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莱辛《卫生》

Lessing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01.22~1781.02.15),德国人,生于德国的萨克森,莱比锡大学毕业,德国戏剧家、文艺批评家和美学家。其美学著作主要有《关于当代文学的通讯》《拉奥孔》《汉堡剧评》等。他的美学思想集中表现在《拉奥孔》中对画与诗的界限及两者和美的关系的论述上,表现在《汉堡剧评》中市民剧的创立上,体现着浓烈的启蒙气息。《拉奥孔》通过分析古典雕刻与诗歌的表现手法的差异,论证造型艺术与诗的界限,即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界限,得出画更适合于表现美的结论。莱辛在《汉堡剧评》中,将批判锋芒直指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并以亚里士多德《诗学》为基础,创立了市民剧理论。市民剧包含着悲剧和喜剧的双重因素,是摹仿人的相互掺杂的悲喜情感而产生的。莱辛认为悲剧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怜悯与恐惧,净化观众的情感,达到适中的程度;喜剧的主要功能是通过笑培养“发现可笑的事物的本领”。在戏剧表演风格上,他主张将诗的表现激情与画的美的表现力结合起来;戏剧的使命在于描写自然,体现真实的合目的性,产生教育作用,提高观众的道德水平。作为启蒙主义思想家,莱辛批判虚伪的宫廷风格和“虔诚”的情感,用人道主义、浪漫主义取代已陷于僵死、衰落的古典主义。主张天才与艺术创造的完美结合,反对艺术创作中的固有的模式的限制。莱辛处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的转折点,将启蒙运动推向高潮。其美学思想预示了即将到来的浪漫主义美学的萌芽和蓬勃发展。




莱辛《卫生》


喝吧,弟兄们,让我们喝酒,

直到我们醉倒在地;

可是,别让国王们喝酒,

这应当去求求上帝。

因为,他们没有喝醉,

已把半个世界破坏,

如果他们喝醉了酒,

什么坏事做不出来?


钱 春 绮 / 译


莱辛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剧作家、美学家、文艺批评家。他写过很多美学著作,表达了强烈的启蒙气息。在他的代表作《拉奥孔》中,他探讨了诗和画反映现实的不同方法,分清了诗和画的界限,强调诗具有自己独特的作用,应该表现人的个性和感情,描写斗争,以满足资产阶级文艺的需要。他是德国启蒙运动后期的重要人物,为德国民族文学奠定了基础,发挥了比较大胆的批判精神。
莱辛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在《卫生》这首诗里,莱辛发挥了他所擅长的对现实的批判和讽刺。诗歌短短八句,却表意鲜明,极尽讽喻之能事。
“喝吧,弟兄们,让我们喝酒,/直到我们醉倒在地”,号令似的开头,极富感染力。诗中的主人公渴望以酒醉来麻痹自己,暂时忘记烦恼,忘记这个世界的种种不公和腐朽。“我们”喝醉了没关系,可是,千万别让国王们喝酒啊,瞧瞧他们,没喝醉的时候已经把这个世界弄得一团糟,要是喝醉了,这个世界还能让人生活吗?诗人把“让我们尽情醉倒”和“别让国王们喝酒”对照着呈现,短短八句,就写出了现实的黑暗腐朽和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
这首诗采用了传统的饮酒歌的形式。写饮酒歌一直是西方诗歌的一个传统,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诗人阿那克里翁就写过许多著名的饮酒诗:“拿水来,拿酒来……我哪怕发酒疯也不致轻狂昏乱。”中国唐朝时的大诗仙李白也是酒中诗仙:“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他们对酒当歌,以酒浇愁,在酒醉的状态中表达对现实的不满。这里,莱辛也借用了饮酒歌的形式,但是他并不完全用来以酒浇愁,他借助这一形式,通过对比,批判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
莱辛以“卫生”为题目,也有着它独特的含义。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下,这个世界已变得腐败、黑暗、肮脏,莱辛积极推广启蒙思想,希望通过教育和宣传,把人们从愚昧、落后、黑暗的封建社会中解放出来,希望这个世界变得干净些,卫生些,自由平等些。( 张 露 华 )




