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双一流”,然后呢?(总第308期)
编前语
在昨天的杜课《为什么“双一流”发了榜单,却少有点赞?》中,杜老师就“双一流”发榜话题解答了我们的一些疑问。很多同学读罢意犹未尽,在后台追问了一些问题,在今天的杜课中,我们请杜老师接着昨天的话题继续对话。
你不是“双一流”,然后呢?
Q1
有人说:“你优秀只能证明你自己优秀,但是学校遭殃却会影响全校师生。”本次“双一流”建设名单出来以后,有一些学校遭遇了所谓的“掉档”,那么,作为这些“掉档”的学校的学生,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落差感?
杜骏飞:
这个问题,我打个比方来回答吧:你刚买了房子,小区的房价却降了。这时,你应该知道的是:
1、小区的房价下降,这不是你的责任,所以,请坦然自处,也最好不去惦记。
2、你不是住在小区的门口,而是住在自己家里,请格外过好自己的日子。
3、天天跟你谈房价涨跌的,你当他们是炒房团,而不是邻居。
4、路人有因为房价涨跌而看低你的,你微笑着原谅他们的无知。
5、当你出门交朋友时,记住,真正的朋友,结交的是你本人,不是你的小区和房子。
Q2
之前一些学校传出要取消部分学科的考研自考生名额,全部采用推免的形式,而推免生往往又是“985、211”的学生。不少自考生感叹“不给普通学校的学生活路”。在此次争论中,也有这样的一个说法:“高考失利意味着一辈子不得翻身”,您怎样看待自考生口中的“歧视”现象?
杜骏飞:
我写了几句“歧视定律”供大家参考,如下:
1、喜欢谈论歧视的同学,容易感受到歧视。
2、脑海里充满歧视话题的同学,也许真的有理由受歧视。
3、不在意所谓歧视的同学,不容易受到歧视。
4、永远不怕被歧视的同学,他的人生字典里也就没有歧视。
这些“定律”,未必是至理名言,但确实是我的人生体验。
Q3
在您的教学实践中,是否感受到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学生之间存在的差距?这些差距主要在哪方面?在您看来,造成差距的根源是什么?怎么样才能缩小差距呢?
杜骏飞:
名校与非名校的学生,如果以均值来看,确实存在着差距;如果以方差来看,则高高低低、纷纭不一。
据我看来,那种在校生均值的差距,其实根本不在所谓的智商、情商,甚至不在知识上,而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名校学生自我认同更高,也因此有更超迈的自我定义。非名校学生往往缺少这样的心气。
2、名校学生身边的竞争者水平更高,也因此有更苛刻的自我要求。非名校学生往往缺少这样的挑战心。
3、名校学生身边的学术资源更密集,也因此有更频繁的自我迭代。非名校学生往往缺少这样的自新意识。
如果你真得读懂了上述分析,其实也就懂得了解救之道:
1、你应该有更高的自我认同,不与你眼中的芸芸众生相比。
2、你应该“对标”那些真正的一流人才,分分秒秒地像他们那样工作和学习。
3、你必须利用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术资源,每一天都在经验、知识和技能上刷新你自己。
如果你做到了这些,你会超越、超脱于名校与非名校的均值之争,而在方差之战中笑到最后。名校里毕业了很多普通人才,非名校里诞生了杰出校友,那些例子不胜枚举,你想必早就很熟悉了吧?
即使在你的校园里,也必有前事不远,请自行查询,然后,自问一下:你会是贵校中的哪一类毕业生?
Q4
大家都说“双一流”建设名单照顾到了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一碗水端平”了,但是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教师资源和学生生源真的会因此而发生质的改变吗?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提升中西部教育?
杜骏飞:
我看到了“双一流”建设名单,但尚未得知“双一流”建设的支持举措,所以还无法评估受到“册封”的“双一流”建设大学会有怎样的变化。
至于说,中西部地区高校列入双一流后,教师资源和学生生源会发生多少质的改变,我不是太乐观。毕竟大学不是一个产品,不是一个企业,也不是一个产业。即使是一个公司,也绝非是有了金援就会一飞冲天。何况,大学是一种文化事业,它取决于大楼,还取决于大师,还取决于学者队伍,还取决于学科传统,还取决于文化软实力。
为此,我认为,这些地区的教师资源和学生生源,会随着综合实力的上升而日益改善,但它们仍然需要时间!为此,教育部也好,当地政府也好,不要以为列入双一流就像给运动员打兴奋剂,期待立竿见影。如果有这样的错觉,难免会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甚至逼着那些大学邯郸学步、削足适履。
我昨天说:希望在这次双一流建设方案出台的同时,能够给予普通高校以强有力的帮扶政策、雪中送炭的资源支持,并尽可能留出立体化的制度空间,鼓励各高校个性化发展,也许,会更能体现出大国崛起的科学理念。
我觉得这一番话,对于那些列入双一流的西部大学来说,也是适用的。
Q5
有同学说,自己所在的大学和学科原本是真正的一流,但是“双一流”建设名单却没有列入,这是不是一种耻辱和不公平?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些心理的不平衡?
