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青年诗人谢海衡的诗——情景相融 意味自出
雷海基
李渔《窥词管见》有句:“作词之料,不过情景二字”。袁枚亦云:“诗家两题,不过‘写景、言情’四字。”(《随园诗话补遗》)可见写景言情的重要,而情与景融又不易做到,常常成为诗家作诗的难点,老师讲课的重点。近读谢海衡先生诗,觉得其诗在这方面做得蛮好,情景相融,意味自出。如《初秋韩江即景》“落霞芳草远,江柳抚柔晖。笛韵声声近,红蜓两两归。”四句诗乍看全是写景,细读却景中有意,是描写自己远离潮州家乡在广州做事的一种心情,见家乡韩江秋景而抒发人皆如红蜓一样有强烈的归家之意。自己在广州也时常盼望像江中红蜓这样,两两结伴而归。作者特地标明写的是秋天之景,更添离愁思归意味。然,这个思恋之情并不直接道出,只通过韩江即景表现。其抒情与写景高度统一,丝毫不露痕迹。可见谢先生善于将情景结为一体,他应该有自己的方法。细读他的诗,大致采用过以下方法。
一、因景而生情。先写景物,因景而生情,情由景出。情与景虽为一体,但又能看到分际,景在前,情在后。
如,《济南秋韵》“一席金风伴雨声,秋黄洒落遍泉城。明湖纵有
留春意,难醉人间几度荣。”前两句写金风雨声,落遍泉城之景,有声有色,可听可闻。后两句抒情发意,由秋黄叶落而生荣衰几度之情,发好景不常,荣华不再的感概。后面的感概是由秋黄叶落而生发的。又如《羽毛球》“十六鹅毛白玉衣,冠环绿带赴尘飞。红肥黄瘦方凌舞,几度青春血汗挥。”上联描写羽毛球的形象和在空中的状态,皆是写景,下联则转到写打羽毛球的人,是作者的看法,打球人“青春在挥血汗中度过”,诗通过美好的青春与流出的血汗对比,说明任何成功都需付出血汗,美好的青春是用来付出的。这个人情事理是由看打羽毛球生发的。
这两首取由景生情的方法,语句的排列明显分为前后两部分,前景后意,往往第三句是转折点,分界线。诗的重心在结句,关键在第三句。
二、因情而择景。从诗写作过程看,根据所要抒发的情感,选择
能够产生这一情感的景象。在诗人面对的客观世界中,景象形形色色,诗要采用什么景,以欲表达的情感为依据来选择。
如《国庆闲聚揭阳汇和山庄》“野径香园别有天,蝉鸣蛙奏共华年。黄汤三盏倾无尽,一曲红歌月上弦。”上联写的自然物景,下联写的人员情态。情态是欢欣的,故根据畅饮欢歌的愉悦心情,选取园香蝉鸣的美景,以作铺垫,以烘托气氛。如果选择枯枝败叶,狗吠鸦叫之景,则与愉悦心情冲突,诗则不成。
《甲午八月二十八南宁榕城江南球馆交流》“丹桂飘香玉宇蓝,金秋八月下江南。江南最是人情好,一战黄昏意未酣”。诗表达的是:遇到“江南人情好”,球一直打到黄昏还意犹未尽的酣情快意。便选择“金秋八月”佳季和“桂香天蓝”美景,以引发结尾的好心情。这一天应该也有出门堵路,比赛输球烦心之事,可作者只选择好天美景。这就是因为抒情的需要而选择与情相匹配之景。
三、因情而造景。造景是不用眼前景而挪用别处景,甚至编织梦幻景入诗。
如《八月十四龙泉山赏月》“碧空玉镜紫云稠,星曜同辉照九州。万里晴光传瑞蔼,人间一月共今秋。”这里的“碧空玉镜紫云稠”,有造的意味,如果见到“碧空玉镜”,怎么会“紫云稠”,云稠密了,就空不见碧,月不见白。“星曜同辉照九州”“万里晴光传瑞蔼”,也是主观营造之景,因为眼前是看不到的。作者之所以着意营造这三个景象,是为“人间一月共今秋”服务。如果大家见不到月,如何共今秋之月。所以作者必须造一个普天之下所有人都能看到的明亮之月。
为了抒情需要,作者特意营造虚幻之景的,如《书海苍生》“莫问金宫锁几春,青衫饮露笑风尘。一笺文字深如海,从此新人换旧人。”书海生涯本是个意象型的概念,看不见摸不着的。为了表达自已诗书生活的感受,营造一个现实生活并不存在的场景:金宫锁春,青衫饮露。作者现实生活中未必有这样情况。“一笺文字深如海”,又将一张小小的纸笺夸大。造的这些超越现实的景,都是为“新人换旧人”服务的,不平常的人,是由不平常的景造就的。
