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DU.现实镜像』姜文斌 作品

Dudu Du Laboratory 2023-05-03



『DU.现实镜像』是 Du laboratory 推出的长期推送单元。绘画何时诞生也许永远是一个迷,至少自从拉斯科洞穴中的原始人按下第一个手印后绘画再现现实的旅程开始了漫长的旅程。经管14C中叶摄影术的产生改变了绘画记录现实的基本功能。但绘画仍是人们通过观看表现外在世界和内心世界最古老的艺术形式。我们将推荐在具象绘画领域具有自己独特面貌的艺术家与大家分享他们的观看之道。


----------------请朋友们多多关注---------------






姜文斌



1982年生于辽宁抚顺;现任教于鲁迅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迄今,在国内外举办个展10余次,群展数十次;其中两次在巴黎,分别为2016年的“求索·在西方”以及2019 年的"幻城·巴黎",2017年受邀参加在罗浮宫举办的"巴黎国际艺术沙龙"。



 

《幻城·分手前的承诺》 60cm x 80cm 布面油画 2022






《幻城·矩阵.404》 100cm x 80cm 布面油画 2022





 

《幻城·人性的黑洞》 100cm x 80cm 布面油画 2022





《幻城·失乐园》100cm x 100cm 布面油画 2022





《幻城·消失的彭加木》 100cm x 80cm 布面油画 2022






《幻城·时空裂缝》 100cm x 100cm 布面油画 2022





《幻城·红移.404》80cm x 60cm 布面油画 2022

 





《幻城·失联》 120cm x 160cm 布面油画 2022





 

姜文斌的意义就是探寻艺术家本身精神平衡的路径/高晖|诗人



 

我们首先设定姜文斌画面上的人物都是艺术家姜文斌自己,然后再讨论人物周边的物及景物构成,这样,将会比较轻松地获得解锁密钥。我们不妨这样推测——当艺术家姜文斌发现自己面对混乱不堪的三维日常现实、当艺术家姜文斌认知到自己在三维空间里尘埃般脆弱而短暂的生命,于是,来自个体生命的呼吸本能、突围姿态和相应机缘,就成为他试图进入四维空间的心理动因和逻辑起点。然后,我们可以指认出艺术家姜文斌试图从复杂的三维叙事向单纯的四维叙事转换的巨大野心、卓绝努力和相关绩效。具体说来,就是艺术家姜文斌的个体生命在三维空间里的不安、孤独、恐惧和绝望,成为其突围姿态乃至突围勇气的心理动因的构成要素,并从而钙化出一种特别的路径或出口。然而,他凭借这一路径或出口所构建、确认和还原的并不是梦境本身,而恰恰是三维空间与四维空间的接榫部位,即从午夜至凌晨的幻觉。假如一个艺术家发现自己在三维世界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指向虚无,那么,他惟一的惊喜就应该是发现形而上意味的刹那,而这两者之间的通道就是幻觉本身。同时,艺术家姜文斌与幻觉共生时仅仅使用一种简单的工具,那就是清澈见底的具象语言。清澈的具象成为艺术家姜文斌上路的惟一行李。他画得真诚。

这时,我们再看画面里的“姜文斌”和若干个并行的符号般的“姜文斌”以及他们周遭的星云、水域、沙漠、陨石、长城、树影、隧道等地球自然乃至宇宙景观,均已构成一种传达艺术家本人呼吸、呼救、诘问、突围、堕落、获救、彼岸的多义叙事系统。从而,姜文斌的意义就在于他承续起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精神难题,并试图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方案,即求得精神平衡的致幻路径。艺术家姜文斌值得我们拭目以待。艺术家姜文斌或将具有美术史意义。





 

《幻城·失控》 160cm x 20cm 布面油画 2021

 





《幻城·再见.黑鸟》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1






《幻城·深渊的凝望》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1






《幻城·召唤》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1






《幻城·归途》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1






《幻城.家乡的凝望》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寒武纪大爆发》 150cmx1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天外来客》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远方的家园》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1




 

 

《幻城·天堂口》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paradox》150cmx 1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The Secret》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逃离》 150cm x 150cm 布面油画 2019






《幻城·北极光》 110cm x 170cm 布面油画 2019

 





