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 | “無師自通”的學習奧秘
01
學問的修養、道的修養,都是這個原則,要“自得”。
孟子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孟子說,人的修養,是要恢復到“赤子之心”的境界,要怎樣才能達到呢?不能以填鴨式的教育硬塞,要以啟發式的教育使其自得,這和後世禪宗的教育相同。我們知道,禪宗祖師的教育方法、所走的路線都是這樣,也就是“深造之以道”,才能達到“道”的境界。
什麼是道的境界?在這裡暫以孟子的觀念來解釋,就是恢復到“赤子之心”的境界,也就是由後天修養回復到先天的境界。
要怎樣才做得到呢?要他“自得”,也就是自悟。假使不是“自得”而是被教的,就不能活用。例如現在有許多人學修道,學打坐,一開口就說:老師教我這樣打坐的,好像是為老師而修道、打坐的。老師教了重點,教了方法,自己就要能夠活用;自己不去體會,不去活用,這就是不能夠自得,而是拿到雞毛當令箭了。
禪宗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話:“懸崖撒手自肯承當,絕後方蘇欺君不得”,意思就是學問修養要自得,自己啟發自己的靈智,就是道的境界;不是從老師那裡填塞進來的,也不是接受的。否則就變成了宗教的教條式信仰,那並不是道。
只有自得的,則能“居之安”;而“居之安”並不是指房子住得好,是指平常都在自己所得的本位中。“居之安則資之深”,這個“資之深”,不是現代語老資格的意思,“資”是資用,也就是說,平常處世可以應用你的道。因此出世、入世都在道中行,則“取之左右逢其原”,出家也好,隱居也好,不出家也好,為官也好,都處在道中。所以學問之道要“自得”。
過去聖人的言教,都是要我們能夠求其自得,這也是從“赤子之心”來的。學問的修養、道的修養,都是這個原則,要“自得”。而學問以外的培養,則要學識。嚴格說來,學問就是道,而其他各方面的知識、寫文章等,那只是學識。
——《孟子與離婁》
02
文章典故知識儘管淵博,沒有真正自己悟道的見解,還不夠格做人師。
迦旃延回憶有一次佛給比丘們講了小乘法的基礎,其後他就替比丘們演繹自己的心得。不料維摩居士到來,指斥迦旃延是在用凡夫的生滅心給比丘們說法。思想、推論、學問都是生滅心,一個念頭接著一個,思想生了隨即又滅了。
《禮記》中的《學記》篇也提到:“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文章典故知識儘管淵博,沒有真正自己悟道的見解,還不夠格做人師。
這裡維摩居士說,迦旃延還沒有悟到實相般若,也就是最高智慧。實相就是無相,所以般若無知,如果還有一個智慧境界存在,就不算。比方真正最高學問的人,常覺得自己沒有學問,乃至到了文字一字不識之境,沒有了文字相。如上文維摩居士對須菩提說:“智者不著文字……文字性離,無有文字,是則解脫。”對目犍連說:“法無名字,言語斷故。”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03
教化最高的道理,是引發人性中本自具有的智慧,“無師自通”,並不是有個東西灌注進去使你明白。
教化最高的道理,是引發人性中本自具有的智慧,“無師自通”,並不是有個東西灌注進去使你明白。這種啟發式的教育,活活潑潑的,如孟子所描寫的“躍如也”,因此可以不偏不倚,“中道而立”。如果老師呆板地告訴學生,填鴨式的教育,那就釘在一個死角,鑽到牛角尖裡去,就不是“中道而立”了。
如果老師呆板地告訴學生,學生雖然懂了,但已經落後了幾十年,等到學生趕上老師,老師又往前去了。而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後一代超越前一代。如果引用禪宗的教育方法,來發揮孟子的教育思想,可舉出很多很多的例子。禪宗的大師們,經常用這種“引而不發”的教育手法,對於聰明、伶俐、有智慧的人,輕輕點撥一下,使人自肯自悟,不然就是“誤”了。
——《孟子與盡心篇》
往期 · 推荐
歡迎點擊閱讀
我們必須有獨立不倚的澡雪精神,才能挺拔在俗世之中
成由勤俭败由奢
“嫦娥奔月”的傳說,對人類迎接未來太空文明有何深刻啟示?商貿不要浮誇的“繁榮”,必須要“居安思危”要懂得“吃飯難”的道理中國希望和平共存的世界苦才是人生?股票、期貨、金融衍生產品...不要玩昏了頭……真正的政治最高點是四個字,“安居樂業”無往而不勝的“ 天下第一拳 ”成年人的第一課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人能做好這六點, 就天下太平了逢凶化吉的“密碼”教化的最高道理,“無師自通”美國文化不是人文文化的指標我從不跟著時代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