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闻 | 国际知名学者John P. Rumrich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CMRS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 2023-12-16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国际知名学者John P. Rumrich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2023年6月16日晚,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系列讲座第三十八讲在线上顺利举行。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John P. Rumrich教授就“弥尔顿史诗《失乐园》与火药情节/阴谋”这一话题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学术讲座,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80余名师生参与。本次讲座为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联合主办的“文学何为:第二届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国际研讨会”会前讲座,由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心主任郝田虎教授主持。


Rumrich教授是国际著名的弥尔顿和文艺复兴文学学者,曾在80年代中期在北京大学教授弥尔顿和17世纪英国文学,并在此后多次到访中国进行学术活动。教授目前担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校区英国文学讲座教授,同时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国际顾问,曾任美国弥尔顿学会(MSA)主席,获得包括“荣誉学者”(即终身成就奖)在内的MSA多个奖项。他的著作包括Matter of Glory (1987), Milton Unbound (1996, 2006), Milton and Heresy (co-ed., 1998, 2008), Paradise Lost (co-ed., 2008), Immortality and the Body in the Age of Milton (co-ed., 2018)等,其中三部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Rumrich教授在讲座中


讲座伊始,Romrich教授对“火药”(Gunpowder)在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教授首先从火药在中国的诞生出发,分析了早期中国道教和炼丹者对于火药的记载与态度,指出火药最初只是被视为延长生命与和谐的秘方,经过了几个世纪的演变后才成为莎士比亚口中“寻求创造死亡与破坏的道具”。随后,教授以罗吉尔·培根(Roger Bacon)的《大著作》(Opus Majus)为引子,从地理、建筑、军队建制等多个角度,详尽分析了火药在欧洲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逐渐有别于同时期的中国火药,并更关注于提升火炮的威力与爆炸强度。



讲座图片一


在此基础上,Rumrich教授对“火药”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进行了提炼,涉及彼特拉克、阿里奥斯托、弥尔顿、斯威夫特等著名作家的作品,并指出火药的毁灭性力量使得基督教将其视为魔鬼的创造。在巴特霍尔德·施瓦茨(Barthold Schwartz)研制火药的一幅画中,一个恶魔蛰伏在画面的左上角,用某种细管在施瓦茨的耳边低语,以将这个邪恶的发明渗透进施瓦茨的心灵。



讲座图片二


Rumrich教授指出,火药与作为超自然通道的耳朵在《失乐园》卷四中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卷四,撒旦化身蟾蜍在夏娃耳旁私语,当撒旦被守卫天使发现时,弥尔顿反复使用了touch这个在天堂之战里被用于描述引爆火药的动作。当守卫天使的长矛“接触”撒旦,撒旦的伪装便承受不住“天器的接触,/ 立刻回复原形”(《失乐园》,4.810-11)。撒旦恢复原形的过程更是被比作火药桶爆炸的瞬间:“忽然落下星星火花,/ 那黑色的烟硝便爆发而火焰冲天”(817-18)。


随后,Rumrich教授细致梳理了《失乐园》中出现的所有火药意象,包括“罪”诞生的场景、天堂之战中撒旦发明大炮、落败后撒旦的思绪被描述为大炮,以及最重要的,撒旦在混沌中穿行时所遭遇的爆炸。在对这些诗文的分析中,Rumrich教授指出,火药与“堕落”在《失乐园》中被紧密地捆绑在一起,并成为上帝实现“救赎”必不可少的手段。


郝田虎教授高度评价了Rumrich教授将语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有机结合的有效方法,认为Rumrich教授的批评实践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发。在互动环节中,针对参与者提出的“知识是否是一种操纵”“《失乐园》中地狱之门开启的关键为何”“混沌是如何蕴含毁灭与生成这两种看似自相矛盾的力量”等问题,Rumrich教授引经据典,给出了非常专业、富有创见性的回答。



Rumrich教授与郝田虎教授


Rumrich教授在讲座中提出了非常独到的见解,其中最值得听者学习的是教授如何将文本中看似常规的单词如engine, touch, blast等,还原到历史的语境中,来探寻它们在现代已经被丢失的含义。虽然讲座以弥尔顿《失乐园》为对象,但Rumrich教授从公元3世纪的中国古代道家文本出发,并最终抵达17世纪的英国近现代基督教史诗,在为听众提供了一场精彩的“火药”变形记之余,亦展现了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与研究方法,为所有听众提供了宝贵的文学研究经验。


