试小组要面试多位考生,如果学生都按同一个套路下来,肯定后面的学生介绍到一半的时候,老师就不让你介绍了,所以一定要突出个性。如果没有个性,就简单明了。
三、英语
12.《求学·考研》:在您看来,英语对于读研的重要程度如何?
王德华老师:纯自然科学,纯理论科学,生物科学等,英语的确很重要,因为要阅读国际最前沿的文献,与国际学者交流。但是,导师最看重的还是学生的能力,英语只是个工具,英语好不一定能力就强。
13.《求学·考研》:在您看来,英语在复试中的重要程度?
王德华老师:复试英语,硕士不是太看重,因为笔试的考试已经很严格了。复试的时候,一般是考查一下阅读和理解能力,发音和听力等口语能力。 
14.《求学·考研》:在复试中,怎么考查学生的英语水平?
王德华老师:我们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找一位从海外回来的老师问学生一些问题,这往往是考查学生的口语和交流能力。一般是问一个英语问题,两三句话就能考查出来学生的听力和口语。第二种,是给一段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和翻译,了解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15.《求学·考研》:在复试中,导师会用英语问专业问题吗?
王德华老师:不多,多是问一般的问题。也会有比较专业的提问。复试没有固定的程序,一般很轻松,有些问题是即时问的。
16.《求学·考研》:有的学生初试之后,为了能够在复试之中增加胜算,专门去考一下雅思、托福等语言证书,您认为有必要吗?
王德华老师:专门为了复试去考证书,没有必要。但是如果已经有了这些成绩,展示一下,问题也不大。英语水平还是主要通过你的表述,与老师的对话,对文献的理解等等来展示的。没有必要刻意的去参加这些培训。
四、礼节
17.《求学·考研》:在复试中,您会关注考生的礼节方面吗?
王德华老师:关注。复试中的礼节是非常重要的。
18.《求学·考研》:您认为,学生在礼节方面经常存在哪些问题?
王德华老师:度要掌握好。要有自信,有尊严。比如一进门就给所有老师鞠躬,这就过了。师生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平时怎么做,复试时候怎么做就比较好。打个招呼,问候一下,就可以了。
19.《求学·考研》:在复试中,您认为学生什么样的着装比较得体?学生穿正装是否合适?
王德华老师:要正式一点,要干净整洁,不一定要穿西服。应该说,再怎么正式都不为过,这是基本原则。便装也没问题,但一定要整洁,千万不能邋遢。年轻人,应该展示朝气和生机。
20.《求学·考研》:有的学生认为来见导师,空着手的话是不懂礼节,一般想着带个礼物,您怎么看?
王德华老师:千万不要带,小礼物都不行。送礼,是很多科学院的老师很忌讳的事情。严重的话,如果学生带礼物,这学生可能就没有希望了。这不是人之常情,而是有意在讨好,年轻人不要学这些市侩庸俗的东西。
21.《求学·考研》:您有哪些细节提醒学生?
王德华老师:如复试的时候,进屋要先和导师们打个招呼,这是最起码的礼节,然后听主席怎么安排。要放松,不要紧张。如果太放松,太随意,也不好。
回答问题,不能老师问到一半就抢答、争论,甚至辩解。当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让你停,你就停。如果你有特别重要的话要说明,可以提出要求。回答问题,一定要简练、到位,不要绕圈子,云里雾里的,要实事求是,坦诚。
注意自己的行为,不能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复试的时候,要关掉手机,更不能查看短信手机。要学会与老师们交流,不能自说自话。
要做到阳光、自信。复试结束,起身离开的时候,要道一声谢,有始有终。
五、跨专业和往届生
22.《求学·考研》:在每年的复试中,跨专业的考生多吗?大约能占全部参加复试考生的多少呢?
王德华老师:有,但不多,应该鼓励,有些导师很喜欢跨专业的学生。
23.《求学·考研》:导师一般喜欢跨专业的学生吗?鼓励学生跨专业考研吗?
王德华老师:喜欢,鼓励。如果学生对所跨考的专业感兴趣,有这种内心呼唤的话,做一些尝试是值得的。跨学科是容易做出成绩的,我们也非常鼓励和喜欢这些跨专业的学生。
24.《求学·考研》:导师对跨专业的学生的专业基础,会不会有所顾虑?
王德华老师:会有所顾虑,尤其涉及到实验技能等,但主要考查的还是能力,如学习能力,独立能力,基本背景等。如果喜欢,一定是花费了时间去阅读了一些书,或做过一些相关的事情。
25.《求学·考研》:在什么情况下,学生跨专业考研比较合理?
王德华老师:将自己的本科专业基础与所跨的专业结合起来,这样会有优势。很多物理、化学、数学出身的人,在生物学研究中做出了重大成就,也有不少诺贝尔奖的成果。
26.《求学·考研》:跨专业的学生,他们的专业知识难免不足,可能只是学了考研的几门课程,导师提问问题的时候会不在这方面“手下留情”和“科班”出身的学生区别对待呢?
王德华老师:对这两类学生,导师的心理预期是不一样的,要求自然会有所不同。同样一个问题,差不多的回答,导师如果给“科班出身”的学生打60分,若跨专业的学生可能就是85分了。
27.《求学·考研》:在往年的复试中,往届生多吗?能占多大的比率呢?
王德华老师:有往届生,但还是应届考生多。
28.《求学·考研》:导师会不会介意往届生的年龄?
王德华老师:一般不会在意,但年龄过大,老师也会有一些迟疑的。年轻不怕,15岁大学毕业都没问题。二十二三岁,二十四五岁,比较正常的年龄,这都不会有问题。如果考生要是三十岁以上,导师还是会有顾虑的,上限还有要考虑一下的。年轻的学生不怕失败,敢于和导师做一个时间很长的课题,但是年龄偏大的学生在这方面的勇气就有所欠缺。
不过,不同的专业方向不一样,因为往届生有往届生的有点,工作踏实,比较珍惜机会和时间,有些探索性不少很强的方向和课题,有些导师也会喜欢年龄大一点的学生。
六、实验技能
29.《求学·考研》在复试中,导师对实验技能是如何考核的?
王德华老师:两种方式。一种,是问细节问题;一种是专门的动手操作实验,就是到实验室做一个实验,这在中科院的研究所比较常见。
