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淺释319: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十一位善見比丘:寄第一欢喜行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十一)善見比丘 寄第一欢喜行
爾時善財童子。思惟菩薩所住行甚深。思惟菩薩所证法甚深。思惟菩薩所入处甚深。思惟众生微細智住甚深。思惟世間依想住甚深。思惟众生所作行甚深。思惟众生心流注甚深。思惟众生如光影甚深。思惟众生名号甚深。思惟众生言說甚深。思惟庄严法界甚深。思惟种植业行甚深。思惟业庄飾世間甚深。
这時候,善財童子思惟想念,菩薩所住的行門,非常深奧。思惟研究菩薩所证得的道法,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菩薩所证入的地位,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众生微細的智慧,也是非常深奧。思惟世間的众生依妄想而住,也是非常深奧。思惟众生所作的行为,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众生一切心所流注的行为念念遷流,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众生如光如影,若內若外,沒有实体,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众生有种种不同的名号,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众生諸語言,人與人之間談話交流这种学問,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庄严法界的法門,也是非常深奧。思惟研究众生种善因結善果,种惡因結惡果的种种业行,也是非常深奧。又思惟研究一切业报各自庄飾染淨世間,果报无失,也是非常深奧。
漸次遊行至三眼國。於城邑聚落村鄰市肆。川原山谷。一切諸处周徧求覓善見比丘。
善財童子一步一步的向南遊行,抵至三眼國。这個國家的人民大概都生三隻眼睛,故名三眼。他到城市、邑郡、聚落、鄉村、鄰效、市場、川流、平原和山谷等一切諸处,來周徧求覓善見比丘。这是第一行——欢喜行。善見比丘以布施为行首,又能開导自他,如目領导餘根,故名为眼。財施无著,成於慧眼;无畏之施,成於慈眼,法施開於法眼,故称为三眼。三眼,是見无不善,又施行內成,胜报外現,見者皆善,故名善見。
見在林中经行往返。壯年美貌端正可喜。其发紺青。右旋不乱。頂有肉髻。皮膚金色。頸文三道。額广平正。眼目修广如青蓮华。唇口丹潔如頻婆果。胸摽卍字。七处平滿。其臂纖長。其指網縵。手足掌中有金剛輪。其身殊妙如淨居天。上下端直如尼拘陀树。諸相隨好悉皆圓滿。如雪山王种种严飾。目視不瞬。圓光一尋。
善財童子看見善見比丘在树林中,來回散步经行。其歲當壯年,精神充沛,健康美貌。面相端正严好,令人看了生欢喜心。他的頭发是紺青色,向右旋繞不雜乱,有條不紊。頂上有肉髻,这是最尊貴的出世福相。皮膚是金色的,脖子上有三道紋。額頭寬广平正,表現出超群的智慧。其眼目修長寬广,好像青蓮华一样。唇色丹紅,猶如頻婆果那么鮮紅,其齒色潔白光亮。在他胸前標有卍字,其七处(兩手、兩足、兩肩、勁項)皆平均豐滿。他的手臂纖長,双手过膝,这是三十二好相之一。他的手指間有一層微細的皮膚連接著,好像網縵一样。在他的手足和脚掌中,有金剛輪。他的身体特殊妙好,猶如淨居天上的天人。其上身和下身皆非常的圓滿端直,猶如尼拘陀树一样。尼拘陀者,其枝橫布,與上聳相称。諸三十二相和八十种隨形好,悉皆圓滿,猶如雪山王似的。他又有种种严飾。目視不瞬,有專注的凝視,不曾霎眼。他周身的光圈大概有一尋(七尺)那么大,这是福相,是菩薩心相。
智慧广博猶如大海。於諸境界心无所动。若沉若舉。若智非智。动轉戲论。一切皆息。得佛所行平等境界。大悲教化一切众生。心无暫捨。为欲利乐一切众生。为欲開示如來法眼。为踐如來所行之道。不遲不速。審諦经行。
他的智慧广博,好像大海一样。对於一切善境界或惡境界,心裡都无所动搖。或者昏沉,或者掉舉,或者用智慧,或者不用智慧,动轉、嬉戲、談论等等一切,都完全停息了。因为止观双運,必須要互相配合,才能收到功效。止过則沉,观过則舉。不沉不舉,正受方現前。不智不愚,則双契中道。这時起念止观,皆成动轉。双非再遣,未離嬉戲。雖止观双運,而无心寂照,則一切皆息,所以他能「如如不动,了了常明」。他已得到如來所行互融平等的境界。以拔苦的大悲心,來教化十方一切众生,而心裡沒有一時一刻暫時捨棄的想法。他为了利乐一切众生,为了要開示如來法眼的寶藏,为了实踐如來所行的道路,所以修行菩薩道。因此他不遲慢,也不迅速的经行,來審諦观察其中的道理。
无量天龙夜叉。乾闥婆。阿修罗。迦樓罗。緊那罗。摩睺罗伽。释梵護世。人與非人。前后围繞。主方之神。隨方迴轉引导其前。足行諸神。持寶蓮华以承其足。无尽光神。舒光破闇。閻浮幢林神。雨众雜华。不动藏地神。現諸寶藏。普光明虛空神。庄严虛空。成就德海神。雨摩尼寶。无垢藏須彌山神。頭頂禮敬。曲躬合掌。无礙力風神。雨妙香华。春和主夜神。庄严其身舉体投地。常觉主晝神執普照諸方摩尼幢住在虛空放大光明。
有无量天人、龙、夜叉(速疾鬼)、乾闥婆(乐神)、阿修罗(无端正)、迦樓罗(大鵬金翅鳥)、緊那罗(另外一种乐神)、摩睺罗伽(大蟒蛇)、帝释天、大梵天、護世四天王天、人與非人等,前后围繞著善見比丘。有主方之神,隨著他而迴轉,在他前面引导。又有足行諸神,各手持寶蓮华,以持承善見比丘之足。又有无量的光神,放光明以破除黑暗。又有閻浮幢林神,雨种种雜华,以为供养。又有不动藏地神,顯現出地下所蘊藏的种种珍貴寶藏。譬如金礦、銀礦、煤礦、石油等等,皆由主藏神來管理。又有普光明虛空神,來庄严虛空。又有成就德海神,雨摩尼寶。又有无垢藏須彌山神,頭頂禮敬,曲躬合掌,向善見比丘表示恭敬。又有无礙力風神,雨微妙的香华。又有春和主夜神,庄严他們的身体,然后舉身投地,表示尊敬。又有常觉主晝神,執持普照諸方的摩尼幢,住在虛空中,放大光明。