四、情与景互映。情景互映是指情与景二者没有明显分际。无论因景生情,还是因情设景,情与景在诗中都有先后之分,情与景互映则是情入景中,景中含情,情即是景,景亦是情。如《夜游湘子桥》“寒夜秋光染地黄,浮桥韩水也流芳。清风该是知人意,送入花间百里香。”作者性情寄于清风中了,写清风送花香百里之自然景,表达的是作者之情,将美好奉送人间,馈赠社会。又如《潮州湘子桥》“城东仙乐声声慢,广济烟云缓缓流。十八梭船江上画,楼台廿四水中州。”初读四句全是写景,但细品则知诗表达了对潮州的爱,因为把潮州写得非常美,情人眼里出西施。也表现了江水对于潮州民众的重要:无数的行船在江上,不尽的楼台在水中。谁也离不开江和水。
这两首诗都是情中有景,景中有情,彼此难分
五、用銜接、呼应之法,使转结自然,景化为情。
无论何法,都需通过文字将景化为情,达到情景浑成,意脉连贯。从谢先生诗可以看出,为使情景相合,他在文字使用上主要是采用衔接法或呼应法。
如《礐石梦之谷休闲品工夫茶》“蕨苔竹影月西摇,香案羞花碧玉箫。把盏临风邀月去,风月还我几逍遥。”先接题写室外景--礐石梦之谷,后叙室内景,室内景出现香案--工夫茶隐然其上,接下来人出来了,不仅把盏闲品,还临风邀月,风月怎样回敬我呢?还我逍遥。诗依时间顺序,徐徐推进,由外而内,由茶而人,由人而风月,又由风月而人。我与风月共享逍遥的愉悦感油然而生。前面的景为后面的逍遥作铺垫,竹摇,案香,花羞,箫鸣,风清,月朗,皆自由自在情态。有声,有色,有味,有感,环境优雅闲适。人在其间赏竹,闻香,看花,听箫,临风,品茶,邀月,能不逍遥自在?由景转入人之时,选在香案出现之后,恰到好处,于香案边把盏就十分自然。结句出现在邀月之后,“还我逍遥”亦顺理成章。这首诗衔接法、呼应法两个都用了,转折句的“把盏”接上句的“香案”,转折因而自然。结句的“还我几逍遥”接上句的“把盏邀月去”,有赠就有还。结句与转句衔接紧密自然。结句的“还逍遥”又与题目的“闲品”呼应,既承接上句的“邀”,又呼应题目的“闲”,因而结尾也自然。诗自题始,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首尾呼应,景化为情,不显人工痕迹,具浑然天成之象。
又如《暮观山色》“彼岸青峦吊脚楼,西窗斜影晚云收。数声黄鹊飞天际,坐看烟波泛小舟。”全诗用一个“观”字衔接,诗中有三处同义字:观、望、看。题目中“暮观”,首句是看到对岸之景,接下来西望窗外之景,第三句作为转折,因为要抒发游子思乡之情,将目光转向江上之景,第三、四句是颠倒式,顺序应该是“坐看烟波泛小舟,数声黄鹊飞天际”,通过烟波中的小舟和向天际飞的黄鹊这两个寻路回家的景象,发想家思归之情。读者至此,不免想起崔颢“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之句。此外,尾句的“坐看”又与题目的“暮观”遥相呼应。此诗衔接法、呼应法皆用得娴熟,是转结自然,景能化为情的重要原因。颠倒句式将“坐看”放在尾句,不仅与题呼应的力度扩大,亦使诗有波澜起伏之态,添雄浑气势。
情景结合容易,浑然天成却难。 我想,谢先生诗写出如此境界,应该是运用顺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反复打磨过的。比如,由景生情之作初成后,再以情去检验所写之景是否与情合。由情择景和由情造景之作初成后,再以景检验情是否自然流出。如此多次检验,反复修改,直至情与景融,浑然一体。
此外还需注意情与景在诗中的比例关系,谢榛云:“景多则堆垛,情多则闇弱,大家无此失矣。”
王夫之云:“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
要做到情景不离,妙合无垠,应该不是简单功夫,除掌握以上五种方法,还需要有“妙合无垠”的高标准和耐心细致的功夫。
雷海基
2018年11月20日
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