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反戏剧化的美国女孩堕胎之旅
近年来美国兴起的MeToo运动无形中给予电影行业里的女性更多发挥的机会,不再仅仅局限在女明星在大银幕上露脸的频率。越来越多女导演开始活跃起来,不断在国际电影节上亮相,凯瑟琳·毕格罗和索菲娅·科波拉终于可以卸下支撑美国女导演门面的重担。在作者导演的领域里不得不提的要数凯莉·雷查德,而现在同一个阵营里又冒出多一位,她就是艾丽莎·希特曼。这位迄今仅仅拍过三部长片的导演算是名符其实的圣丹斯宠儿,因为她这三部作品全都在这个专注独立制作的电影节上首映。而今年的新作更为耀眼,在圣丹斯折桂后再接再厉入围柏林主竞赛,并顺利拿下评审团大奖,实现了继索菲娅·科波拉之后,又一位美国女导演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罕见的突破。
此前我看过希特曼的同志题材影片《沙滩鼠》,留下印象的是她作品中强烈的欧洲作者风格,像是法国女导演克莱尔·德尼镜头下欲望流动的影像。而对于这部新作,我之前了解到是堕胎的题材,还以为她突然转向现实主义风格,但看完后发现才猜测错了,希特曼依然遵循着自己的一套,而这个现实批判的题材只不过是她风格展现的一个载体。
这部作品和罗马尼亚导演蒙吉的金棕榈影片《四月三周两天》如出一辙,讲述青春期女生意外怀孕后隐瞒家人,想方设法找医生进行堕胎手续的故事,片名是来自女孩堕胎之前跟社工做调查问卷里的四个选项:从不、很少、有时、总是。希特曼最大胆的设计是将全片情绪力量最重的这场戏安排在影片中间而不是结尾,实在出乎我的意料。据说拍摄这场戏时,导演不让女演员做太多准备,几乎是即兴演绎并回答社工的提问,所以她在回答里流露出的神情极具感染力。透过这个貌似简单的问答过程,导演将女主角所遭受前度男友性虐待的隐藏剧情泄露出来,另一方面则是展示出当下美国社会对待未婚怀孕女性的态度,而这一点放在后MeToo的时代背景之下,则浮现出有点讽刺和无奈的意味。
整部作品看下来像是女主角在对抗这个男性主导社会而争取自己生育权利的过程,除了刚刚提到这场社工问话场景外,其余她在这一路下来遭遇的都是清一色男性角色,不断给她带来各类障碍和“好意”。然而,在我看来这并非是导演真正的创作用意所在。这个三天两夜的堕胎之旅在导演的风格化处理下,弱化了不少戏剧情节,这种编剧方式完全有别于好莱坞模式的操作。她的镜头始终追随着女主角,后背跟拍或者不断流连在她的身体、手、脸等部位,接踵而至的人物特写令叙事转向女主角的内心描绘,而不是聚焦在情节进展。由此影片的节奏感变得散漫,即便是在最揪心的手术一幕,也没有太多紧张的气氛,完全跟《四月三周两天》那种蓄谋已久的政治隐喻意识区别开来。
希特曼关注的重点是女性的成长,她们在面对这个有点陌生的都市和社会环境,必须要学会妥协和拒绝的生存技能。这似乎能够解释导演迄今三部作品都选择拍摄年轻人的原因:情窦初开的女孩(《感觉就像爱》)、羞于出柜的男孩(《沙滩鼠》),以及隐瞒家人去堕胎的女孩。这三个人物身上都有一种初出茅庐的生涩,他们在陌生环境里寻觅的过程其实也是告别青春、长大成人的必经之路。事实上,这部作品不能纯粹看作是用女性主义来批判社会的现实主义作品,尽管片中出现了男性对女性侵犯的暗示,以及直面描绘反堕胎的情节。只能说这个平凡女孩的堕胎故事放置在当下的时代背景,能引发观众对众多社会议题的思考,最突出的莫过于对女性身体以及精神侵害层面上的关注,这应该也是影片能在圣丹斯和柏林电影节上备受赞誉的原因。
电影作者
奥利维尔·拉克谢: 《大火将至》丨《含羞草》丨《你们都是队长》
皮耶特罗·马切罗: 《马丁·伊登》丨《遗失与美好》丨《狼的嘴》
乌利胥·柯雷:《平顶房》丨《窗户周一到》丨《嗜睡症》丨《我房即世界》
贾法·帕纳西:《出租车》丨《这不是一部电影》丨《闭幕》丨《三张面孔》
昆汀·杜皮约:《鹿皮》丨《在警局!》丨《错》、《恶警蛋碎》
刁亦男:《南方车站的聚会》丨《白日焰火》 丨《夜车》丨《制服》
克里斯托夫·奥诺雷:《212号房间》丨《喜欢、轻吻、快跑》丨《浴男》
戛纳“导演双周”精选
《鹿皮》 《初恋》 《我的情敌是冰箱》
《给我自由》 《潜行苍茫大地》 《狗不穿裤子》
《多余的恩典》 《冥王星时刻》
《然后我们跳了舞》
《自由了!》 《候鸟》
《灯塔》 《僵尸儿童》 《罗姆男孩》
《佛罗里达乐园》 《我不是女巫》 《童女贞德》
柏林电影节精选
《37秒》 《蜂鸟》《我离家了,但……》
《身体》《同义词》
《芭芭拉》 《鬼镇事件簿》 《再见 南屏晚钟》
《不要碰我》 《梦鹿情缘》 《超神》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 《猴子》
《大象席地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