文:林卫健

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供稿


往期回顾

新闻

新闻|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新年献词

新闻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课题组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新闻|文本·方法·方向:新时代的诗歌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举行

新闻|浙江大学成功举办“跨越•比较•汇通:外国文学与比较文学高端论坛”

新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中期成果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弥尔顿作品集整理、翻译与研究” 开题研讨会顺利举行新闻 | 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Jon Whitman教授讲座成功举行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新闻|弥尔顿专家Brooke Cont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国际知名学者Piero Boitani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著名弥尔顿专家Steve Fallon教授讲座在线上顺利举行
新闻|张隆溪教授:“亚里士多德《诗学》与比较文学研究”讲座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玄学派诗歌与弥尔顿史诗《失乐园》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李尔王》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十四行诗
新闻|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走进浙大课堂: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文学
新闻|黄必康教授:“汤显祖与莎士比亚的文本交汇:《牡丹亭》英译新探”讲座
新闻|莎学专家William Baker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
新闻 | 杨乃乔教授:“从‘Vernehmen’到‘觉知’的多重语际翻译” 讲座
新闻 | 陆建德教授:“弥尔顿声誉沉浮的背后”讲座
新闻 | 欧洲中世纪文学研究著名学者李耀宗先生讲座顺利举行新闻 | John Rumrich教授与沈弘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王宁教授:“全球化时代人文学科的作用与功能”讲座新闻 | 牛津大学教授、英国学术院院士Lorna Hutson讲座顺利举行
新闻 | 弥尔顿专家Stephen B. Dobranski教授与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新闻 | 耶鲁大学David Kastan教授与浙江大学郝田虎教授学术对话顺利举行会议回顾 | 2020年 “莎士比亚、弥尔顿与欧洲文学传统国际云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9年“欧洲中世纪与早期现代文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8年“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欧洲文学研究青年学者国际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回顾 | 2017年“转折中的早期英国文学研究:青年学者论坛”成功召开活动回顾 | 著名莎学家David Scott Kastan教授竺可桢杰出学者讲座暨首次访华圆满成功
活动回顾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正式成立

学术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上)

讲座概览 | 浙江大学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中心历次讲座回顾(下)学术|沈弘: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序
学术|戴维·斯科特·卡斯顿:弥尔顿“伟大的主题”:《失乐园》简介
学术 | 荣格:《路西弗与普罗米修斯:弥尔顿的撒旦形象研究》序
学术 | 郝岚:语文学的历史时刻 ——《欧洲文学与拉丁中世纪》的争议及价值人物学术|张剑:“英语诗歌与中国读者”:评王佐良先生的英美诗歌研究
学术|张隆溪:《杨周翰作品集》序
学术|陈怀宇:动物研究与文学研究的新贡献——评张亚婷《中世纪英国动物叙事文学研究》
学术|马丁·贝尔纳著,郝田虎译:《黑色雅典娜》中译本序
学术 | 与莎士比亚的际遇:十四行诗的教学志
学术 | 地狱里的鬼看门人:在监狱里教授《麦克白》
学术 | 黄必康:译者札记——莎士比亚诗剧体《牡丹亭》全译本
纪念 | 朱生豪译莎侧记
纪念 | 朱生豪:未尽其才的新诗人纪念 | 中英合拍电影《暴风雨与仲夏夜》
纪念 | 朱文振:仿戏曲体译莎片段·词三首
纪念 | 莎翁生殖桑籁组诗古风体中译
纪念 | 王明月:追忆白雅述老师
纪念|罗益民:孙法理教授琐记
纪念 | 章燕: 缅怀著名诗人、翻译家屠岸先生纪念|杨林贵:莎学情结 幕后台前——纪念中国莎学活动家孙福良先生纪念|沈弘:追忆硕士论文导师赵诏熊先生纪念|王宁:杨周翰先生为我指明了治学的方向――深切怀念中国比较文学的奠基者杨周翰教授
纪念|杨周翰:饮水思源——我学习外语和外国文学的经历纪念|张隆溪:生命的转折点——回忆1977年首次恢复高考纪念|李伟民:飘雪春红印玄石——论中国莎学领导者、研究者孙福良教授

书讯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七)》

新书快讯 | 《理论之后的莎士比亚》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六)》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五)》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四)》

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三)》新书快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二)》新书快讯 | 沈弘译《农夫皮尔斯》新书快讯 | 郝田虎:《弥尔顿在中国》《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研究》创刊号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