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 | 你的语言正在出卖着你的性格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新东方英语 Author 东方君
语言可以如何反映人们的性格呢?
有些方式很容易理解。比如明显外向性格的人不仅说话声音更大,而且更善交谈,内向性格的人则相反。外向性格的人说话语速更快,其中女性往往喜欢群聊,而不少内向性格的人则有自言自语的倾向。
不过即使改变了以上这些因素,比如音量和语速,语言中很多细枝末节的地方仍然在不经意间暴露着你的性格。
内向 vs. 外向
说到性格,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就是内向与外向,这也是许多心理学研究者的关注点。
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Camiel Beukeboom教授就带领团队设计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向40位志愿者展示各种不同场景的照片,请他们向实验员说明这些场景中发生了什么事。
通过对志愿者语言的研究,研究员们得出一个结论:外向的人往往喜欢使用更抽象,更宽泛的语言,而内向者喜欢使用具体的说法。
例如遇到一篇不错的文章,外向者可能会说:This article is excellent (这篇文章超赞),而内向者则可能会说:This article is very informative (这篇文章信息量很大)。
因此,如果一群内向性格的人在一起闲聊,他们更有可能去谈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比如怎样找到好一点的公寓,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怎么解决等。而如果一群外向性格的人在一起闲聊,他们聊的话题则更宽泛,且更偏休闲,比如聊聊哪种健身方式更潮流,或者某个演员是不是演技爆表等。
其他一些关于语言与内外向性格关系的研究也有类似发现,比如一个研究发现内向的人更喜欢使用冠词(a/the),这样他们说的话会更谨慎,特有所指而非泛泛而谈。不仅如此,内向的人也更喜欢用限制性词语,比如perhaps(或许)、maybe(可能),以及可以量化的说法,比如具体的数字等。
例如饭点到了,外向者可能会说:Let’s get some food(我们去吃点什么呗),内向者则可能会说:Perhaps we could go for a sandwich(或许咱们可以去吃个三明治)。
此外,相比于内向者,外向者更喜欢快节奏的生活,爱和人喝一杯,在别人家借宿,也更喜欢冒险。这种冒险精神不仅体现在了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同样也影响了外向者对语言的选择,他们在用词方面更大胆,也更不介意承担说错话的风险。
你是不是情绪化的人?
语言对性格的展现不仅限于内向或者外向,一个人的语言还能表现出他们思想是否开放,是否容易情绪化,做事是否勤奋负责,以及性格是否友好可亲等。
一些研究发现,容易情绪化的人常常用一些带有情绪焦虑的说法,例如:I carry around a monstrous sadness(我正背负着巨大的悲伤)。
情绪化的人也更常用I和me这样的单数人称代词,特别是当情绪出现波动的时候。例如在旅行中,普通人可能会发这样的推特“We’re so happy!(我们今天特开心!)”。而情绪化的人则更有可能说“I’m having a good time(我玩得挺高兴)”。
思想开放的人喜欢用与感觉相关的词,例如:You just need to be heard(你需要的就是有人聆听你的话)。
而勤奋负责的人更常使用和工作与成就相关的词,例如:We can work on it(咱们可以把这个做起来)。
德国一组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给100个学生5个提示词,包括plane crash(坠机)、parlourmaid(用餐女侍)、fireworks(烟火)、Middle Ages(中世纪)和supermarket(超市),让学生用这些提示词写一个小故事。实验结果发现,最具有创造力的故事来自思想开放的人,而性格友好的人写的故事也更具亲社会力,是可谓见文如见人。
改变语言,做自己想做的人
许多研究发现,语言与性格的关联非常稳定统一,以至于人们即使仅凭言语和博客、推特等发文,就能基本准确地猜出一个完全陌生人的性格特点。
这种的通过语言对人性格的猜测,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中做无数次。比如看到一个包含了很多数字的邮箱名,人们会往往会觉得这个邮箱主很可能做事不够认真;而见到一个幽默的邮箱名,则会认为邮箱主定是个性格外向活泼的人。虽然这种猜测并非次次正确,但我们依然忍不住去这样做。
语言与性格的关系在很多场合是相当有用的,比如企业的HR如果掌握这样的技巧,便能借此判断求职者的性格是否符合岗位需求。再比如在相亲约会的时候,人们能通过闲聊,来判断对方的性格是否和自己相配。
或许我们做不到完全通过改变用词方式来隐瞒自己的性格特点,当然大多数时候也没有这个必要。不过语言和性格往往是相互作用的,假使我们说话的时候能更留心,也定能让自己的性格向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所以,你打算如何在下面留言,来展示自己的性格呢?
老规矩
觉得长知识的
点赞为敬
科普
科普 | 为什么冬奥顶流“冰墩墩”的英文名是Bing Dwen Dwen?
科普 | 高亭宇说的“格路”是什么意思?没有东北话十级真翻译不出来!
科普 | 反差萌!“虎”作姓氏时不念“hǔ”,而念“Māo”?
科普 | 2022国际母语日:联合国进一步明确母语定义,精确到方言层级
科普 | 北京野生动物园的声明为啥火了?我们用语言学知识分析一下
科普 | 看《长津湖》学英语:三八线为什叫38th parallel?
科普 | 男导师的妻子叫“师母”,那么女导师的丈夫怎么称呼?
科普 | 为什么可以说“我爸爸”“我妈妈”,却不能说“我狗”?
科普 | 拼音“o”读“欧”还是“窝”?教育部语信司这样回复
科普 | 潮流语言的终级迷惑:“yyds”为什么从去年火到今年?
科普 | 110为啥读成“幺幺零”?这些数字的“土味发音”你听过吗?
科普 | “牛轧糖”的“轧”到底读“gᔓzhá”还是“yà”?
科普 | 圣诞节为什么拼写成Xmas?圣诞快乐可以说成Happy Christmas吗?
科普 | 为什么“人民大学”译为Renmin University,而不是People’s University?
科普 | 孔子学院全球门户网站上线!孔子的英文名为何是Confucius?
科普 | “AA制”里的两个“A”分别是什么意思?科普 | A4纸的A、2B铅笔的B都是啥意思?科普 | “人民币”的缩写竟然不是RMB?原来我们错了这么多年!
科普 | App,Emoji,YouTube……这些词我们一直都读错了?
科普 | 为什么奥运会裁判报分时把1∶0称为one love?
语言服务资源共享
学术资讯分享
学术资源共享
学术交流共进
还有实用干货和更多福利
尽在语言服务资源共享群
欢迎加入
在【语言服务】公众号对话框
回复“资源共享”
获取进群方式
15万+语言学人已关注
微信号:Language-service
投稿邮箱:yuyanfuwu@yeah.net
投稿交流、商务合作、著作出版
欢迎后台留言
获取更多科普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