在《幻城》中,没有正对我们的人。那个男生在看他的影子,在看风景,看黑鸟,太空,看超现实的天外之眼...或者背对着风景,背对着生活世界,甚或在其中发呆,出神,或者只是出于疲惫在休息...他介于惯常的状态与超常的状态,观看的机制与出神的机制之间...或许他就是需要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在自我与现象之间,在图像与梦幻之间“出神”片刻...出离体窍...漫游在空间中的不同层面之间...让目光遭遇“幻影”,好像“幻影”就置身和流浪在现实的核心,指引着图像交织、穿行的道路,并命名着被穿越的风景。借用福柯的话来讲,“而艺术比其他任何东西更专注于图像和造型元素的仔细而残酷的分离”,让突然出现的箭头,线条,流淌的线条,流变的色块...把分离感注入到图像与造型元素之间,凸显出在相似性与非相似性之间、在符号与无形之间在图像的多维度平面上的交汇、交织。

在清晰与明确的几何造型、可辨认的具像之间,加入了无可意指的、蓦然出现的、流动性的元素,仿佛在习惯的、理性的存在之中的某些时刻,所有超乎于把握之外的、所有销蚀性的力量,忽然显现出了其难以超克的、铺面而来的声势。这瞬间淹没了现实中的稳固的、确定的表象,让并置在同一个图像层面中的不同空间如不同的窗口,流动的、销蚀性的线条隐现在每一个个体的轮廓的边界、或者某个不易觉察的细部,如同穿透在具形和非具形的所有空间的细部,和那些突然进来的光束、滴下来的水滴、棱形发散的黑白线条,挑战了视觉的惯性。那些出乎意料、任意的涌现,那些解疆域化的流动,都交汇在清晰可辩的、明确可识的图像的内容,直逼出在画家姜文斌经历的现实中的多元性,在意识中的生活现实与潜意识中的多维现实,让深度感知中的幻影与想象性的所有超乎现实之外的多元元素,都交汇在通向多重解读可能性的图像的乐谱平面之上,奏着高低上下、错落有致的音符,让意义与非意义、把握与无可把握,在图像与生活世界、与想象世界的渗透之中交汇、交错,在对于所有趋向销蚀的生命实相之中,依然余下了用多元的方式言说的图像之实。

 

    ---- 姜丹丹 |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博士生导师





 

《幻城·往事》 50cm x 4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星河之上》 50cm x 4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自由港》 40cmx 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第五纬度》 50cm x 4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虫洞》 40cm x 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堕落天使》 40cm x 50cm 布面油画 2020






《幻城·神秘河-1》 40cm x 50cm 布面油画 2019






《幻城·神秘河-2》 60cm x 80cm 布面油画 2019





 

幻境:姜文斌的绘画与图像特征

 

文/李裕君


姜文斌的绘画在视觉上能给人一种梦幻和超越现实的观感。图像的多元并置与空间的错乱,采用了违背情理的表达方式,虽然在形式上脱离了常规逻辑的脉络,但不可否认,透过表面,我们看到了一些实在却又不实在的东西。在他的作品中,似乎大多是通过自我形象在宇宙时空中多维度的行为交错和空间叠嶂来呈现一种对个体经验的视觉转化,其创作的背后隐含着一些对于个体与社会、自我与环境、现实与未来的思考与探讨。艺术家试图透过画面表达了一种自我潜意识的梦境窥探其他平行宇宙,也可以颠覆物理定律,超越时空,如同在他的灵魂深处,似乎有一座属于自己的虚幻之城,富足而又孤独。这显然是一个被抑制的日常世界,通过这些作品隐喻着人和宇宙破裂却又相互联系的矛盾,充分体现了“反常合道”的艺术魅力。

超现实主义观点认为:人的本能、梦幻和潜意识领域往往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就潜意识领域而言,虽不合乎理性的社会,但却为人的本能所驱使,是人的某些本性的真实存在。艺术家取材于个体生活或社会共性的现实,从而进行着艺术的演绎。因此,艺术与艺术家的生命经验产生了必然的联系。正如弗洛伊德以梦的解释开创了精神分析的新时代,于是超现实主义的画家们在其作品中不停的强调梦幻与现实的统一,仿佛如此,才是绝对的真实。超现实主义注重人类的先验性,致力于突破合乎逻辑与实体世界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及梦的经验糅合,以达到一种绝对或超然的真实情景。正是这种表现无理之理的努力,使超现实主义绘画具有了反常而又合道的境界。





