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与莎士比亚的际遇:十四行诗的教学志

邱锦荣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12-16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与莎士比亚的际遇:十四行诗的教学志

邱锦荣

内容提要:本文介绍在中文语境的课堂上如何带领大学生克服文化鸿沟,与莎翁建立有意义且个人化的关系。课堂以莎翁的商籁(十四行诗)诗串为学习英文的范例,课程设计模拟工作坊的形式,注重精读、跟读、商籁的格律分析与写作操练,以及协力编辑商籁日志。工作坊类似艺文沙龙的对谈交流,可以激发参与者分享观点和经验,逐渐内化商籁成为个人的语库。


关键词: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商籁诗串/诗集;教学

╱ ╱

赖山德

唉!从我过去读到的一切书籍中, 

或是我听过的所有故事与史实里, 

真爱的道路向来崎岖不平;

要不是门第不相当……

何蜜雅

可恨哪,尊贵要向低贱拜倒!

赖山德

要不就是年纪不相配……

何蜜雅

可惜啊!妙龄怎可匹配老朽!

(《仲夏夜之梦》,1.1.132─138)


以上摘选的恋人唱和多少呼应了我们与莎士比亚的因缘际会,这段移植中文的思维到莎翁的英语土壤,并且跨越四个世纪的时间鸿沟的追求旅程“向来崎岖不平”。个人尝试通过阅读商籁,内化莎翁的语言。这篇报告是一篇教学旅程志,记载教学现场的实际运作。


一、概述

 商籁(sonnet,现译为“十四行诗”,本文主要使用“商籁”这个译名)起源于意大利,是以十四行文字写成的短诗、小歌谣,于13世纪逐渐成为一种定型的诗体。14世纪的诗人彼特拉克(Francesco Petrarch, 1304─1374)以商籁向他仰慕的女性劳拉(Laura)倾吐爱慕之情,这段恋情充满挫折,苦求而不得,而其诗作成了意大利商籁的代表。在中世纪的欧洲大陆,贵族之间流行“宫廷之爱”(courtly love),歌颂骑士与城堡中君夫人之间幽微而禁忌的情愫,流风所及,商籁所歌咏的理想女性经常是高不可攀的贵妇或冷若冰霜的仙子。典型的商籁本是情诗,由第一人称的男性向其爱恋的女士诉说渴慕,抒发衷情。此一诗体后来传播到欧洲各国,17世纪50年代英国盛行商籁以及合为诗集的商籁诗串(sonnet sequence),中间隐含叙事,其中以莎士比亚的154首商籁诗集为冠冕,1609年以四开本问世。


莎翁商籁的第1─126首是献给一位年轻男性,诗人称之为“my lovely boy”;第127─152首则写给Dark Lady(黑发女士)或Mistress(女士、姑娘);最后两首描写月神狄安娜的使女潜入爱神丘比特寝室,熄灭爱的火焰以解救凡人苦恋的种种情欲病根。换言之,商籁诗集的绝大部分聚焦于一位美少男,学者因此对莎翁的性倾向充满了想象和臆测。王国维《人间词话》云:“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王国维, 2012: 17)流传到英国的商籁在莎翁笔下也有类似的嬗变:商籁诗体的内容由情诗扩大到对生命多方面的关注,如伤逝、忏悔、美学、情欲等,题材的样貌丰富多变,尤以性别的流动最令人瞩目。诗歌在文学中本是最神秘、隐私的一种文类,一般认为诗歌与诗人有紧密的联系,因此许多学者认为莎翁的商籁诗串有自传的况味,试图通过诗串分析莎翁的人格品质及其生平,并且作为了解他所写的38出剧本的途径。莎翁商籁的神秘深邃吸引后世研究者不断地解读他情感的归属,拼凑他生命的梗概。


