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严经要义44:佛法不是破相,是破執著,相破了以后你还是要借假修真

净界法师 青袍笔记 2022-11-03

短视频目录(20190120)

近期的目录链接(2019.02.02)

净界法师法华经讲记01-50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

慧律法师楞严经目录(全)


楞严经要义44

楞严经要义44

 净界法师宣讲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証了义諸菩薩万行首楞严经》要义。监院法师慈悲,诸位法师,诸位同学,阿弥陀佛!讲义93 

辛六、明藏性即根大性。

前面的地水火風空,都是一個沒有明了性的色法,這以下的根大是讲六根的作用,它是一個心法,六根的見聞嗅嘗觉知,這六种功能到底是從什么地方來?未來又將往哪裡而去呢?這個的確是值得我們去探討的,因為我們不能知道它從什么地方來,從什么地方而去,我們就不能去改变我們現前的六根。佛陀在发明六根的体性跟作用的時候,他的道理跟前面一樣都先破妄,破除我們原先的執著,然后再显真。

別破妄執

破同

阿难!此見若復與明與暗,及與虛空,元一体者,則明與暗,二体相亡,暗時无明,明時无暗;若與暗一,明則見亡,必一於明,暗時当滅,滅則云何見明見暗?若明暗殊,見无生滅,一云何成?

(破除能見的根跟所見的塵它們是同一体的。這個道理是不能成立的。)阿难!假設這能見的功能它是有自体的,而這种自体跟明相、跟暗相、跟虛空相,這三個都是同一個体的話。先做這樣的假設。光明相跟黑暗相這兩种相狀的体性是互相侵奪的。怎么說呢?因為黑暗現前的時候,就沒有光明,光明显現的時候就沒有黑暗,這二個是互相侵奪的。既然身為一個能見的功能,它跟所見的明暗是同一体的。那同一体的是什么意思呢?就表示不能分開,就像我們身体是同一体的,有的時候大家都有,沒有的時候大家都沒有。既然能見的功能跟黑暗是同一体的,那黑暗消失的時候,那這個“見”也应該跟著消失才对啊!那么当光明出現的時候,你就应該看不到光明才对啊!這跟現实不符。

其次,假設這個“見”是跟光明同一体的,那当黑暗出現的時候,光明消失了,你這見的功能也应該消失才对啊!因為你跟光明同一体,当能見的功能消失的時候,那你又怎么能夠見到光明相,怎么見到黑暗相?事实上跟我們現实生活是不相符合,我們現实生活是「若明暗殊,見无生滅」光明跟黑暗是不断的变化,有時候光明有時候黑暗,這二個情況是变化;但是我們能見的功能並沒有变化,我們是明時見明,暗時見暗。所以你不应該說,我們這個見跟明暗是同一体的,因為明暗变化,我們的見沒有变化,同一体应該是同进同退才对,所以這樣的假設是不合理的。

破異 

若此見精,與暗與明,非一体者,汝離明暗及與虛空,分析見元,作何形相?離明離暗及與虛空,是見元同龜毛兔角,明暗虛空三事俱異,從何立見?

假設能見的見精,跟黑暗相、跟光明相,它們彼此不同体的,你跟我不同,我跟你不同,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各走各的互不相關,這当然跟事实不符。那你可以試一試,你離開了光明相,離開了黑暗相,跟離開了虛空相,当你離開所有的所緣境的時候,你那能見的見到底是什么相狀呢?你沒有一個所見的相狀,能見的見能夠表現出來嗎?事实上当我們能見的功能離開了明相、暗相跟虛空相的時候,這能見的功能就像是龜毛兔角根本不存在。所以說当光明相、黑暗相、虛空相這三种相狀俱異,“異”蕅益大師解释,這個“異”是離開的意思。

当這三個都離開的時候,我們這個“見”根本就不能建立起來。我們常說離塵无体,離開所緣的塵境,這能分別的見,根本就是龜毛兔角,根本就是覓之了不可得,所以說是“異”也是不合道理的。

破或同異  

明暗相背,云何或同?離三元无,云何或異?

