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鸦雀有生”的2018

鸟人Robbi 鸦雀有生 2022-09-09

2018年还剩三个整天就过去了,依照从去年开始的惯例,在此奉上我们“鸦雀有生”的年度总结。由于明天要出去浪,所以赶在今天推送,文中所涉及数据均以27日为准(去年的总结在这儿“鸦雀有生”的2017)。非常感谢您在过去一年中的关注与支持!


2018年我们一共推送了46篇文章(比2017年多),其中原创推文28篇(比2017年少...),这其中阅读量的TOP TEN如下:

1. 南亚兀鹫危机:另一个关于药和印度的故事,阅读量4870;


2. 《里约大冒险》的主角原型在2018年没呢?,阅读量4502;


3. 勿忘新万金(In Memory of Saemangeum),阅读量3602;


4. 退无可退的大滨鹬,阅读量3536;


5. 荐书 No. 9 ▏《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三版),阅读量2821;


6. 伴你高飞:冠头岭上的鹰和人,阅读量2651;


7. 诱,或不诱拍?这不应该是个问题,阅读量2488;


8. 有关鸟的巢,你知道或不知道的事儿,阅读量2389;


9. 中国特有鸟类知多少(下,雀形目 二),阅读量2250;


10. Zoo Frankfurt:“一个人的动物园”,阅读量2157。


今年的前两名其实都蹭了电影的热点。爆款的《我不是药神》让自己想起了另一个发生在印度跟药有关,也和鸟密不可分的故事,于是便有了那篇推送。而《里约大冒险》系列一时的风行,也让大众对主角原型小蓝金刚鹦鹉多了些认识和牵挂。要多谢这些影片的铺垫,让我们的推送有可能被更多的人关注到,希望明年再有些这样的传播良机。三四名主要为了声援复旦大学马志军老师团队牵头的救助迁徙鸻鹬类项目,对项目的后续,我们也做了跟进:转载 | 你把它们从死亡边缘拉回,希望明年没有饥荒。新万金当年的惨剧,到今天回想起来依然是触目惊心。2018年1月国家海洋局宣布禁止商业性的围填海项目。对于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上岌岌可危的红腹滨鹬大滨鹬们来说,这应该算是见到了一丝曙光吧。而中国官方的这一举措也被国际鸟盟(BirdLife International)选为了年度12大环境利好消息之一。


第五名有些意外是荐书主题里的一篇,《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二版和第三版之间的变动比较大,我们的推送简要梳理了下背后的来龙去脉,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理解和使用该书。也争取在明年推出更多的荐书,能更好地为大家服务。另一个意外是游记主题里的法兰克福动物园也进前十了,看来好书和好地方一样都能受到大家的欢迎。余下的四篇,貌似不大好归类了。把作为志愿者参与美境自然组织的北海猛禽监测看到的和想到的都写了写,内容较长,也要感谢大家耐心读完了。有关“诱拍”的话题,相信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仍会被反复提起,我们的推送也许能提供个不一样的视角和切入点吧。鸟巢的推送时间虽不长,但阅读量还不错,大家对这些看似基础但是关键的问题貌似热情会比较高。当然,已经不止一位读者吐槽过有些过于生涩了。如何把推文写得让人更容易接受,保证可读性,也将是我们不断追求的远大目标。中国特有鸟类的坑总算是填完了,这个系列有两篇都进了年度前十,应该是再次证明了什么才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也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有兴趣回顾一下的朋友请看:中国特有鸟类知多少(上,非雀形目)中国特有鸟类知多少(下,雀形目 一)


除了上述十篇之外,分主题来看:2018年的荐书,一共推出了5+1篇,除了上面TOP TEN中已经提到的一篇之外,还有:

1. 荐书 No. 8 ▏如何挑选一本好图鉴?(上),阅读量1945;


2. 荐书 No. 7 ▏《守望飞羽:中国观鸟故事》,阅读量1699;


3.  荐书 No. 10 ▏《中国鸟类图鉴鸻鹬版》,阅读量1416;


4. 荐书 No. 11 ▏《南大洋海鸟鉴别》,阅读量967;


另外,还有特别推送了一期“番外篇”:荐书 ▏如何挑选一本好图鉴?(番外篇),阅读量1570。其他的荐书,我们的确是真心实意地在推荐,至于这个嘛... 现在的各种照片图鉴简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是真正能给新鸟人以帮助、赋老鸟人予新知的庶几?跟国外历经百年沉淀的优秀作品相比,有差距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但若想弥补这样的差距,也许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井底之蛙式的自吹自擂吧?