時善財童子詣比丘所。頂禮其足。曲躬合掌。白言。聖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薩行。我聞聖者善能開示諸菩薩道。愿为我說菩薩云何学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
这時候,善財童子往詣善見比丘的处所,頂禮其足,曲躬合掌,而說道:「大聖者啊!我已经先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來求菩薩所修的行門。我聽慈行童女为我介紹,說您聖者善能開示菩薩道。希望您为我演說,菩薩怎样学習菩薩行?怎样修行菩薩道?」
善見答言。善男子。我年既少。出家又近。我此生中於三十八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
善見比丘回答說:「善男子啊!我年紀既輕,出家又不久。我这一生中,在三十八恆河沙那么多佛的道場中,自淨其意來修行清淨行。」这一段是欢喜行,善見比丘初入行位,故自謙「年少」。又創離十住之家,故云「出家又近」。「此生」者,有兩种意義:①表示念劫圓融。②顯入解行生,非見聞生故。在前边慈行童女於三十六恆河沙佛所,求得般若法門。这裡善見比丘於三十八恆河沙佛所,淨修梵行,是表示超过前位。
或有佛所一日一夜淨修梵行。或有佛所七日七夜淨修梵行。或有佛所半月一月。一歲百歲。万歲億歲。那由他歲。乃至不可說不可說歲。或一小劫。或半大劫。或一大劫。或百大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大劫。聽聞妙法。
或者在有佛的道場中,我於一日一夜,清淨修行梵行。或者在有佛的道場中,我於七日七夜,清淨修行梵行。或者在有佛的道場中,我於半月、一月、一歲、百歲、万歲、億歲、那由他歲,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的歲,或者一個小劫,或者半個大劫,或者一個大劫,或者百個大劫,乃至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的大劫,我皆在佛的道場中聽聞微妙无上的佛法。
受行其教。庄严諸愿入所证处。淨修諸行。滿足六种波罗蜜海。亦見彼佛成道說法。各各差別无有雜乱。住持遺教乃至滅尽。亦知彼佛本所興愿。以三昧愿力。严淨一切諸佛國土。以入一切行三昧力。淨修一切諸菩薩行。以普賢乘出離力。清淨一切佛波罗蜜。
我接受修行諸佛的教化,來庄严所发的一切大愿,而深入每位佛所证得的道理。我清淨修行一切諸行,來滿足六种到彼岸的波罗蜜海(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智慧)。我同時也看見每位佛成就道业,为众生說法。雖然我到过很多位佛的道場中,接受各各不同的教化,但我一點也不感到混雜或迷乱。我住持諸佛的遺教,直到諸佛入涅槃。我也知道彼諸佛本來所发的大誓愿,和往昔所修的法門。我亦以三昧的愿力,來庄严清淨一切諸佛的國土。我又以进入一切行的三昧力,來淨修一切諸菩薩行。我以普賢菩薩所发的大乘大愿,这种出離三界的力量,來清淨一切諸佛的波罗蜜法門。
又善男子。我经行時。一念中一切十方皆悉現前。智慧清淨故。一念中一切世界皆悉現前。经过不可說不可說世界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佛刹皆悉严淨。成就大愿力故。
又善男子啊!我在经行的時候,於一念中,所有一切十方的事物,皆悉示現在我眼前。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智慧完全清淨,沒有障礙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所有一切世界皆悉現在我面前,这是因为我经过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世界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的佛刹,皆悉庄严清淨,这是因为我已成就往昔所发勇猛的大愿。
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众生差別行皆悉現前。滿足十力智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佛清淨身皆悉現前。成就普賢行愿力故。一念中恭敬供养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如來。成就柔輭心供养如來愿力故。
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众生的差別行,皆悉現於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经滿足佛十力智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諸佛的清淨身,皆悉現於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成就普賢菩薩所修行的大行大愿力之法門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我恭敬供养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佛,这是因为我已成就慈悲柔軟的心,來供养諸佛的愿力。
