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30/80 mmHg!我国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130/80 mmHg!我国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


11月13日上午,《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发布会于线上举行。


北部战区总医院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韩雅玲院士为发布会致辞。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蔡军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李勇教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河北省人民医院郭艺芳教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余静教授分别就指南制定的过程,高血压定义与分级,高血压危险分层,高血压降压靶目标,高血压非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等重点问题进行了解读。发布会由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李玉明教授主持。与会专家同时针对媒体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




新版指南就高血压领域有关诊断、评估和治疗的多个临床问题,给出了较为详细的循证推荐。


基于近年来大量高质量证据,针对临床较关心的高血压诊断界值、不同人群降压目标等内容,新版指南作出了重要调整。



130/80 mmHg!

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



新版指南推荐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下调至收缩压≥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1B)。




血压控制目标


针对不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目标值,新版指南给出了新的推荐意见。


向下滑动查看




血压水平分级的调整


推荐我国成人高血压患者按血压水平分为1级和2级


新版指南认为,将患者按130~139/80~89 mmHg和≥140/90 mmHg进行分级有助于简化患者心血管病危险分层且满足制定启动降压治疗决策的需要。


1级

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

2级

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1B)。



简化的心血管危险分层


新版指南推荐,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划分为高危和非高危(GPS)。

注:对于部分无证据支持的临床问题,则依据专家临床经验,形成基于专家共识的推荐意见,即良好实践主张(good practice statement,GPS)。

高危患者

①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者;

②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伴临床合并症、靶器官损害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非高危患者

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且未达到上述高危标准者。



如何根据心血管危险分层

确定启动降压治疗的时机?



推荐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高危的患者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包括如下3种情况∶


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

①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推荐立即启动降压药物治疗(1B);

②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伴临床合并症,推荐启动降压药物治疗(1B);

③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伴靶器官损害(GPS)或>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可以启动降压药物治疗(2C)。


心血管危险分层为非高危即收缩压13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的患者,伴0~2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可进行3~6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若收缩压仍≥≥130 mmHg和/或舒张压≥80 mmHg,可考虑启动降压药物治疗(2C)。



高血压管理

建议首选家庭血压监测



在高血压的诊断和管理过程中,是基于诊室血压测量、家庭血压监测还是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新版指南推荐,高血压的诊断可依据诊室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如有条件优先选择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2C)。


对于高血压管理,建议首选家庭血压监测;若条件不允许,建议根据诊室血压测量结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进行管理(2C)。



家庭血压监测

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



新版指南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1次血压;每次测量至少连续获取2次血压读数,每次读数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2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 mmHg,则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读数平均值;测量血压前30分钟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喝含咖啡因的饮料以及吸烟;在每次测量之前,安静休息3~5分钟(1D)。


♡ 推荐早上在服药前、早餐前、排空膀胱后测量血压(1B)。

♡ 建议晚上在晚餐前测量血压,条件不允许时建议在睡前1h内测量(2D)。

♡ 初诊或血压未控制的患者,推荐每周至少连续3天进行家庭血压监测(1B)。

♡ 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建议每周进行1~2天的家庭血压监测(2D)。



家里测血压不准?

可能是方法不对



测量设备∶推荐成人采用经过标准化方案验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1B)。


测量方法

♡ 测量血压前安静休息3~5分钟,测量时坐在带有靠背的椅子上,双足平放于地面,两腿勿交叉。上臂平放于桌面,血压计袖带中心保持同心脏水平(1D)。

♡ 选择合适的袖带(气囊长度为臂围的75%~100%,宽度为臂围的37%~50%,袖带气囊宽12厘米、长22~26厘米可满足大多数成人)进行血压测量,上臂围>42厘米者可选择腕式电子血压计(1B)。

♡ 测量血压的上臂应充分暴露或只覆盖单层衣物(勿挽袖子),袖带下缘置于肘窝上方2~3厘米(1C)。

♡ 每次测量血压至少获得2次血压读数,每次间隔1~2分钟,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若第1次与第2次血压读数的差值>10 mmHg,建议测量第3次,取后2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首次测量血压时应测量双上臂血压,以血压高的一侧为准(2C)。

♡ 推荐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采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每次测量至少获得3次血压读数,取3次血压读数的平均值(1C)。


▲血压测量教学视频



推荐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


指南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饮食干预、运动干预、减压干预、减重干预、戒烟限酒和综合生活方式干预(2B)。


饮食控制是一个重要干预方向,是否推荐中国高血压患者应用添加25%氯化钾的低钠盐替代99%氯化钠的普通食盐?