(一)商籁的迷津——诗中人物与诗串的排序


由于诗集扉页标示“献给Mr. W. H.”,关于美少男的身份,所有考据都环绕姓名之谜,多数猜测指向南安普顿伯爵亨利·赖奥思利(Henry Wriothesley)(Harrison, 1952: 1592; Evans, 1997: 1839─1841)。当时皇室、贵族给予作家赞助是一项文雅惯例,尤其是在1592─1594年,瘟疫肆虐,伦敦的剧院悉数关门歇业,剧作家和诗人寻求贵族金援的可能性极高。据达顿(Richard Dutton)考察,伯爵雅好文艺,年少清秀,有画像为证;他也是莎翁赞助者中确实留下历史记录的一位(Dutton, 1996: 36-49)。诗集中出现的另一位诗人,较少学者论及。有人猜测是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 1564─1593)(Dutton, 1996: 44-45);电影《莎翁情史》(Shakespeare in Love)的编剧家所见略同,安排数个场景让两位剧作家同框。马洛与莎翁同年生而略长两个月,是位早慧型的剑桥才子,在莎翁尚未成名前,马洛已经誉满伦敦剧场界。两人是否有交流,不得而知;至于二者之间的瑜亮情节倒不失为有趣的联想。至于黑发女士的身份,几乎没有任何线索,但她被取名露西(Lucie),根据诗串改编的戏剧通常采用此名,如英国广播公司(BBC)的电视剧《爱欲情愁》(A Waste of Shame)(Boyd, n.p.)。但是有关角色的臆测都仅止于拼图游戏,至今皆无定论。此外,商籁诗串的顺序也是迷雾:索普(Thomas Thorpe)的1609年四开本是否具有连续性?编辑的顺序是否可信?解谜者不乏其人,学者如坎贝尔(S. C. Campbell)认为四开本的编序有诸多谬误,他另行梳理顺序,整理出一则动人的悲情故事,诗人的隐私面隐然浮现(Campbell, 2009: i-xxiv)。虽然类似的考辨可以自成一套逻辑,在教学上我选择从众,依循四开本的排序。


(二)商籁格律


英式商籁每行十个音节,节律为轻重五个音步(iambic pentameter),结构为:三节(stanza),每节四句,结尾的对偶句(couplet)常被比拟为笑话的“哏”(a punch line),带出峰回路转的一笔惊讶,与前面诗节形成显著的反差。商籁的格律、押韵皆有规范,是定型诗,其中英式商籁一般的韵脚是 abab cdcd efef gg。但随着历史的演变,格律也有些改变。商籁简短而意义完整,非常适合朗诵与锻炼英语表达,朗读时须注意每一词的轻、重音节以及行尾的押韵。读诗不求甚解,也不可能有完全的理解,而宜享受音韵的悦耳,咀嚼辞藻之美,沉浸在音节起伏的律动中。“Sonnet 18”的诗体工整,适合模拟: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 s day?

a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b

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a

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b

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c

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d

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c

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d

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e

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st; 

f

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e

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st.

f

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g

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g


我如何能把你比作夏日? 

你比它更加可爱而温婉:

疾风无情击打五月娇蕊, 

夏季的租期如昙花一现;

有时天庭之眼照耀炽烈,

刹那它的金光转为阴暗;

一切美好不免凋零消谢, 

听凭机缘或时序的摧残: 

唯君永恒长夏永不凋零, 

君之花容青春永驻长存; 

死神难夸你徘徊其阴影, 

因你定格在永恒的诗文。

但凡世间存气息鉴文采,

此诗长存君亦与之同在。(作者自译)




诗人提醒爱慕的人韶光易逝,人生如寄;一生的岁数犹如租约,期满终需归还给造物者;时光实非个人恒产,仅供短暂使用。诗人在结尾的对偶句中,自诩他的诗行可以超越时间的破坏力,心上人的美好容颜可以永存不朽。