杜骏飞:
首先,我想告诉你,真正的一流,是不需要这些榜单来作证明的。
其次,你要学会跳出舆论预设的语境。不要认为,你最需要的大学就应该是最好的大学;也不要认为,你认为最好的大学就应该是别人都认为最好的大学;更不要认为,只有“世界一流”才是你成就美好人生的依靠。
最后,你告诉我:你不是“双一流”。我想问:然后呢?你看那花园里的花朵,它们会蓬勃盛开,但它们会说“我不是双一流”吗?你看那近处的河水,它们会奔流不息,但它们会说“我不是双一流”吗?你看那远处的群山,它们会耀然自在,但它们会说“我不是双一流”吗?
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教育?这不是一道幼稚的数字题,而是一种哲学的探寻。肤浅的人无法回答,功利的人不敢回答,只有当你知道教育的一切起点都来自于自我的发展时,你才感到:大学之道,其实不证自明。
参考资料
各高校校长对“双一流”的看法:
(整理自文汇报公众号《文汇教育》)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大学不能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迷失方向,要有“定力”,有洞察力。不能排行榜上把你排在一个什么位置,你就能断定自己是什么。
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徐飞:(以笑话打比方,谈大学排名的危害)大家都知道狮子是森林之王,别的动物都要向狮子学习。若干年后,除了狮子还是狮子,其他动物都成了疯子。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一所好的大学,其实不用看什么排名,你只要进去和老师、学生谈一谈,听一听他们在想什么、怎么想问题、想什么问题,你就知道这所学校是不是世界一流了。
美国莱斯大学校长大卫·李博隆(David Leebron):追求排名只会让越来越多大学趋同,并忘记自己的特质。每个大学都应该有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无论是大学排名还是学校规模,都不是大学精神的一部分。
北京大学原校长许智宏:大学排名像是悬在中国大学校长头上的一把剑,很多大学校长为了得到体面的学校排名,不得不按照大学排名的各项指标进行学校建设,导致中国很多大学没有了特色。
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谈大学排名的危害)“一流大学”成为指标化和数字里的“一流大学”。令人担忧的是,与这种大学排行榜相对应的评价、评估方法,正在成为一种“制度”。废除那些不符合科学精神和学术传统的学术评估和评价制度,或许将益于“学术空气”的净化。
2
课余时间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就曾提出:“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我的一位在哈佛任教的朋友也告诉我说,只要知道一个青年怎样度过他的业余时间,就能预言出这个青年的前程怎样。
20世纪初,在数学界有这样一道难题,那就是2的76次方减去1的结果是不是人们所猜想的质数。很多科学家都在努力地攻克这一数学难关,但结果并不如愿。1903年,在纽约的数学学会上,一位叫做科尔的科学家通过令人信服的运算论证,成功地证明了这道难题。
人们在惊诧和赞许之余,向科尔问道:“您论证这个课题一共花了多少时间?”科尔回答:“3年内的全部星期天。”
同样,加拿大医学教育家奥斯勒也是利用业余时间作出成就的典范。奥斯勒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成功地研究了第三种血细胞。他为了从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读书,规定自己在睡觉之前必须读15分钟的书。不管忙碌到多晚,都坚持这一习惯不改变。这个习惯他整整坚持了半个世纪,共读了1000多本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人物:阿米尔·汗的完美人生|丁龙的馈赠与追问|吴清友逝去,留下这九句话|愿你读她五分钟,知道一生贵重| 少数人的责任 | 像乔姆斯基那样的人生|读昂山素季 | 当得起“风骨”二字的,大约只有他这样的奇男子了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变形
文字:我们这个时代的诗意|1989,那些闪亮的日子|我们去露天上课吧?|杜骏飞:“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做沉静的飞鸟”|中国有嘻哈之后|水下的心与寂静之声
关注:只因为他们听不懂“人性”的语言|“微博掐架定律”突然火了,作者杜老师怎么看?|杜骏飞:一个教师的自白
元能力养成:敬畏|反思|宽容|美|钝感|坚毅|遗忘 |利他| 运动|善念|善念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王静
责编|胡园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