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信仰】-韩德尔
名人的信仰
韩德尔
(樊老师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写成巨著“名人的信仰”,兹借QT灵修平台网络发布。欢迎大家推介转载!)
韩德尔
(18世纪英国籍德国人作曲家、汉诺威选侯宫廷乐长)
韩德尔(又译“亨德尔”)是德国巴洛克时期的伟大作曲家,他的伟大作品都是为了荣耀神,他用圣乐向万民传福音。德国人说他是“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而英国人说他是“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奥地利作曲家海顿(参海顿条)在一个纪念会上含泪说:“韩德尔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贝多芬(参贝多芬条)誉他为“我们所有人中最伟大的一个”。韩德尔在12岁时,就成为助理管风琴师,17岁起任教堂管风琴师。他的作品大部分取材于圣经,他把作曲作为他用来描述神创造之奇妙的表达工具。他集中全部精力,发挥出全部创造性,进行神剧的创作。他写的最著名的神剧有《弥赛亚》、《复活》、《以斯帖》、《底波拉》、《以色列人在埃及》、《参孙》、《扫罗》、《所罗门》、《耶弗他》和《约书亚》等,正是神剧使他获得最伟大的艺术成就。
韩德尔创作的神剧中,以《弥赛亚》最为有名,这是一部音乐水平最高、基督教气氛最浓的圣乐,旋律雄浑,和声优美,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基督徒对耶稣基督完成救赎大功的万分激动的喜悦心情。《弥赛亚》的内容范围广阔,令人叹为观止。全曲起自弥赛亚(即基督)来临的预言,至他升上高天加冕为止。该剧可说是一部属灵的史诗。当时伦敦报纸称之为“激动人类的无价之宝”。《弥赛亚》神剧的确是一个大异像,它生动地刻画出神奇妙的救赎。此剧写成后200多年来,全球无以计数的听众分享了韩德尔的异像。英国大布道家卫斯理(参卫斯理条)在日记中写道:“今日前往布利斯托教堂聆听韩德尔的《弥赛亚》神剧,演出中听众屏气凝神,神情肃然,甚至比听道的态度还严肃。”
全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督即将来临的预言和耶稣的降生,其中有一段《田园交响曲》;第二部分表现耶稣的受难、死亡、复活和升天,从忧伤的合唱“看见神的羔羊”开头,高潮处就是最著名的《哈利路亚合唱》(“哈利路亚”意即“要赞美神”);第三部分表现“基督拯救世界”,以“我知道我的救主活着”的著名咏叹调开头,结尾是“被杀的羔羊是配得……”、“颂赞和尊贵……”和“阿们合唱”。韩德尔以近乎疯狂的激情,投入《弥赛亚》的创作工作,在完成这部作品时,他高兴地说:“我想神已向我招呼了。”
目前此曲的原谱仍完整地保存在英国的西敏斯特大教堂内,共有354页之多。后世对韩德尔何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磅礴辉煌的巨作,始终不解。按常情说,这样一部作品在23天之中,休说是写,就是抄一份也够吃力的。他写这首诗歌,必然是圣灵的感召,他开始写第一个音符,便觉得灵感如潮,不能自已,无时不觉得内心为一种对基督高度崇敬的感情所激发,终于以奇迹般的速度完成。因此,每一章节,每一旋律都充满了智慧、感戴和尊荣的情操。写到某几节时,他曾感极而泣,正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说,他是“蘸着泪水写成的”。
