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168 : 金剛幢菩薩開始闡演第五种无尽功德藏迴向的法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卷二十五  十廻向品第二十五之三

无尽功德廻向第五

佛子,云何为菩薩摩訶薩无尽功德藏廻向?

金剛幢菩薩讲完了十种迴向中的第四迴向之后,緊接着称了一声佛的弟子!然后就提出第五迴向法來,徵詢大家。諸位!你們可知道?甚么叫做菩薩中的大菩薩所修无尽功德藏的迴向?在下面我當为諸位解說。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以懺除一切諸业重障,所起善根。禮敬三世一切諸佛,所起善根,勸請諸一切諸佛說法,所起善根。聞佛說法。精勤修習,悟不思議。广大境界,所起善根。於去來今一切諸佛,一切众生所有善根,皆生隨喜,所起善根。去來今世一切諸佛善根无尽,諸菩薩众精勤修習,所得善根。三世諸佛成等正觉,轉正法輪,調伏众生,菩薩悉知,发隨喜心,所生善根。三世諸佛從初发心,修菩薩行,成最正觉,乃至示現入般湼槃。般涅槃已,正法住世,乃至滅尽,於如是等皆生隨喜,所有善根。

金剛幢菩薩又称了一声法会中的諸佛弟子后,接着就開始闡演第五种无尽功德藏迴向的法。他說:这位菩薩中的大菩薩,他是怎样修行这迴向法的呢?是以懺除一切諸业重障,所生起的善根,迴向給法界众生的。懺是觉悟已犯的过失,在佛前陳露。悔是旣经觉悟过失,以后改过再不重犯,清淨修行。所以「懺悔」兩個字经常連在一起用。佛教中常举行禮懺儀,就是集体誦懺悔文和禮佛,以求消业障和悔过自新。佛弟子們不论出家在家,日必在佛前自懺,为自淨其心的修持。懺除是懺悔而除罪的意思,要除滅一切的諸业所造成的重障。这兒說的諸业,是指一切的惡业。惡业能成为很厲害的障礙。就以聽法師讲经來說:人的身軀雖然坐在佛堂,但你不一心兩耳專一聽讲,時而打閒岔,打妄想,或者看其他的書;这样都会成为业障,也会錯因果。障就是障得令人愚痴,生不起智慧,更不能生起善根。如果不懺悔。障就不能消除。倘若你希望生智慧,起善根,就必須在佛前誠心懺悔。

经上告訴我們:「懺除罪障,隨喜福德」。怎样又說会錯因果呢?你們不見社会上許多人作事,總是落后別人一步。比如買彩票,自己的号碼往往與那個中頭彩的人,就上下差一号。又如做生意。眼看別人做这筆買賣賺了大錢,等你去做時,剛好行市變了,不特沒有賺到,反而丟了老本。很多事,就这样差之毫厘,而結果天地懸殊。这都是在聽经時不專一其心所造的业报,这個报就成了障。这個报障,令人事事趕不上机会,事事落在別人的后面,障得不如意事常八九,愚昧闇鈍,顚倒頹喪。所以說凡能專心誠意聽经聞法的人,他必定可以獲得大利益,一定不会錯因果。

这位修此迴向法的大菩薩,他因为不忘懺除种种的业障,使令生起智慧,增長善根。迴向众生,故成就了无尽的功德之藏。这无尽的功德就像宝藏,也可說宝庫裡所藏的,都是无尽的功德。菩薩由於在徧法界中,在无尽的境界中,將自己修積的善根,隨時隨地迴向的緣故,所以成就了无尽的功德之藏。修此迴向法的大菩薩,他对於十方三世諸佛的態度和禮貌,无時不是发自內心的毕恭毕敬。用最恭敬的身心,五体投地,入深法性,禮拜三世——过去、現在、未來的十方諸佛世尊,而除我慢障,並且普徧代表十方世界的众生禮諸佛法僧三宝。菩薩这样修行,所生起无尽功德善根,並以此迴向。菩薩又常常勸請諸佛,愍念众生,常住在世,轉大法輪。說法教化众生,令众生能恒聞正法,離苦得乐。因为勸請諸佛說法住世,而獲得无尽的功德之藏。菩薩聞佛說法之后,又能依法修行,而且是勇猛精进,精益求精的勤奮修習佛法。假若只聽而不实踐,那是得不到利益的。菩薩就因为能專一其心的聽,切实依教修習,所以他能領悟。能有所領悟,則不思議的境界,广大的境界,就可以顯現。这种境界不是普通人可以用心意來思想,用世俗的的言語可以述說或描寫的,乃是由切实的修行功夫中自然成就的。當修行的功行达到某种程度時,就有这种不可思議的境界,广大无边无際,这時就明白了这种境界。由於有了这种功行,就在其中生出无量无边的善根。菩薩如是聞佛說法精勤修習,獲得无尽功德之藏,並以此迴向。

