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20年广东21地市GDP排名出炉,疫情影响下的经济大省众生相

林隐LY 山川网 2023-08-03


山川网:关于2020年一季度的各地经济表现情况解读系列,我们依旧在持续进行中,这是山川网有史以来给予关注度最高的一个季度经济区间。


由于2020年一季度的中国整体经济及区域经济背景极为特殊,所以接下来我们也会视实际情况,破例安排几篇此前只会应用于年度、半年度区域经济解读的各省分地市经济数据系列。


在这几篇推文中,我们会淡化各区域过去经济上取得的成绩,而是尽可能站在2020年一季度这一时间转折点上,重点思考区域未来的变化走向。


今天,我们借着广东省各地市一季度经济数据全部出炉的机会,一起看看疫情影响之下的,经济大省广东各地市众生相。



2020年一季度广东省整体经济运行情况



根据此前广东省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为22518.67亿元,同比下降6.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76.60亿元,同比下降0.3%;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978.07亿元,同比下降1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3664.00亿元,同比下降1.5%。


2018-2020年一季度广东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图


对比一至二月,一季度广东各主要经济指标降幅呈现持续分化状态。部分指标降幅收窄的同时,部分指标降幅仍在扩大,值得大家特别注意。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1%,降幅比1-2月收窄8.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5.3%,降幅收窄6.1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下降11.8%,降幅收窄3.4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下降10.4%,降幅收窄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19.0%,降幅扩大 1.2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8.4%,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



一季度,第二、三产业增加值的下降,分别拉低地区生产总 值 5.8 个和 0.9 个百分点;其中,87.1%的下拉力为第二产业


正是由于工业对于广东省整体经济的巨大影响,所以此前广东在疫情复工工作中表现十分积极,省内主要城市复工时间处于全国最早批次。在某种程度上,广东省在控疫情与保经济两个维度上,对于保经济的倾向性明显更强。


一季度,广东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061.42亿元,同比下降15.1%;其中,制造业下降15.6%,降幅比1-2月收窄 8.5 个百分点。


2019 年以来广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图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5%,拉低地区生产总值0.9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增长7.8%,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0.7个百分点。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23.96亿元,同比下降8.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900.16亿元,下降7.7%。


广东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6 元,同比上涨1.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87元,上涨1.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26元,下降1.6%。


更为详尽的广东省一季度主要经济数据,大家可以阅读下面的“2020年1-3月广东主要统计指标”表格。




2020年一季度广东省21地市GDP总量排名



特区深圳经济总量自2016年成功超过省会广州后,此后两市经济体量差距偶有拉近,但排名始终稳定,深圳日渐坐稳广东省经济第一市的宝座。


2020年一季度深圳市地区生产总值为5785.60亿元,同比下降6.6%。对比同期广东省经济增速-6.7%和全国经济增速-6.8%,深圳市一季度经济表现分别略高0.1和0.2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5.21亿元,下降9.8%;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929.80亿元,下降14.1%;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850.58亿元,下降1.8%。


工业和固投指标下滑均较为明显,一季度深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7%;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6.1%。


此外,社消零售和新兴产业的下降幅度同样值得关注:一季度,深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533.77亿元,同比下降22.9%,其中,商品零售下降21.9%,餐饮收入下降30.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为2005.84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数字经济增长4.9%,生物医药下降2.6%,新材料下降8.2%,新一代信息技术下降8.7%,高端装备制造下降13.3%。


国内头部城市中,除情况最为特殊的武汉之外,上述主要经济指标,深圳市基本处于受影响最为严重的区间。但紧随一季度经济数据遭受重创之后发生的,是再度波动的楼市。


前不久,深圳市相关部门为刺激复苏经济,推出房抵经营贷政策。而自政策推出后,部分炒房群体闻风而动,深圳楼市再起波澜。就行业内专家的看法,少部分经营贷流入楼市,是深圳楼价上涨带来的副作用,并非楼市上涨的元凶。深圳楼价持续走高,短期来看是各项微观和宏观政策的叠加效应。长期来看,则是深圳持续深化的人地矛盾和过去几十年炒房获利惯性思维影响。



