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磅规划公布!预计2035年全市人口总量达到800万人!GDP达到1.55万亿元!

洪城时刻 2023-06-20


热点推荐  

热点一:停工许久!这个项目要公开拍卖!起拍价约7145万元!

热点二:发布四次公告!这个仓储市场关闭了!原址诞生大项目!

热点三看到这几个万象城!真的馋哭了!开业7个多月!南昌万象城还有机会引进重奢吗?

热点四:南昌下一个“信仰区”!真的很“江湖”!!

热点五:地市房企赢麻了!27选1!靖安新和源摇中青山湖西岸地块!厦门岩垚盛拿下高新地块!九颂&山丹路地!吉安绿能&经开中央公园地!


01

近日,南昌市水利局公示了《南昌市水网建设规划》,规划明确了未来的规划范围和规划目标、水利相关重点工程。

从规划看,规划范围为南昌市行政辖区范围,国土面积7195km2,规划工作分析范围拓展到赣江新区及南昌市周边地市。现状基准年2020年,规划水平年2035年,展望2050年。

规划目标为围绕构建适应未来城市要求和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形势,按照“一张网、全覆盖、统一规划、统筹建设”,构建上下衔接的水网体系, 打造市县联动、城乡融合、协同推进的水网建设“南昌模式”,到2035年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市级骨干水网基本建成,水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紧紧围绕水网建设目标,以问题为导向,以自然河湖为基础,以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以控制性调蓄工程为结点,以智慧化调控为手段,构建集流域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南昌现代水网体系

“一湖百廊”建“纲”——一湖指鄱阳湖,以赣江、抚河、清 丰山溪、潦河、锦江等自然河流主干,以流域为单元,处理好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岸上岸下、城市农村的关系,系统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加强堤防达标建设和提质升级,充分发挥江河干流行洪、 输水、航运、生态等综合功能,建强南昌水网骨干。

“水系连通”织“目”——充分利用区域内纵横交织的河湖水系,依托赣抚尾闾、象湖水系等城市水系综合整治工程以及赣抚平 原、潦河等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谋划建设赣江尾闾、军山湖大型灌区以及环梅岭水资源配置工程;实施中小河流系统治理,推进区 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提高群众供水灌溉保安水平,提升重点河段和保护对象的防洪减灾能力,改善河湖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区域性水系渠系湖泊联网、补网作用,织密南昌水网之目。

“闸站坝库”固“结”——充分保障南昌水网效益发挥和功能融合,加快赣江南昌枢纽、抚河塔城枢纽、清丰山溪八字脑枢纽、 安义潦河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启动黄湖、方洲斜塘蓄滞洪区和箭江 口分洪工程实施,推进吊钟、五皋垅等水库控制性调蓄结点打造。以南昌枢纽、乌沙河闸站、幸福水库等主要控制性工程为手段,科学发挥人工水利设施强链补链和调控水流作用,系牢“闸站调控、蓄滞防备”的南昌水网之结。

结合江西省骨干网布局和南昌市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治理格局, 按照南昌市“东方水城▪中国水都▪鄱湖明珠”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南昌市城区为核心,整体谋划建设“水都”稳定顺畅的基础性、控制性水系框架,构建“一湖百廊千珠润洪城,四纵三横一带泽豫章” 的南昌市水网格局。

02

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为抓手,充分发挥水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布局中的引导和约束作用,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持续优化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的匹配关系,推动南昌市高质量发展。

围绕南昌市“一核 一带两翼,一湖两屏五田”市域空间结构,以水资源刚性约束为指引,科学优化城市发展规模和建设空间走向,引导周边人口适当聚集,实现城镇化良性发展。至2035年,全市城镇化率由现状年的78.1%提升至85.3%,城镇体系基本完善。

充分发掘区域水资源供给潜力,提升水资源承载能力,促进城乡生产、生活条件改善, 优化人口与水、土等生产生活要素的匹配关系,以人口的合理增长和有序流动,支撑城镇化健康发展和相关产业良性循环。根据历史 人口发展规律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结合最新人口政策,南昌 市常住人口将保持较快增速,2035年全市人口总量达到800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682万人,农村人口118万人。 

客观认识区域水资源禀赋和 供给条件差异,发挥水资源对产业发展的引导和刚性约束作用,落实用水定额、区域用水总量等有关政策,合理利用水价的杠杆作用, 积极推进产业布局和生产方式向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变。至2035年,全市经济仍将维持较快增长,GDP达到1.55万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0.45万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由现状年的4.1:46.6:49.3 调整为2.5:40.2:57.3。