过了两个半世纪后,韩德尔的声誉历久不衰,这使我们很难想像《弥赛亚》创作之初的种种困境。这部伟大作品的产生,背后有一个故事:韩德尔的朋友詹尼斯有一次写信给他说:“我最近把圣经中50节最重要的有关耶稣基督的经文归纳起来,盼望你给它写谱。”而且说这是“神的启示”。那一张信纸到他桌上时,他并没有看;那时正是他债台高筑,整个人生在破产的威胁之下。他原是德国人,当时英国人排斥外国文化,他虽取了个英国名,大家还叫他“德国佬”。有一天晚上,他因为太困苦了,又抱着满身的病痛,在伦敦泰晤士河边行走;他当时心里想:“神啊,让我死了算了!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活着也没有创作力了。我已破产,身体被打过,又有暗伤在内,已是一个瘦弱的老人了。”那时他56岁,孤苦伶仃。当他正在哭得老泪纵横时,突然间听见教堂的钟声响了,他说:“主啊,如果你给我新的盼望,求你给我新的创作力,好叫我活着还可为你做一些事。”他就走回家,把衰老的身体靠在椅子上,他的手一放在桌上,就摸到那张信纸,拿起来看,是那50节经文。第一句话就是“你们要安慰、安慰我的百姓。(赛40:1)”他的眼泪马上流下来,就开始写、写……从那一天开始,马不停蹄,流水之笔一直写下去,连续写了23天,不知一天睡几个小时。有时蹦蹦跳跳,有时走上走下,有时放声高唱“哈利路亚!哈利路亚!”他边写边弹边流泪,仆人送午餐来,见早餐连一滴水都还没有动,面包还在那里,吓得以为老人忽然发神经了。等到写完时,整个人不能支持就倒了下去,还病了几天。但他更加感谢神!后来他讲了一句话:“我看见天为我开了,伟大圣洁的神向我显现。”在音乐历史中,只有他一个人在活着敢讲这样的话,这个异像帮助他写下了不朽的作品。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痛苦实在是造就并使基督徒长进的好机会。他的晚年虽然充满艰辛,然而他再也不灰心,他那重新恢复的信心始终得胜,一直维持到生命的终点。写《韩德尔传》的纽曼爵士说:“境遇愈苦涩,韩德尔却愈发唱得甜美。世人打击他,他却打动世人。”另一位写《韩德尔传》的迈耶斯说:“《弥赛亚》是一部基督徒信心的缩影,它将基督徒献身的情操,从敬虔、委身、悔罪到满怀希望、信心、喜乐都逐一细腻地写了出来。”
《哈利路亚合唱》是在《弥赛亚》合唱里最完整、最突出、最能代表基督教精神的大合唱。该合唱中,韩德尔把“世上万国万邦必成为我主基督之国”这一段用了两次,而且以加重的语气来强调万国都成为我主基督的国度。不但如此,他用那句话作结束的表达,以后也影响了贝多芬著名的第五交响曲的第四乐章,贝多芬采用了韩德尔的风格来表达真正得胜的不是人的命运,而是耶稣基督万王之王的国度。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作品之一。
《弥赛亚》最先在都柏林(今爱尔兰首都)演出。第二年在伦敦演出前,一位记者在《泰晤士报》上写了这样一段话:“都柏林的成就,是万人空巷,韩德尔先生原来还有这么大的魅力,吸引这么多的人来听那伟大的合唱。他竟然在23天的时间里,一气呵成,把整个《弥赛亚》连音乐与整个总谱全部填清楚,这是音乐界里很特别的一件事。”
当韩德尔创作完成了《弥赛亚》,在伦敦看到都柏林演出非常荣耀成功的报道后,万分高兴。后来这事传来传去,在伦敦上演时,不但英国很多贵族王室的人,连英王乔治二世也来观看。当他们一首、一首地听下去时,听到“我要摔破那些抵挡我的人,如同窑匠把瓦器打得粉碎一样”,“反对我的人在笑,我从天上嗤笑他们”;忽然间诗班唱“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啊,他是万王之王,我只是一个小小的国王!”乔治二世特别为其中《哈利路亚合唱》深深地打动,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好像听国歌一样。为了表示对国王的尊敬,观众也全体起立。由此形成了一个延续至今的传统:不论在哪个国家,每当出现《哈利路亚合唱》的演唱时,观众便全体起立。《弥赛亚》是将基督教的全部信仰以声乐、独唱、合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弥赛亚》的问世而重新获得创作力的韩德尔,开始他一生中几部最壮美的作品创作,也正是因这样的作品开创了神剧历史的最伟大的时代——韩德尔时代。
《弥赛亚》在伦敦首演结束后,金诺尔伯爵向韩德尔道贺,推崇《弥赛亚》极具娱乐性,他回答说:“伯爵阁下,若此曲仅娱乐听众,我会深觉遗憾,我认为他们的感受应更胜于此。”其实《弥赛亚》是他唯一雅俗共赏的杰作。还有一位写《韩德尔传》的兰思评论说:“《弥赛亚》可能是惟一能赢得各方一致推荐的杰作。音乐评论家也都肯定他作品的成就,这在作曲家中是史无前例的。”
