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帆视点】高昌:诗要“活色生香”
高 昌:诗要“活色生香”
前些时,陆续参加了几个华语诗词大赛的评委工作,读了大量的今人尤其是来自基层的诗词作品。体味着诸位参赛者对祖国的赞颂、对家园的深情、对生活的热爱、对明天的美好憧憬,令人很感动。这些大赛主要面向广大基层作者,他们的作品很多都是有感而发,表达自身体会,是以大众的心态反映大众的心声,满腔热情、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作者心中的美好情愫。稚拙中有纯真,平易中见诚挚,别呈一番景象。
有的作品典雅周正、雅俗相融,劲道十足、智趣盎然、从容不迫的词语营造出圆融厚重的境界;有的作品亲切恬淡、莹洁清澈,高古中有温柔,刚健中有敦厚,常世常情中别有超然之韵。但是也有一些作品,尤其是来自一些大学生的作品,尽管技术纯熟,辞藻优雅,缺点也十分明显,突出表现是个性不足,共性化的题材和词汇较多,面目相类,意象成熟,视角有些偏窄,等等。
很多人都爱写诗,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写出新意,写出诗味。我读到的作品中不乏空洞的生硬呐喊和东拉西扯的辞藻拼凑,究其原因,还是缺少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美学发现,缺少深刻的生活感触和哲学思考。
读今人诗词,我很看重“活色生香”这四个字。很多年前,胡风先生曾经批评说:“现在的诗,语言上是技巧,意思上是能说会道……”他认为诗除了这些,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就是,“要诚恳,即使幼稚一些也没关系。”胡风先生这段话虽然说的是当时的新诗,但是对今人写作诗词,相信也会有些借鉴意义。
诗词写作,不是为了显示所谓的“能说会道”,不是为了写诗而写诗,因为还有更多的情怀襟抱需要吟咏分享,也有更大的家国命途、更复杂的风云世相需要去关注和观照。比如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诗句很美,表现的却是一个美丽的悲剧。吐丝成茧,被束缚的却是自由的天性。如果把心灵的翅膀困进厚厚的茧壳,就无法体验飞翔的愉悦。同样,如果把诗心束缚在精密的平仄技术、惯性的话语体系、类型化的价值观念或者一味排斥异己、唯我独尊的朋友圈子里,其结果就很容易坠入蚕茧式的诗学思维,吐丝自缚,桎梏性情。
诗人边国政老师曾经给我写过一个留言:“打开自我,拥抱世界。”我一直记忆犹新。好的作品,一定要打开自我,要突破既有的思维定式和语言樊篱,要营造灵动神奇的意境和真挚感人的艺术效果。我心目中的好诗词,质地如丝绸,是柔软而又温暖的,并且宽广、悠长、有包容度。葆有和修持一颗这样晶莹的诗心,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细致和鲜明,更加美丽和丰富。
作者简介
高昌,1967年生于河北辛集,198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现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主编、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主任、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委员。
打开如下接,参看更多云帆视点:
【云帆视点】刘梦芙·近代名家诗词分论(一):黄遵宪思想与“诗界革命”论衡
云帆·个人专辑集结号(不断添加中)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并置顶云帆
作者:高昌;约稿、编辑:天风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