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 CSCO丨郭军教授谈黑色素瘤领域进展,免疫治疗未来可期

仁医界 2021-04-01

黑色素瘤在我国虽然是少见的恶性肿瘤,但其死亡率高、转移率高、治疗难度大,因此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黑色素瘤领域不断取得研究进展的同时,在黑色素瘤临床治疗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要,其快速发展为黑色素瘤的治疗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CSCO大会中国黑色素瘤领域的领军人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军教授,为大家带来本届CSCO大会黑色素瘤领域精彩内容的分享。
专家简介


  郭军教授

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

CSCO副理事长

CSCO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Q1:作为每年CSCO大会最精华的内容,可否请您介绍一下在今年的黑色素瘤专场中有哪些精彩亮点?
郭军教授:本次CSCO大会的黑色素瘤专场内容非常丰富,包含了免疫治疗、脑转移、肢端/黏膜三个重要的专题。
第一个专题介绍了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免疫治疗最初在黑色素瘤领域开始应用,经过不断发展,现在几乎所有的肿瘤都应用了免疫治疗并且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相较于其他肿瘤还处于摸索单药治疗的阶段,黑色素瘤已经进行了PD-1联合化疗、PD-1联合靶向等治疗手段,走在了免疫治疗的最前列,代表了整个免疫治疗未来发展的方向。

第二个专题讨论了脑转移。由于黑色素瘤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患者生存也越来越长,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如果生存长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脑转移,而这已然成为目前黑色素瘤的治疗瓶颈。本次专场重点讨论了如何处理黑色素瘤患者的脑转移、标准治疗是什么以及后续如何开展治疗等内容。

第三个专题是亚洲人群的肢端/黏膜黑色素瘤。肢端/黏膜的黑色素瘤又被称为亚洲人群的特殊疾病。在中国,肢端/黏膜的黑色素瘤占比超过75%,远远高于欧美人群,因此制定肢端/黏膜黑色素瘤治疗指南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十几年来我国临床研究者进行了诸多尝试,为肢端/黏膜黑色素瘤建立了一个基本的治疗框架。目前国际的指南推荐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临床实际情况,中国的CSCO黑色素瘤专委会的专家们正在齐心协力,希望能够建立亚洲这两种黑色素瘤亚型的治疗标准,摆脱既往仅能依靠国外指南的现状。目前已经有了一些积极进展,未来可期。

Q2: 近年来我国黑色素瘤的诊治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您怎么看国内创新药企在黑色素瘤领域的成长?您对国产原研药物有什么期望?
郭军教授:近年来国内的药企的进步非常大。尽管过去我们是以仿制药为主,但通过化学药到大分子药物的仿制过程,我们获得了一定的自主研发能力,从而摆脱了单纯依赖进口的现状,而且价格较进口药物更便宜,利国又利民。当下我们需要更加关注自主研发,需要从创意、思想、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目前众多的国内药企正在自主研发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前行。
在免疫治疗领域,我们国产的原研药物表现出色,丝毫不劣于国外进口药物,由此坚定了我们对于国产原研药物的信心。如果能够用中国自主原研的药物治疗好中国特殊类型的疾病,这是所有医药工作人员的共同期望,这也需要国内这些坚持自主研发的企业共同努力。

基于目前国内药企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水平,我有信心我们中国自主研发药物能够走向世界,惠及全世界人民。

来源:CCMTV临床频道



推荐阅读
董频教授:不断探索提升头颈肿瘤治疗新手段,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和生存质量
吴景文教授:复杂难治神经系统疾病日益高发,干细胞治疗开辟新思路新方法
朱耀教授:精准医学趋势下,前列腺癌治疗的突破重在细节和整体两个方向
许青教授:肿瘤综合治疗的“君臣佐使”之道
虞先濬教授:胰腺癌的破局之路
徐近教授:攻克“癌中之王”,未来之路还有多长?
刘宝瑞教授:新抗原疫苗——与癌争锋,未来可期!
李进教授:临床研究是一个风向标,为肿瘤诊治不断探索前进方向和上升空间
郝思国教授:脐血移植治疗血液肿瘤疗效显著,未来前景广阔
赵明峰教授:CAR-T疗法—细胞临床应用的“升级武器
常春康教授:MDS治疗正处于黎明前的黑暗,再往前一步就能看到曙光
邵宗鸿教授:探索血液疾病的源头,向医学科研上游进军
杨建民教授:CAR-T研究如火如荼,临床需要理性思考,基础研究更需创新
宋献民教授:“精准管理”,勇探白血病的高龄“禁区”
齐军元教授:期待CAR-T细胞治疗纳入肿瘤一线治疗方案
陆佩华教授:一切以患者为导向,瞄准医学前沿阵地
翟博教授:CAR-T治疗肝癌初显实力,未来联合治疗潜力更大
林忠主任:聚焦分子生物学,精准化、个体化是肺癌未来治疗趋势
付海英教授:不断认识复发难治淋巴瘤,探究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杨林花教授:白血病不再是绝症,规范治疗是关键
林海锋教授:如何给晚期肿瘤患者更好的治疗?
张力元教授:“三英战吕布”—放疗联合PD-1和GM-CSF,开创晚期癌症治疗微创模式
赖洵教授:攻克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CAR-T细胞疗法未来可期
吴秉毅教授:多药联合治疗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未来发展方向
李本尚教授:细胞治疗或是血液肿瘤患者的最后一道防火墙
马军教授:力争在20年内赶超发达国家的淋巴瘤治愈率
朱军教授:2020年COSO淋巴瘤诊疗指南亮点解析,新药物新方案带来新突破

仁医界
用科学进步之术给患者希望之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