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活着,但人生却从未开始?(总第225期)
编前语
本期包括三个内容:
1.齐婉音:《听杜老师谈路和雨》
2.杜老师批注
3.《读后感:凿开自我》
听杜老师谈路和雨
文/齐婉音
我是历史学院2015级的学生齐婉音。这是我的听课笔记。
去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教务网上看到了南京大学高研院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招生的消息。因为对杜老师的研究方向非常感兴趣,我十分忐忑地报了名。一个星期后,我得知自己幸运地入选了;和自己一同入选的还有四位非常优秀的学长学姐。
能够参加本次高研院项目,聆听杜老师授课,和组内的同学一起讨论问题,对我而言真的是一次难忘又宝贵的经历。
“人生就像在下雨时赶路,我们只看路,不看雨。”
第一次见到杜老师后,我就把老师说过的这句话记在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当时的我正处在困惑之中,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感兴趣并想坚持,却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感到失落。杜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豁然开朗,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不害怕孤独的。既然选择做与理想有关的事,就不要怕被现实阻碍。从那之后,我继续做自己选择的事情,多了不少放下现实羁绊的从容。
此后每一次和杜老师谈话,都是在轻松愉快中度过的。杜老师和我们一起吃披萨、喝茶、闲聊,聊天的话题也更加多样,从人生苦恼到社会热点,再到对时间、命运的思考,无所不及。
第二次见面,老师问我们以后的人生规划,自己想要做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犹豫着说了自己并不成熟的想法,喜欢写小说,喜欢编故事,也许是想成为一个能够从事创作的人。本来以为这种想法可能会不被看重,可老师听了我的话之后,先是说这样的工作很符合我的性格,又鼓励我多开拓其他方面的写作。
最后,老师给我布置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研修作业:写一个游戏剧本。当时的我觉得简直不可思议。但在尝试开始这项作业后,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惊喜:一步步将自己的内心想法转化为实际成果,一边紧张一边又为自己能有新的点子欣喜不已。也许这便是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开发潜能的意义所在。
在那之后,我又找机会向杜老师倾诉了自己的烦恼:梦想从事的行业在国内发展的前景并不好,自己的专业与之并不对口,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做这样的工作……我零零碎碎说了很多,犹豫着不知道怎么才能完全表达自己的想法,而老师却以非常理性的逻辑分析了我考虑的问题。“当你发觉你对某件事有兴趣的时候,就已经意味着你有这方面的能力。只要你足够努力,就总会有收获。”杜老师提醒我说,遇到事情时,不要总是一个人苦闷,而要去付出实际行动。
那天晚上,我想了很久,以至于到了深夜还不能入睡。仿佛一下子看清了前路的方向,又更加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在几次和杜老师的谈话中,我最惊叹的是老师对“教育”的理解,从每一次谈话到特别的作业,老师一直都在鼓励我们找寻自我:教育的“标准”就应该是“去标准”,并不一定要以论文、报告、考试作为对一个学生的考核。
“哪怕你去送一次外卖,都可以当做考核。但你的外卖要送的有意义。”老师讲话往往轻松幽默,但却让人特别感动。自己已经做了很多年的学生,可一直到现在,对“学习”的意义依然不能完全把握,对“自我”的认识,更是少之又少,似乎总是在回应别人的期待。而老师却在一直引导我们,把握自己,知道“唯一的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拥有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每一次《杜课》,每一次和老师探讨问题,都好像是一次奇妙的旅程,让“自己”思考“自己”,也体会“思考”的魅力。
杜老师批注:
谢谢婉音的记述和思考。
人生最重要的成长,不是知识,不是阅历,不是成就,而是自我的觉醒。
感受到自己的存在,理解自己的独特,聆听自己的愿望,找到自己的使命,这是你一生真正的开始。
在那之前,你只是活着。
有多少人一辈子活着,但人生却从未开始?
一旦一个人觉醒了自我,他就有了理想主义的基本气质:走向自己生命的目标,百折不挠。
此时,他不怕别人的围观,更不在意别人的漠视,不怕山高路阻,也没有寂寞空虚。风动,山不动;物动,心不动;人动,我不动。这就是“人生如下雨天赶路,看路,不看雨。”
告别“活着”,开始人生。
凿开自我
文/汤佩兰
当我读完这份听课笔记和杜老师的批注,一下子想到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写过的那句:“教育本身就是意味着,一棵树摇醒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尽管我未曾有幸与杜老师有过当面的交流,但却早已通过《杜课》的方式来聆听老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
在人生按部就班很多年之后才发现选择是多么的艰难,比如最近刚刚出分的高三考生和家长正面临着填志愿的重要考验,选哪个城市,选什么专业,为了兴趣还是就业等等问题,焦灼之下发现竟比高考冲刺还要煎熬。此时的选择,不再有统一的答案,因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考题已经不再一样。而选择之后,每个人就要肩负起属于自己的那段征程。
身处社会之中,难免会有很多东西让人去经历诱惑和感受迷茫。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从小被告知“你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却容易忽略每个人的自我都离不开长时间地执着地甚至痛苦和煎熬地追寻和探索。就像米开朗基罗面对人们对于他伟大作品赞叹时发出的回应,“我在大理石中看到了被禁锢的天使,只有一直雕刻,才能将他释放。”自我的觉醒就如同雕塑,塑像本来就在石头里,但只有去除不要的部分才能显出穿透人心的力量。
正如杜老师所说“人生如下雨天赶路,看路,不看雨。”我们终其一生,都需尽力摒除周围环境、舆论、习俗、职业等等外界加诸的支配,来倾听自己内心真实的声音,它想要去往哪里,想要实现何种价值。只有尊重和珍视自己的内心,才可能会有真正的“抵达”。否则,就算匆匆行走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范雨素的意义|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科恩的诗、歌和人生|乌尔班尼的牺牲|世间好物不坚牢:读杨绛先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崔永元变了吗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雍园记(全)|庆典无言|“作女”|我们本没有资格纪念屈原 |寄小读者|媒介变人形|证婚词|两百期寄语|人文|论八卦号的倒掉(一)(二)|你的本意是什么|杜课的聚会 |不可实现的幸运,就让它消失吧|如何报道极端暴力事件|张悦然:青春消费时代的逆行者|给父亲的十一首诗 | 杨绛的“不争”到底是什么?| 咸鱼同学你想多了|聆听这“失落的一代” | 新华社不像新华社了吗?| 少室山上那一拜|寒门高考|坏老人|李嘉诚对你说了什么(杜课评注版)| 毕业生(1):你到底需不需要读研?| 毕业生(2):你是一个怎样的职场新人?|毕业生(3):创什么都行,别创业 | 听杜老师谈吃面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汤佩兰
责编|魏安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