光明跟黑暗二种相狀是互相違背的,有光明就沒有黑暗,有黑暗就沒有光明,所以你不能夠說同体,也不能說破異,離開了三种的塵相,光明、黑暗跟虛空,能見的功能也不存在,所以也不同体。

破非同異  

分空分見,本无邊畔,云何非同?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

(破非同)当我們詳細的分析“空”,“空”就是所緣的明暗,虛空的相狀,以及分析能分別的“見”的時候,我們发觉,不管是能分別的見跟所分別的虛空,它們二個都是沒有邊際可得的。都沒有邊際的時候,我們怎么能夠說它們不是同一体呢?因為你找不到二個邊際,二個都沒有邊際,那二個只好融為一体,所以說非同是不合理。

(破非異)    見暗見明性非遷改,云何非異?

我們能見的功能,暗時見暗,明時見明,它的体性並不能隨明暗的改变而有所改变,所以你不能夠說非異,因為明暗是生滅的,我們見是不生滅的,所以它們不应該是同体的,所以非異。

总破直審  

汝更細審,微細審詳,審諦審观!明從太陽,暗隨黑夜,通屬虛空,壅归大地,如是見精,因何所出?見觉空頑,非和非合,不应見精无從自出。

我們应該对人生的道理要詳細的观察,深入的观照,乃至於如是的观照!光明是從太陽而有,黑暗是隨順黑夜而有,通達是屬於虛空之相,而壅塞是归大地而有。光明、黑暗、虛空、大地,各有各的因緣,它們之間相互作用,創造一個能見的見精,它到底是從什么地方而來?因為「見觉空頑」,能見的根,見聞觉知,它是有明了性的,而虛空卻是一個无情的東西,一個有情跟无情,它們二個既非彼此摻杂的和合,也不可能上下的結合。因為体性不同,一個有明了性,一個沒有明了性,你怎么能夠說它是有自体的,它是從什么地方而來。這地方是破和合相。

不应見精无從自出。

你也不应該說它是自然而生。破非和合相。总而言之,六根之相是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是非因緣,非自然,它是当体无生,它的相狀是「当处出生,隨处滅盡」,是即空、即假、即中的生滅的影像而已,它沒有真实体性。破它真实体性的執著。

壬二、明大均。

前面是破除它的相狀是虛妄的,這以下說明六根的体性,是真实的而且是周徧法界的。

融性合會   

若見聞知,性圓周徧,本不动搖,当知无邊不动虛空,並其动搖地水火風,均名六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无生滅。

事实上,見聞嗅嘗觉知,這六根的体性是圓滿的,是周徧法界的,而且它的体性根本就沒有生滅相。相狀是有生滅的,有因緣它出現,沒有因緣它就消失掉;但是体性是不生不滅的,它隨時存在那個地方等你去感应的。我們应当了知广大无邊的虛空,以及這种生滅变化的地水火風,它的体性都是屬於六大(大、為周徧法界)它的体性就是真实而圓滿法界,都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本自俱足,本无生滅。這地方把相狀的虛妄相破了以后,看出它的本來面目就是我們的一念心性,清淨本然周徧法界,是隨時隨地存在的,根本就沒有生滅。

警令觉悟  

 阿难!汝性沉淪,不悟汝之見聞觉知,本如來藏。汝当观此見聞觉知,為生為滅?為同為異?為非生滅?為非同異?

阿难!長久以來,我們心都是对外相产生堅固的執著,不能夠迴光返照它的見聞觉知的体性,我們在相狀的執著,而失去广大的体性,這個体性,当体就是如來藏,当体就是我們众生本具的一念心性,就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我們应該假借這個因緣迴光返照,這見聞觉知的体性,到底是生是滅?是同是異?或者是非生滅?或者是非同非異?這前面都說過了,從這個地方去相互的对比,你就可以知道,其实這六根它本來就无生,本來就沒有生滅。

我們在生命当中有一個很严重的問題,就是对某一個相很執著,結果我們就忽略了它一個广大的体性。就像一個大海,大海被風一吹,产生一個水泡,我們对那個水泡很執著,結果失去整個大海,因小失大啊!我要讲一個禪宗的公案,諸位体會一下:

禪宗平常都是打坐、观想,你從什么地方來?你來到這地方之前,你的本來面目是什么?找到生命的根源。平常各自用功,有一天老禪師就考試了,把所有禪師集合在大殿,大家入座的時候,這大殿的正中央放一個臉盆在中間。禪師考一個題目:這個東西不能叫做臉盆,大家道一句,這個叫什么?有人說:這個不能叫臉盆,那叫大斗碗;有人說這叫大的盆子。大家就開始讲話了,后來有一個禪師看到大家都讲了差不多了,他就站起來,向老禪師頂禮以后,面对這臉盆腳一踢,就把臉盆踢走了,踢走了以后再跟禪師頂禮再入座。禪師說:這個人答对了。為什么答对呢?因為我們习慣性被自己的名言思想帶动,而看到臉盆的相狀,沒有看到它的体性是徧滿的。那么這個禪師他一來,把這相狀給踢走以后大家迴光返照,哦!原來這個臉盆,是一個当处出生、隨处滅盡,一种即空、即假、即中的影像而已,你有因緣它就显現,沒有因緣它就消失。但是我們被臉盆這二個字产生很多的想像,這個可以幹什么、幹什么…,而忽略了臉盆的本質是從哪裡而來。所以這禪師腳一踢的時候「打破虛空笑滿腮,玲瓏宝藏豁然開」。

我看這個公案有一种個人的想法,我觉得這個禪師,他從大乘角度要圓滿一點,他把它踢走以后,最好再把它拿回來再放著。為什么?我讲個道理,让諸位听听看:佛法不是破相,是破執著,那把這相破了以后,你还是要假借這個相借假修真。你說六根是覓之了不可得,但是你念佛难道不需要六根嗎?你拜佛不需要六根嗎?你要創造來生更大的功德,你还得靠你現前的六根。所以諸位要認清楚,我們是破除心中的執著,不是破除相,「但除其執,不除其相」。你說六根你看它也不是自生,也不是它生,也不是共生,那我從現在開始,我也不吃飯了,也不照顧它了,让它自己敗壞,那你也完了!你沒辦法修行。

諸位要知道“相妄”,虛妄的意思不表示它不存在,虛妄的意思就是它是暫時存在的,你只能夠“借用”,你可以借用它,但是你不可以認為它是经常存在的。“虛妄”是說你可以借用你這個身心世界來积功累德,但是你要有心理准备,它因緣到的時候,它消失的時候,它不告訴你,它不管你的,它要走就走,你沒辦法控制它的,覓之了不可得,因為它來无所從。你現在的身心世界是有一個地方來的,那就不會改变,這永远就是你的,你今生是這樣,你來生也是這樣,事实上不是這個意思。

你今生所有的因緣都是暫時借你用的,所以你現在就是跟生命在…看誰比較快,我要趕快利用這因緣,既然是假,但是你要借假修真,你用這個因緣來积功累德,來拜佛、念佛,懺悔业障,积集資糧。然后你這因緣結束了,你一個新的心態,新的业力又創造一個好的六根出來。那這好的六根從哪裡來?它本來就存在。它本來就存在,那為什么你之前不會显現呢?因為你過去沒有這個业力。諸位要去体會“体性”是徧滿的,“相狀”是因緣显現的。佛陀在前面的三卷,一再的重複這個观念,這是整個修《首楞严王三昧》的基礎。

壬三、显理性。將六根的体跟用作一個总結。

性体圓融    

汝曾不知如來藏中,性見觉明,觉精明見,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体性)阿难!你從來不知道這六根的体性,其实就在我們一念心性当中本來俱足。怎么說呢?因為「性見觉明」,見聞觉知的体性是本自真空的,本自真空這「觉精明見」,這真空的体性又俱足十法界染淨六根的体性,這叫性具的思想。它本來就存在我們一念的广大徧滿的心中,而這個心,是清淨本然是周徧法界,是離一切相,是即一切法。這地方是說明六根的体性,是本來就存在的,這個部份你不用去費心,它本來就存在的。這部份不是我們該用功,該用功的是第二段。