看完深圳,我们再来看广州。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5228.80亿元,同比下降6.8%。具体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46.58亿元,同比增长2.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213.87亿元,同比下降17.5%;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968.35亿元,同比下降2.2%。


上文中我们提到深圳市一季度第二产业受挫明显,而广州显然情况比深圳还要更为严峻一些。具体来看——


一季度,广州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73.21亿元、工业增加值814.3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0.2%和19.6%。三大支柱产业总产值下降24.4%,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35.6%;电子产品制造业、石化制造业分别下降11.8%、10.2%。


和工业同样受挫严重的,还有线下消费。一季度,广州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95.99亿元,同比下降15.0%,降幅比1-2月扩大1.0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下降12.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下降46.2%。而零售与餐饮,历来是广州线下经济的重要贡献来源。


同时,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交通枢纽,广州市客运交通在一季度也受影响巨大:一季度货运量同比下降19.4%,其中公路货运周转量降幅收窄,同比下降26.9%。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11.12亿件,同比下降7.4%;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分别下降4.9%和10.5%。全市客运总量同比下降49.2%


其余地市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2020年一季度广东省21地市GDP增速排名



从一季度GDP增速来看,对比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广东省头部地市,基本呈现出一片“波澜不惊”的姿态。但与此同时,其余地市的表现却分化十分明显。


这里,我建议大家要高度重视佛山和东莞。而且这种关注不仅仅是阶段性的现在,更是长久性的未来。作为中国经济总量第一省,广东省内广州深圳二市的贡献占比极高,所以其余地市很容易被外界忽略。


但是在我个人看来,未来广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维度的。一方面是能够爬多高,很大程度上受广州、深圳两市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能够走多远,更大程度上是由佛山、东莞以及其他省内中流砥柱城市(如中山、珠海)来决定。


在国内地级市五十强榜单上,广州深圳之外,佛山和东莞是目前广东省内唯二还能上台对垒的选手。在城市群时代下,我们日益强调区域经济板块上的众生相,强调参与同台竞技角色的群像,不断淡化过去单一参赛角色的独角戏状态。



佛山:一季度,佛山市生产总值为2153.98亿元,同比下降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9.79亿元,同比下降14.5%;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49.86亿元,同比下降9.2%;第三产业增加值为974.33亿元,同比下降5.8%。


一季度佛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4.98亿元,下降8.3%;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9.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14.6%;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1.69亿元,下降21.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53亿元,下降10.37%。


东莞:一季度,东莞地区生产总值1923.70亿元,同比下降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亿元,同比下降2.3%;第二产业增加值987.25亿元,同比下降14.2%;第三产业增加值930.37亿元,同比下降2.7%。


一季度,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61.83亿元,同比下降17.9%;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78.38亿元,同比下降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3.87亿元,同比下降18.1%;固定资产投资326.30亿元,同比下降9.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7.62亿元,同比下降12.6%。


珠海:一季度珠海市地区生产总值为703.46亿元,同比下降9.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4.47亿元,同比下降6.9%;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53.39亿元,同比下降20.7%;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35.59亿元,同比增长0.7%。


一季度,珠海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7.25亿元,同比下降20.7%;固定资产投资额366.33亿元,同比下降8.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90亿元,同比下降22.1%;外贸进出口总额549.94亿元,同比下降17.4%。


中山:一季度中山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7.22亿元,同比下降13.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下降2.8%;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23.2%;第三产业增加值下降3.6%。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为1.9 : 42.2 : 55.9。


一季度,中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4.92亿元,同比下降2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41亿元,同比下降22.5%;货物进出口总额400.71亿元,同比下降26.2%;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3.80亿元,下降8.6%。


对比上述四市2020年一季度经济表现,我们发现四市在规上工业增加值和社消零售数据下挫均极为明显。制造业强市,是长期以来佛山、东莞、中山、珠海等市的重要标签。


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制造业生产,而社消零售又依赖于本地及外来制造业从业者的日常消费支出,上述情况近似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的状态。所以任何形式影响制造业开工或减产的情况一旦发生,上述地市整体经济表现就会大受影响。这也正是为何广东省此前在疫情期间复工安排上,操作明显相较其他省份更为“激进”的根源。