菩薩又对於过去世諸佛所修的善根,过去世众生所有的善根;未來世諸佛所修的善根,末來世众生所有的善根;現在世諸佛所修的善根,現在世众生所有的善根——不分別是佛也好,是众生也好,菩薩皆等观隨喜,而且讚歎。因为能隨喜讚歎的緣故,其心量一定广大、柔和,就不会生嫉妒心和瞋恚心。菩薩修此隨喜功德,所生起的善根,獲得无尽的功德之藏。去、來、今十方三世諸佛所具有的善根,是无尽数,不知有多少的。十方三世的諸位菩薩,依如來的教言,精进勤奮,隨喜修学諸佛的善根。这位修廻向法的大菩薩,同样隨喜修習,獲得无尽的功德之藏。十方三世的每一位佛,當他們成等正觉——成佛之后的時候,必定大轉法輪,演說正法,使令一切众生,能身心調伏。令剛強乖愎的众生,也都被調伏得合理合法,謙虛慈和了。菩薩对於这一切的善业,教化众生的方便法門。他都能領悟。也发隨喜心,隨喜諸佛轉大法輪,如是生起种种善根,獲得无尽的功德之藏。

三世諸佛從最初发心的時候,就发心修菩薩行,修菩薩所修的六度万行,普度众生的難行苦行。经若干時劫。功行圓滿具足,方成最正觉而证得佛的果位。成佛之后,教化众生,乃至示現入般湼槃——就是他教化众生的因緣,在这一方可以告一段落了,就示現入般湼槃,入滅了。佛示現入湼槃,離開了人間广大的众生之后,正法住世一個時期,漸漸进入末法階段,乃至到佛法滅尽。这其中所经过的歷程,各种不同的境界,時間空間上都有顯明的變化。修此迴向法的菩薩,他一一都隨喜,以所生的隨喜善根,成就了无尽的功德之藏。菩薩修行,晝夜六時,不捨懺悔、禮讚、隨喜、迴向,所以成就功德无量。

菩薩如是念不可說諸佛境界,及自境界,乃至菩提无障礙境。如是广大无量差別一切善根。凡所稹集,凡所信解,凡所隨喜,凡所圓滿,凡所成就,凡所修行,凡所獲得,凡所知觉,凡所攝持,凡所增長。悉以廻向庄严一切諾佛國土。

修此迴向法的大菩薩,就像这样念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諸佛的境界。这個念字在这兒不僅只是心念口念,它还包含了观察的意思在內。菩薩正念思惟,观察諸佛无量无数的善根功德,成就的胜妙境界。菩薩是以他的胜妙智慧,深入思念諸佛的境界。菩薩也思念观察自己現在和过去一切所作,其中有如意的和不如意的事相,但他已瞭知这种种境界,祇是虛偽不实的現相,所以決不会令他起貪愛之心,也不会生瞋恚的執着。乃至於因发菩提心所得的无障无礙的智慧境界,菩薩也不生得失心。如是广大无量的种种不同境界,成就了广大无尽,种种不同的善根功德之藏。菩薩修行迴向法門,凡是他所修積的种种善根。凡是他所深信瞭解諸法的善根。凡是他曾隨喜十方三世諸佛菩薩,和其他法界的众生所修集的种种巨細善根。凡所修的六度万行,功德具足,圓滿成就的善根。凡所修習的法門,而成就的一切善根。凡所修行种种行門所有的一切善根。凡所修证而獲得的胜妙善根。凡所能瞭知而觉悟法性生起的善根。凡所攝受諸佛的教義而心領行持獲得的善根。凡所增長的一切善根——菩薩无一不是完全用以迴向給法界众生,迴向給菩提觉道,迴向給眞如实際,並以來普徧庄严十方諸佛的國土,及諸佛的道場。