相用個別  

隨众生心,应所知量。如一見根,見周法界,听齅嘗触,觉触觉知,妙德瑩然,周徧法界,圓滿十虛,宁有方所?循业发現。

(相用)好的六根,不好的六根都存在,為什么有些人出現好的六根,有些人出現不好的六根呢?因為隨著众生的迷悟,它的染淨的思想,它所产生的善惡的业力,而個人循业发現。比方說,我們六根当中的其中一個見根,能見的見性是周徧法界的,乃至其餘的听(耳根)(鼻根)嘗触(舌根)觉触(声根)觉知(意根),整個六根的体性,都是俱足微妙不可思议的功德,就像白玉一樣的清淨光明,它周徧整個十法界,圓滿十方虛空,哪有固定的方所?哪有說一定佛陀有殊胜的六根,而我們沒有殊胜的六根?其实所有殊胜的六根到处都是,你有這個业力,你就可以显現,你沒有這個业力,你到哪裡都一樣,它沒有固定方所,它是清淨本然周徧法界。

壬四、斥迷惑

世間无知,惑為因緣及自然性,皆是識心分別計度,但有言說,都无实义!

(這种道理前面都說過) 我們從六根的相狀來看,我們的確看到每一個人的六根不一樣,你看有些人眼睛很好,看得很远,有些人的眼睛只能看近。你看阿罗漢的眼睛,他一入定的時候,看整個三千大千世界,就看手中的一顆檳榔果一樣;菩薩能夠观察百千大千世界,佛陀能夠观察无量无邊的世界。為什么六根的差別差這么多呢?答案很簡单,你有什么樣的心量,你就有什么樣的六根。

我要讲一個小故事,諸位体會一下:在非洲地中海的南邊,有一個国家叫阿爾吉利亞,這個国家的鄉村种了很多稻米,稻米到快要收成的時候,農夫辛辛苦苦一段時間,要期待收成的時候,來了一群的猴子,猴子就把這些稻米比較好的都拿走,剩下都是一些比較差的。這些農夫就感到非常无奈,也非常的生氣。后來在一個村莊有一個很有智慧的老者,他就想一個辦法要來对治這猴子,他做一個鐵器,這鐵器就像花瓶一樣大,這鐵器的瓶口小小的。關鍵在這個瓶口,你的手是放鬆的時候,你的手剛好伸进去,但是你的手要把它握成一個拳頭的時候,你的手就拿不出來。它那個瓶口就剛好你的手可以进去,拳頭就不能出來。然后這些農夫們晚上,就把瓶子放了很多新鮮的白米在裡面,再把這鐵罐綁在樹上。結果第二天看到好幾隻的猴子,手上抓著白米不放,牠昨天一整個晚上就跟它瓶子在較勁,牠就是不肯把手上的米放了。不管這個村莊经過了幾十年,幾百年代代相傳,幾百年過去了,從來沒有一隻猴子,愿意把手上的米放掉,沒有一個猴子做得到。結果這些猴子因為抓住手上這些白米,失去牠一生的自由,被抓到以后,被賣到动物園去,甚至有的犧牲牠的生命。

這個道理当然不只是发生在猴子身上,其实众生的心態都是這樣,為什么我們一輩子都做凡夫呢?問題在哪裡?為什么文殊師利菩薩,他就能夠做文殊菩薩呢?我們讲「心境決定你的处境」。宗喀巴大師說:我們今生都是為了自己來謀福利。結果我們得到什么?我們從早到晚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著想,結果我們得到一個非常卑賤的六根,生生世世都沒有改变,就像這個猴子一樣。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所做所為都是為众生,他产生广大功德的六根,神通变化的六根。

那你會問說,那我的六根從哪裡來呢?文殊菩薩的六根從哪裡來?其实讲实在話,我們每一個人六根來的地方都一樣。你說從哪裡來?「清淨本然,周徧法界,宁有方所」,本來就存在。我們不能改变我們的心態,我們的生命就不断的這樣下去嘛!這不是上帝創造的,不是這個意思,這個是生命一种不能改变的軌則,「隨众生心,应所知量,循业发現」,心境決定你的处境。所以,你看所有的修行者第一件事情「发菩提心」,先把你的胸量放大。当然你說那菩提心怎么发得起來呢?先明白道理。你要把人生參透了,你能夠徹底的放下,你才能夠徹底的承当。

