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电报转报到互联网

徐祖哲 计算机六十年 2020-02-03


1844年电报正式用于公众通信后,最初的国际电报只能从各国国内线路传送到边界交换站,然后由对方派人把电报纸拿过国境。重新输入电报机继续传送。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人工转报”,报务车间变成了繁忙的国际“火车站”,你能想像出这样的信息交换情景吗?

收发电报是人类最早的信息沟通,众多城市间没有直达电路,要进行“电报转报”操作,能不能把“转报”,看成是一种早期的互联交换呢?

北京电报大楼,有红框的窗户就是长话计费计算机房。

繁忙的人工转报操作,可见一堆凿孔纸条。


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跨州过省的电报需要大量的“转报”工作。人工转报时,转报局员工撕断凿孔纸条报文,再使用收报纸条向接收局发送,自动存储转报采用程序控制转报机,非本局地址的电报数据都存入转报机内,然后按规定路由转发。60代开始由人工撕断电报凿孔纸带,变为机械传送的半自动转报方式, 1974年,邮电部发起开展研制电报自动交换机会战,各地都在探索。

1976年,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王耆、胡道元、与绵阳地区邮电局佘永荣等联合研制的ZZB-A型电子计算机自动转报系统在绵阳所辖9县运转成功,其速度快、准确度高、性能稳定,达到了邮电部对省、地一级自动转报中心的8项业务指标,属全国首创,获1987年度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

后来,胡道元教授成为中国知名的互联网的开拓者,应当是从转报开始了他的网络生涯,这是另一个话题。

胡道元教授

据成都电信志介绍,成都市电信局于1976年初,研制出32路全电子电报交换机,在省内电路上投入生产试用。由于性能简单,又无储存功能,业务繁忙时,电路转接呼损(呼叫损失的概率)大,不能满足通信的需要,遂于19775月,转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联合研究试验信息自动转报系统,用国产DS-130型计算机进行自动转报试验。

1978年,成都电信局购置DJS-130型计算机1台,自制出32路异步多路转接器、控制台设备,重新修改、编制转报系统程序,进行室内调测和模拟电路试验。当年单机系统局内试验取得连续正常运转达1000小时的成果。1980年,购置DJS-131型计算机1台,作为成都64路自动转报系统的主机。是年,根据邮电部在推广应用电子计算机自动转报座谈会上关于上海、成都、石家庄三局的自动转报系统不搞“五花八门”的决定,成都局按蓉、沪、石家庄三局的64路计算机功能基本一致的要求,将自动转报系统的业务功能再作修改,经先后3次在三局的计算机转报中心进行联机通报试验,达到了预期效果。

时因国内尚无法提供比较可靠和价格适当的大容量不停电电源设备,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成都局于19819月,成功地将计算机自动转报系统原用交流供电方式,改为电报设备现用的±24伏蓄电池浮充供电(该项革新获四川省科技成果三等奖)19811223日至26日,该系统在省内所有市、地、州局及广元、遂宁、江油三个县局和各中心气象台等24条省内电路、7条成都局局用电路和6条省际模拟电路(上海、北京、天津、武汉、昆明、贵阳)上进行假报真做试运转试验。4天试运行中,计算机系统总共收发处理电报40356份,核对结果,无一漏收和张冠李戴的现象。

1982511日至15日,再次接入省际、省内35条电路,局内13条电路进行第二次试验。这次试验,转报系统共收发处理电报11975份,整个系统运转正常。经过这两次试验及前后一年多的试运行,并经邮电部电信总局批准,成都的64路计算机自动转报系统于1982525日正式投入运行。

    是时,成都已与北京、上海、南京、武汉、沈阳、西安、昆明、贵阳、拉萨等大区和省的业务领导局以及四川省内各市、地、州局建立了直达电报电路,开通自动转报系统后,共有30个对端局进入系统,有32条外线电路(其中:省际一级干线电路13条,12个局;省内二级干线电路17条,17个局;市内专线用户1个,2条电路),连同成都局中心席电路3条,落地席电路6条,单表席电路4条,共计45条电路接入自动转报系统。

同年6月中句,先后又接入了达县、广元、万县、涪陵及民航同城电路。至930日,转报系统共收发电报‪5713989份,平均日交换量达4.5万份,经转报系统处理的电报达到电报总交换量的86%,为同时期成都局电报转报总交换量的70%

55型电传打字机,左边垂下的是凿孔纸带。


电报转报方式由人工转报改为自动转报后,转报处理时间大大缩短。此前人工转报时,每份电报平均需时24分钟,自动转报则平均只需时1.3分钟。气象、水情等紧要电报用人工处理平均每份电报实际需时5分钟(规定时限不超过8分钟),采用自动转报处理一份电报平均仅需0.9分钟,并且,转报质量有很大提高。

成都局建成双机自动转报系统,总投资为195万元,系统投产后,新增固定资产118万元,每年新增成本10.8万元(折旧费4.3万元,大修理费3.7万元,维修费2.4万元,电力消耗费0.45万元),但与人工转报方式相比较,一年可节省电报纸页、纸条费8.2万元,可节约84名报务员的工资8.4万元。此外,节省工作座席27个,仅座席费一项共节省13.5万元。除去座席设备属于一次性投资外,节、支相抵,每年可比费用节省5.8万元。但是,由于该系统硬件不稳,以后出现了通信质量下降,甚至系统瘫痪等问题。