╱二、中文语境下的商籁教学╱

塔特洛说:“任何一个与莎翁文本的际会必然都是跨文化的。”(Tatlow, 2001: 5)在英语为外语的情境里研读莎士比亚必然是一项跨文化的投资。多年以来我致力于莎剧研究以及教学,回首来时路,多所颠簸窒碍。经过多方的摸索,我尝试了解莎士比亚的语言,舞台上的人物,从伊阿古(Iago)到普洛斯彼罗(Prospero);想象奥菲利娅(Ophelia)在随水沉落那一刻心中的残念;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视角诊断“奥瑟罗症候群”。但是,即使没有语言和文化的隔阂,掌握他戏剧里形色各异的角色也绝非易事。我开始认真思考如何能借着自身的经验帮助学生挪去求学路上的障碍,而实验另类方法——绕道转进莎翁的商籁。


相较于莎剧舞台的众声喧哗,商籁诗集只有诗人单一的声音,人物仅有四个。中年诗人抒发私密领域里赤裸的感受:爱与愁,流光与变迁,美丽与凋残,羞辱与颓丧,诗中甚至宣叙放浪形骸、云雨悲欢的感官际遇。每一种情动(affect)都是一般人能与自身经验呼应相连的。如果莎翁戏剧是一个国际大都会、一块吸引各行各业进驻的磁石,那么他的商籁诗串就像一条乡间小道,亲切却不单调。就学者而言,诗集本身也是迷津,其中的人物或许可考但都未定案,然而每一首诗可以独立自成一局,四百年来逐行逐句的阅读,带给读者极大的愉悦。基于这个原因,我并不企图对商籁诗集建立定论,而是通过诗人的视角观看他情感的投射,并与莎剧中的人物比对联结。著名莎剧演员爱泼斯坦(Jonathan Epstein)说:“通过十四行诗我们体验诗人现身说话。即使是世间最善于表达的人也不一定能触摸到自我情感的真相。”(Epstein, n.p.)莎翁诗集可贵之处正在于此,诗中的主人公并不等同于莎翁本人,而是他笔下创造的“诗人角色”(poetic persona),但此一角色与莎翁的距离似远又近。这部诗集可视为诗人角色的日志,他自述如何与内在情欲争战、与外在环境搏斗,如何与人生这项大课题进行一连串的对话。如此阅读,诗集成为既饶有趣味又能实际应用的导览指南。通过诗集,我们不但能观察人性的情绪光谱,也能穿越时空与文化的隔阂与莎翁际会。商籁诗串很可能成为一个通关密码,帮助我们解锁庞大的戏剧文本。


2018年,我第一次开设“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课程,七成英文主修学生,三成外系生。除了例行性的阅读与讨论之外,我在课程中加入了新的成分:十四行诗的写作练习。当时摸着石头过河,实无远见可言。经过课堂的实务操作以及与学生的互动,在教学相长中,这门课程逐渐成形。那年期末,绝大部分的学生不但与“莎士比亚”建立了个人关系,而且可以写商籁,进步的奇妙超出我(甚至他们自己)的期待。我也自觉融入轻重五音步的节奏,师生同享诵读与习作之乐,逐步攻克语言的关卡。


2021年春,英国莎剧演员、80岁高龄的帕特里克·斯图尔特爵士(Sir Patrick Stewart)在社群媒体展开“每日一商籁”(a sonnet a day)计划。他朗诵的第一首诗是“Sonnet 116”。这首诗颂赞真爱,英语地区的婚礼中经常被引用作为爱情的告白。粉丝们在防疫的幽闭之中热烈地呼应爵士的录影,短短四天之内点阅的人次超过457000。当时我正在规划秋季第二度执教的十四行诗课程,也感受到相当大的激励。因为有前次的经验,对于课程走向和前景有较好的掌握。课程目标定为:跟着莎翁学英文;执行方式:强调精读、细读,熟悉商籁的格式,要求每一学生记录个人的商籁日志(sonnet journal)。


