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9年上半年25省GDP数据:对标全国均速,14省跑赢,10省跑输

林隐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中国经济2019上半年“成绩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0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6.3%。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6.4%,二季度增长6.2%。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内,全国主要省份陆陆续续发布了个自己的经济半年报。截至最新,已经公布2019年上半年GDP数据的省份,数量达到了25个。


眼下时间已近月末,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安排一期对上半年各省市GDP增速的相关回顾。由于GDP半年报的参考性本身比较有限,所以我们的态度更多是点到为止,大家也秉持着知之即可的心态就好。


完整数据如下——


数据:各地统计局  制表:山川网



01

上半年各省GDP总量



影响GDP总量的最大因素,是GDP基量。所以大家可以看到,前三位的广东、江苏和山东,基本上是雷打不动的。


伴随着广东省2019年上半年GDP首次站上了5万亿的新高度,所以大概率上,今年广东省全年GDP站上10万亿的目标,实现起来难度并不是特别大。而如果广东实现这一目标,这也将是开创中国省级行政区经济总量新纪元的一个标志。


而广东和江苏在上半年GDP增速方面,打成了6.5%的平手状态,和同期全国增速的6.3%已经仅剩下0.2个百分点。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广东和江苏将全面进入经济发展的稳定期,由量转质的过程痛苦而又必须经历。


而过去一段时间持续“反思”自己的山东省,上半年也确实交出了一份不太理想的成绩单。虽然上半年经济总量上维持了4万亿+的水准,但是在增速上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从2018年全年的6.4%下跌1个百分点,上半年经济增速只有5.4%。这也就意味着,山东与江苏之间的体量差距,在今年上半年被进一步拉大。


另外,四川站上了半年2万亿的新台阶,湖北紧随其后;天津和重庆两市则站稳了半年1万亿的新台阶,不过严峻的经济大环境下,两市由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之路可谓既长且艰。



02

上半年各省GDP增速



从目前已经公布GDP半年报的25个省市来看——


云南、贵州、江西、福建、湖北、安徽、四川、河南、湖南、山西、浙江、广东、江苏、宁夏14省份GDP增速跑赢同期全国增速均值(6.3%)。


其中增速最为亮眼的, 依旧还是过去较长时间内保持领先水平的西南板块,云南(9.2%)和贵州(9.0%)是截止目前公布上半年GDP数据的省份中,唯二超过9%的省份。参考2018年各省经济数据,其余尚未公布上半年财报的省份,大概率上也不会出现10%以上增长的情况(以后也基本不会再出现)。


而有跑赢全国的,必然就有跑输全国的:山东、上海、辽宁、陕西、天津、重庆、内蒙古、甘肃、海南、青海11省市GDP增速跑输同期增速均值(6.3%)。


其中天津仍旧以4.6%的增速位于已公布上半年财报省份中的最后一位,但是相比2018年全年3.6%的增速,天津正在逐渐走出之前经济挤水分造成的增速“大坑”,逐渐回归到北方省市平均水平。


除此之外,还有上半年增速正好踩中全国平均线6.3%的北京,这里就不归入以上任一阵营。



03

上半年各省经济数据回顾



相比经济总量和增速,各省的上半年经济数据细节同样值得关注。当然,受限于时间因素,这里我只选择其中一些代表性热门省份数据,与大家一并分享——


广东:上半年生产总值50501.17亿元,同比增长6.5%,位于年度目标区间上限。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89.42亿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20521.99亿元,增长4.9%;第三产业增加值28289.76亿元,增长8.0%。


江苏:上半年生产总值48582.7亿元,同比增长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11.8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21497.4亿元,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25673.4亿元,增长6.7%。


山东:上半年生产总值41823.3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9.7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18297.0亿元,增长2.6%,第三产业增加值21186.6亿元,增长8.5%。


浙江:上半年生产总值28256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72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11595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15789亿元,增长8.3%。


上海:上半年生产总值16409.94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84亿元,下降9.2%;第二产业增加值4699.92亿元,下降1.6%;第三产业增加值11673.18亿元,增长9.1%。


北京:上半年总值15212.5亿元,同比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9.4亿元,增长17.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72.6亿元,增长5.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590.5亿元,增长6.5%。


上面的这些数据,我们重点看什么?当然是看各区域三大产业的增加值和增速。


先对比北京和上海,上半年上海GDP总量明显领先北京,但同时北京增速又明显领先上海。具化到三大产业来看,上海除了第三产业仍旧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外,第二、第三产业均呈现明显的下滑,全面转型消费型城市趋势明显。


而北京情况则非常特别:第二第三产业仍处于稳步发展阶段的同时,第一产业却上半年却出现了高达17.5%的增长。这个不仅在京沪之间,在所有沿海发达省市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比如东部四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当中,农业大省山东的上半年第一产业增速也不过是3.0%,还要略低于同期广东3.6%的一产增长。而同时,江苏和浙江两省的第一产业增长已经均降至了1%+的区间。


同时我们发现,在经济大环境整体整体承压较为严峻的背景下,广东和浙江之所以仍旧显得活力十足,很大程度上与两省的产业结构关系密切,两省的第三产业增速均达到了8%以上的速度。


而与此同时,江苏省上半年的经济增长在,第二和第三产业仍旧呈现并驾齐驱的状态。这里我们不是说江苏的二产增长过高,而是说江苏的三产增长偏低。而原因,很大程度上和江苏省人口流入相对较少,老龄化程度又不断提高相关。


而山东这边,则是第三产业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第二产业增长却出现了大幅的滑落情况,上半年第二产业增长仅有2.6%。这对于人口过亿大省山东的解决就业情况而言,不得不说是个重大的压力。二产的升级断档状态,也是影响山东上半年经济增长整体不理想的重要因素。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苏南模式和江苏未来 丨 上半年房价收入比 丨 二次城市化 丨 夜间经济 丨 房价消费和工资 丨 长三角一体化 丨 汽车消费南移 丨 盐泰锡宜城际 丨 淮海经济区 丨 南京,要更大 丨 江西/南昌的崛起 丨 500万新市民 丨 大省不能穷 丨 大湾区产业溢出 丨 50城土地出让金 丨 50城租金收入比 丨 中国烟草地图 丨 一季度31省市GDP 丨 开车堵,如厕难 丨 各省市政设施 丨 地区科研经费


人文: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丨 动漫中的重庆 丨 水浒故里菏泽 丨 日本穷忙族 丨 苍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晋冀鲁豫 丨 择城法则 丨 八次北人南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