30.《求学·考研》可能由于本科院校的实验设备非常简陋,实验设施不完善,有些实验学生别说做过,就是实验器材都没有见过,更不用说使用了,这样的学生应该怎么应对实验技能的考查呢?
王德华老师:如果没有做过这个实验的话,就要实话实说,说没有做过,然后再说自己做过什么实验,可能的话老师会安排你做相关的实验。要知道,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考查的主要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如利索不利索,熟练不熟练,专业不专业等。
有些学校确实没有条件,但任何一个大学都会有起码的科研条件,会有一些基本的实验设备。虽然你不会用一些没见过高档的实验设备,但当导师考查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学生一定要想办法说服老师你有这个能力。比如,因为我所在的学校没有这个仪器,但我们学校有什么仪器,你很熟悉使用方法,比如显微镜,如果学生说的很清晰、很到位,就可以侧面证明学生有这个能力。
七、专业问题
31.《求学·考研》:在复试中,导师会考查学生很具体的专业知识吗?
王德华老师:有的老师会有意识地去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也会问得很细,可能会问到具体的概念、具体的实验步骤,甚至是具体的实验细节。
32.《求学·考研》:您会问到专业内的热点问题吗?
王德华老师:一般来说,我们要求博士生要有这种关注学术前沿的视野和能力,对硕士生要求的不是那么高,但是复试中也多少会有所提及,如今天转基因话题比较热的时候,可能会有导师问一问的,但一般不会影响复试成绩的 
33.《求学·考研》:导师想从热点问题中,考查到什么?
王德华老师:关于问热点问题,导师想考查的不是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是否对一些热点问题关注。还是以转基因的为例,考查的不是你知道电视上说什么了,哪个专家说什么了,而是大学生要有理智,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兴趣的话,就会追踪这个过程,自己有能力进行综合分析,能够理出一个头绪来。 
34.《求学·考研》:您会问到学生本科毕业论文的情况吗?
王德华老师:有时候会问一问,考查的核心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什么做这个课题,课题的意义,主要实验设计,数据分析,要解决什么问题,是怎么样解决的,等等。如果是自己做的,应该了解一些具体细节的。
35.《求学·考研》:导师问学生问题,学生不知道,直接回答说不知道,这样好吗?
王德华老师:实话实说最好,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一个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知识。但如果最基本的知识也不知道,,如连最基本的实验步骤和基本概念等都说不上来,导师就可能有很多担心了。 
八、兴趣
36.《求学·考研》:现在很多学生读研并不是为了以后走学术道路,而是为了就业等,但是担心导师会不喜欢对科研没兴趣的学生,导师们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看的呢?
王德华老师:现在的大环境确实有这种情况,所以导师们也不会刻意去抱怨这个事情,但我们还是希望喜欢读研的学生能够走学术的道路。学生对这个问题要实话实说,你是决定只读硕士,还是没想好,还是一定要读博士,或者读研就是为了体验一下研究生生活,等等。导师对此一般不会太介意,但导师会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个人追求而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读研究生,是一个经历,是一个各方面提高的过程,有兴趣和有机会体验一下,是不错的,至少不遗憾。但是,人生是短暂的,尤其是青春时光是非常宝贵的。哪个对自己的未来更重要,每个学生是需要认真思考的。所以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是有道理的。不管将来是否走学术的道路,但一旦选择读研,就要认认真真完成学业,按部就班接受到该有的训练,对自己负责,对导师负责。 
37.《求学·考研》:您在研究生的复试中,除了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外,您会问考生的爱好、兴趣吗?
王德华老师:一般来讲,爱好、兴趣等,导师会问的,如读过什么课外书,有哪些特长和爱好等?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没有任何的兴趣和爱好,也不希望自己的学生只会死读书。虽然尊重个性发展,但一个人没有爱好,生活是很单调和枯燥的。
38.《求学·考研》:什么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兴趣、爱好会产生一些不好的影响?
王德华老师:这涉及到一个度的问题,任何事情都不能太过了。如有学生喜欢打球,也打得很好,这很好,但如果三天两头去参加比赛,或者有学生唱歌不错,但天天去参加各种训练和演出活动,经常转战南北的参加演出,这样就过了。因为这必然会影响主业,学生一定要分清在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主次要分清,主次要明白。
总之,复试还是需要自身的基本功,需要的是实力,是平时的积累和努力。这里说的只是一些表面的、常规的方面,真实力是不好准备的。考核的问题也是不好准备的,答案也没有统一的。只要有能力,基础扎实,有潜力,注意一些细节,这样会更彰显个性和优势。考生一定要诚实、开放、阳光和自信。