游记方面共推出了5篇,除法兰克福动物园之外,还有:

1. 莱比锡动物园:面向未来的启示,阅读量1269;


2. 徒步看山地大猩猩是个什么感受?(上),阅读量1214(以及徒步看山地大猩猩是个什么感受?(下),阅读量791);


3. 野性斯里兰卡:哺乳动物 上篇,阅读量1041;


2018年最开心的出游经历就是去看了山地大猩猩,人生夙愿之一达成!回来查资料读文献,写了两篇长长的推送,在把与山地大猩猩旅游相关内容基本都梳理了一遍的同时,也帮助自己更深刻地理解什么叫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旅游”。而莱比锡动物园的所见所闻,则让自己对“未来的动物园”不由得抱有了更多的期待。希望明年尽快把斯里兰卡哺乳动物的下篇更完,这个美丽的国度不仅有红茶和宝石,还有着充满魅力的各种生物。


史海钩沉及跟历史有关的内容共推出了6篇,除上面提到的南亚兀鹫新万金之外,还有:

1. 史海钩沉 6. ▏白眼河燕:"暗淡蓝点"的微小过客,阅读量2090;


2. 金额雀鹛小传,阅读量1943;


3. 最后一眼(The Last Chance to See),阅读量1476;


4. 别了,北白犀,阅读量1369。


相较于去年,2018年史海钩沉及历史相关内容的推送阅读量有较大提高。虽说很想章口就莱说是因为我们推送的质量有明显提升吧,但其实心里也明白只是关注人数增多了。白眼河燕在年中差点儿闹了个大乌龙出来,也许是期望它们还存留于世的执念太深了吧... 今年终于看到了金额雀鹛,这个由中国鸟类学家命名的第一种鸟,86年之后我们对它们依然知之甚少。今天还看到个消息,说2018年中国科研机构在CNS期刊上发表论文首次超过了100篇。在《Science》、《Nature》和《Cell》这样的顶级牛刊上发文章当然非常有必要,但好像发CNS不应该也不能是所有研究的追求和目标。基础的工作,永远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就像鸟巢那个推送里,系统发育树建得再好再酷炫,缺乏与之对应的基础生活史内容,一样也是然并卵。


3月北白犀“苏丹”的去世,在媒体上也多有悼念感叹之辞。我们也有两个相关的推送,道格拉斯·亚当斯他们那时颇有远见的“最后一眼”项目,不知道再过50或者100年后的人会怎么看呢?会不会觉得先人们太蠢太没有行动力?还是到那个时候,已经都无所谓了...


除了上面的23篇之外,还有5篇感觉不大好归类。其中有两篇是关于山地大猩猩的:维龙加(Virunga):山地大猩猩 & 卫队175英灵又有维龙加(Virunga)卫士殉职了...。28个原创推送里就有七分之一的篇幅都给了山地大猩猩,“鸦雀有生”的2018年应该称作“山地大猩猩年”吧。也许可以把维龙加系列作为一个新的主题保护故事的开始,不定期介绍发生在世界各地跟保护相关的人和事。中国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很多事,都或多或少会在不管远近的地方有着投射和影响了。这个主意怎么样?欢迎把您的想法通过留言告诉我们。