开学前三周,我首先做导论,考察商籁诗体历史纵深的脉络,接着使用网络的影音资源,导读几首诗,如劳伦斯·奥利弗(Laurence Olivier, 1907─1989)男爵和约翰·吉尔古德(John Gielgud, 1904─2000) 爵士等的资源。学生追随这些著名的莎剧演员做跟读(shadow reading):学习者在听名家朗诵两个音节之后,亦步亦趋地跟着诵读。先求正音(每一字的辅音、元音、重音要精准);其次模拟音调(intonation);最后,通过观察名家的音色表演,揣摩他们对商籁的诠释,如停顿、声腔、高亢低回的吐字表情等。这门课程以工作坊的形式设计,全程都以参与式及互动式进行,教室类似艺文沙龙。不高举学术为目标,但求激发参与者不同的眼光和亮点。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把莎翁的辞藻、文采内化,收在记忆库里,无论用以申述理念或抒发感情,可以随时活用,不至于词穷羞涩。通过揣摩诗人角色,我们也企图捕捉莎翁对于情感、他人以及周遭环境的感知。我们讨论商籁可以令所爱的人永垂不朽是否可信,或更精确地说,商籁本身作为一个爱的言说(discourse of love)是否能够超越时空的变迁。


以下分享个人的教学旅程志,记载师生寻找莎士比亚的跨文化之旅。长途跋涉的旅行者需要有个愿景引领前行,我勾勒出这幅图景:与莎翁同行,信步海滩边,聆听他的心言,虽是异国语言却不违和;读者与作者建立信赖的关系。


(一)与莎翁同行


南非共和国的第一位黑人总统曼德拉(Nelson Mandela)认为,教育是改变世界最强而有力的方法。20世纪南非黑人的识字率仅有一成,曼德拉呼吁:阅读书写的能力就是教育的基石,他坚信:“人无语言,无法与别人对话,了解别人;无法参与他人的希望与向往、他们的历史,也不能欣赏他们的诗歌。”(Mandela, n.p.)关于曼德拉激励人心的一生,其中有则小故事鲜为人知。2016年全球纪念莎翁去世四百周年时,英国的《卫报》(Guardian)登载了一篇文章《莎士比亚改变世界的十个面向》,内有一则故事:


2012 年大英图书馆展示了一本罕见的书,这本书吸引了媒体的关注,报道的声量不下于古腾堡活字印刷的《圣经》。这本书不过是大量印刷、平淡无奇的普及版,却是曼德拉曾经持有的书,里面充满了他的亲笔标注,曼德拉放在床边逾二十年,支撑他度过牢狱中阴暗的岁月。他经常大声朗诵给同室的狱友听。(McCrum, n.p.)


这书并不是宗教经文,而是《莎士比亚全集》;曼德拉的听众大部分不识字,但是莎士比亚却在他们之间自然地流动。谁能相信莎翁曾经陪伴、支撑在牢笼中煎熬的曼德拉?这份关系是如此的沉静甘甜,犹如空谷足音划破死寂。曼德拉出生于南非东部地区的一个酋长家庭,与英国的地理位置相距六千英里,英文从来不是他的母语。然而论及莎翁全集,他说:“莎士比亚总是有话对你我说。”我甚愿每一年对每一班的学生重复传讲这个逸事:关于两条生命的平行线跨文化之旅的故事,中间有着巨大的语言落差和地理隔阂,因缘际会而成为双向交流的通道——患难的灵魂在莎翁文本中找到慰藉,而莎翁也因为这位隔世的知音,从灰烬中复活。不久前我在“网飞”平台看了一出电视连续剧《叫我系主任》(The Chair),背景设在美国东部一所虚拟常青藤大学的英文系,其中有一幕令人感动。一位明星级的教授不慎卷入学生抗议风波而遭停职处分,在院方举办的申诉会上,他并没有捍卫自己的权利,反而做了一段看似不着边际的独白。他说:


作为一名英文教师,你必须喜爱故事,喜爱文学。你永远要从另外一个人的角度看待事情,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当你处在故事的进行式中,尽管我们深陷实际人生的困境,前面总有无尽的可能性展开。


他如此描述我们与文本、与诗的关系:


文本是活的存在,是一首双人舞曲、一场与你持续进行的对话。你或许喜爱一首诗如此之深,每一遍阅读开启新的对话,生命被触动;这是难以描述但又忠实的关系。


活的文本属于你我他,是每一个人的资产。敞开心扉与它对谈,作品有江河的生命涌流。这是曼德拉与《莎士比亚全集》交互的见证,如同“Sonnet 18”中诗人对他深爱的对象宣告:诗文能够超越夏日的租期,令其生命不朽。但可以争辩的是:不朽的是作品本身,而非美少男;诗人对于夏日美好的描绘吸引我们的深情寄托。文本之所以长存系于历时历代人继续地阅读,只要人尚能呼吸或目尚能睹视(“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如同《叫我系主任》中的那位教授,我经常反省自己在大学作为英文教师的职责:关于教职有一项不变的核心价值,即启发学生与琢磨英才。对此,先人早有智慧的洞见。人类还没有发明火柴之前,我们的先祖从两块火石互相撞击生火的现象得到灵感,发明了钻木取火,但是可能历经数十次钻木行动才偶得火苗。史前时代的那一瞬间之得,维系了生命温饱的供应链。还有儒家关于教育方法的理论。《礼记·学记》十八章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从钻木取火到战国晚期的琢玉成器的论述,点出人类文明进展的关键态度无非是坚持二字。我们岂可轻忽人文教育的潜能?一个坚持不断琢磨的态度造就了整个人类文明的前进。


迈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面对数字化、全球化各种剧烈的变迁,我不禁反思:人文教育有没有为Z世代的学生,即所谓“天然数字人”,在大学里奠定核心技能的基础,培养成熟而丰富的生命呢?《叫我系主任》里那个虚拟的英文系正面临招生大失血的危机,这样的氛围也是全球与人文相关的学科此刻面临的严峻挑战。科技当道、人文没落造成一连串的触发效应(trigger effect):网络成瘾、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虚拟世界的犯罪与暴力等社会问题,在韩剧《鱿鱼游戏》中被放大渲染,2021年9月全球上线以来引起火热的回应,价值体系的颠覆可见一斑。多年以来,我一直在寻找莎士比亚教学上新的可能性,是否可能把学生导向人文化、文学/莎学普及化的另类价值体系,从感官的暴力刺激导向感官美学的熏染和品味?于是在学院一方角落我尝试更新课程设计,翻转教室,使传道授业的场所成为比较有趣的“游于艺”工作坊。活动的设计针对增强学习动机,落实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在互动参与式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思考文学与艺术的价值,建构伦理的判断。基于这些目的,我打造了一个友善的学习环境,强调实验室的手作技能,规划人际互助的工作坊,分享技能与创作成果。


(二)与莎翁同工——商籁日志


这个工作坊性质的课程强调实作的练习,要求从被动型的学习(passive learning)逐步趋近创造型的学习(productive learning)。





一、每日一首商籁:利用网络资源做跟读,每天重复同一首诗直到熟练后进入下一首。

二、选择一首商籁改写为半片(half sonnet):浓缩原诗成为一节+对偶句,共计六行的小诗。鼓励回收使用(recycle)原诗的修辞,犹如书法的临摹,从模仿中趋近范例。