一念中領受不可說不可說如來法。得证阿僧祇差別法。住持法輪陀罗尼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菩薩行海皆悉現前。得能淨一切行如因陀罗網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三昧海皆悉現前。得於一三昧門入一切三昧門。皆令清淨愿力故。
我又於一念中,領受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的佛法,这是因为我已得证阿僧祇(无量数)那么多的差別法,住持於法輪陀罗尼力的緣故。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的菩薩行海,皆悉現於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得到能清淨一切行,好像帝释天宮前的因陀罗網孔孔相照、珠光輝映的愿力緣故。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的諸三昧海,皆悉現在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得到於一三昧門,能入一切三昧門,即所謂「一通一切通」,並且皆令一切愿力清淨的緣故。
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諸根海皆悉現前。得了知諸根際。於一根中見一切根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時皆悉現前。得於一切時轉法輪。众生界尽法輪无尽愿力故。一念中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三世海皆悉現前。得了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分位智光明愿力故。
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一切众生的諸根海和种性,皆悉現在我面前,因为我已得到了知一切众生的諸根際,能瞭解所有众生种种不同的根性;又因为我能於一根中,見到一切根,这种愿力的緣故,即所謂「一为无量,无量为一;一不礙多,多不礙一」。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時刻,皆悉現在我面前,因为我已得到於一切時轉法輪,教化众生,縱使众生界有完尽的時候,而我轉法輪这种大愿力无有穷尽的緣故。普賢菩薩的十大愿王之第六愿,即是「請轉法輪」。在普賢行愿品中云:「如是虛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煩惱尽。我常勸請一切諸佛,轉正法輪,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間断。身語意业,无有疲厭。」又於一念中,有不可說不可說那么多一切三世海——过去世、現在世、未來世——皆悉現在我面前,这是因为我已得到了知一切世界中、一切三世的每一時分的特性和極微小的分位,这种智慧光明愿力的緣故。
这一段是描寫善見比丘於一念中所示現的境界,皆由种种愿力所成就。一念者,以得到无依无念智慧的緣故,而无法不現。所謂「一念不生全体現」。这一念心,是心包太虛,周徧法界。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薩隨順燈解脫門。
善男子啊!我只有知道这個菩薩隨順燈解脫的法門而已。隨順燈者,是用无念之真智,順法順机,而无所不照。可是燈照未必常久,故善見比丘向善財童子推薦菩薩的金剛智燈。
如諸菩薩摩訶薩。如金剛燈。於如來家真正受生。具足成就不死命根。常然智燈无有尽滅。其身堅固不可沮壞。現於如幻色相之身。如緣起法无量差別。隨众生心各各示現。形貌色相世无倫匹。毒刄火災所不能害。如金剛山无能壞者。降伏一切諸魔外道。其身妙好如真金山。於天人中最为殊特。名称广大靡不聞知。观諸世間咸对目前。演深法藏如海无尽。放大光明普照十方。
如果像那些菩薩中的大菩薩,他們的智慧像金剛燈一家。真正生在佛家,親证真如,成为法王子。他們具足不死的命根,报命殊胜,常燃有智慧之燈,对於所证的法沒有尽滅的時候。他們的身体非常堅固,法性成身,相不遷流,沒有其他物質所能破壞。他們示現如幻如化的色相之身,雖然有身,但猶如幻化一样。就好像因緣所生起的法,沒有自体,有无量那么多的差別,所謂「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隨順众生心中所乐,而各各示現於其面前。他們所示現的形貌色相,世間上无與倫匹。他們能免除一切毒刄火災,而不为其所傷害。譬如永嘉大師的证道歌上說:「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他們的身心猶如金剛山一样,无法破壞,而能降伏一切諸魔外道。他們的身体妙好,就好像真金山一样,在天人中,最为殊胜特別。他們的名称广大,所有一切众生沒有不聽聞他們的德行。他們观察一切世界,就好像在眼前似的。他們演說甚深微妙的法藏,猶如大海一样,滔滔不絕,沒有穷尽的時候。他們放大光明,普徧照耀十方一切众生。
若有見者必破一切障礙大山。必拔一切不善根本。必令种植广大善根。如是之人難可得見。難可出世。而我云何能知能說彼功德行。
若有众生見到这些大菩薩,必定能破除一切障礙的大山,必定能拔除一切不善的根本,必定能种植广大的善根。像这样的大菩薩,百千万劫也難遇見,很難值遇他們出現於世,而我又怎能演說,怎能知道他們的功德行呢?
