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士道》50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二十随支烦恼-下)​

上师的召唤 行愿人间 2023-05-16

 

第三部分 三士道


第二章 中士道



第二节  集谛

 

一、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


2. 二十随支烦恼

  

    (14)懈怠

    懈怠就是懒惰。懈怠分两个方面:对于善事,不愿去做,是一种懈怠;对于恶事,不愿断除,是另一种懈怠。比如,对于闻、思、修等善法,不愿意去听闻、思惟,精进修行;对于贪吃贪睡等不好的事,却很向往,不愿意断掉。

    对治懈怠,就要多想想人生无常、暇满人身难得的道理。想一想自己:得到了这么难得的人身,不能浪费,要精进一些才行。不断地这样想,真正明白了这些道理,生起了坚固的信念后,自然会精进,强迫性的精进是没用的。

    月称菩萨在《入中论》中说: 

顺境身具自由时,若不趁机去自救,

堕入深渊失自由,那时由谁来拯救。

    所以,趁现在取得了暇满人身,还没有堕入恶道,应该抓紧时间拯救自己,精进修行,不能懒惰、懈怠。


    (15)放逸

    放逸就是乱来,就是什么都不在乎的心态。

    比如,看到有人破戒后很开心,自己就很向往,产生了“别人都破戒了,我也不管了。”的想法,这种心态就叫放逸。

    因为对什么都不在乎,所以该做的好事不去做,善德福报就得不到增长。对该对治的烦恼和罪业也不在乎,不去控制,言行任由贪、嗔、痴驱使。所以,佛认为放逸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会使原有的闻、思、修功德慢慢减少,贪、嗔、痴却会日益增长,永远无法成就,还会堕恶道。

    放逸和懈怠也不同,懈怠是因为懒惰不做,放逸是被贪、嗔、痴驱使不做。

    通过学习三士道,明白了佛法、因果后,能有效地对治放逸。对特别放逸的人要主动教育,不能不管,任其乱来。暂时还不能皈依佛教的,可以先接受传统教育,然后再来学习佛法,这样一定可以对治放逸。


    (16)昏沉

    昏沉就是想睡觉的一种心态。学修时,没有足够的心力使观修的内容保持清晰,迷迷糊糊,这样就会障碍成就。

    在学修的过程中,发生昏沉时,多想一想佛菩萨的功德,激励自己,心就会清醒。如果还是不行,可以站起来,用冷水洗洗脸,或者掐一下自己。

    为了防止昏沉,以前西藏宁玛派的大师父们都有一根长长的辫子,念经时就把辫子挂在某处,昏沉时,头一低,拉动了辫子,这样就清醒了。

    我跟随雍增法王学法期间,有一位年轻的活佛,也和自己的师父一起来听法王讲经。这个师父非常严厉,雍增法王讲经时,这个师父坐在活佛后面,看到活佛发生昏沉了,要睡觉,马上就掐他。雍增法王讲经的时间有时很长,经常一讲就是六七个小时,这个师父就不停地掐自己这位活佛弟子。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榜样。


    (17)失念

    失念又叫忘念,意思是失掉正念,也就是忘记善法。比如,修禅定时,却忘记了上师的教授,就是一种失念。

    发生失念的原因就是心追随着妄念,丢掉了正念。妄念就是各种烦恼引起的胡思乱想,如果不注意对治,妄念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大,记忆力会越来越退化。

    对于已经学习过的善法,要经常复习,特别是听师父讲经后,回去要马上复习,这样才容易巩固。平时也要注意经常串习善法,这样,学修时才不容易发生失念。

    失念和昏沉相比,共同处就是不能清晰掌控善法的对境。发生失念时,心是很清楚的,但是是在东想西想;昏沉时却是神志不清,迷迷糊糊,什么都不知道。


    (18)散乱

    散乱就是对观修的所缘境,心念流散,妄念纷飞、永不停歇的一种心态。

    发生散乱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失念,但和失念还是有差别。散乱是因为妄念纷飞, 心念开始杂乱流散,不但对刚才的对境不能明记,而且心念一直不停在变,一下子想这,一下子想那。失念却不一定是这样,心虽然跑掉了,但是在想到某件事时,可能就止住了,不会一直变来变去跑个不停。

    我们的心在一刻不停地对外境生起念头,会引发各种散乱。尤其是现代人的手机等通讯工具,带来了更多的散乱,不要说将心定在一件事上,就是能在一个地方安静待上几分钟都不可能,因为有各种各样的杂念,五花八门的烦恼,再加上吃喝玩乐睡,心根本定不下来。

    严重的散乱,不但修不了禅定,连闻思都很困难,这是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散乱是很大、很严重的一种随烦恼。


    (19)掉举

    掉举就是心定不住,心思纷乱,心东跑西跑,七上八下。

    所以,掉举其实也是一种散乱,但又和散乱不同。掉举一般是指修禅定时,对所观修境,心定不下来,总是走神儿,回忆过去发生的一些美好的事,属于一种贪念;并且自身能认识到应加以对治,但心还是收摄不住。

    散乱的范围就太广了,思绪纷飞不断,所想的事情不分过去、将来。也不会想到去对治,因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散乱也是一种烦恼。