19871221日起,成都局将64路转报系统割接到邮电部西安第十研究所研制的256路微机自动转报系统。系统更新后,通信能力扩大了4倍,接入新系统的电路共计179路,系统忙时进报量达到1.4万份/时,市内来报80%实现了自动分发(20%为半自动分发)。经测算,新系统投产后,每年节省业务费开支16万元,人工费用20万元,设备费用34万元。

1989年,绵阳市所辖各县市全部进入成都自动转报系统,使发报传输时间由过去的几十分邻甚至几小时,缩短为1分多钟。

成都电信局的电报转报机房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推广应用,70年代中期,上海电报局等先后研制出32路、64路自动转报系统。

1983年,北京电报局新装程控电报交换机(GC—01)256线割接投产。1984年,上海电报局依靠2台沪产DJS-131Ⅱ计算机设备研制的我国第一套256路程控自动转报系统获得成功,随后陆续在上海、南京、济南、西安等局安装使用。南京电报局每日的转报量从11万份提高到20万份。该局的348名报务人员,在转报系统开通之后下降到150人,全年节约人工与纸料开支53万元。而转报设备的投资仅为国外引进同类设备的1/6弱,(据《人民邮电》报?1986年6月12日头条报道)。

自动转报的实现,使电报在局内的停留时间从过去的30—60分钟,减少到1—4分钟,传递速度提高了10多倍。可以认为,今天互联网的实现,来源之一也是早年“转报”的思路。而且,电报转报是计算机替代人的脑力劳动的初始成就,开始在一个行业领域中节省了众多重复劳动的工作岗位。

注意到上述报道中的应用城市中没有提到北京,这套系统在北京的应用受挫。1985年12月28日,北京国内公众电报自动转报系统因厂方软件系统缺陷,在试运行3天期间发生严重故障,影响北京经转全国的通信任务,后决定倒退回半自动传递方式工作。

1986年,北京电报局公众电报自动转报系统(KD1000B)投产,该设备系从日本引进,电路最大容量352线,处理能力为12000份/忙时进报量,具有传递国内、国外、用户电报三个通信网的转发、查询、识别和按等级次序传送电报与实时应答功能。转报时间从平均每份电报30分钟缩短到3分钟。

  1986年,邮电部作出了“采用国产设备在全国省会以上城市建立公众电报程控自动转报网”的决定后,全国的27个省会(含重庆市)安装开通了自动转报系统。转报网承受了全国省会城市98%的转报量,80%的县和县以上局直接进入自动转报网通报。

  转报还有自动译报、促进了全国电信部门的技术进步,另一个飞跃是几乎同时开始的电话程控交换机,第三个飞跃是互联网的应用。加上在传输干线上的光缆等技术进步,为我国通信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从此,不仅电信部门成为“金饭碗”,就是邮电大学的所有专业的录取线也一跃直逼清华、北大。

电报大楼后院中的纪念碑。

电报文本已成文物。


公众号《计算机六十年》文章推荐:


西军电的专业和前两台计算机

吴立人院长受命创建成都电讯工程学院

北京航空学院计算机从专业到系

中国第一位计算机组组长闵乃大

漫谈计算机和吴几康先生


赵忠尧先生和近代物理所

北大计算机创始人张世龙的沉浮

许孔时:温文儒雅,博闻强记

跨洋寻觅周寿宪的人生数据

第一台计算机和张梓昌


莫根生:一位百岁老人的计算机历程

康继昌让计算机上天飞翔

乌家培:见证计算机和信息经济

张绮霞:目光清澈的女程序员

哈工大计算机专业50年庆典的价值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从原子弹到计算机的华罗庚

钱学森举足轻重的发言决策计算机

做计算机靠苏联还是自己动手?


中国人走上数字大道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不断跨越的六十年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电子计算机的?


真金白银祸害了国产电子计算机

计算机和全国军工企业质量整顿

向集成电路计算机进军的回顾

外部设备因用户需求才有系统地位

薛暮桥的统计机械化和自动化


中国计算数学的起步

电话专业为计算机事业挑大梁

胡建平:不断创新的计算机人生

长途迁徙历经磨难的几个计算机专业

 中国重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起源


 新中国赴苏公派计算机留学生

 朱鹏举的赴苏留学记忆

计算机训练班堪比黄埔,开创教育新模式

谁是最先填报计算机志愿的人?

感恩科大:计算数学的航空岁月


人民大学:开创信息专业先河

靳进善:工农兵结缘计算机

培育计算机人才训练班建奇功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在系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中科院早期人事工资趣谈


在华罗庚家里作出的决定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委会隆重成立

第一个计算机组在物理所

酒仙桥电子基地拔地而起

东西南北和上天的计算技术研究所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创业前后

杭州将建设亚洲第一座计算机博物馆

软件技术:从研究室争论研究所

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运动战”

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王正


为十二大计票的宽行汉字针型打印机

15所与防空指挥自动化系统

周恩来与新中国的恶性肿瘤防治调查(摘录)

计算机技术情报的编辑出版记载着产业进程

哈军工研制441-B任连仲口述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打算盘的士兵和向计算机的过渡

胡守仁:一辈子当兵(雷达\计算机)

国防工业老战士——李庄

在系列计算机上自主开发数据库

最早与计算机合影的中国人


国家荣誉:康鹏电路和“发明证书

电信“可视图文”生不逢时

昙花一现的“图文电视”

纪念“天降大任”的虞浦帆先生

兵器试验中心数字弹道的传奇


甘鸿:记忆是电脑的灵魂(全)

中科院计算所为何筹备了三年?

中国信息化是何时开始的?

中国人是什么时候知道计算机的?

计算所:南楼北楼今何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