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美丨美好的旋律之所以美好,因为它是幸福与力量的表现丨当作曲家和听众生活在一致和相互倾心之中时,音乐就得到表现。
柴可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
谈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美
我们的心灵需要一定的时间,以便去理解这一或那一乐句,整个感受它,洞察它。最深刻的构思所产生的只是瞬息即逝的印象,然而却使我们神魂消散。是啊,一部好的作品总在拨弄着音乐听众的神经,演奏着听众内心活动的交响曲,音乐对敏感的人揭示出其极为丰富的情感。
柴可夫斯基(Пётр Ильич Чайковский,Peter Lynch Tchaikovsky,1840年5月7日—1893年11月6日)以具有显著个性的音乐语言,把优美、深沉、真挚、感人至深的“心灵”的音乐自由呈现在我们面前。柴可夫斯基音乐中的美已经成为我们永久的快乐源泉。他是不朽的。
对柴可夫斯基来说,美好的旋律之所以美好,只是因为它是幸福与力量的表现。柴可夫斯基呈现给我们的是带有忧郁色彩的激情。在他的音乐哀诉中,可以听到濒于绝望的痛苦和痊愈前的极度悲伤的时刻,他竭力表达世界性庄重悲痛的内在美以及旋律和和声的外在美。
如《第六“悲怆”交响曲》中,俄罗斯主题,理想和动机与现实的矛盾、冲突,对幸福的渴望、追求、希望的彻底破灭,死亡的悲惨结局……,这一切表现得如此强烈,真挚,惊心动魄,远远超出了他的任何一部分作品。请看:
第一乐章,抒情的主题歌(可以说是所有交响乐中最出色),和从发了狂的弦乐队热烈地倾泻出的伤感情绪的音流汇集成了一个广阔的旋律,热情很快低落下来,只剩凄清婉丽的余音;
第二乐章最好地显示了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修养和技巧,每一个主题和动机都很少变化,再三地重复,却给人以真正变奏的印象。这首幽雅的圆舞曲并没有使音乐完全摆脱悲剧性,叹息般的音调,忧郁和伤悲,似乎诉说,恬适而诗意的天地虽好,但深受创伤的心灵仍不得安静;
第三乐章是谐谑曲与进行曲的结合,尖锐,激动人心。音乐思想不坚定,不明确。“这一乐章是他的全部艺术的缩影”(《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保罗・朗格,第290页);
第四乐章,悲哀的柔板,对死亡之悲剧以及对毁灭生命的力量的抗拒,此时,乐章的情绪近似安魂曲。充满对生命的眷恋,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但音乐在冰冷的死寂中结束了,美好的希望破灭了,被埋葬了。
第六交响曲是柴可夫斯基最高的,无与伦比的创造。“在音乐中大概还从不曾描写过这样的事物,还从不曾以这等无可比拟的才华和美的表现上,如此深刻的精神生活的情景。”(斯塔索夫《十九世纪的艺术家》)。柴可夫斯基的一生,都被一种深沉的费解的忧虑,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控制着,“悲怆”――用柴可夫斯基的话说“这是最最真诚的一部作品”,把他的天才的火花和他的哀伤、忧郁留给了世界。也许正如保罗・朗格说的“俄国从来还没有一个大音乐家比柴可夫斯基更为彻底的国际性”《十九世纪西方音乐文化史》第289页)。
曾宇谦《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语言不是描绘性的,但很热烈;不是很富于想象的,但很有说服力。她能飞翔,能燃烧,充满生气。有时柴可夫斯基也登上真正飞向幸福的高度,于是,在他的乐章里体现出“人生来就是为了幸福,象鸟儿生来为了飞翔一样”的明朗和抒畅。当他飞翔的时候,他全力都闪耀着彩虹般的霞光。虽然柴可夫斯基的兴奋从来不是豪放和狂热的,但他的作品仍以纤巧的美丽灿烂和辉煌而引人入胜。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中自始至终洋溢着活力和乐观精神,充满深刻的抒情和华丽的歌唱性旋律。“春天来了,它显示出自己的全部瑰丽。阳光明媚而温暖,树木吐出了新芽,山花遍野,最后还有那月夜”(1878年柴可夫斯基致梅克夫人信,《我的音乐生活》)。
而《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可以说是柴可夫斯基所有大型作品中最明朗、乐观的一部。这部作品中没有表现厄运的袭击,没有命定灭亡的情绪,它的基调是愉悦、自信、光明的,而实际上,这部协奏曲各乐章大部分主题是大调的。大调性体现了柴可夫斯基当时的精神状态;乐曲一开始就是柴可夫斯基的典型而狂热的齐奏轰鸣,旋律的倾泻,令人振奋。在第三乐章抒情性的副部主题,波澜壮阔,豪迈壮丽,充满了希望,信心和青春的活力。这一主题有力地突出了这部作品乐观向上的基本性质。
王羽佳演绎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
旋律是柴可夫斯基创作中首要因素,是灵魂。他的富有个性的旋律风格植于俄罗斯民间音乐的土壤中。美妙的旋律既不需要装饰也不需要点缀就能给听众以审美快感和心灵慰藉。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忧郁的感伤和激情的兴奋同样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
