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莫扎特说:“不要以为我创作过程那么容易,我付出的精力都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哪个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反复研究过呢?”

2016-08-24 墨紫 每晚一张音乐CD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b0184nq27k4&width=500&height=375&auto=0Martin Frost演奏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

感悟如诗的音乐灵魂

   有人说莫扎特是音乐天才,他创作乐章不费吹灰之力,水到渠成。莫扎特自己反驳说:“不要以为我创作过程那么容易,在创作每部作品的时候,我付出的精力都是常人不能想象的,哪个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反复研究过呢?”可见,天才与勤奋是断然不能分开的。在音乐流淌的旋律中,混合着音乐奇才多少历经锤炼的灵魂精粹。

   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么音乐呢?作为一种参照物,音乐又是什么?我觉得,音乐就是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好恶不同则对音乐的理解亦不同。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一马平川与独上高楼都可以造就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境界。中国的古琴曲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伯牙子期惺惺相惜使一曲“高山流水”得以流传千年。正如分析诗人性格的那句话:“在灵魂中没有音乐的人,是不能称其为诗人的。”虽不可一而概之,却也简明扼要地反映了音乐对灵魂塑造的重要性。


   我们的耳朵是享受这个快乐世界的源头。静下心来,倾听静谧的教堂中唱诗班神圣浓郁的悠扬歌声;想象一代英豪项羽在四面楚歌中的思乡;憧憬印第安部落祭祀图腾时最原始的击鼓热舞;崇拜贝多芬有关生命狂想的慷慨激昂,我们会体味到音乐无所不在的魅力。从一片忧郁遥远的草叶到婉转流畅的钢琴曲风;从英格兰的风笛到古色古香的八乌;从一望无际的马头琴到庄严博大的歌剧盛典,无一不表达了人们对音乐的向往,对美好旋律的渴望。没有音符的生活就是黑色的眼睛,看不到光明。音乐,赋予人们何等丰盛的精神大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129wm4tzi&width=500&height=375&auto=0斯美塔那《沃尔塔瓦河》管风琴版

   且看那一年盛似一年的格莱美大奖,牵动人们心弦的不仅仅是空前的颁奖盛况,主要还是那些音乐人演绎的绝代旋律,每个世纪每个年份感动人心的音乐来自同样的天堂。精神盛宴到底比口腹之欲来得极致得多!正如黑格尔说的:欢乐、喜悦、谐趣、轻浮、任性、焦躁、忧伤、爱、痛苦、乃至敬畏和崇拜,各种精神元素都无一避免地罗列在音乐特有的领域中。小小的几个蝌蚪音符,竭尽能事地体现了人们所有的情绪,说它张扬就是张扬,道它平静就是平静。著名的无名的音乐人在构思乐章时,都把他的灵魂附着在里面,那是一个拥有灵动表情的生命。有了这种生命力,绚丽的音乐取代了他的主人,鲜活起来。正如肖邦的音乐灵魂在9年完美的爱情生活中,被情侣桑夫人生气勃勃的爱情最大限度地燃烧起来,激发出非凡的创作灵感,这个阶段,他完成了一生中最重要的部分作品。通过他的乐章,人们体味到一个沉浸在恋爱中的人的所有情感,或舒缓如水,或热情似火。听音乐的耳朵以自己的形式理解了乐章的创造者。然后在翩跹起舞中,闭上眼睛,让自己的灵魂投奔适合的节奏,随音乐出窍了。

   通常,年轻时喜欢的音乐是大喜大悲的。要么如泣如诉,自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惆怅,喜多郎的敦煌组曲恍隔多年依然耳熟能详。要么聒噪壮烈如最初流行的迪斯科,人随着乐声的起伏而舞动,制造出热烈气氛。说到这里,想起了《大河之舞》,爱尔兰式样上身挺拔的踢踏舞多了一份庄重和凝练,同样的热烈塑造了不一样的壮观和激情,诗般的剧情,神话、传说、历史混合成爱尔兰那最初朦胧而清晰的印象,如歌的爱情、波澜壮阔的战争和永恒不死的自由,让心灵奔腾不息地穿行在爱尔兰旷远的原野上。随年龄增长,音乐在岁月中逐渐沉淀,悲与喜接近于不动声色,更深沉的东西慢慢降落在水底,和生活积累的那些鹅卵石迎着阳光闪烁。悄然坐下,风里雨中月下,听着如有若无的乐声恍惚从很远的地方飘来。偶尔浮出水面的是性格里跳跃的节奏,肢体随之摆动,想起了年少轻狂的年代,会意微笑。

