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2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七,冬至。微信编辑器 构思编辑器
冬至
宋代:龙辅冬至宵难短,孤眠恨自长。
枕单寒入梦,窗破月窥床。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冬至感怀明代:顾清浮世侵寻四十将,劳生何以称冠裳。回思丁未看辛丑,别有愁根更是长。
冬至宋代:姜特立老来心绪怯年光,又见春来报一阳。
未必暗添宫线永,只应先引鬓丝长。
冬至日思亲明代:于谦客里逢佳节,天涯忆老亲。葭灰初应候,梅蕊渐回春。醉讶朱颜好,愁添白发新。孤云恒在望,翘首欲沾巾。
己亥冬至明代:释函是岭外再逢长至日,烟袅风轻散缕愁。岂无海市堪舒眼,不是匡庐莫上楼。戎马乡关今日泪,溪山松菊百年秋。管灰纹线人间世,衰变从教雪满头。
冬至夜(唐·白居易)
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
《瀛奎律髓》:“心灰”、“鬓霜”,引喻亦佳。“一年冬至夜偏长”,前未有人道也。《瀛奎律髓汇评》:纪昀:三、四殊俚,不得云佳。五、六自可。《全唐诗佳句赏析》: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心灰:心如死灰,极言消沉。《冬至夜》是一首七律,约作于忠州刺史任内。诗人心境不佳,情绪消沉。这两句是说,我心如死灰,不如炉中之火还在熊熊燃烧;已届老年,两鬓的白发多于阶下的秋霜。比喻恰切,措词工巧,愤怨之情,跃然纸上。
冬至(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诗源辨体》:律诗诣极者,以圆紧为正,骀荡为变。《黄鹤》前四句虽歌行语,而后四句则其圆紧,《雁门》则语语圆紧矣,“年年”(按指《冬至》)一篇,虽通体对偶,而淋漓骀荡,遂入小变。机趣虽同,而体制则异也。《杜臆》:“泥杀”二字,发自苦衷。“穷愁”,故形容“独老”,“长为客”,故风俗“相亲”。《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此首较可。三、四句老健,七句太纤,不类杜之笔墨,遂为全篇之累。许印芳;此亦八句皆对,但首句不用韵耳。“一寸心”,诗家常用语;此处七句拆开用,晓岚便斥为“纤”,亦苛论也。《读杜心解》:“长为客”三字,一诗纲领。《杜诗镜铨》:八句皆对。《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陈德公曰:亦是峭削之意。起已无赖,五、六一此一彼夹说:因此“杖藜”,而彼云“鸣玉”;因彼“紫宸”,而此云“丹壑”:作意着色,硬入态矣。评:结,指点此彼,亦复老尽。
冬至夜作(唐·韩偓)
中宵忽见动葭灰,料得南枝有早梅。四野便应枯草绿,九重先觉冻云开。阴冰莫向河源塞,阳气今从地底回。不道惨舒无定分,却忧蚊响又成雷。
《瀛奎律髓》:是时朱全忠围岐甚急,李茂贞有连和之意,偓之孤忠处此,殆知其必一反一覆,终无定在欤?此关时事,不但咏至节也。《瀛奎律髓汇评》:纪昀:极有寓意,只措语浅耳。此则风气为之,作者不能自主。《韩翰林集》:吴汝纶曰:是时昭宗幸凤翔,朱全忠自河中率兵围凤翔,奉表迎驾,所谓“阴冰莫向河源塞”也^“阳气今从地底回”者,谓李茂勋救凤翔,王师范讨朱全忠诈为贡献,包束兵仗入汴西至陕、华也。末句恐勤王之师又将尾大不掉尔。关于小楼请点击“阅读原文”
在《小楼听雨诗刊》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百度】【今日头条】【华人号】【搜狐网】【凤凰新闻网】【UC浏览器】【天天快报】【腾讯新闻】【QQ浏览器】【QQ看点】【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自行关注并查收!!!作品版权属于原作者,如需要刊用和转载请联系原作者,或小窗留言。
如果喜欢,请点击右下角好看到朋友圈和所在群,您的转发就是最大的鼓励和支持!感恩并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