三、翻译商籁为中文:诗、词、曲、新诗体。


我期待学生通过聆听诗人的声音而能理解其中蕴含的感情。莎翁的商籁诗集可以归纳为若干主题:欲望、情色、悲伤、忧郁等,但每一首诗却通过不同的视野发展出迥然不同的论点(West, 2007: 12-13)。如果试图在所有的论点之上做一总结,也许最重要的信息是:诗人渴望和一位理想化的对象交心,渴望通过诗文留住起初的爱。无论是对失落的他人、失落的过去的自己,书写犹如自我救赎的行动,在无望中重新获得力量。每一个人会读出不同的故事,最终学生可以交出一份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故事,记载他们各自与莎翁的际遇、独特的个人交流。这样读诗的方法不免勾起窥视人物的欲望,特别是诗人这个角色和他情感归属的暧昧性。非严谨的诠释自然不为学者们认可,然而我鼓励外行的想象。一学期我们阅读四十多首诗,超过诗集的三分之一。如果诠释建立在互文考察之上,而能够将诗集中的四个人物串联起来说一则动人的故事,与诗人的距离或许不远。


莎翁是一个棱镜,对每一位读者折射出不同的面貌,我们可以从中获取属于个人的潜文本。我设计商籁日志的共同笔记作为我们分享的叙述空间,学生各自需要撰写记录他们关于十四行诗的实作操练,举行如阅读、分析、创作、翻译等各种活动。为了便于交换观点,形成有效的反馈机制,日志设计为可以在网络上共同编辑的电子文档,如此我们可以同时编辑文案,观摩创作,互相激荡。当莎士比亚迈向全球化,与他同行的人就是跨文化的继承人。但是这项文学的投资,与莎翁深刻的际会能带给我们什么改变呢?我想到一则趣事。1882年,尼采获得一个新的书写工具——一台打字机,有位作曲家朋友注意到尼采书写风格从此有了微妙的改变。对于朋友入微的观察,尼采如此回应:“我们的书写工具也参与了我们的思考。”(Carr, n.p.)如果书写工具,如一支笔、一张纸、打字机或笔记本电脑,以及每样工具本身的品质都间接参与、形塑我们的思考,作为我们日常“主食”的莎士比亚岂非有更大的形塑力?叙事学包含许多成分:声音(节奏与押韵)、视觉(形、色、意象)、修辞、情感、哲学等。经过细嚼慢咽,转化他的文字、修辞技巧,在英文学习的旅程中自然脱胎换骨,获得丰富的莎味词语库。


╱三、结  论╱

莎士比亚研究历经四个世纪的发展,可谓全球品牌的国际企业。在这个场域中有不同形式的研究理论介入,从传统的治学方法如历史、考证、版本、语言学,到19世纪的心理学、表演学,再到20世纪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新历史主义、殖民理论、解构主义等的百家争鸣,持续到晚近的数字人文学,以及翻译与改编、各种专业的集合形成一个生生不息的循环:挪用、回收、再生、创新。这也许是莎士比亚留给后世最可贵的资产,不仅止于四开本与对开本的版本分析、庞大的莎学评论,以及历代挖掘莎翁作品的每一个角落,更在于不容忽视的另一面——莎学普及化:一名普通的读者,任何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也可以与之亲近,被激发而灵感涌现。著名的人文经典论述学者努斯鲍姆(Martha C. Nussbaum)指出:


公民想象力的基础必须尽早扎根。儿童开始探索故事、韵律、歌谣,特别是在他们信赖的成人陪伴之中,就被引导认识其他的同伴,培养敏锐的感知,同情他人的疾苦……古典希腊文化即因注重年轻人的道德教育而赋予希腊悲剧极重要的地位。(Nussbaum, 1997: 93)


在接近学期末的时候,我期待每一个学生自述与大师相遇的过程,跨文化之旅中所经历的喜悦和劳苦;编写以诗人角色为中心的剧本,诗人在爱与羞辱间的挣扎;诗人如何凝视内在的中年危机。除了文字作品外,我预期Z世代擅长的呈现方式:微电影、歌曲、舞曲、纸雕、绘图、广告文案。2022年的冬天,曲终人散之时我将欣然恢复自己的身份——参与莎学马拉松长跑的选手,严肃地面对文本。学生所有的想象的故事、表演呈现,我锁进脑海任其悬浮。而我,选择拥抱诗人济慈对经验开放的“消极感受力”(negative capability),允许未知,搁置存疑,愿意把自己完全浸淫于当前的经验(Keats, 1980: 766-768);同理,我接受莎翁商籁诗集的不确定性和神秘性,谨慎收敛起个人的经验判断。