 

《幻城·至暗来临》 170cm x 130cm 布面油画 2019






《幻城·红魔降临》 130cm x 170cm 布面油画 2018





《幻城·乔治的游戏》140cm x 180cm 布面油画 2018





《幻城·末日狂欢》 150cm x 270cm 布面油画 2018





《幻城·回家的路》 150cm x 270cm 布面油画 2018





 

    姜文斌“不相信”现实,继而痴迷于梦境。在那里,似乎他可以看到另一个自我与现实不同的人生;或是在错乱叠嶂的宇宙时空,他可能正像鸟儿一样在天空自由的飞翔、俯瞰身下的埃菲尔铁塔和米兰大教堂;又或是以极速的失重状态跌入黑洞,有些害怕,又有些期待,不知道黑洞的另一端是天堂还是地狱?是通向过去还是未来?亦或是另一个宇宙的入口……!即使在平日的清醒状态,他也会想象当宇宙一直膨胀到极限后,是否会再坍缩回起点;宇宙和我们人类的轨迹会否会像诺兰的电影“信条"一样倒叙再来一遍?宇宙的七级文明到底是什么样?我们是否是生活在被高等生命编辑好的程序中,或是整个宇宙就是高等生命大脑中的意识?又是何等全能的造物主可以做到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那么造物主的造物主又是谁?越想越感觉人类的渺小和存在的虚无,深陷其中,无法自拔。这便是姜文斌的“不相信”和他所关注的一些没有现实意义,也没有答案的无厘头问题。

    由于天马行空的思绪在浩瀚的宇宙中游弋,姜文斌近些年一直沉迷在《幻城》主题系列作品的探索与延展中,通过对各种图像反理性的组合来创造一种不和谐的、梦境般的感觉。在绘制作品时,其写实非常的手法,将画中的一切处理的荒诞不经,让画面看不见现实的踪影,只有神秘、荒诞和怪异。或许是叔本华和尼采的思想启发了艺术家对生活无意义的理解,以及这种“无意义”怎样能转化为艺术,逻辑的意义在艺术里被排除了。这种纯粹而真实的创作状态加上艺术家的自省,把艺术从“偶然”和“反常”中加以提升,达到了一种幻境式的奇妙效果。就像马格利特所言:“人的眼睛只是一面错误的镜子,因为它所得到的只是自然的幻影,而不是自然本身。”世界上没有眼睛看得见的“真实”,因此绘画的“真实”只是图解了人眼睛的幻觉而已。这真是一个让人颇觉怪诞的理论。

    在姜文斌的作品中,梦幻的感觉并不由于对空间的抽象和对现实的歪曲,而是由于不可思议的奇怪并置所产生的冲突。事实上,超现实主义者所追求的那种“痉挛性的美”就隐藏在那种精密真实的场景的表皮之下。

因此,对“幻境”直接的理解,意指达到虚幻的某种境界。以此作为姜文斌个展的命题,既是因本次展览内容特意遴选了姜文斌近两年创作的《幻城》主题系列代表作品约二十余幅,同时又隐喻艺术家姜文斌在多年的绘画探索与实践中,以超现实绘画风格和独到的艺术语言表达个性姿态的高超境界,也是其在现实环境中某种阶段性的生命状态及对未来艺术创作赋予的某种愿景和追溯。

 

 

李裕君

2021年6月20日于北京





-----------------------------------------------



p

p

▲ 点击关注 Du Laboratory 更多国内外艺术资讯


Du/Laboratory is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volving creative media spanning all levels of contemporary art, maintaining a vigilance against the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trend that airs everywhere, and at the same time committing to the full and in-depth excavation of the artist's own system, continuously  Focus on practices that hover in the "middle state" on the fringes of art and non-art.