⚪来源:科学网博客;作者:王德华。

⚪说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供参考。

编辑|廖令剑
编校|刘  璇
编审|黄小哲监制|杨  芳

2022诚邀海外英才申报优青项目通告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招聘公告

广州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后招聘简章

2022年广州大学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

2022年“百人计划”教师专项招聘公告

2022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申报通告

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通告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通告


News

大家都在看


院友寻踪

院友寻踪||王永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获得者

院友寻踪||黄思静:助力中国女篮晋级2022世界杯

院友寻踪||梁锦辉:要韧性而不任性

院友寻踪||张清梅:哪儿有需要,我就去哪儿

院友寻踪||林国康:村民“知心人”,扶贫“指路人”

院友寻踪||周静静:全力以赴,静待花开

院友寻踪||翟春歌: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

院友寻踪||唐   舟:去寻找,去成长你自己

院友寻踪||赵俊威:缘于兴趣,忠于热爱

院友寻踪||黄想标:好运藏在努力里

院友寻踪||陈毅锋:港澳青年需融入湾区发展

院友寻踪||钟   炜:扬起风帆,乘风破浪

院友寻踪||刘明珠:不负当下,不畏将来

院友寻踪||蚊倩柔:用行动诠释“一扶”故事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现代大学教育之发展,瞬息万变。而社会国家及宇宙太空事物,无时不在变动之中。故培育人才,如何以适应社会之需要,如何以改进社会之事业,以达到社会福利之最高标准,大学教育之责任重大也——陈炳权(广州大学创校校长)

公达书生

公达书生||谢建社:投身教育,建设社会

公达书生||曾维和:和衷共济,维生出新

公达书生||沈本秋:勤种春华,静待秋实

公达书生||张茂元:花繁叶茂,道法多元

公达书生||董石桃:石赤不夺,桃李春风

公达书生||王枫云:墨染丹枫,拂展云笺

公达书生||夏   宏:夏雨沐物,宏浚而昌

公达书生||周利敏:殷民阜利,逊志时敏

公达家书

公达家书||第1封: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2封:选择了远方,就风雨兼程
公达家书||第3封:带着爱与支持,成就更好自己
公达家书||第4封:前路漫漫,相继而行
公达家书||第5封:云中锦书,衔于桂花
公达家书||第6封:寻找大学生活的社会现场公达家书||第7封:心怀感恩,砥砺前行
公达家书||第8封:不说再见,只因远行是归程
公达家书||第9封:你是我人生最美的遇见
公达家书||第10封:来时携初心,别时亦如初
公达家书||第11封:让阅读和城市的温暖传递
公达家书||第12封:永生难忘的美好时光
公达家书||第13封:在光与爱中努力奔跑
公达家书||第14封:无高考,不青春

公达家书||第15封:研究需自训练始

公达家书||第16封:期待遇见最好的自己

公达家书||第17封:触摸质性研究的温度

公达家书||第18封:自然之回望

公达家书||第19封:最近的距离,彼此的牵挂

公达家书||第20封:重建我们生活的新秩序

公达家书||第21封:在怀念和寻找中行走

公达家书||第22封:寄思故乡,感念师恩

公达家书||第23封:爱我所爱,初心如磐

公达家书||第24封:立足时代,书写青春

公达家书||第25封:敢梦敢当,行则将至

公达家书||第26封:博学笃行,行远自迩

公达家书||第27封:诠释青春,铸就辉煌

公达家书||第28封:跃入人海,做奔腾的浪花

公达家书||第29封:青春有梦,创业相随

公达家书||第30封: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问候

公达家书||第31封:团结一致,共展未来

公达家书||第32封: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公达家书||第33封:有事做,有所期待

公达家书||第34封:研途路漫漫,有你们作伴

公达家书||第35封:时遇数载,恩情愈浓

公达家书||第36封:难忘两年驻村扶贫路

公达家书||第37封:在创新创业中创造未来

公达家书||第38封:顺从吾心,无问西东

公达家书||第39封:人生难言完美,活出自我精彩

公达家书||第40封:眼望苍穹,心有日月

公达家书||第41封:不是逢人苦誉君,亦狂亦侠亦温文

公达家书||第42封:始于坚持,终成美好

【联络】广州大学城外环西路230号文逸楼。邮编:510006。电话:(020)39366783(行政)、39366775(教学)、39366776(学术)、39366703(学生)。邮箱:gzggxy@sina.com。微信:gzdxggxy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