所以蕅益大師說:你沒有高超的品德,你不可能产生广大的胸量,不可能有殊胜的修行。你看佛陀到現在怎么修行都还沒有讲,讲了三卷的经文都在讲這個道理,「你從什么地方來?十法界的众生從什么地方來?」這個道理非常重要,你要從這個地方開悟了以后,你才能夠知道怎么修行,是這個意思。

阿难尊者也即將開悟了,再一科,阿难尊者就要開悟了。我們大概最难的《楞严经》快要結束了,前面三卷最难,后面都簡单了。你這三卷的道理了解了,后面都在運用,它開始在運用,為什么牠會做一隻螞蟻、為什么牠會变成一隻鳥、會变成一隻狗、會变成一隻馬,都有牠的因緣,都是“相妄性真”,各有各的因緣。

辛七、明藏性即識大性。

“藏性”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当下俱足“識”;識是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六識的了別性。六識其实是我們一念心性,当下俱足的;六識的作用,是假借事相的因緣而显現的,所謂的「相妄性真」(分四:壬一、破妄執。壬二、明大均。壬三、显理性。壬四、斥迷惑)

壬一、破妄執。

总标識性   

阿难!識性无源,因於六种根塵妄出。汝今徧观此會聖众,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无別分析,汝識於中,次第标指,此是文殊,此富樓那,此目犍連,此須菩提,此舍利弗。

先說明根跟識的关系:“六根”是五俱意識的第一剎那,它是一种自性的分別不帶名言,所以它得到的是諸法的相狀。“六識”是五俱意識第二念以后,我們的第六意識产生一种名言分別,产生很多的思想。看到這個花,這個花很漂亮,開始就著這個花,产生很多很多的名言妄想,這個就是所謂的計度分別,一個是帶名言,一個是不帶名言。

(六識的体性)阿难!眼耳鼻舌身意,這六种識,它的体性是沒有一個根源,來无所從,去无所至。沒有根源簡单的讲就是徧滿的意思,它是周徧法界的,它沒有固定的处所。它必須假借六种的根跟六种的塵,六根去攀緣六塵的相互作用,這中間才創造了六識的了別出來。根塵的相互作用創造六識的关系,以下就詳細的說明。比方說你在這《楞严》法會当中,你用你的眼睛去普遍的观察,諸位參加法會的聖众,“徧观”正是讲能見的根,“此會聖众”是所見之塵;根塵的作用就产生一定的效果。

用目循歷,其目周視,但如鏡中,无別分析

我們剛開始依止眼根循著次第一一的观察,在我們眼睛的範圍观察,我們看到很多很多的聖众,這些聖众就好像鏡子当中显現的一种影像,而我們能夠对這個影像有所了知,但是不能产生一种名言的分別,不能帶动名言,不能帶动种种的思想,只有了知它的形相。

然后慢慢的「汝識於中次第标指」等到根塵的作用,第二剎那以后,就帶动了所謂的六識的产生。六識就能夠对於這所观境一一明白的指出:這是文殊菩薩、這是富樓那尊者、這是目犍連尊者、這是須菩提尊者、這是舍利弗尊者…。我們就能夠把這些影像,加上很多很多的名称,对這個名称去思惟它的功德: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等等。這种思惟的功能就是六識,只是取它的相狀的是六根。

徵問原由   

此識了知,為生於見?為生於相?為生虛空?為无所因突然而出?

眼識产生了別的功能,到底是從什么地方來呢?是從眼根的見产生?还是生於外在的塵相?还是生於虛空?还是沒有因緣突然而有呢?先做一個假設,說六識是有自体的,有自体就有地方來。

別破妄執

破因根生  

阿难!若汝識性生於見中,如无明暗及與色空,四种必无,元无汝見,見性尚无,從何发識?