从川大来了紫宽嘴鸫引出观鸟报告的撰写及其意义,希望能倡导些什么吧,而不要每次最后剩下的就是些精彩美图好抓拍。《守望飞羽》里的很多故事,都是主人公从喜欢鸟开始,做出了些不一样的成就来,是谓榜样。而从北京的那只丑鸭谈到如果理解迷鸟发生背后的原因,应该会重新审视媒体上那些司空见惯的各种牵强附会了吧。最后,赞比西河畔猎狗王朝的背后是从津巴布韦回来以后就一直想写的内容,本来以为能蹭一把爵爷《王朝》的热点,然而,并没有... 不过还是表达出了对这一波改名的强烈反对。总觉得,有意无意地在俗名(common name)上动脑筋,是种挺无能的表现。而不分青红皂白的一味跟风,则会显得非常的无脑。


除了上述原创内容,今年我们还加大了安利科研项目招募志愿者的力度,共有5条推送:绿背姬鹟和白眉姬鹟野外研究志愿者招募转载 | 黄喉鹀、北红尾鸲繁殖生态野外研究志愿者招募招募│来自冠头岭天空的呼唤——寻找猛禽保护者转载 | 2018年中国东北家燕研究志愿者招募转载 | 2018年春季中国沿海滩涂鸻鹬类研究志愿者招募。不知道有多少朋友在这里看到了这些志愿者招募信息,并且最终参与了相关的工作。欢迎留言或者投稿您的心得体会!明年我们会继续发布这样的信息,有需求的朋友或机构烦请留言告知。


此外,我们还转载了一些朋友的原创文章,感谢原作者对“鸦雀有生”的支持和帮助。这些天有关某保健品公司的报道屡屡刷屏,希望此次不要像另一起事件里的主角,又开始堂而皇之地出来招摇撞骗了(详见转载 | 公然用濒危野生动物入药,鸿茅药酒底气何在?)。


最后,是关注人数。截至2018年12月27日22点30分,共有6045人关注了“鸦雀有生”。感谢大家一年来的不离不弃、陪伴、留言、转发、打赏、转账和基本不怎么催更!提前祝朋友们新年快乐!2019见(若有什么想说的想吐槽的,欢迎留言哈)


一点儿题外话


今年非常开心地发现了两位公号推主。他们都很年轻,也都非常有才。一位现在美国读大学,野生动物专业方向。他也有机会逛了不少美国的动物园,比如圣迭戈动物园游记(1):北极熊说好宅子不一定是“冰天雪地”


另外一位,据说还要更年轻一些,其考据功夫实在令我叹服,不信请看青鱀记。人家如此年轻有为,不由得想想自己当年那个时候都是在干些什么啊... 


然而这一年,除了这些让人感到鼓舞的年轻人们,还有让自己无尽怀念的逝者。


8月底的某天,友人突然发微信来问还记不记得西瓜君。看到这条消息的同时,心里就涌起了一丝不祥的感觉。没想到,最初还抱有的一点儿希望,随着时间逐渐渺茫。这时才发现,自己竟然都还不知道你的本名。热爱自然的孩子,最终也留在了自然里,对你来说,也许不算是个不好的归宿吧。只是你还太年轻了,还有那么多的大美自然没去见识,还有这么多的想法没有付诸实现。想起5月在若尔盖见面也没时间好好一起观鸟,那时觉得反正日子还长着了。然而,一句“再见”却再无机会说出来了... 

9月中,关于Jim的那个消息传来时,其实多少是有所准备。但无论怎么准备,要跟这位可敬可亲亦师亦友,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笑容的谦谦君子告别,都不够,远远不够。回想起第一次见面的情形,应该只有贾博士的形容来得最为贴切:就像是去见家长吧。Jim和苏老师对自己来说,除了对于前辈师长的尊崇之外,更多的还有感激。感激他们指导和影响了身边的人,让这些孩子们能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懂得了选择自己的路。

一位师姐说: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才配得上遇到过的这些美好。Jim,西瓜,应该不会再有比这更好的方式来纪念你们了吧。天上再见~


欢迎关注鸦雀有生,这里有关于鸟兽、自然、保育、图书等方面的独到见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