一方面惆怅、悲哀,眼泪汪汪,对生命的绝望然而仍然充满了全体观念,而且心灵的苦痛对人们展示了他的巨大的情感和热情。柴可夫斯基善于在自己的音乐中,把宏伟的结构与深刻的内心感受融合一起,并体现出来;
另一方面,激情的,热烈的,纤美华丽,向往欢乐,可以说这是柴可夫斯基对完美、优雅和理智的生活的朦胧向往,是对外部环境的抗争和内心对幸福的渴求的结果。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响彻他的心声,反映他对幸福追求和绝望,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死亡的惧怕。他达到气势磅礴的气势,又不失优美痕迹。
当作曲家和他的听众生活在一致,相互倾心和统一之中时,音乐就得到表现,展示和传播。柴可夫斯基给我们留下的是热情洋溢乐观向上的,或忧郁悲哀,充满危机和痛苦,远离心平气和的艺术。他的音乐由于其独特的个性和情感体验,具有永久的审美价值,将永远在人类的心灵中引起共鸣。
欢迎古典视频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群开放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本公众号推荐图书书店
往期节目请点击以下链接:
作曲家:【古典+爵士】摇摆巴赫音乐会丨“音乐”是人类喜乐之源丨哈农库特的巴赫宗教康塔塔《心与口》(BWV147)丨【研究】圣乐与灵性:论巴赫的宗教音乐丨【观点】富特温格勒评价巴赫的音乐丨【巴赫专家】不用眼睛看天堂:管风琴家瓦尔哈丨【访谈】邓泰山:巴赫会是我的最后一座高峰丨321巴赫生日快乐丨他的音乐使我感到愉快丨我们可以安静的吃草啦丨【小传】巴赫养成记(上)丨【小传】巴赫养成记(下)丨【历史】“巴赫是父亲,我们是孩子”:C.P.E巴赫丨论巴赫音乐的埋没与复兴丨看完《马太》后,黑格尔说:“从欣赏伟大巴赫作品中的全部价值,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这种天才般的坚定和博学。”丨【周末乐谈】巴赫与灵魂的虔诚丨【音乐资源】巴赫作品目录(改编自维瓦尔第的作品说明)丨【贝多芬专题】《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 )分析丨音乐父亲节丨看贝多芬的父亲是如何培养贝多芬的音乐兴趣的丨【笔记】席夫讲座: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 )丨每晚古典讲堂丨席夫讲解贝多芬丨上海大师班丨否定的浪漫旅程丨贝多芬与《英雄》丨他的作品唤起对无限的渴望丨打开通往不可能之域的冲动丨【贝多芬专辑】贝多芬晚期的音乐把听众变成了诠释家丨【研究】贝多芬的艺术歌曲丨哈农库特的天鹅之歌丨贝多芬的《命运》与“命运”无关?丨【比较】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六版本演绎比较丨【论文】严宝瑜: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史初探(一)丨【脑洞】王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德国民法典丨必看丨耳聋的贝多芬指挥《欢乐颂》的视频?丨【唱片】重听拉杜·鲁普的贝多芬丨【音乐研究】朗陶尔米:“论舒伯特与贝多芬” (摘自《傅雷家书》)丨【主题】保罗·亨利·朗论莫扎特(一)/杨燕迪译丨奥地利女钢琴家海布勒丨专为莫扎特而生丨她像操控木偶般演奏丨深知木偶的优雅与脆弱丨她不会刻意求新求变丨只是诚挚地面对内心之美。丨【视频】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丨【视频】莫扎特250周年萨尔茨堡节日庆典音乐会丨【作曲家专题】莫扎特的作品 :不象他的生活,而象他的灵魂丨【研究】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上)丨【研究】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下)丨莫扎特最大的贡献“教会了乐器歌唱”,聆听郎朗的《莫扎特》丨【版本】莫扎特《安魂曲》版本比较丨音乐父亲节丨看莫扎特的父亲是如何规划莫扎特的音乐教育的丨电影中的莫扎特丨让子弹飞丨走出非洲丨莫扎特完成的天鹅之歌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丨【分析】莫扎特《安魂曲》详细分析丨【城市】莫扎特在维也纳丨【纪念】卡尔•巴特:论莫扎特的自由——莫扎特诞辰260周年!丨陈丹青论莫扎特丨不强迫自己孩子听莫扎特丨《陈丹青音乐笔记》选读丨霍洛维茨之死丨【简论】莫扎特《安魂曲》“痛哭之日”的创作特点丨【视频】莫扎特声乐作品音乐会丨【视频】莫扎特歌剧《魔笛》丨看“灵魂属于贝多芬”的舒伯特的公众号多久更新一次?丨朱晓玫演绎舒伯特四手联弹(钢琴二重奏)丨【音乐与城市】贡布里希:舒伯特与他那个时代的维也纳丨【音乐资料】罗伯特·温特上音舒伯特讲座:第一讲:“舒伯特的维也纳”丨詹姆斯·列文的舒伯特《鳟鱼五重奏(D667)》丨夸斯托夫的舒伯特《冬之旅》(Winterreise)丨【作品】舒伯特《菩提树》(D911:5)丨用音乐倾诉内心深处的温柔呢喃: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丨男高音翁德里希丨自然地歌唱无需特殊技巧丨舒伯特《致音乐》丨莫扎特《魔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