如过去世无边際劫一切世界,一切如來所行之处。所謂无量无数佛世界种。佛智所知,菩薩所識,大心所受,庄严佛刹。

修此迴向法門的大菩薩,他不僅祇迴向現在諸佛的國土,也同样迴向給过去世,无边无際劫那么長的時間中所有的十方世界,以及十方世界中諸佛修行的道場,和諸佛曾经降臨过的地方。所謂无量无数佛的世界种,菩薩是一一誠懇迴向,並迴向給法界众生,迴向給无上菩薩,廻向給眞如实際。凡佛的智慧所知道的,菩薩的智慧所能認識的,大菩提心,大慈悲心所能接受的容納的,菩薩均以此庄严十方諸佛的佛刹。

清淨业行,所流所引。应众生起,如來神力之所示現。諸佛出世,淨业所成。普賢菩薩妙行所興。一切諸佛,於中成道,示現种种自在神力。

清淨业,就是无漏业。由於修六度万行,生起淨行。因此淨行而得自受用,亦卽自利。这种清淨业行,就是所流,像流出的清淨泉水。諸佛菩薩將所修得的清淨业行自利復以利他,以此教化众生,救拔众生於苦海中。隨著众生的业緣,又助成而增長自己的清淨业行。这    就如像鑿一個池,把清淨的泉水蓄起,卽引水入池。所以說諸佛菩薩的清淨业行,皆是由於修无漏的淨行,和度化众生而成就的。在普賢菩薩十大愿王的第九大愿內有这样几句经文:「諸菩薩以大悲水饒益众生,則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屬於众生。若无    众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无上正觉」。由此就知道菩薩化度众生,卽成就了增上緣。清淨业行就是所流,增上緣就是所引。菩薩所修清淨的业行,乃是广众生一切的因緣而生出來这种无漏法,也是佛的神力所示現,也是修出世清淨业所成就,也是普賢菩薩的妙行所興起的。所有的十方三世諸佛,都是在清淨的业行中,成就无上的道果——成佛,圓滿菩提觉道,並示現种种自在大威德神通之力。

尽未來際所有如來应正等觉,徧法界住,當成佛道。當得一切清淨庄严功德佛土。尽法界,虛空界,无边无際,无断无尽。皆從如來智慧所生。

不可穷尽的未來時劫裡,所有如來——言其无計其数的如來,在那些時劫,功行圓滿,应成正等觉,证得佛果,法身充滿虛空,徧法界住。教化众生,也成佛道。諸佛的佛土,因他在因地的功德,得到最清淨,和一切胜妙庄严具,令佛土清淨庄严。尽法界,虛空界,沒有边,周圓无際,沒有長短的分別,難於測度。不会断絕,也沒有穷尽的一天,因为这种佛土,都是從諸佛的殊妙智慧裡,所生起的上妙境界,成为清淨的庄严佛土。

无量妙宝之所庄严,所謂一切香庄严,一切华庄严,一切衣庄严,一切功德藏庄严,一切諸佛力庄严,一切佛國土庄严。如來所都,不可思議同行宿緣諸清淨众,於中止住。

前面所說的諸佛清淨庄严國土,是尽虛空徧法界,有无边无際无断无尽这么样的多,皆是從十方諸佛智慧之身所生。有无能計度的上妙奇宝。不能想像的种种妙宝而为庄严刹土。好像各种的宝香,种种的奇华異卉,应有尽有的衣物,以这些殊妙的物飾,來庄严佛的道場。又有諸佛的功德之藏,又諸佛十种大威德的神力,所共庄严。十方諸佛的國土,都是这样的清淨庄严。如上說的这种殊胜國土,祇有功德完滿,福慧具足的佛才能住持攝受,不是其他諸菩薩众所能住持的,所以說「如來所都」。另外有許多,不計其敷的菩薩和諸清淨众,都是过去生生世世與佛有緣的佛弟子,隨佛修清淨行的諸大聖者,在这殊胜清淨庄严的道場中,依佛止住其中。

同行宿緣,就是共同在一起修行的同道者。比如目前的金山寺,有不少的四众弟子,大家同在一寺中。早晚共修讀誦经典。禮佛持咒。參禪打坐,每個人都是晝夜六時勇猛精进,毫无懈怠疲厭之心。这都不是偶然的遇合,乃是过去不知多少生曾经同參修过若干時劫了,以至將來世,大家还会在一起修行,直到同证菩提觉道,圓滿佛果。所以大家应該尊重这份同行宿緣,和睦互济。这就是「同行宿緣」的意思。