Du/Laboratory是一个综合性的试验平台,涉及的创作媒介跨越当代艺术的各个层面,对四处空降的国际化当代艺术潮流保持一种警惕性,同时致力于艺术家自身系统的充分、深入挖掘,持续关注徘徊在艺术和非艺术边缘“中间状态”的实践。


『DU.专栏』>

孙策 —— 行动绘画中的酒神精神


『DU.现实镜像』>

『DU.现实镜像』闫珩 作品


欧美艺术家工作室系列精选 >

ANDEREAS BLANK’STUDIO

Hilde Overbergh’ Studio

Via Lewandowsky维亚•莱万多夫斯

走入欧洲艺术家工作室-亚历山德拉·N·温特伯格 Alexandra N. Winterberg

走入欧洲艺术家工作室- 马蒂亚斯·肖韦克 Mathias Schauwecker

Brice Marden 布赖斯·马登- Inner Space (内空间) 

Shannon Finnegan 香农芬尼根


Art / Lab >

刘香林 - 万种可能

夏国 - 绘画与机器

Art / Lab  马永峰的图像实践:从生成景观到悬空记

Art / Lab 宋卓然-在图像创作中捕捉灵光

Art / Lab“他们+”  TAMEN(赖圣予、杨晓钢)

【变奏】 -----"会画小组"第二回群展

策展人:沉  默
艺术家:孙策  黄佳  徐赫 尹朝辉               尹朝宇  戈子馀  任惠   何玲  史新骥  吕岩
空间:H - ART SPACE


Du·学者访谈>

夏可君:哲学的艺术之爱


策展·中少年>

米诺:当别人向往“远方”时,我只在当下

殷嫣:没有什么怕失去的,一切都是得到

惠书文:痛感、脆弱和希望,是回应这个时代的无言立场

廖廖: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策展 · 中少年] 宋振熙 - 行者自明


欧美展览系列精选 >

艺术家:彭小佳、黄佳、黄梅、于幸泽、蓝镜、朱贤魏、艺术展在 Art@Berlin (柏林)柏林展览现场:抵抗要点 Points of Resistance

德国柏林展览:Humanity - Artistic Stance - China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 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

Poppy and recollection—黄佳、夏鹏、王凯凡、Clara Broermann抽象联展

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参展艺术家作品

CY • TWOMBLY -赛•托姆布雷

展览现场:变奏 - 新千年以来的青年艺术

中谷芙二子

德国柏林展览:Königs Galerie


ART 22 条 >

ART 22 条 —— 孙策篇

ART 22 条 —— 沉默篇

ART 22 条 —— 杨重光篇

ART 22 条 —— 刘峰篇

ART 22 条——廖廖篇

ART 22 条—— 孙晓枫篇

ART 22 条—— 王艾 篇

ART 22 条—— 阿 改 篇

ART 22 条—— 聂力 篇

ART 22 条—— 雷徕 篇

ART 22 条—— 蔡八风 篇

ART 22条—— 王波 篇

ART 22条—— 于艾君 篇


收藏&生活系列精选 >

收藏&生活-陈石ChenShi


德意志归来兮系列精选 >

德意志归来-夏鹏 XiaPeng

德意志归来-杨重光YangZhongGuang

德意志归来—吴霜 Wu Shuang

德意志归来-张博夫 Zhang BoFu

德意志归来 - 徐升Xu Sheng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 >

石磊 - 绘画的巴洛克本质

谢蓓—不为塑造而塑造

直线的意志 | 庄卫美

于林汉 - “ 大于人”和“小于人 ”

李浩 - 意志的表象

王剑 - 提纯萃取

陈若冰 - 光·空·虚

李永庚 - 缝+

廖渊 - 即刻的印迹

郝云 - “形”与形的双重的含义

何镒 - 日常“物”(悟)

李浩 - 意志的表象

刘冠辰 - 视角漫步

廖建华 - “迹象”纯化

胡昤 - 抽象空间里的叙述力量

王海川 - 集体记忆重构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任惠 - 为要让光进入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孙晓枫—“物”外之话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陈卉-图像幽灵的肖像画师


新艺术生产者 >


艺术粮仓创始人 - 张涛

吴桐禹 - 以艺术家视角和藏家共情

顾博:20年起了近万个标题后,不想再    琢磨了,直接唠嗑吧

殷嫣:没有什么怕失去的,一切都是得到

米诺:当别人向往“远方”时,我只在当下

徐伟 - 好好做画材,为画家好好服务!

张英剑:艺术市场的静默孕育着爆发

对话万一空间联合创始人

对话月湖时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


毕业十年 >

毕业十年-太平 Tai Ping

毕业十年-施翔 Shi Xiang

毕业十年-陈镜宇 Chen JingYu

毕业十年-袁乐 Yuan Le

毕业十年-李佳美 Li Jiamei

毕业十年-张雯琦

毕业十年-何建州




▲ 延伸关注<有艺思>了解更多艺术发声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