善男子。於此南方有一國土。名曰名聞。於河渚中有一童子名自在主。汝詣彼問菩薩云何学菩薩行。修菩薩道。
善男子啊!從此向南行去,有一個國土,名字叫名聞。在河沿岸中,有一位童子,名为自在主。你可以到他那兒請問:「菩薩是怎样学習菩薩行?怎样修行菩薩道?」
時善財童子。为欲究竟菩薩勇猛清淨之行。欲得菩薩大力光明。欲修菩薩无胜无尽諸功德行。欲滿菩薩堅固大愿。欲成菩薩广大深心。欲持菩薩无量胜行。於菩薩法心无厭足。愿入一切菩薩功德。欲常攝御一切众生。欲超生死稠林曠野。於善知識常乐見聞。承事供养无有厭倦。頂禮其足繞无量帀。殷勤瞻仰。辭退而去。
这時候善財童子,为了想要究竟菩薩勇猛清淨之行,为了想要得到菩薩的大力光明,为了要修行菩薩无胜无尽的种种諸功德行,为了要圓滿菩薩堅固的大愿,为了要成就菩薩广大的深心,为了要修持菩薩无量殊胜的行門。善財童子对於菩薩所修的法,心裡也不感到厭倦或滿足,總觉得不夠。他发愿要入一切菩薩的功德,愿意常常攝御一切众生,愿意超脫生死輪迴的稠林曠野。对於善知識,他常乐於見聞,承事供养,而沒有厭倦的時候,善財童子向善見比丘叩頭頂禮,向右繞无数帀,戀慕仰望,殷勤瞻仰,目不暫捨。然后他向善見比丘告辭而退,向南行去,再去尋訪另外一位善知識。(未完)
华严经淺释301: 各大菩萨承佛威力说出偈颂重复一遍前面长行的意思(一)
华严经淺释302: 各大菩萨承佛威力说出偈颂重复一遍前面长行的意思(二)
华严经淺释303: 普賢菩薩以十种法句來演說如來師子頻申的三昧正定正受的定力
华严经淺释304: 各大菩薩出興种种不可說佛刹微尘数大神變庄严妙云
华严经淺释305: 文殊師利菩薩告訴諸比丘,能成就十种趣大乘法則能夠很快成佛
华严经淺释306: 文殊師利菩薩便用种种方便法門來教化无量无数那么多的众生
华严经淺释307: 親近善知識不要吹毛求疵,說善知識有什么过錯
华严经淺释308: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開始,第一位德云比丘:寄第一发心住
华严经淺释309: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二位海云比丘:寄第二治地住
华严经淺释310: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三位善住比丘:寄第三修行住
华严经淺释311: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四位彌伽大士:寄第四生貴住
华严经淺释312: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五位解脫長者:寄第五具足方便住
华严经淺释313: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六位海幢比丘:寄第六正心住(一)
华严经淺释314: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六位海幢比丘:寄第六正心住(二)
华严经淺释315: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七位休捨優婆夷:寄第七不退住
华严经淺释316: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八位毗目瞿沙仙人:寄第八童眞住
华严经淺释317: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九位胜熱婆罗門: 寄第九王子住
华严经淺释318: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的第十位慈行童女:寄第十灌頂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