    发生掉举时,多想一想三恶道、六道轮回的苦,掉举会消减很多,心会慢慢回到禅定上。


    (20)非正知

    非正知的意思是做事时思路非常不清晰,思惟混乱。有的人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经常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这样的状态就叫非正知。

    我们做事情时,要了解清楚,首先要明确起心动念,然后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修法时,按照仪轨,先做前行,发菩提心,然后是正行,最后是结行回向。每一步都清清楚楚,修行才会圆满,目的也在于此。

    一个人经常不思考,糊里糊涂的,记忆力会减退,头脑很容易变老。另外,做事情时头脑不清晰,很随意,从因果上来讲,造什么业,结什么果,必然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下士道修的是业障的对治,目的就是要了解因果,修善断恶,忏悔业障。中士道讲的主要是断烦恼,平时要多想想如何对治各种烦恼,并且要抓紧对治。

    博朵瓦大师说:“人年轻时身强体壮,慧力足,对治力也强。进入老年以后,记忆力和对治力越来越差,烦恼却不会老,就很难对治了。

    

往期连载:

《三士道》1 - 道次第的传承

《三士道》2 - 宗喀巴大师

《三士道》3 - 《菩提道次第广论》的殊胜

《三士道》4 - 道次第的其他著述

《三士道》5 - 上师及传戒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6 - 大乘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7 - 密乘上师的条件要求

《三士道》8 - 亲近上师(如何亲近/供养侍奉功德-上)

《三士道》9 - 亲近上师(供养侍奉功德-下/虔诚信敬功德-上)

《三士道》10 - 亲近上师(虔诚信敬功德-下/塑造上师像功德/思念祈请功德)

《三士道》11 - 亲近上师(当佛礼敬功德)/不敬上师的罪业(身罪业/语罪业-上)

《三士道》12 - 不敬上师的罪业(语罪业-下/意罪业-上)

《三士道》13 - 不敬上师的罪业(意罪业-下)

《三士道》14 - 亲近上师的心态(念师功德 树立信心)

《三士道》15 - 亲近上师的心态(念师恩德 激发敬心)

《三士道》16 - 如何学修亲近上师(正修时如何修持-上)

《三士道》17 - 如何学修亲近上师(正修时如何修持-中)

《三士道》18 - 如何学修亲近上师(正修时如何修持-下)

《三士道》19 - 弟子的德相和要求

《三士道》20 - 暇满人身(什么是暇满人身)

《三士道》21 - 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可贵性/得到暇满人身的条件)

《三士道》22 - 暇满人身(暇满人身的难得性/珍惜暇满人身)

《三士道》23 - 正确认识佛法心要

《三士道》24 - 人生无常(如何思维人生无常 - (一)人必定会死)

《三士道》25 - 人生无常(如何思维人生无常 - (二)死无定期/(三)死时除佛法都帮不上)

《三士道》26 - 人生无常(临终之相的差别/如何成就人生无常观)

《三士道》27 - 三恶道苦(堕三恶道的理由/三恶道苦 - (一)地狱道的苦-上)

《三士道》28 - 三恶道苦(三恶道苦 - (一)地狱道的苦-下)

《三士道》29 - 三恶道苦(三恶道苦 - (二)饿鬼道的苦(三)畜生道的苦)

《三士道》30 - 皈依(皈依三宝的因/皈依的皈依量-上)

《三士道》31 - 皈依(皈依的皈依量-下)

《三士道》32 - 皈依(皈依后应如何学修和行持-上)

《三士道》33 - 皈依(皈依后应如何学修和行持-中)

《三士道》34 - 皈依(皈依后应如何学修和行持-下)

《三士道》35 - 因果(认识因果-上)

《三士道》36 - 因果(认识因果-下)

《三士道》37 - 因果(十业道-十恶业的果报)

《三士道》38 - 因果(十业道-如何消除业障;八福德人生;下士道总结)

《三士道》39 - 中士道

《三士道》40 - 苦谛(认识苦 - (一)五苦-上)

《三士道》41 - 苦谛(认识苦 - (一)五苦-下/(二)八苦-上)

《三士道》42 - 苦谛(认识苦 -(二)八苦-下)

《三士道》43 - 苦谛(认识苦 -(三)三苦/(四)阿修罗道的苦)

《三士道》44 - 苦谛(认识苦 -(五)天道的苦)

《三士道》45 - 集谛(烦恼 -性质/危害/(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上)

《三士道》46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中)

《三士道》47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六根本烦恼-下)

《三士道》48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二十随支烦恼-上)

《三士道》49 - 集谛(烦恼 -(三)烦恼的种类-二十随支烦恼-中)



三士道(下) 目录:




阿旺嘉措金刚上师:

    三士道是终生的修行,事部班之前最起码要看三遍,读三遍,对菩提道次第有一个印象,以后慢慢读得越多越会深入。三士道不仅仅是加行班,事部班时还是要读,到了般若班还是要读,到了密宗道生起次第、圆满次第时还是要读,是终生的修行。

以上摘自阿旺嘉措金刚上师《法海宝藏(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