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就像生孩子”:答问录(总第255期)
答读者问
杜骏飞
Q1
@网友“哒哒”(转发提问)
杜老师,您每天都写一篇杜课真不容易,为什么我总是写不出来文章,能不能教我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
杜老师答:
写文章就像生孩子,生孩子的关键在于:首先,肚子里得要有孩子。
写作确实有些技巧,不过,照我看来,如果一个人没有生活、缺少感动、懒得思考,学什么技巧都没用。
等到你认真体验人生、时常有激情和感动、也能用心思考,那时,写作便如水到渠成,技巧则是好风借力,你学技巧也会心领神会。
这就是有孩子和没孩子的差别。希望你能领悟。
Q2
@媛媛酱(关于第212期“钝感”)
小的时候觉得迟钝是个贬义词,意味着不懂事,不讨人喜欢,长大变得聪明后却又会被认为城府深,过于精明。那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拥有钝感呢? 大概是当自己不那么冲动,不那么计较,没有那么在乎琐碎小事,变得宠辱不惊时候吧 这里还有个问题:有钝感的人是否会吃亏呢?
杜老师答:
钝感不是迟钝,而是灵敏后的迟钝;
钝感不是一概钝感,而是基于人生观的、自觉后有选择的钝感。
有钝感的人是否会吃亏呢?根据你的语气设定,钝感的人肯定会吃亏的。不过,真正理解钝感的人不会那么认为。
Q3
@ryf(关于第216期“新华社不像新华社了吗?”)
杜老师,对于文中『因此,准确地说,这可以被称作是用户参与社群互动的UGC,而非是用户参与新闻生产的UGC』,想请教2个困扰我好久的新闻学问题: 1.如果从新闻评论的角度来说,是否可以看作用户以评论的方式参与新闻生产呢? 2.您是如何看待新媒体上出现的“评论用户的评论”这一现象的?
杜老师答:
这要看你如何定义产品。
你可以把它看作用户以评论的方式参与新闻生产,如果你界定“互动”也是内容。
但从本质上看,用户以评论参与新闻生产,主要是一种媒介社区的社交行为。它点燃的不是新闻产品,而是社会关系。
“评论用户的评论”也是以深化评论的方式参与新闻生产。它的本质依然是社交,但如果评论达到一定深度、迭代到专业级,那么,对内容意义的价值会很大,这就是社交对内容的回馈。
Q4
@此处-小生(后台提问)
杜老师的古文功底和修养非常高,请问老师可以就阅读经史子集的方法谈谈自己的心得吗?
杜老师答:
我没觉得自己的古文功底和修养非常高,这可能是我们的真正差别,学习心得亦在其中。
Q5
@小豆(后台提问)
想请问一下杜老师,如何跟父亲相处沟通?我刚成年,对事情已经有了一些自己的决断,因此跟父亲的观点不统一,常常是争执不断,很多时候沟通都是低效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杜老师答:
问题主要出在你身上。如果你已经真正成熟,那么,本不应该产生以下错觉:
A、一切事情需要请示父亲。
B、认为自己对父亲有说服义务。
C、认为自己对父亲有说服能力。
D、认为沟通就是为了说服,说服会引起争执。
请思考一下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Q6
@jayou~what(后台提问)
我们常说“万事莫强求”,也说“想要的就尽力争取”,那么到底什么是强求,什么是争取,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杜老师答:
这个问题我回答过。自我的实现,在追求,但不在强求。所谓追求,属于争取;所谓强求,则是自欺欺人的争取。
所以,人要有明智:知人谓之智,自知谓之明。人有明智,便知此间窍要。
推荐你重读此文:不可实现的幸运,就让它消失吧(总第206期)。
Q7
@jayou~what(后台提问)
在德国有所谓的“逃票俱乐部”,他们会分享一些逃票的小技巧,比如某个地铁站的安检有漏洞等等。在很多人看来,这是生活的小乐趣。可在国内,一些逃票的人有被人看做是道德低下的表现。再比如,最近的孤儿参与搏击的新闻,很多人都认为,这些孤儿参与搏击比回到山区受苦更好。但就在前几年,一个工厂雇佣童工被政府部门查处,网络中一片叫好。为什么同样性质的事件,得到的反馈却如此不同,难道我们的判断标准真的会被“故事是否讲的好”所控制吗?
杜老师答:
我不知道“逃票俱乐部”的故事,更不知道它被哪些德国人引为乐趣。即使有,我相信,他们不会是德国大众,更不会是你的道德标杆。
孤儿参与搏击的案例我知道,他们是否应该参与搏击?留下来训练会不会比回到山区受苦更好?这个问题没有简洁的答案,需要根据特定孩子身上的多种具体要素来判定。那些毫无论证、一概而论的回答,大多来自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的讨论者。
但孤儿搏击的案例中,有一点认识当是明确的:我们讨论一个孤儿的人生安排,只能基于他的人生福祉。这就是这个故事的关键主题。
舍弃这一主题进行的讨论,不管怎么讲故事,都会是一场事故。
你问我:我们的判断标准会被“故事是否讲的好”所控制吗?我的答案是,如果你有价值观、懂逻辑、愿意思辨,那么,就不会有什么“好故事”能遮蔽你的真知。
你所说的“讲故事”,在叙事修辞学上,是指叙事(narrative)或叙述(narrate),“叙述”是指表达层面的叙述技巧,而“叙事”则是表达技巧和故事结构的总和。但它们都不是故事(story)本身。
如果你足够明辨,可能不会想看到有人炫耀叙事或叙述,而希望听到朴素的故事。
这就是你不可能被“故事是否讲的好”所控制的原因。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苦难课:祁同伟与范雨素|王小波,你好啊|乌尔班尼的牺牲|读杨绛先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崔永元变了吗|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天亮了,你的自媒体梦也该醒了|七月十二日感事答疑|404动物园 | 致一点癖好都没有的你 | 关于“敌人”的知识系统 | 写给儿子的箴言|写给儿子的箴言(续)|写给儿子的箴言(续二)
关注:“公知“是怎么变得声名狼藉的?|女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阅兵为什么? |相亲鄙视链 | 七种穷人:绝对的贫穷无法自救|关于爱:九个艰难的追问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美|钝感|坚毅|遗忘 | 利他 | 运动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贺芳菲
责编|胡园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