紧紧围绕南昌市“一核两翼”的国土空间总体布局,以促进 城镇化健康发展、农业绿色发展与粮食安全保障、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按照“分区保障、安全可靠、空间均衡、服务均等”的 基本思路,高质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促进基本供水服务公平化、均衡化。 

一核——南昌大都市核心区中心。指南昌市中心城区、赣江 新区(南昌部分)和南昌县中心城区,建设南昌大都市核心区中心。以赣江为主轴,赣江枢纽为骨干调节水源,加大河道引提水,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建设城市供水应急备用水源,昌南片区以赣抚平原西总干渠为应急备用水源,昌北片区以幸福水库为应急备用水源并谋划建设环梅岭水资源配置工程;远景适时启动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保障都市核心区用水需求。

两翼——进贤城镇发展带和安义城镇发展带。进贤城镇发展 带以抚河、军山湖、青岚湖等天然河湖为基础,以赣抚平原灌区东干渠等为输配水通道,保障城市未来发展用水需求;远景适时启动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保障都市核心区用水需 求。安义城镇发展带以潦河及其重要支流等天然河流为基础,以新建吊钟等水库为重要调蓄节点,结合现有水源形成城乡供水双水源格局,研究建设环梅岭水资源配置工程,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远景适时启动环鄱阳湖水资源配置工程,进一步保障都市核心区用水需求。

03

根据南昌市江、水、湖、城一体的生态系统特点,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按照“保水质、绿水廊、涵水源、 显水韵”的思路,构建“一核一鄱,两脉两屏”的水生态治理修复总体布局,全面提升水生态治理修复能力。

一核。即南昌市核心生态城区,以稳定的赣江水面为纽带, 将扬子洲区域、昌南、昌北城区赣江新区有机连为一体。其中昌南地区依托“四纵三横”一级水系框架,为区内水系综合整治提 供水动力条件,保障枯水期流量,结合城市排水体系升级改造,构筑生态良好、循环通畅、调控自如的江河湖水系连通体系。昌北地区依托环梅岭水资源配置工程,补充源头活水,畅通骨干输 水渠系,分区分片系统解决环梅岭尤其九望新城、未来科学城、 红角洲地区、昌北机场等重点区域生态用水问题。

一鄱。包括两片主要的湖区,即鄱阳湖主湖区、青岚湖-军 山湖片区。鄱阳湖主湖区,重点结合鄱阳湖旅游公路建设,开展 环鄱阳湖圩堤生态化升级改造,建设最美滨湖生态岸线;结合乡村振兴,统筹布局谋划扁担港、焦头河、铁河等滨湖农村灌排渠系生态改造。青岚湖-军山湖片区以赣抚平原灌区东干渠为输配 水通道,构建由瑶湖向青岚湖、军山湖延伸的生态廊道,打造军山湖旅游景区;系统实施湖泊治理,加强水质保护。 

两脉。以潦河、锦江为主脉络,以防洪安全为前提,坚持水 岸同治,加强生态流量保障,强化水域岸线空间管控,推进水污 染防治,维持和恢复河流自然、生态、经济社会功能,构建山水人城和谐发展的河流生态廊道。 

两屏。推进以九岭山-梅岭屏障与怀玉山-玉华山屏障生态涵 养片为重点的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推进美丽“一江十 河串百湖”水生态美景建设,同时加快水生态文化建设,统筹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04

以系统化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目标,以赣抚尾闾综合整治工程为基础,坚持水岸同治、流域同治,统筹发展与保护,严格水生态空间管控,提升水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构建和谐、稳定、 健康的水域城镇一体的生态空间,创建南昌市生态城区。

紧密结合“一湖百廊千珠润洪城,四纵三横一带泽豫章”南昌水网框架,积极对接国家和省级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综合考虑水网建设重点、区域辐射带动、项目前期工作等,按照“确有 需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事关全局、 事关民生、事关长远的水网骨干工程。

总投资576.85亿元。

包括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

由赣江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赣抚尾闾水系连通工程等三部分组成,涉及赣江、抚河、清丰山溪及其尾闾、抚河故道、抚 支故道、赣抚航道、城南护城、赣抚平原渠系等。建设内容包括:南昌水利枢纽工程、洲头防护工程、抚河尾闾综合整治工程、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工程已全面开工建设,总投资176.65亿元。

