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求索心路 | 登山观海录:黄敏学随笔

CSSCI收录集刊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 2023-02-02

点击蓝字获取更多学术信息


好的研究是慢慢长出来的


黄敏学





三人行,必有我师。记得15年前,给我介绍国外学术研究的徐淑英老师,告诫我们研究是一个过程,过程越痛苦,结果可能越幸福。有时候,我对学生讲的话也是讲给自己听的。“失败之后再坚持,那失败只是行进的挫折;失败之后就放弃,那失败就是最终的结果。”曾经听与我长期合作的方二老师讲:有一次他去拜访美国的一个“大牛”,祝贺他发表了40多篇顶级A类学术文章,成为最丰产的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这位“大牛”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将电脑打开给方老师看,“你只看到我发表的文章,我电脑里还有近200个文件夹,每个文件夹就是一个项目,它们可能没有机会发表了”。

“大牛”成功背后的故事,让我理解了研究是一个过程。开始时,我非常关注选题,总想选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所谓前沿问题,想引领研究潮流,结果发现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的理论积累和研究方法还达不到。后来发现结合自己研究专长来探寻问题,反而可能找到更有价值的问题,也更能做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研究来。在听了很多著名学者的讲座后发现,这些学者讲的问题好像都是平常的问题,但是对问题洞察的深度和发现的结论让我们耳目一新、心悦诚服。最后总是会问:为什么我们自己想不到呢?后来也有很多学生在讨论会上问类似的问题,我说,好的文章是慢慢长出来的。你积淀的深厚的理论土壤,加上你掌握的方法所带来的阳光和雨露,会使你的想法的根系越来越发达,吸收的养分就会越来越多,你的逻辑树干也就长得越来越挺直和粗壮,假以时日,这棵大树自然会绽放出美丽的花朵,而后结出丰硕的文章果实,让旁人赞叹不已。

指导学生,其实就是多一个研究合作伙伴,虽然这些研究小伙伴开始时有些莽撞,但有时正是他们的无畏给我们做老师的打开一扇新的窗户。从内心来说,我要感谢我指导过的学生,他们每次讨论都有新问题、新困惑和新思考、新理论,是他们引领我去关注多样的文献,推动我去学习最新的方法,激励我去寻求最好的数据资源,也逼迫我去不断创新和突破自己。我曾经指导的硕士生才凤艳在香港中文大学读博士时,跟我分享了她在香港科技大学学习的实验研究方法资料;我指导的第一个博士生李小玲让我去学习并了解 VAR 模型;我指导的王峰、王殿文、肖邦明等博士生(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 香槟分校联合培养)推动我去学习二手数据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我指导过的博士生周元元让我了解了服务补救领域不少的新文献。

任何一个收进来的博士生都是有潜力的。如果能够在第一年利用他们的“无知者无畏”,在某个领域做出一个研究并能写出文章投稿,将会极大地增加他们的信心在第二年,他们阅读的文献会越来越多,知识积累得越来越丰富,常常会出现“有知有畏”的状况,认为很多研究大家都做了,自己做什么都不行。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将第一年启动的研究结合他们所掌握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深入进去,同时利用投稿反馈的意见来修改、完善论文,无疑有助于他们突破这个时期知识越多、信心越少的困惑阶段。度过第二年的挣扎期后,如果能够通过修改,使得有文章被接受或者进入第二轮,将有助于他们建立信心,进入有知无畏的阶段,他们知道自己会什么不会什么,然后会根据研究需要学习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是局限于已有知识和理论框架去做,而是根据创新需要去有突破地做。正因为自信心的建立,很多学生在国内的《管理世界》《心理学报》等,国际的JMR、JM、JBR、EJM 等顶级和有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

教研相长就是我研究提升的康庄大道,我非常高兴能一直走下去,成为我的导师甘碧群那样的老师,在学生毕业之后更受他们的爱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将青年才俊扶上马再送一程,让他们得以茁壮成长。

                                    2016年2月8日


作者简介:


黄敏学(huangminxue@126.com),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1997—2000年在武汉大学商学院读博士学位,专业为市场营销,师承甘碧群教授。


周南感言

周南感言:“讯问者,智之本;思虑者,智之道也”(汉·刘向《说苑·建本》)。我和黄老师合带过几个博士生,知道他对学生的要求严,对自己的要求比对学生还严。学生们跟我说,星期天早上,他到办公室后,会打电话查看学生是否已经来学校看书,或开车带学生去收集资料。他们读书时敬畏他,毕业后想念他。严师带高徒,毕业有前途,人生有奔头。



出处:周南(主编):《登山观海:146位管理学研究者的求索心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11月。

 

说明:黄敏学,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快递: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营销案例研讨会暨金投赏案例周

12月23日-24日在复旦大学举行(线上免费围观)


更多内容扫码观看,让营销更有力量!






让营销更有力量!



【免责声明】

1、我们尊重原创,也注重分享。本公众平台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和平台共同所有,转载文章其版权归原作者和来源媒体平台所有;

2、本公众平台转载内容包括视频、文章和广告等,仅以信息传播和分享为目的,供感兴趣的读者学习参考之用,未经授权禁止用于商业用途,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 、企业或个人等的知识产权,请联系处理;

3、本平台对转载和分享的内容、陈述、观点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公众平台将不承担任何责任。


 加入学会,共襄盛举!

图文编辑:靳珊  审校:张希贤

欢迎各界朋友赐稿:

学会邮箱   cmau@cmau.org.cn 

执委会邮箱 cmau-ec@cmau.org.cn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简介


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Chinese Marketing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ies,英文缩写CMAU)成立于1984年元月,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由全国各高等院校从事市场营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及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学术团体。学会的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现任会长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符国群教授。

本会宗旨

团结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界人士,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组织各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为创造、传播新的市场营销知识,为繁荣中国市场营销学术研究,为提升我国企事业单位营销管理水平做出贡献。

业务范围

  • 通过定期(如年会)或不定期(如不同专题的研讨会)的形式,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提供交流的机会;

  • 通过出版物,为全国高校从事市场营销教学、研究的专业人员和社会各界的有关人士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园地;

  • 组建全国性的市场营销教学、研究案例库、资料库,建立全国性的市场营销研究信息网络;

  • 通过各种方式为社会各界培训市场营销教学、市场营销管理实践人才;

  • 以各种方式为企业界及其他部门提供市场营销相关的专业援助,如咨询等;

  • 收集国内外的市场营销理论的研究动态,与国外有关市场营销研究的机构、团体建立不同形式的合作、交流关系。

学会秘书处

通讯地址:100871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光华1号楼

联系电话:010-62757952

Email地址:cmau@cmau.org.cn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