这篇报告简述个人指导的十四行诗课程的互动工作坊形式,思考如何在中文语境中带领初学者接近莎士比亚和他的语言。通过商籁共同笔记,邀请学生在莎士比亚的遗泽上留下一枚指纹,成为莎翁的集体继承人。借由课程运作以及对学生的每一阶段实作的观察,我希望活化知识传递。学生们走过商籁的乡间小道,已有足够的基础出发探索莎翁戏剧的大千世界。如果有幸成为莎剧莎诗的终身乐学者,获得雅正的英文和文化素养,就可以期许未来在学术英语中存活并且茁壮成长。


引用文献【Works Cited】(向上滑动进行阅览)

Campbell, S. C. Shakespeare's Sonnets the Alternative Text. Cambridge: Cassandra P, 2009.

Carr, Nicholas. “Is Google Making Us Stupid? What the Internet is Doing to Our Brains.” The Atlantic, July and August 2008 issue. https://sdsuwriting.pbworks.com/w/file/fetch/83284144/03_Carr_google.pdf. Accessed 1 Oct. 2021.

Dutton, Richard. William Shakespeare: A Literary Life. London: Macmillan, 1996 (1989).

Epstein, Jonathan. “Jonathan Epstein's Sonnet Workshop.” www.youtube.com/watch?v=iyZjGT2ZtuM. Accessed 10 Aug. 2020.

Evans, G. Blakemore, ed. “Sonnets.” The Riverside Shakespeare.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1997.

Harrison, G. B. “Sonnets and A Lover's Complaint: Introduction.” Shakespeare the Complete Works. Ed. G. B. Harrison.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1952. 1592-1594.

Keats, John. “Letter to George and Tom Keats, Dec. 1817.” The Oxford Anthology of English Literature. Vol. II-A. New York: Oxford UP, 1980. 766-768.

Longino, Daniel Gray. The Chair. Winchester, CA: Netflix Studios, 2021.

Mandela, Nelson. “Top Nine Nelson Mandela Quotes about Education.” borgenproject.org/nelson-mandela-quotes-about-education. Accessed 17 Aug. 2021.

McCrum, Robert. “Ten Ways in which Shakespeare Changed the World.” 2016. Web. Accessed 10 Oct. 2020.

McKay, John. Dir. A Waste of Shame: The Mystery of Shakespeare and His Sonnets. London: BBC, 2005. DVD.

Norman, Mark, and Tom Stoppard. Shakespeare in Love. New York: Miramax Films/Universal Studios, 1998.

Nussbaum, Martha C. Cultivating Humanity: A Classical Defense of Reform in Liberal Education. Cambridge, MA: Harvard UP, 1997.

Stewart, Patrick. “Patrick Stewart—Instagram Photos and Videos.” www.instagram.com/impatrickstewart. Accessed 4 April 2021. Accessed 4 April 2021.

Tatlow, Anthony. Shakespeare, Brecht, and the Intercultural Sign. Durham: Duke UP, 2001.

West, David. Shakespeare's Sonnets with a Commentary. London: Duckworth Overlook, 2007.

傅任敢译注,1962,《礼记‧学记》,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东赫执导及编剧,2021,《鱿鱼游戏》(Squid Game),Winchester, CA: Netflix Studios.

王国维,2012,《人间词话》(1910),台北:师大出版中心。

杨世彭译,2001,《仲夏夜之梦》 台北:猫头鹰出版社。


Title: In Search of Shakespeare via His Sonnets—A Pedagogical Travelogue 


Abstract: In this paper, I would like to share with you my experiment with a group of undergraduates who established meaningful and personal contact with the Bard despite temporal distance and cultural differences. Much in the nature of a workshop, my course renovated the way we learn English by offering a concrete model— Shakespeare's sonnet sequence. I emphasized close reading,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sonnet form, and we kept a sonnet journal. The workshop was designed to be interactive and collaborative throughout, like a small world café or salon discussions, to best elicit and use the different idea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participants.