堤防达标与提质增效工程

围绕南昌市经济社会发展布局,针对大南昌都市圈、赣抚平原农产品主产区等防洪安全保障要求,考虑未来区域城镇化建设、人口聚集、产业发展,分类分级开展重点圩堤、一般圩堤、 单退圩堤建设与提质增效,确保南昌市重点地区防洪安全。根据不同防护对象防洪标准和要求,22座重点圩堤按1、2级堤防标准升级提质加固,堤线长880.035km;象湖联圩(防洪标准50年一遇)、万新联圩等16座1-5万亩圩堤按照2~4级堤 防标准达标建设,长269.563km;61座千亩圩堤除险加固,堤线长287.828km;7 座单退圩堤除险加固,堤线长49.557km。

项目已纳入《鄱湖安澜百姓安居工程总体方案》且《鄱阳湖区重点圩堤达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正在编制,项目总投资157.22亿元。

南昌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工程

南昌市是全国重点防洪城市之一,中心城区位于赣江、抚河 尾闾,赣江穿城而过并在扬子洲附近形成北支、中支和南支,将南昌市城区分为昌南、昌北和扬子洲三大区域,形成以赣江为主 轴、“一江两岸”、外加扬子洲的城市格局。规划结合南昌市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南昌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能力达标建设。结合南昌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按照充分考虑区域暴雨洪水 特点、城市发展定位、河流水系分布、江河防洪工程建设等,以河道及堤防、防洪水库为依托,统筹局部与整体、防洪与排涝、 城区与涝区等关系,加快推进防洪排涝体系建设,全面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目前正在编制《南昌市城市防洪排涝规划》,项目总投资56.50亿元

环梅岭水资源配置工程

环梅岭水资源配置工程采用“调蓄挖潜,提水相济”的思路, 实施幸福、溪霞、肖峰、梦山等水库扩容,挖掘现有水库潜能。已建幸福、溪霞、肖峰、梦山4座中型水库,多以灌溉、供水为主,随着城市发展,部分耕地已发展为城市用地,可以考虑优化现有水库任务,置换部分灌溉用水。同时结合提水、水系连通活化等工程措施,补充源头活水,畅通骨干输水渠系,提升调蓄能力,优化区域水资源配置格局、改善水生态环境质量,分区分片系统解决环梅岭尤其九望新城、未来科学城、红角洲地区、昌北机场等重点区域防洪、供水、应急备用水源、生态用水等问题。

规划总投资40.0亿元。

赣江尾闾灌区工程

灌区建设,将为优化农业发展布局提供稳定的水源基础条件,集约化开发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赣江尾闾灌区设计灌溉面积68.25 万亩,以赣江南昌水利枢纽为主水源,整合蒋巷、南新、扬子洲、廿四、成朱、赣西等圩区耕地面积组成。

规划总投资34.15亿。

南昌市中心城区供水保障能力提升工程

南昌市中心城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分昌南、昌北、扬子洲三大片区,围绕现状水源工程提升、新建水源工程、应急备用水源工程、城市供水网路提升工程、水质监测和保护能力建设、 多水源联合调度体系建设等内容,具体包括:新建空港水厂一期工程、九龙湖水厂一期工程,扩建城东水厂、红角洲水厂和扬子洲水厂等,实施输配水管网新建及改造、管网连通工程,提升自控及信息化管理建设,实施输配水管网新建及改造等。

目前已编制完成《南昌市城市供水安全保障实施方案》,总投资55.72亿元。

安义县潦河综合整治工程

工程起于南潦电站上游2.2km 处,止于万埠镇文埠村附近,综合治整治河道总长约56km(其中潦河干流40.2km,北潦河 15.8km),是一项以防洪、供水、灌溉和水生态保护为主要任务, 同时兼顾发电、治涝等功能的综合水利工程。建设内容主要分为抬水工程、清洁能源工程、疏浚工程、灌溉工程、堤防工程、供 水工程、人工生态湿地工程、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样板绿道九大类。

项目已纳入《江西省潦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规划和勘测工作,估算总投资约26.00亿元。

象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

根据区域水系现状和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结合地形条件,全面梳理区域河流水系,以自然河流水系、调蓄工程和引排工程为依托,构建象湖“一江、四河、多渠”、银河城“一河、一湖、 二渠”、向塘“一河、二渠、一水域”城市水系网络,以及岗上地区多渠并存的水系网络,打造集防洪、治(蓄)涝、水系活化、 水生态和水景观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环状水网体系格局。规划主要建设内容有:按防洪标准建设防洪堤(象湖联圩、 万寿湖圩、万新联圩、合山联圩),建设总长度90.87km;重(扩、 新)建电排站共10座;整治(新建)主要河渠长度64.16km;新(重)建水闸17座。