新版指南推荐中国高血压患者应用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1B);推荐钠摄入量减少至2000毫克/天(5克氯化钠)以下(1B);建议钾摄入目标为3500~4700毫克/天(2B)。



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10大看点


1、下调高血压诊断标准:将收缩压≥130 mmHg或/和舒张压≥80 mmHg作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

2、将高血压分级简化为二分法:收缩压130~139 mmHg或/和舒张压80~89 mmHg为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或/和舒张压≥90 mmHg为2级高血压;

3、推荐成年人采用经标准化验证的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规范化血压测量方法同前;

4、诊室血压、动态血压、家庭自测血压均可作为高血压诊断与评估的依据。诊断高血压优先选择动态血压监测;疗效评估与随访优先选择家庭自测血压;

5、明确推荐高血压患者用富钾低钠盐替代普通食盐,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下;

6、更早启动药物治疗:血压≥140/90 mmHg者立即启动药物治疗;血压≥130/80 mmHg且伴临床合并症或靶器官损害或≥3种危险因素者亦应启动药物治疗;

7、下调血压控制目标:年龄<65岁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 mmHg。 65~79 岁的高血压患者,建议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80 岁者,建议首先将收缩压降至<140 mmHg,如能耐受可降至<130 mmHg;

8、将β受体阻滞剂剔除无合并症高血压患者的一线降压药:无临床合并症的高血压患者一线降压药为ACEI、ARB、CCB与利尿剂。螺内酯可作为无合并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第4种药物;

9、更早启动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血压≥140/90 mmHg者推荐初始治疗即联合用药,优先选择单片复方制剂(ACEI/ARB+CCB或ACEI/ARB+利尿剂);

10、关于阿司匹林的应用:合并ASCVD的高血压患者推荐服用75~100 mg/d进行二级预防;伴有心血管高风险、年龄40~65岁的高血压患者可考虑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高血压患者推荐哪些运动?


新版指南推荐,收缩压<160 mmHg和舒张压<100 mmHg的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5~7天、每次30~60分钟的中等或高强度有氧运动,且每周进行2~3次抗阻力量练习(1B)。


由于身体原因无法完成上述推荐量的高血压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尽可能地增加各种力所能及的身体活动(1B)。



关于高血压患者的运动干预,此前欧洲发布了针对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共识文件。



共识明确指出:对于高血压患者,运动降压确实有效!共识同时推荐根据血压水平,选择不同的运动方式降压。




高血压患者:首选有氧运动


共识推荐有氧运动作为有高血压者的一线身体活动方式,可帮助平均收缩压降低4.9~12.0 mmHg,舒张压降低3.4~5.8 mmHg。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是不是“有氧运动”,有个简单的衡量标准就是心率。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钟的运动量为有氧运动,因为此时血液可以供给心肌足够的氧气。


因此,有氧运动的特点就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较长。常见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游泳、自行车、健身操、跳绳等。



有氧运动


▲常见有氧运动特点对比


此外,共识推荐低中强度力量训练包括等张训练(可降低收缩压4.3~6.6 mmHg,舒张压4.5~5.5mmHg)或等长训练(降低收缩压0.5~6.9 mmHg,舒张压1.0~5.2 mmHg),作为二线运动治疗方案。


等张训练

肌肉进行收缩缩短和放松交替进行的力量练习,称为等张训练,可以改善神经肌肉协调性。如负重蹲起、卧推、挺举等

等长训练

等长训练是指在肌肉两端(起止点)固定或超负荷的情况下进行肌肉收缩的一种训练方式。如平板支撑,静态卷腹等





「有用就扩散」

来源|好医师[ ID:haoyishi520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低血压

葡萄膜炎

低镁血症

低磷血症

胎儿心脏彩超

未分化结缔组织病

神经科普之脑震荡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

一文读懂心源性休克

一文详解干燥综合征

中国1120心梗救治日

Bowen's,你见过吗?

什么是疣?(寻常疣)

浅谈Takotsubo综合征

HELLP综合征的前世今生

POEMS综合征是咋回事?

“Alport综合症”是咋回事

我是个护士,你会爱我多久?

冠心病,看这篇文章就够了!

一分钟让你知道什么是白内障

新冠防控方案 (第八版)PPT

胡桃夹综合征(含后胡桃夹综合征)

美国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中文版视频

脑动脉瘤的发生和治疗动画及护理大全

学会这项技术,关键的时候是可以救命

5.17世界高血压日丨健康血压,健康人生

如果不是因为乳腺增生,也许我们已经·····

【420痛风日】关于痛风,这篇文章说透了!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个什么鬼?你们听过吗?

别再催核酸报告了,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什么是声带白斑?哪些人群容易得声带白斑?

世界早产儿日: 母乳喂养为早产宝宝赋爱·赋能

情人节“作”死指南,让医生后怕的啪啪啪案例!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终结结核流行,自由健康呼吸

什么是阿斯伯格综合症(Asperger’s Syndrome)?

“世界艾滋病日”——“携手防疫抗艾,共担健康责任”

高三的儿子坚持要学医,医生父亲连夜写出这份知情同意书

注意!反腐新规:医生不许进娱乐场所,办公室不许有未拆封烟酒

“春天到了,我却闻不到花香” —性幼稚伴有失嗅的卡尔曼综合征

抢救几个小时,没保住23岁小伙的命!一定要学点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医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980151516)或者微信沟通,谢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每日医学文库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