学修佛道的人。一定要時時刻刻往眞的方面做,思想行为不可以夾雜絲毫虛偽狡詐。就像微尘那么一點點也不要有,否則修道心就会起岔念。當我們初发心向道時,知道一點,就做一點;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慢慢进展,能修一點就修一點,務必求其实際,不要做表面的功夫,貪求虛名。修学佛道,依教修行,这是自己的事,不是給外人看的,也不是圖個好名。所以能有同行宿緣的道友聚在一起,同修清淨的业行,不要沾到染汚的业。人人清白,個個乾淨。沒有私心,沒有自利心,沒有貪念,沒有瞋心,沒有痴心,有如是种种的優點,所以才被称为清淨众。

道,是要修行才能得,要勤修清淨的业行,才能证得眞正的道行。不是祗用口說,而是要切实做到的。與其口說一丈,不如能做到一尺。修清淨业行的清淨众們,依善知識在同一個道場,安住其中,朝夕相聚,同修共參,应隨時互相警策勸勉,以求无上道业。

未來世中當成正觉,一切諸佛之所成就,非世所覩。菩薩淨眼,乃能照見。此諸菩薩,具大威德,宿植善根。知一切法如幻如化,普行菩薩諸清淨业。入不思議自在三昧,善巧方便,能作佛事。放佛光明,普照世間,无有限極。

修学佛道的清淨众,若能眞正勤修清淨的善业,若干時劫以后,一定能夠成就正觉的佛果。假如不勤修清淨的善行淨业,就是生生世世剃除鬚发,出家为僧为尼,想成佛,也是非常緩慢的。一個能成正觉的修道者,雖說要自己勇猛精进,但也需要仰仗諸佛的加被,才能成就佛果菩提觉道,所以說一切諸佛之所成就。这种境界,是祇有出世聖人才能明白的,不是普通凡夫所能看見,能認識。这种境界,祇有菩薩的淨眼方能照見,因为修菩薩道的菩薩,他已修得五眼六通。淨眼就是清淨的智慧之眼,要有智慧之眼,才能照見这种境界。能知道、能明瞭这种境界的大菩薩,他已具足了大威德和大神通之力。这种威德神力,不是偶然,輕易可以得到的。这是由於过去世中,做过很多的善事,栽培了很深的大善根,才能成就,所以說宿植。宿植,就是往昔种植的。菩薩知道一切法,都是好像幻術一样,虛偽的。如化、因緣結合、幻化而生,它沒有個眞实的体性。菩薩他雖然已瞭知諸法空相,但他仍然普徧修行諸菩薩所修的清淨道业。这位修迴向法的大菩薩,他能入这种不可心思、不能用言語表达的胜妙而自在的定中。他善於運用他的大智慧,用巧妙方便,隨緣教化众生。菩薩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行住坐臥,处处表現,都在說法。广度众生,大作佛事。所放的光明,能和佛的光明一样,可以普徧照到十方所有的世間,沒有限度,也沒有边際。

現在一切諸佛世尊。悉亦如是庄严世界。无量形相、无量光色,悉是功德之所成就。无量香,无量宝、无量树,无数庄严,无数宮殿、无数音声,隨順宿緣諸善知識,示現一切功德庄严,无有穷尽。

現在的一切諸佛庄严这個世界,是根據过去諸佛庄严这個世界的行持,所以他也这样庄严世界。无量的形体,无量的相狀,无量的光燄,无量的彩色,这些形相光色,无量无数,都是菩薩所修的功德積聚而成就。又有无量的种种宝香,无量的七宝,无量的宝树,无量的  庄严具足,无数的宝宮殿,种种的妙音声。如是种种,都是无量无数,都是隨順著前世的因緣,以及曾经親近过的諸位善知識,所示現的一切功德所庄严。菩薩自己所修行的种种功德,又藉著往昔曾親近的善知識的加持,而積聚的功德,用以庄严世界。如是种种功德庄严,无有穷尽,尽未來際,也不会終止。

所謂一切香庄严,一切鬘庄严、一切末香庄严、一切宝庄严、一切旛庄严、一切宝繒綵庄严,一切宝欄楯庄严、阿僧祇金網庄严、阿僧祇河庄严、阿僧祇云雨庄严、阿僧祇音乐,奏微妙音。