虽然过去几年来以上地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之路上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产业结构的调整绝非一朝一夕,几年之内就能有显著效果的事情。在可以预见的接下来较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造成的中国制造业及外贸行业起伏波动,还将继续对以上地市的经济发展形成显著影响。


而与此同时,城市群内龙头城市广州和深圳业已先后进入改革的深水期,自身需要调整与改变的项目同样复杂繁多,无瑕给予以上地市更多的帮助与资源。蜕变之路,依旧更多需要依靠自己进行推进。


从我个人绝对来看,我认为2020年一季度之于广东省内的中流城市而言,毫无疑问是一场历劫之旅。在中流者未必都是真砥柱,浪遏飞舟亦非众者皆可为之。经此之后,新的分化会再次出现。


同时,这里我要点一下另外一件在接下来可能给整个城市群发展趋势形成明显影响的事情,即香港2020年第一季度经济(GDP)同比下降8.9%,为有纪录以来的最大跌幅,环比下降5.3%,连续三个季度现经济萎缩形势。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外界对于大湾区广州、深圳、香港三核心驱动完成整体越级向前的思路,或许在接下来也将面临更多的实际考验。



回顾2019年广东省各地市GDP相关数据



如何理解疫情影响之下,广东省各地市的经济表现众生相?我们依旧要首先把注意力集中在广深二市中,因为广深之于其余省内各市的优势过于明显,所以几乎涉及广东省经济的任何观察,都必须要先从广深开始。


2020年一季度,深圳广州二市经济总量合计11014.4亿元,占比同期广东省经济总量22518.6亿元的48.91%


而2019年全年,深圳广州二市经济总量合计50555.69亿元,占比同期广东省经济总量107671.07亿元的46.95%


而我们回顾下上一章节中一季度广东省各地市的经济总量增速,可以发现广深二市一季度经济增长在省内并不突出,分别位列21个地市中的第9位和第8位,处于中游水平。排在两市之前的多个地市,一季度经济增速高于广深分别可达1到8个百分点。


但饶是如此,广深二市占比全省经济总量的份额,在此次突发性疫情之后,还是有了大幅的提升(接近2个百分点)。广深二市距离占据全省经济总量半壁江山(50%),已经只有一步之遥。


正是由于广深二市经济总量对全省超高占比,使得二市任何经济数据的变化,都将对全省整体表现影响巨大。而正是因为如此,在类似疫情类似的突发情况发生后,全力保证广深经济几乎成为政策上正面的“理所当然”和反面的“不得不”。



大家仔细观察上面的2019全年广东省各地市经济增速数据,广东省虽然由于众所周知的区域经济大差异性,年度经济总量差距十分巨大。但是在社会经济处于正常状态时,经济体量头部、腰部和尾部的地市,在经济增速上却几乎是平均分布的,似乎一切还算正常。


这时大家再跳回上一章节的2020年一季度广东省各地市经济增速数据,我们会发现,对比一季度全国平均-6.8%的GDP增速,除了排在最前面的广深二市基本能保持同一水平,之后的广东二三梯队城市近乎全部较大幅度落后该标准:佛山-7.9%,东莞-8.8%,惠州-8.7%,珠海-9.2%,茂名-9.7%,江门-11.5%,湛江-7.8%,中山-13.1%,汕头-8.9%。


这其中,绝大多数地市都是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城市群)的主要成员城市,共同构成广东省内城市梯队的中流砥柱。此前历年的广东省内分地市经济数据,基本呈现出珠三角一骑绝尘,非珠地区坎坷前行的状态。


而疫情发生后,区域间的失衡变为广深二市继续绝尘,珠三角城市群非广深成员地市同样开始进入艰难期。分化,已经由过去的珠内与珠外,演进成为珠内再分化。


非珠地区因为产业结构、人口流动的影响,此次受疫情影响相对较低,汕尾市甚至还保持了季度经济正增长1.9%的成绩。但是,由于非珠地区所有地市经济体量累积,也仅仅能够占到全省的二成左右,所以完全无力对全省经济体量形成有效拉动。