   音乐是个谜语,少有人能解开它。只有用旋律给自己安上飞翔的翅膀,用心去歌唱,声音才不会嘶哑。

   来,我们一同来享受优美的音乐,在那如水的旋律中,肖邦走来了。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312fmd919&width=500&height=375&auto=0朱仁和6岁时演奏肖邦升C小调圆舞曲Op.64 No.2 和降D大调Op.64 No.1

编者注:本文作者墨紫,原载《检察日报》。


欢迎关注古典视频公众号

每晚古典音乐会

古典音乐群开放加入,请联系微信179747611邀请

点击阅读原文,今天公众号推荐购买的音乐图书书店

往期节目请点击以下链接:

作曲家:【古典+爵士】摇摆巴赫音乐会“音乐”是人类喜乐之源丨哈农库特的巴赫宗教康塔塔《心与口》(BWV147)【研究】圣乐与灵性:论巴赫的宗教音乐【观点】富特温格勒评价巴赫的音乐【巴赫专家】不用眼睛看天堂:管风琴家瓦尔哈【访谈】邓泰山:巴赫会是我的最后一座高峰321巴赫生日快乐丨他的音乐使我感到愉快丨我们可以安静的吃草啦【小传】巴赫养成记(上)【小传】巴赫养成记(下)【历史】“巴赫是父亲,我们是孩子”:C.P.E巴赫论巴赫音乐的埋没与复兴丨看完《马太》后,黑格尔说:“从欣赏伟大巴赫作品中的全部价值,我们又一次体会到了这种天才般的坚定和博学。”【周末乐谈】巴赫与灵魂的虔诚【音乐资源】巴赫作品目录(改编自维瓦尔第的作品说明)【贝多芬专题】《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 )分析音乐父亲节丨看贝多芬的父亲是如何培养贝多芬的音乐兴趣的【笔记】席夫讲座:贝多芬《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2 no.1 )每晚古典讲堂丨席夫讲解贝多芬丨上海大师班否定的浪漫旅程丨贝多芬与《英雄》丨他的作品唤起对无限的渴望丨打开通往不可能之域的冲动【贝多芬专辑】贝多芬晚期的音乐把听众变成了诠释家【研究】贝多芬的艺术歌曲哈农库特的天鹅之歌丨贝多芬的《命运》与“命运”无关?【比较】贝多芬《第九“合唱”交响曲》六版本演绎比较【论文】严宝瑜:贝多芬在中国的接受史初探(一)【脑洞】王涛: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与德国民法典必看丨耳聋的贝多芬指挥《欢乐颂》的视频?【唱片】重听拉杜·鲁普的贝多芬【音乐研究】朗陶尔米:“论舒伯特与贝多芬” (摘自《傅雷家书》)【主题】保罗·亨利·朗论莫扎特(一)/杨燕迪译奥地利女钢琴家海布勒丨专为莫扎特而生丨她像操控木偶般演奏丨深知木偶的优雅与脆弱丨她不会刻意求新求变丨只是诚挚地面对内心之美。【视频】莫扎特《D小调安魂曲》【视频】莫扎特250周年萨尔茨堡节日庆典音乐会【作曲家专题】莫扎特的作品 :不象他的生活,而象他的灵魂【研究】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上)【研究】论莫扎特:根据莫扎特书信(下)莫扎特最大的贡献“教会了乐器歌唱”,聆听郎朗的《莫扎特》【版本】莫扎特《安魂曲》版本比较音乐父亲节丨看莫扎特的父亲是如何规划莫扎特的音乐教育的电影中的莫扎特丨让子弹飞丨走出非洲丨莫扎特完成的天鹅之歌丨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分析】莫扎特《安魂曲》详细分析【城市】莫扎特在维也纳【纪念】卡尔•巴特:论莫扎特的自由——莫扎特诞辰260周年!陈丹青论莫扎特丨不强迫自己孩子听莫扎特丨《陈丹青音乐笔记》选读丨霍洛维茨之死【简论】莫扎特《安魂曲》“痛哭之日”的创作特点【视频】莫扎特声乐作品音乐会【视频】莫扎特歌剧《魔笛》看“灵魂属于贝多芬”的舒伯特的公众号多久更新一次?朱晓玫演绎舒伯特四手联弹(钢琴二重奏)【音乐与城市】贡布里希:舒伯特与他那个时代的维也纳【音乐资料】罗伯特·温特上音舒伯特讲座:第一讲:“舒伯特的维也纳”詹姆斯·列文的舒伯特《鳟鱼五重奏(D667)》夸斯托夫的舒伯特《冬之旅》(Winterreise)【作品】舒伯特《菩提树》(D911:5)用音乐倾诉内心深处的温柔呢喃:舒伯特《降A大调即兴曲》男高音翁德里希丨自然地歌唱无需特殊技巧丨舒伯特《致音乐》丨莫扎特《魔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