上面所說的无量的庄严等,其中有凡夫未見过的,說來也不容易瞭解,普通人能知道的、可想像的,如世上所有的名香——沉香、檀香、牛頭栴檀香等。又有种种精製的宝長鬘。又有用种种名貴的末香。又有各种的珍奇宝石名珠。又有用珠宝裝飾的許多宝旛。又有精工繡織的綢子緞子的无量繒綵。还有无数处的欄干,也都是用宝石雕琢的。还有无以数計的金網,无以数計的宝河在國土中,无以数計的微妙宝法云宝法雨,充滿虛空法界。以及还有不知多少的天音妙乐,演奏神聖的佛曲,有如是等种种不可知、不可說的上妙奇珍的稀世七宝,庄严諸佛的道場和國土。菩薩庄严佛世界、佛道場,沒有一样不是精益求精,以多为胜。

如是等无量无数庄严之具,庄严一切尽法界虛空界,十方无量种种业起,佛所了知,佛所宣說,一切世界,其中所有一切佛土。

如上面经文所說的那么多,旣不能用心思或算数來度量的庄严之具,以此庄严尽虛空徧法界的佛土和道場。这些殊妙的庄严之具,乃是由於十方世界无量无边的种种清淨善业所生出來的,是諸佛菩薩所修積的善根功德,成就的依據,不是凡夫能見、能瞭解。这种清淨善业所生起果报,唯有佛和登地菩薩才能瞭知。佛瞭知业报成就的因緣,也唯有佛能宣說。一切世界成就是由业因所顯的眞理。尽虛空、徧法界的一切佛土,都是这种道理所成就,都是无量种种业所生起的。

所謂庄严佛土,清淨佛土,平等佛土,妙好佛土,威德佛土,广大佛土,安乐佛土,不可壞佛土,无尽佛土,无量佛土,无动佛土。无畏佛土,光明佛土,无违逆佛土,可愛乐佛土,普照明佛土,严好佛土。精麗佛土。妙巧佛土,第一佛土,胜佛土,殊胜佛土,最胜佛土,極胜佛土,上佛土,无上佛土。无等佛土,无比佛土,无譬喩佛土。

前文所說无量无边的世界中,有一切的佛土,現在大略举出二十九种,它們的名字,是隨著各位佛所成就的体、德、用,稍有差別而立名不同。如所說的。庄严佛土:这個佛土的住世佛,他的名字就称为庄严佛。因为他修積的万善具足,以万善的功德庄严他的佛土和道場,亦以万善之庄严为自己的德号,和佛土的名字。

清淨佛土:这個佛土的住世佛,他從初发心在因地時,就严持淨戒,修出世的清淨梵行。當他的功行圓滿,证得佛果之后,佛号为清淨,佛土亦因之名为清淨佛土,表示他的佛土是純淨无雜,沒有一點染汚。平等國土:这位佛的尊号名平等,佛土亦名平等。因为这位佛明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他度化众生也是一視同仁,沒有一點分別心,所以平等是他的胜德,因之名为平等國土。妙好佛土:这位住持佛成就的果德,殊胜微妙,所以被尊为妙好佛,所应化的國土,亦名为妙好佛土。威德佛土:这位住持佛,他有威有德,教化众生時,是恩威並用,所以他的尊号名之为威德佛,國土名为威德佛土。如人能生大念——卽正念,有慧行,謂之威德。

广大佛土:这個佛土的面積一定很广大,住持的佛是法雨普滋,对众生以慈悲为首,不憎惡人,不念舊惡,心量寬宏大量,可包太虛,德行也广大。因之尊称为广大佛,國土亦名之为广大佛土。安乐佛土:这位住持佛,名为安乐佛,他所住的國土,非常的安乐,生到他的國中,是旣安穩又快乐。所以称之为安乐佛土。不可壞佛土:这位住持佛,名位不可壞佛,他國中的众生的善根功德,正信正念,永遠不会受到外道的破壞,善业永不会被損傷破壞。但他們以正业可以破魔軍壞惡业,所以称之为不可壞佛土。

无尽佛土:这位无尽佛,他的國土永遠存在,他住世的時劫无有穷尽,教化众生的慈悲心永不停止,說法度生永不疲厭,他的眷屬也无穷无尽,佛名无穷,國土亦名无尽。无量佛土:无量佛的德行无量无边,國土无量,殊胜的庄严之具无量,眷屬无量,法財无量。无动佛土:佛名无动,意思是說他的定力殊特,如金剛的山嶽,沒有任何境界可以动搖他,所以有大心的聖者和有善根福德的清淨众,都乐於依持他,修学佛道,因之國土繼佛的德行,也名之为无动佛土。无畏佛土:观世音菩薩在娑婆世界行道,普徧救拔众生。所以娑婆世界的众生,称他为施无畏者,因为他不畏艱苦困難,邪魔外道。这位佛他也是有摧伏魔勢力,主持正羲,以大无畏的精神住世,佛名无畏,國土亦名无畏佛土。