Key words: Shakespeare, sonnet, sonnet sequence, pedagogy

 (特邀编辑:郝田虎、王瑞雪)


说明:本文载于《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第六期,以中国知网刊载原文为准。


作者简介


邱锦荣,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荣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莎士比亚和人文教育。


Chiu Chin-jung is Professor Emerita of English at Taiwan University. She has conducted research projects on humanities education, Freud on Shakespeare, and pedagogies based on teaching/learning Shakespeare. Email: jung@ntu.edu.tw


往期回顾

新闻

新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新年献词

新闻|文本·方法·方向:新时代的诗歌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新闻|浙江大学成功举办“跨越•比较•汇通: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高端论坛”

新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中期成果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开题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Jon Whitman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新闻|弥尔顿专家Brooke Cont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国际知名学者Piero Boitani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著名弥尔顿专家Steve Fallon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新闻|张隆溪教授:“亚里士多德《诗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讲座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玄学派诗歌与弥尔顿史诗《失乐园》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李尔王》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十四行诗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
新闻|黄必康教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本交汇:《牡丹亭》英译新探”讲座
新闻|莎学专家William Baker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 | 杨乃乔教授:“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 讲座
新闻 | 陆建德教授:“弥尔顿声誉沉浮的背后”讲座
新闻 | 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著名学者李耀宗先生讲座顺利举行新闻 | John Rumrich教授与沈弘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王宁教授:“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作用与功能”讲座新闻 | 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Lorna Hutson讲座顺利举行
新闻 | 弥尔顿专家Stephen B. Dobransk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与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会议回顾 | 2020年 “莎士比亚、弥尔顿与欧洲文学传统国际云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9年“欧洲中世纪与早期现代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8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欧洲文学研究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7年“转折中的早期英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成功召开活动回顾 | 著名莎学家David Scott Kastan教授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暨首次访华圆满成功
活动回顾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学术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上)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下)学术|沈弘: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序
学术|戴维·斯科特·卡斯顿:弥尔顿“伟大的主题”:《失乐园》简介
学术 | 荣格:《路西弗与普罗米修斯:弥尔顿的撒旦形象研究》序
学术 | 郝岚:语文学的历史时刻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争议及价值人物学术|张剑:“英语诗歌与中国读者”:评王佐良先生的英美诗歌研究
学术|张隆溪:《杨周翰作品集》序
学术|陈怀宇:动物研究与文学研究的新贡献——评张亚婷《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文学研究》
学术|马丁·贝尔纳著,郝田虎译:《黑色雅典娜》中译本序
纪念 | 朱生豪:未尽其才的新诗人
纪念 | 中英合拍电影《暴风雨与仲夏夜》
纪念 | 朱文振:仿戏曲体译莎片段·词三首
纪念 | 莎翁生殖桑籁组诗古风体中译
纪念 | 王明月:追忆白雅述老师
纪念|罗益民:孙法理教授琐记
纪念 | 章燕: 缅怀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纪念|杨林贵:莎学情结 幕后台前——纪念中国莎学活动家孙福良先生纪念|沈弘:追忆硕士论文导师赵诏熊先生纪念|王宁:杨周翰先生为我指明了治学的方向――深切怀念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杨周翰教授
纪念|杨周翰:饮水思源——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纪念|张隆溪:生命的转折点——回忆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纪念|李伟民:飘雪春红印玄石——论中国莎学领导者、研究者孙福良教授

书讯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七)》

新书快讯 | 《理论之后的莎士比亚》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六)》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五)》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四)》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三)》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二)》新书快讯 | 沈弘译《农夫皮尔斯》新书快讯 | 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创刊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