阿难!假設我們眼識的了別性,是從眼根而生(這等於是自生),眼根創造了眼識。但事实上沒有明暗色空這四种塵境的刺激,在沒有四种外塵的情況之下,我們能見的根都不能生起作用。能見的根尚且不能生起明了,又怎么发动這了別的識呢?沒外境,連根都不能生起,更不要說識,所以說自生不合理。

破因塵生   

若汝識性生於相中,不從見生,既不見明,亦不見暗,明暗不矚,即无色空,彼相尚无,識從何发?

假設我們這眼識的了別,是從外相四种的塵相所生,不是從見根而生,如此一來,在缺乏能見的眼根的情況之下,我們既看不到明相,也看不到暗相,明相暗相都不可見,乃至於一切的色法之相,一切的虛空之相都見不到,种种的塵相尚且見不到,那么眼識又怎么发动呢?眼識的目的就是了別這些塵相,結果你連塵相都看不到,要怎么了別呢?所以不能夠說從塵生。

破因空生  

若生於空,非相非見,非見无辨,自不能知明暗色空。非相滅緣,見聞觉知无处安立。处此二非,空則同无,有非同物,縱发汝識,欲何分別?

說這眼識是有自体的,是生於虛空從虛空而來,這种情況叫「非相非見」,既然它從虛空而來,它不須假借外在的塵相,又不必假借內在的眼根,這叫非相非見。那么在“非見”的情況下,沒有能見的眼根之下,我們事实上是不能辨別明暗色空之相;在“非相”的情況之下,沒有所見的明暗色空之下,這非相緣滅。如果沒有所見的明暗色空之相,那它的因緣也就消失了,見聞觉知也就不能安立了;沒有所見的塵相,那所緣的塵相消失了以后,其实能見的眼根也沒辦法存在。所以处此二非,在此非相非見的二非当中,「空者同无,有非同物」這种情況,你說虛空能生起眼識,那么在非見非相,沒有見也沒有相的情況之下,那虛空就好像跟无一樣,又怎么能夠发动識呢?「有非同物」,即使你說虛空是存在的,但虛空又不像万物一樣有种种的形相,它是无形无相,它創造識,它縱然能夠发动識,又能分別什么呢?因為虛空是处在一种非見非相的情狀之下,就算它发动識,又有什么作用呢?這個識就是要來了別塵相的啊!結果它的塵相消失了,你发动這個識又有什么作用呢?所以這空产生識不合理。

破无因生  

若无所因突然而出,何不日中別識明月?

說眼識是沒有因緣的。那是怎么有?是突然之間冒出來的,沒有任何理由。那佛陀就反問了:那么為什么你的眼識,你不在面对太陽的時候,突然間去看見晚上的月亮而生起了別呢?因為你說无因緣,你為什么不面对太陽去看到月亮呢?不可能嘛!你面对太陽你只看到太陽,你面对月亮你只看到月亮,你因為太陽的因緣而看到太陽,你因為月亮的因緣而看到月亮,這個都是要因緣,不是說沒有因緣就可以出現,如你要拜佛,你也要有個佛像,什么東西都是要有因緣,所以无因緣生是不合理的。

总破直審  

汝更細詳,微細詳審!見托汝睛,相推前境,可狀成有,不相成无,如是識緣因何所出?識动見澄,非和非合,聞听觉知,亦復如是,不应識緣无從自出。

我們应該在這樣的一個六識的因緣当中,好好的詳細的深入的观察!能見的眼根是寄託在眼睛之內,而所見的塵相是屬於外在的境界,一個是內一個是外。凡是有形相是屬於色相,而沒有形相的就是屬於虛空,所以能見的眼根所見塵境,色相虛空,各各不同。在這四個不同的因緣当中組合之下,創造了你的眼識,這眼識是被四個不同的東西創造出來,那你說它從什么地方而來?「識动見澄」眼識是动態的,它是一個了別的,六根的明了,這根是靜態的,根它是不能夠帶名言,這二种体性不同,所以你不应該說「非和非合,聞听觉知,亦復如是」,它們既非是一种互相摻杂的和合,也非上下的結合,其餘的聞听觉知的五識,亦復如是,它們都不是和合而生,当然也不应該說无因无緣自然而有。