光明佛土:这位佛有大智慧,他的智慧之光,照徧十方世界。他的國土內无幽暗的地方,无三惡道,以琉璃为地。他國內的众生,人人喜笑顏開,從內心明朗到面色和藹,这都是光明佛的智慧之光,所顯現光明燦爛的境界。所以他的國土被尊称为光明佛土。无违逆佛土:这位佛慈悲得像位慈母,他愛護众生猶如獨子。对於众生,慈心等观,用善巧方便的方法,和顏愛語,隨众生的意欲,令人人都能如意滿愿,從不违逆別人的心意,決沒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因此他圜土內絕对沒有惡人惡业出現,而顯現出一片和睦的氣象,充分表現为禮讓之邦,这就是无违逆佛的无违逆佛土。

可愛乐佛土:这位佛也是如同无违逆佛一样慈愛,沒有一點脾氣,不管在甚麽時候,甚么地方,任何人見到他總是那么親切和藹,平易近人。你再有多大的困難,无計的煩惱,甚至忽然遭受到意外的災難橫逆,祇要能見到这位佛,就一切氷消了,无形中就得到了自在安乐,想不到的身心愉悅。这位佛眞是令人敬愛,愿生到他的國土中的众生,有无量无数,人人称他为可愛乐佛,其國土,也就叫做可愛乐國土。普照明佛土:这位住持佛的德号就是普照明,他广化的國土,亦名普照明。这种能普徧照耀,普徧光明燦爛的現象,惟有大福大德的佛才能有此果报。严好佛土:严是庄严清淨,好是殊胜。这位佛的德号尊为严好佛,他的德行是最極清淨,他的國土也是最極清淨,故称之为严好佛土。

精麗佛土、妙巧佛土、第一佛土:佛土的名称,是依據佛的德号。佛的德号則是他修证的殊殊功德的代名詞。精麗佛土就是精麗佛的功德所成就的國土,因为他在因地修行的時候,從不懈怠,總是勇猛精进。事事不馬虎,一切都是精益求精,无微不至,所以他才能成就圓滿瑰麗的國土。妙巧佛土和第一佛土,顧名思羲,就知道都是依持无量功德所成就所庄严,大宝华王众所建立。

胜佛土、殊胜佛土、最胜佛土、極胜佛土:这四位佛他們已经把徧法界的种种法門都修圓滿,如像最殊胜的三解脫門等,已圓滿无缺,所以他們被尊称为胜佛、殊胜佛、最胜佛、極胜佛。彼佛土也就依彼德名而被世人称之为胜佛土、殊胜佛土、最胜佛土、極胜佛土。上佛土、无上佛土:这雨個佛土的名称著重點在佛乘,因为大止妙观是为无上的緣故。佛名上佛和无上佛,國土卽为上佛土、无上佛土,也可以說是这個國土是上佛的佛土、那個國土是无上佛的佛土。

无等佛土:无等佛的國土,沒有任何的佛土可以與他等量齊观,所以这位无等佛的应化世界就被称为无等佛土。无比佛土:这位佛的功德无量,沒有誰可以與他比較,所以称为无比佛,國土亦称为无比佛土。其实佛與佛是相等的,都是功德圓滿,福慧具足的,这些称号乃是尊敬之意,並沒有含著差別高下之意。无譬喩佛土:无譬喩的意思,是讚揚这位佛的功德,世間上找不到一样东西、一句話、或者一种文字,來作譬喩,或者言形,因为他的德行至高无上,殊胜达到極點了。所以称为无譬喩佛,其國土亦称之为无譬喩佛土。

如是过去未來現在一切佛土,所有庄严,菩薩摩訶薩以己善根,发心廻向。愿以如是去來現在一切諸佛,所有國土清淨庄严,悉以庄严於一世界,如彼一切諸佛國土所有庄严。皆悉成就,皆悉清淨,皆悉聚集,皆悉顯現,皆悉严好,皆悉住持。