目前已编制《象湖水系综合整治工程规划》,规划总投资20.41亿。

南昌市数字孪生水利工程

为提升南昌市水网工程智慧化水平,全面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工程(包括水库、水电站、泵站、拦河闸)建设,依照以防为主的灾害应对机制,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建立区 域防洪排涝数字孪生治理体系,设计全市水工程(水闸、泵站等) 联合调度指挥平台,集“感知监控-水情预测-调度模拟-决策指挥” 于一体,实现对全市“降雨-地表-河网-闸泵”全要素实时动态监测和模拟,以数字赋能洪涝灾害应对机制,实现数字孪生技术与洪涝模拟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水利主管部门进行水工程联合调度 与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规划项目总投资10.20亿。

05

围绕南昌水网建设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已批准和正在编制的相关规划、重点工程前期工作以及县上报投资需求,考虑当前需要和今后国家、省和地方可能的投入水平,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综合平衡,初步匡算南昌水网建设规划总投资1564.92亿元,其中2035年前投资1235.07亿元。2035年前投资1235.07亿元中,其中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提升行动投资578.09亿元,占46.81%;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提升行 动投资300.07亿元,占24.30%;水生态保护治理能力提升行动投资326.46亿元,占 26.43%;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能力提升行动投资30.45亿元,占2.46%。

考虑国家和地方投资力度、项目成熟度和实施效果、移民和环境制约因素等情况,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量力而行、 分步实施”的思路,统筹各类项目实施顺序,近期优先实施补短板、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重点项目,扎实完成赣江抚河下游尾闾综合整治工程、安义县潦河综合整治工程、黄湖方洲斜塘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吊钟水库等工程建设;依托四纵三横骨干水系网络框架,根据城市发展需要,研究环梅岭水资源配置工程, 谋划赣江尾闾灌区、军山湖灌区,统筹推进昌南、昌北城区水系 综合整治、农村水系综合整治。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由洪城时刻新媒体平台编辑

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或者是觉得文章中有失实的

欢迎在下方评论,等你来撩



上期回顾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看这里,了解南昌】



板块分析:

象湖新城|九龙湖 | 蒋巷  | 青云谱  | 青山湖西岸 | 象湖滨江 | 儒乐湖新城

项目追踪:

中粮大悦城 | 经开太平洋广场 | 华侨城欢乐象湖 |华润万象汇  | 联泰万悦汇 | 星河COCOPark | 和昌熙梦城 | 绿地象南商业中心 | 湾里红星爱琴海 |江旅·都市方舟购物中心 | 省文化中心 | 新建城万达广场 | 武商mall·南昌 | 中骏世界城  | 赣商中心 | 太子殿大型商业 |华润万象天地 | 龙湖天街 |旭辉广场  | 青云谱月星环球港  | 京东超级体  |万象城购物中心 |半岛中心 | 金地广场  |新钢南昌研发中心 | 赣电中心 | 金茂瑞香国际生态城

交通规划:

九洲高架东延 | 南昌地铁1号线北延 | 南昌地铁2号线东延  | 南昌地铁1号线东延 | 洪州大桥 | 九龙湖过江大桥| 桃花南路快速化改造 | 高新大道快速化改造 | 沿江中北大道 | 桃新大道高架快速路| 北二环快速路  | 昌九高铁 | 南昌东

2023年土地出让明细:

2023年读地手册

规划解析:

赣江新区直管区概念规划 | 南昌东站 |  扬子洲地区概念规划 | 南昌县沿江片区城市设计 | 西客站南北广场城市设计 | 青云谱象湖岸新规划 | 青山湖区东南片区控规调整  | 南昌东站站城城市设计  | 梅岭-滕王阁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22-2035) |《赣江新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南昌市村庄布局专项规划| 《南昌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民生配套:

阁皂山大道学校 |  站前路学校云海路校区  | 天香学校 |  石钟山路学校  | 锦竹幸福里九年一贯制学校  | 华侨城站小+外国语学校 | 南昌二中(九湾学校) | 水厂路学校 | 兰宫路学校  | 站前路学校教育集团云锦校区 | 抚生路学校新校区  |红谷南大道学校 | 高新区第六小  |高新区第五中学  |高新区第三中学 |高新区第七中学  | 南昌二中万溪校区 | 临江学校

2022年各县区学区划分:

经开区初中学校招生学区范围  | 2022年南昌市小升初学区范围  | 南昌市2022年小学学区范围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