每首诗都有其具体情境,情境所激发的东西就是诗歌。诗歌是对特殊情境的回应,因而诗歌在某种程度上都多多少少有些戏剧化。有些诗歌的情境非常明确,就像《帕特里克·斯彭斯爵士》(Sir Patrick Spence)《在蓝色中醒来》(Waking in the Blue)这两首。但另一些诗可能仅仅暗示了它的情境,《西风》(Western Wind)《去吧,可爱的玫瑰》(Go, Lovely Rose)中,它们就含混不清。《深渊》(The Main-Deep)《在地铁车站》(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和《假如含有毒素的矿物》(If Poisonous Minerals),只能看出一些大概的暗示。情境在一首诗中是明确还是含混,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激发创作,这就像《帕特里克·斯彭斯爵士》可能需要一个完整的叙事,而《深渊》只需要一个不确定的观察者关于海浪运动的印象。 
情境引起一首诗对其做出回应,为了使诗歌变得能够理解,我们得对情境做出回应的言说者——诗人做出说明,归根结底,诗歌中的言说者是诗人。但我们先把问题变得更集中一些,先仔细审视诗歌本身。在衡量尺度的一端,一些非个人化的诗歌与一个完全不显示身份特征的作者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深渊》《在地铁车站》这类诗。而可以称之为“整体性声音”的《帕特里克·斯彭斯爵士》这首诗,虽然诗中有非常明确的角色以第一人称口吻在说话,但实际上其辨识度并不高。让我们移到中间地带,在霍思曼(Housman)的《再见,谷仓,烟囱和树》中,诗歌由一个身份清晰的人来言说,但这个言说者又是虚构的,他是个农村男孩,杀害了哥哥后,正想着逃走。但诗人霍思曼本人,是剑桥大学受人尊敬的拉丁语教授,他从未杀过任何人。再看《去吧,可爱的玫瑰》《西风》这两首诗,也是第一人称叙述,但我们却没有任何理由说,里面的“我”的虚构性比霍思曼的诗歌更弱。让我们到衡量尺度的另一端,在这类诗歌中,诗歌叙述者的身份角色和诗人的真实身份合而为一。就是说,这类诗歌是自传式的。《在蓝色中醒来》就是这样,对精神病院的独特早晨的描绘,甚至出现在诗中的医院的名字,都来源于作者的直接经验。 
一首诗就是一部小型戏剧,基于此,我们须对叙述者的特征有所了解,因为诗歌的声音不是凭空出现的。我们该从细节上思考我们所称之为诗歌语调、诗歌总体风格和基本情感的东西,它们如何从具体的言说者和前面所说的情境中获取源泉。因此我们首先得思考特定诗歌中所呈现出的叙述者的特征,而不管这个形象是模糊的、笼统的(像在《深渊》中),还是与诗人的真实身份相联系(如《在蓝色中醒来》)。 

从某种同样很重要的角度来看,诗歌都是虚构的,即使是那些自传性很强的诗歌。因为诗歌的声音必然是一种创造物,它不是自然的、自发的。狡猾的、明智的、讽刺的、敏感的,有几分幽默的美国北方农民和不成熟的哲学家形象,这些是罗伯特·弗罗斯特(Robert Frost)许多诗中的叙述者形象,这些都和那个进行选举、按时纳税的现实中的人相差甚远。真实的罗伯特·弗罗斯特出生于旧金山,本名叫罗伯特·E.李。他具有新英格兰的血统并在那里干过农场工作,后来他到英国开始真正的诗歌写作。他在信里曾说,他是在返回美国后,开始有意识地寻找美国特征,也就是构建诗歌的叙述者。另一个例子是威廉·巴特勒·叶芝,他对现实自我和诗人自我做出了区分,他认为诗人就像是一个戏剧化的角色,或者说是一个人格面具(a persona),克服了那个苍白的表层自我(the literal man),让诗人的表达更澄明有力[7]。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在《面具下的真实》中认为:“人越是以自我真实的身份说话,他便越是隐藏自我。当他有了一个面具,他便会告诉你事实。”和王尔德差异很大的另一位作家爱默生(Emerson)在他1841年的日记中也写到:“很多人在带着面具时往往能写出更好的作品。”



推荐阅读:

简·凯尼恩《征战忧郁》

勒内·夏尔诗20首

乔治·塞菲里斯诗14首

奈莉·萨克斯诗15首

安娜·斯沃尔诗16首

杰克·吉尔伯特诗选18首

曼德尔施塔姆诗12首

简·凯尼恩诗18首

勒内·夏尔诗14首

勒内·夏尔《三十三个片断中》

勒内·夏尔诗8首

勒内·夏尔诗4首

勒内·夏尔诗8首

埃德温·阿灵顿·罗宾逊诗4首

简·凯尼恩诗10首

朱迪丝·赖特诗10首

曼德尔施塔姆诗3首

曼德尔施塔姆《列宁格勒》

茨维塔耶娃诗2首

普希金诗6首

普拉斯诗4首

安妮.卡森诗7首

茨维塔耶娃诗38首

茨维塔耶娃诗5首

涅克拉索夫《诗人与公民》

普希金《自由颂》3个译本

普希金《安德烈·谢尼埃》

普希金诗12首

乔治·西尔泰什诗9首

切斯瓦夫·米沃什《诗论》

玛丽娜·茨维塔耶娃《山之诗》

塔尔科夫斯基诗13首

茨维塔耶娃诗4首

茨维塔耶娃诗6首

茨维塔耶娃诗9首

帕乌拉·伊诺德尔诗4首

安娜·丽塔·佛朗哥诗4首

金子美铃诗23首

北欧现代诗选56首

乔治·西尔泰什诗6首

巴朗恰卡诗8首

德里克·沃尔科特诗3首

扬尼斯·里索斯诗10首

贾尼·罗大里诗2首

塔尔科夫斯基诗10首

雷沙德·克利尼茨基诗24首

卡比尔诗选

威洛德·库马尔·舒克拉诗2首

阿兰达蒂·苏布拉马尼亚姆诗2首

尼尔马尼·弗根诗2首

库蒂·雷瓦蒂诗2首

S.约瑟夫诗2首

纳姆奥·达索尔诗2首

阿朗·科拉特卡尔诗2首

里尔克《时辰祈祷·朝圣》

梁宗岱译里尔克诗2首

里尔克《罗丹论》

里尔克论塞尚

里尔克《豹》

印度《阿达婆吠陀》

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室利·奥罗宾多诗2首

里尔克《果园》

里尔克《时辰祈祷·修士生活》

里尔克《预感》

里尔克《大火过后》

堀口大学诗3首

金子光晴诗3首

印度《梨俱吠陀》

金井直《木琴》

里尔克诗15首

里尔克诗14首

里尔克诗3首

里尔克礼赞


老来情味减 对别酒 怯流年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