如是十方三世——过去世、未來世、現在世所有諸佛的佛土,所有种种的庄严,这位修迴向法門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以自己所修聚的种种善根功德,发大菩提心,迴向給十方三世諸佛的國土。菩薩发愿,他說:我愿意三世諸佛的國土,都能成为最清淨,極頂庄严的佛土。以这种无上的庄严,庄严於一個世界,而这個世界的庄严,也如同那无量諸佛國土所有的庄严一样。菩薩以庄严諸佛國土而为自己的庄严,以自己的善根功德而庄严諸佛的國土。这些庄严都能成就。菩薩所修的善根,也能成就这种种的庄严。但愿十方三世諸佛的國土,都能清淨。都能成就为众宝所聚集的國土。这种殊胜的境界,皆能明顯的顯現於世。这都是最清淨最庄严上妙極胜的國土。都能常住持在世間上,每個道場都有三宝常住持教化众生。菩薩用他所修善根,誠懇的这样迴向。

如一世界。如是尽法界虛空界,一切世界,悉亦如是。三世一切諸佛國土,种种庄严,皆悉具足。

菩薩迴向,发愿庄严十方三世諸佛的國土,先庄严一個世界,然后普徧庄严尽虛空徧法界的一切世界。三世諸佛的國土,都是这样。所有一切庄严,也同样充滿尽虛空徧法界的佛土,具足上妙的庄严,等量分齊,无有差別。一佛土具足无尽庄严,卽十方三世諸佛土悉皆庄严。一佛土庄严卽一切庄严。一处圓滿具足,則一切处皆圓滿具足。重重无尽,无尽重重,这就是华藏世界海的境界。

佛子!菩薩摩訶薩復以善根如是廻向:愿我所修一切佛刹,諸大菩薩,皆悉充滿。其諸菩薩,体性眞实,智慧通达。善能分別一切世界及众生界。深入法界及虛空界。

諸位佛的弟子,这位修无尽功德藏的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又以他所修積的种种善根,作这样的迴向:愿我修行的善根,所成就的諸佛剎土,在諸佛刹土裡边,有无数大菩薩充滿其中。此中諸大菩薩,每位修行的功行,都已证得了体性眞实不虛的境界。他們的智慧也特別殊胜。所以能通达一切事理,圓融无礙。他們又善能分別十方世界的差別,和十方世界裡的众生各种不同的習性。他們都能深入所有的法界,和所有的虛空界,與法界和虛空界合而为一。

捨離愚痴,成就念佛。念法眞实,不可思議。念僧无量,普皆周徧。亦念於捨,法日圓滿,智光普照,見无所礙。從无得生,生諸佛法。为众胜上善根之主,发生无上菩提之心。住如來力。趣薩婆若。破諸魔业,淨众生界。

「捨離愚痴」,愚痴是众生的大尅星,罪惡的源頭,生死的根。能把愚痴捨離,就已步上了聖道。怎样才能捨離愚痴呢?唯有念佛;念佛的慈悲,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庄严。如果能常常心念佛口念佛,就会把愚痴拋棄了。可是愚痴这個尅星,如影隨形,非常不容易把它捨離,所以念佛也不容易达到心念口念,一心不乱的程度。倘能捨離愚痴,念佛一定成就。不捨離愚痴,念佛是很難成就的。

「念法眞实」:就是正念思惟諸法不生不滅的眞实之理。眞实就是不可思議的法。可以思議的法,就不是眞实的法。極乐世界的众生,都已捨離了愚痴,所以他們是生活在念佛念法的法喜中。修此迴向的大菩薩,也是常常念佛念法念僧,他念法的眞实,瞭知不可思議的法性。

「念僧无量,普皆周徧」:菩薩他常念三宝,功德无量,这种清淨功德,是能普徧充滿到尽虛空徧法界,庄严佛土和利益众生。亦念於「捨」——这個「捨」字的意思,不僅是祇捨一切惡,而且要能捨一切相,和捨却一切執著。断一切惡,不執著於我已断一切惡。修一切善而不執著於我修了一切善。菩薩念於捨,而能把这個念於捨的念也捨了。「法日圓滿」:菩薩修行六度万行,功德圓滿,智慧之光无上,猶如太陽的光芒,普照十方法界。雖处深邃幽谷,亦能見无所礙。菩薩的如是大念大行,皆從无所得中成就。以无所得,生出一切的佛法。作为众生中善根最深厚最胜的首腦——領导者。发大菩提心,修学佛道,普度众生。「住如來力」:仰仗著如來的十力,趣向薩婆若。薩婆若是般若波罗蜜的異名,卽一切智,諸佛究竟圓滿果位之智。又解作一切种智,因为世間和出世間上种种品类,一切義理,无一不瞭知,无一不通达成就。「破諸魔业」:成就了一切种智,就可以憑著智慧,把一切的魔事魔业、損傷众生利益的惡勢力,都破壞鏟除。「淨众生界」:令十方法界的众生,都能生活在清淨的淨土中。修此迴向法的大菩薩,如是迴向,发此大愿。