在讲英语的地方,《弥赛亚》是最著名的合唱曲,它似乎蕴含着一股神秘的魅力。纪念耶稣降生和复活的音乐作品很多,而流传至今同为乐林内外所推崇,广受世人宝爱者,当首推《弥赛亚》,而且是不可少的节目。两个半世纪以来,每当纪念耶稣降生,全世界从农村的家庭聚会点到城市的大教堂,都会飘扬着《弥赛亚》这动人的歌声。其普及和崇高,在古往今来的神剧作品或较大型基督教合唱曲中,从来没有第二首堪称相比。最令人不解的是:无论由40人的小合唱团乃至4000人的大合唱团来演唱,其神韵和完美如一。数以万计的业余歌唱家,兴奋热切地咏唱着《弥赛亚》。对许多人而言,或为听众,或为歌唱者,《弥赛亚》是他们接触最多的音乐巨著。许多原本不喜欢古典音乐的人,也会情不自禁地欣赏它,甚至有些乐团专为演唱《弥赛亚》而设立。《弥赛亚》的突出不是偶然的,无论在韩德尔个人的创作上,抑或在音乐史有关神剧的演变过程中,《弥赛亚》是个里程碑,一个特殊的标志。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无损基督教音乐的意境和风格中,赋予了神剧以艺术生命。由于其结构宏大而精微,旋律庄严而美妙,加上对位精巧,和声丰沛,同时又有戏剧的效果,致使教会专用的基督教音乐,能越出堂院高墙,飞进一般的音乐厅中,而为广大的世人所喜爱。这是韩德尔的伟大成就,也是神剧史上的新领域。
韩德尔对自己创作的《弥赛亚》极为满意,他晚年双目失明时,还时常独自摸索用管风琴弹奏这首乐曲。1759年他参加《弥赛亚》的演出,因感情激动而晕倒在剧院里,八天后安息主怀。他终身未婚,作为基督徒,对女性极其严肃,有关他的风流艳事的记载是找不到的,这样的艺术家实在不多。
韩德尔死后得到极大荣誉,下葬于伦敦西敏斯特大教堂公墓,他的墓穴上立着一座他伏案写作的塑像,塑像的桌案上平放着神剧《弥赛亚》的总谱,在敞开的书页上写着:“我知道我的救主活着。”
在世界音乐史上,有三套音乐巨作,曾高居西方文明的顶峰:巴赫(参巴赫条)的《约翰受难曲》(1723年)和《马太受难曲》(1727年)、韩德尔的《弥赛亚》(1742年),这三曲的写成时间前后不到20年。1789年,即韩德尔去世后30年,奥地利作曲家莫差特(参莫差特条)受托改写《弥赛亚》管弦乐部分,以配合规模宏大的合唱,从此沿用至今。对此事,有人询问贝多芬的意见,他说:“韩德尔仍然活着。”贝多芬在临终前指着《弥赛亚》说:“真理在其内!”《弥赛亚》唱出救赎全景的真理,唱入人们心灵深处。
世界流行,在中国也广为传唱的《普世欢腾》歌,就是《弥赛亚》中一段改编配成的,庄严雄伟,或唱或听,都激发人振奋高昂,使人感到欢畅。另一首《天程竞走》歌所用的曲调是从韩德尔所写的歌剧《西罗》中选出,这是韩德尔一生所写三首诗歌乐曲中的一首。
耶稣没有写过一首歌,但最多的音乐为他而写,世上最伟大最多的诗歌是赞美耶稣。根据《吉尼斯世界之最大全》,圣诗至少有50万首,世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如韩德尔、巴赫、贝多芬、海顿等等,都用音乐来赞美耶稣。
樊老师近照
关注QT灵修公众号,请搜索:lxrj2016
亲爱的读者朋友:
感谢您关注福音媒体:“QT灵修”!本平台由一线福音牧者、婚恋辅导专家、基督徒学者及教会同工组建。意在致力传播纯正福音、推动信徒灵修及学习圣经、普及当代护教、传播优质咨讯、在线解答读者信仰生活问题。
诚邀您为我们守望、祷告、推介,感谢您对福音媒体事工的支持!
分享是一种美德和奉献,也期待您的原创投稿,或者美文推荐给我们,投稿邮箱:
472076103@qq.com
ronjoy@126.com
转载请留言授权/尽情分享见证
如果QT灵修让您受益,欢迎转发支持,使我们的侍奉可以持续且拓展:
往期文章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QT灵修)
为更好以文载道牧养众弟兄姊妹,本平台即将推出手机APP操作系统,安卓和苹果系统都可兼容运用;
新推出的APP提供更多灵修信息,且增加查经版块、婚姻辅导版块、护教类版块、见证版块等内容!
为届时及时推送该APP链接,请弟兄姊妹快速加以下微信,将来我们会第一时间向你推荐我们的新平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