这里我们不妨举例来看,一季度GDP增速广东省内排名前三的汕尾、阳江、韶关三市,经济体量分别为228.11亿元,252.95亿元,272.14亿元,占比同期广东全省经济总量22518.67亿元的占比分别为1.01%,1.12%,1.21%。


这里我们举个或许不太恰当,但是可以有效启发大家的例子:不要说一季度以上三市GDP增速分别为1.9%,-2.5%,-3.7%。即使以上三市季度分别再上涨10个百分点,依旧无法拉回同期广深二市哪怕1个百分点的下滑。


自2020年伊始,我们就一直都在向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即2020年不仅仅是时间维度上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城镇化进程、社会阶段全面转折的一个时间点。


速度和黑马在下个十年日渐不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平衡和稳健日益成为决定各地区未来发展前景的最重要要素。来自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维度的不确定事件都将持续走高,抗压、抵风险、御未知,成为整体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在过去的十年间,各大城市及城市群纷纷将争夺年轻人流入作为重要的人口政策。而从中国的整体人口增长情况看,这或许也是中国阶段性的、最后一大波的、愿意远距离迁徙的年轻人。


中国正在快速进入老龄化时代,中国的年轻人相对数量在减少而非增加,能够成为城市新增人口的年轻人数量在减少而非增加,愿意远距离迁徙的年轻人数量在持续减少而非增加。


对于不少的地区来说,城市的“用户”(常住人口)已经陆续进入了存量期。费尽心力“拉新”的同时,“维旧”的重要性也在持续升高。城市的中年、老年用户正在不断增多,他们需要怎样的城市,需要城市的管理者深入思考,有效行动。


分化与风险,越来越不仅限于尾部的省份与地市,头部的省份与地市也在不断承受更多压力。从这个维度讲,我认为接下来的十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区域,或许更应该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来。


荣誉从来是属于少数人的,但危机却往往属于所有人。





2019全年: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广东篇 丨 山东篇 丨 安徽篇 丨 重庆篇 丨 江西篇 丨 各大区GDP对比 丨 城市三十强 丨 城市二十强 丨长江经济带 丨 各省人均收入 丨 各省GDP增速 丨 各省GDP总量 丨 各省GDP实现情况 丨 29省市GDP增速目标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华东篇 丨 华中篇 丨 华北篇 丨 西南篇 丨 广东篇 丨 江苏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东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辽宁篇 丨 陕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云南篇 丨 内蒙篇 丨 山西篇 丨 贵州篇 丨 新疆篇 丨 甘肃篇 丨  海南篇 丨 宁夏篇 丨 西藏篇


新一线城市圈:济南都市圈 丨 青岛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沈阳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郑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汉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贫困农民月入1073元 丨 一季度城市GDP 丨 长三角机场群 丨 一季度各省GDP 丨 一季度各省收入 丨 杭州地铁补短板 丨 疫情人口管理 丨 合肥徐州地铁建设 丨 北方人迁居长三角 丨 31省市粮食产量 丨 中国城轨城市 丨 佛山GDP过万亿 丨 浏阳花炮 丨 劳动力人年龄37.8岁 丨 徐宿淮盐/连淮高铁 丨 抢人城市越来越多 丨 2019百强区 丨 长三角城市群41城GDP 丨 前三季度GDP二十强 丨 18省市社消排名 丨 27省市前三季度GDP 丨 31省居民储蓄排名


人文:南方车站的聚会 丨 广州站 丨 天下九州 丨 最宠游客城市 丨 瑞丽缉毒门户 丨 城镇化犯罪 丨 易错地名 丨 国人离婚率 丨 长江断流 丨 长安十二时辰 丨 宏颜获水 丨 广州红专厂 丨 中国啃老族 丨 大洋怪重地名背后 丨 中学地理课 丨 罪案片石家庄 丨 破冰行动 丨 白鹿原 丨 低调的宝藏城市 丨 渤海湾跨海通道 丨 城中村拆迁往事 丨 区域阅读大数据 丨 燕大南迁往事 丨历史文化名城 丨 “妖都”广州 丨 城市建筑设计 丨 离结比 丨 城市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