深入法性,永離顚倒。善根大愿,皆悉不空。如是菩薩,充滿其土。生如是处,有如是德。

能夠修行圓滿功德具足的菩薩,都是大菩薩,他們都已修证得了一切种智,故能深入佛法的空性中,與法合一。永遠捨離无明貪愛,种种顚顚倒倒的思想行为。所修的善根,修一分就有一分功德。所发的大愿,发一次就有一次的成就。所謂功不唐捐,決不会落空的。如像这样的大菩薩,无量无数,充滿於这位修迴向法的大菩薩的國土裡。能生到这样清淨庄严的國土中的菩薩,以及发大菩提心的众生,他們都有像諸佛所修的功德,最胜的善根。

常作佛事。得佛菩提。清淨光明,具法界智。現神通力,一身充滿一切法界。得大智慧,入一切智所行之境。善能分別无量无边法界句義。於一切刹,皆无所著,而能普現一切佛土。心如虛空,无有所依,而能分別一切法界。善能入出不可思議甚深三昧。

好像上面经文所說的諸大菩薩,他們所作所为,都是合乎佛法的,所以說他們時時都在做佛事。他們也都已证得了菩提觉道。清淨光明的智慧,具有徧法界的一切种智。因为有智慧,就可以顯現种种的神通力,雖然只有一個身体,他以神通力可以使一身充滿法界。因为已经得到最大的智慧,於是見事省事。一切的表現,能深入契合於智慧的境界。又善於分析法界中无量无边的文理和句義。这些大菩薩的文字般若,已深得文字三昧。諸大菩薩們对於所有的经典,每一句的意思,都分別得很清楚。他們到任何刹土,都不留戀,也不執著,以一身能普徧現身於一切諸佛的國土中。大菩薩們的心量,猶如虛空,无著无所依賴。雖然如是,但是对於种种的法界,还是分別得很清楚。菩薩修的三昧有不計其数的种类,其中最甚深的三昧,他也不用著急,出定入定都非常自由自在。修此迴向法門的大菩薩,是善能出入甚深三昧,所以他才能得无尽功德之藏。(未完)

宣化上人华严经浅释目录01-150链接(未完)

华严经淺释150 : 不被世間法所动搖,不被境界所轉變,是出世間法的要素

华严经淺释151 : 現在是末法時代-鬪爭堅固的時期,魔最喜欢的就是鬪爭

华严经淺释152: 欲令大乘法存在,必須讀华严、拜华严、修持华严、流通华严

华严经淺释153 : 從十方世界來的菩薩中選出的上首菩薩用偈頌來讚歎佛的功德

华严经淺释154 : 修道的人必須生生世世立功、立德、立言

华严经淺释155 : 誰能見到我的过錯,誰就是我的師父

华严经淺释156: 各方代表菩萨用偈頌來說明佛的功德和佛的境界

华严经淺释157:  菩薩所修行的廻向有十种之救護一切众生離众生相廻向

华严经淺释158: 行菩薩道一定要在众生的身上修,才能積聚所有的功德

华严经浅释159 : 修十迴向法門的菩薩以他所積修的种种善根回向众生

华严经淺释160: 以偈言分別頌揚第一种廻向法門的殊胜

华严经淺释161 : 以偈言分別頌揚第一种廻向法門的殊胜

华严经淺释162 : 菩萨所修十回向法门之第二迴向:不壞廻向

华严经淺释163: 菩薩以此修不壞廻向法門的力量廻向众生

华严经淺释164 : 菩薩所修十回向法门的第三个:等一切佛廻向

华严经淺释165: 又用偈頌把这第三回向的妙法重說一遍

华严经淺释166 : 修十回向的菩萨所修行的第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

华严经淺释167 : 菩薩所修的十廻向法門的第四廻向:至一切处廻向法的过程和境界

历史文章阅选读二(点击标题观看)

历史文章阅选读三(点击标题观看)

近期的连载目录链接

慧律法师楞严经讲座目录(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