這地方等於破除六識它不自生、不它生、不共生,它的結論是本自无生。本自无生也就是說它只是一個虛妄相狀,來无所從,去无所至,是一個即空、即假、即中的生滅的相狀。因為它有一個來的处所,那這個東西就永远不會消失掉。永远不會消失其实对我們是不利的,非常不利!如果你的身心世界是有实体的,前生的你跟今生的你完全一樣,來生的你跟今生的你也長得一模一樣,思想也一樣,你觉得這樣好不好?生命都不能改变,你怎么做都不能改变,這樣子就麻煩大了!你永远是你,佛陀永远是佛陀,那么這业力就沒有关系了,就不能所謂的循业发現,那你修行幹什么呢?修行不能改变生命,那修行幹什么?所以說一定要它沒有真实的体性,所以你的修行才能夠改变。

你今生的想法跟前生的想法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前生有可能是一個做生意的,做生意的價值观,跟你出了家以后思想是完全不同,你來生如果沒來到極乐世界,你变成一個天王,你的想法也不一樣。所以我們常常說,換一個位子就不同的想法,這是事实。為什么?因為它沒有实体,它沒有实体所以它隨因緣变化。這地方是說明无生,破除我們对相的執著,它只是一個「当处出生,隨处滅盡」一個暫時的相狀。当然這個相狀我們也不应該排斥,我們要假借六識來思惟極乐世界的功德,來产生我們一种往生的愿望,借假修真。

三卷過以后,整個《楞严经》的基礎就讲完了。后面的半卷的「广破餘疑」,其实是從這观念发揮出來的。我希望大家把「相妄性真」的观念好好的体會一下,譬如你持《大悲咒》、持《楞严咒》,這《大悲咒》的功德從哪裡來?你說功德從《大悲咒》來,不对!《大悲咒》能找到功德,那不用你去持,你放個錄音帶就好。你說從你的心中而來,那你幹嘛持《大悲咒》?你自己的心就能发揮功德。答案是《大悲咒》功德是周徧法界,清淨本然,你因為持它的关系,把它的功德显現出來,一处持咒,显現一处的功德,十方持咒,显現十方的功德,這個就是所謂的「相妄性真」

净界法师楞严经要义01-25目录(未完)

楞严经要义25:我們以不同的心態去做一种事情,产生的結果就是不一樣

楞严经要义26:不变跟隨緣在理論是同時的,但是修正的時候你不可能同時

楞严经要义27:我們過去一定造了某种程度的共业,所以在生命当中會产生交集在一起

楞严经要义28:你今生的生命并不能代表你自己,它只是你生命的一部份

楞严经要义29:心跟万法的互动其实是非合和,非不和合的

楞严经要义30:你來生會遇到什么人跟你的想法有關聯,憶念谁就跟谁有交集

楞严经要义31:其实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觉悟也沒有分任何場所的

楞严经要义32:內心最大的潛能就是想像力,從你的想像就知道你未來生命的变化

楞严经要义33:要記住一個观念,每一件事情都是從空性而來,也都是回归到空性

楞严经要义34:修行是产生一种生命的扭转,要产生观照力,积集善业不叫做修行

楞严经要义35:初学者你一定要把身心世界的“道”把它找出來

楞严经要义36:当你把福報享盡時吃什么東西都沒有滋味了,這個滋味是從业力而來

楞严经要义37: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感觉,因為你的感觉受過去业力的影響

楞严经要义38:如果把生命当做你每一個成佛之道的過程,那你就會无所畏懼

楞严经要义39:障碍現前的時候記住不要亂动!煩惱障跟业障最大的天敵就是時間

楞严经要义40:說一個東西它到底是毒藥还是良藥,其实是你的思考模式決定

楞严经要义41:這一念心有它的軌則,你越自私就越痛苦,你越是吃虧福報越大

楞严经要义42:你的思考模式不改变,你业力就不能改变,你的生命也不會改变

楞严经要义43:世事是很妙的,你越追求它越消失,不追求它時它反過來追求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