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写给女儿的信(陈志强)

2017-12-07 作者:陈志强 知青情缘

   2002年18岁的女儿高考失利,没有被报考第一志愿的上海第二医学院录取,而被补填志愿的湖南南华大学医学院录取。这意味着将女儿留在上海的愿望落空了,女儿将步我的足迹到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独自 到外地学习生活了。内心万分不舍,我还是和妻子一起送女儿去位于湖南衡阳的南华大学医学院报到,交完学费和学杂费,帮女儿整理床铺,挂上蚊帐。


   当夜妻子和女儿同睡一张床,我睡在学校的招待所。8个人一间房,4张床上下铺,我睡在上铺,8人都是学校新生的家长,除了我,另外7人都是湖南当地学生的父亲。9月的湖南衡阳,晚上还是很热,一间房里睡了8个人,汗臭味,再加上不绝的鼾声,一夜无眠。


   回到上海后,我们夫妻二人就一直牵挂着女儿的学习生活状况。我先后写了三封信给在衡阳读书的女儿。




(一)


爸爸的好宝贝:

       算起来,和自己的女儿还是第一次通信。爸爸确实需要和女儿沟通思想。你的性格倔,和你谈话很困难,书信交流可能会好些。


      说心里话,我真舍不得放你出去。但从理智上讲,到湖南去读大学,对你的前途肯定有好处。因为留在上海再读一年明年再考,不可知的因素太多。而从情感来说,在我身边生活了二十年的孩子突然要离开我,并且要离开5年时间。既舍不得又不放心。尽管我平时脾气粗暴,但一想到在外地的女儿,常常是泪水盈眶。


      很高兴看到你"学会了节约一点点,有了一点点计划性"。尽管我们的经济条件和别人家相比还算不错。但你总是要走上社会,总是要自立的,不能永远靠父母。


      没有考上上海二医大,固然有一丝遗憾,但考入南华大学却全凭自己的努力,人生的路本该如此走。我们陈家祖辈历史上出了第一个本科大学生,我内心为之骄傲。只盼女儿身体好学习好,做父母的就放心了。


       你是550名医学院临床系新生中唯一来自上海的学生,要和班里的同学相处好,不要看不起他们。乡下的孩子考进大学不容易,你以后当然还是回上海大城市,可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毕业后很可能还是回她们自己的家乡,她们的前途和你是没法比的。能帮助别人尽量帮助别人。


       昨天我打扫阳台,听着挂在墙上的风铃叮叮当当声,好像看见你又在我身边合着录音机里的磁带伴奏翩翩起舞。舞蹈是一项很好的运动。即能保持好心情,又能保持好体型,不要因同学在旁边而难为情,顶多大家一起跳就是了。


      如果你感到学习紧张,不写信也没关系,反正有电话,你和学校反映一下,早日把宿舍的电话接通。我们已接通了联通193长途,。晚上8.00一10.00,每分钟4角,10.00至第二天早上7 38 39108 38 15044 0 0 962 0 0:00:40 0:00:15 0:00:25 3252.00,每分钟只有3角。

     

     最后代我向和你一个宿舍的同学,聪明的李倩,爽朗的程力和文静的高芬问好!


    父   陈志强      2002年9月23日



当年和女儿的合影



(二)


 思怡,爸爸的乖女儿:


      我是星期五的下午收到你的来信。你妈妈中午随血站人员一起到松江,并在那里过夜,第二天回来。


       关于你的用钱问题,我的观点是该用的就用,但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我看了一下你的账单:旅游费450元,包括5次湘江,4次江东,平均每周出去一次,每次50元,平均每月200多元。如果每次出去一至二次,每次50元也不算过分。因为是几个人一起出去,要坐车要吃饭,有时候你还要请客买单。

 

       但是如果你每星期都要出去玩,每次都要用掉50元,用得是多了点。你的开销每月都在800元以上,须知800元在上海很多家庭,是3口之家的每月全部的生活费(在一些下岗工人家庭)。我们家里包括外公外婆4人每月伙食费也不超过600元。


      其次是买书:既然大学有图书馆,只要办一张图书证就可以借回宿舍,何必要花钱买书呢。4个人一间的宿舍,属于你个人的空间并不大。什么东西都往宿舍搬,以后就成垃圾了。


       最后是上门推销用品:我在衡阳时也见到过,什么东西都拿来卖,不是确实需要的东西就不要买,不然宿舍成了废品收购站了。


       我觉得衡阳的夜宵还是便宜的,1元钱的夜宵,吃4次才4元。以每星期4次计算,假定每次10元(包括你为同学请客买单),每月仅40元。这笔钱用不着省,该用还是要用,东西吃到肚子里保证了营养,保证了身体健康。  如果想吃鱼,就到烹调水平高一点的饭店吃,烧菜胡乱对付的饭店就不要去吃。


        生活开支确实需要有些计划性。这次在来信列了账单,使我们对你的消费情况有了一些了解。最后我再强调一下,生活开支不要省,保证身体健康,但其他物品能省就省。


      下面我再给你纠正一下信中的几个错别字-----。


       你妈妈看了我写给你的信后对我说:“思怡看了信后又要和你搞了。”我看不至于吧。一针一线地为你缝包裹,再到邮局寄给你。我想这足以抵偿你的不满意了。不管我说的话是否顺耳,总是为你好,对吗。


            祝快乐    2002年11月18日

                                                父、陈志强

 

女儿医院上夜班,我们夫妻给女儿送饭


(三)


思怡,爸爸的可爱女儿:


     早就想写信给你,但手头总有些事要完成,你妈妈告诉我一些你在电话里告诉她的情况。


        一是和同学相处不太和谐。思怡,爸爸告诉你的就是,一定要和同学搞好关系。要搞五湖四海,要团结,千万不要搞小团体。生活中看不惯的事情一定很多,能忍则忍,能让则让,不要怕吃亏,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比如你不喜欢别人打牌,你自己不打就是了,如果怕吵,戴上耳机听音乐。


       有的人爱管闲事,我觉得对你来说反而是好事,我最好你整日无忧无虑,不要有什么压力。担任一个通讯社社长已经够烦了。宿舍里的事有人喜欢管,这不是很好吗。你只管顺从大家就是了。听你妈妈说你功课有压力,是不是你的社会工作太多影响到学业了。


        可能你象我,我心中不能有事,如果单位要我搞什么活动,或你妈妈要我办些什么事,或修理什么东西,我就会觉得有压力,在完成任务以前,心里总压着这事。说得不好听点,就是缺少能力。解决的办法要么是多干,在实践中锻炼。可是对你来说,你的主业是读书,不是搞社会工作;要么是能躲就躲,除了通讯社社长,你已经干了,就只能干好,不然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其他事能不管就不管吧。


       听说你和同学在用电上有分歧。农村出来的人生活都是很节俭的,这也不算什么缺点。生活环境不同,生活方式也就不同,思维方式也就不同。虽然多用掉些电,但生活上得到了享受,也为安心读书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所以多用些电费肯定是值得的。我说干脆每月20元的电费你买单,出钱买太平,出钱买个高兴。


      当你高考失利后,我急得一夜睡不着觉,从此经常失眠,因为我心里不能有事。你虽然远在他乡,但爸爸一直注视着你,爸爸没有第二个女儿,爸爸已50岁了。爸爸可以舍弃家庭,可以舍弃财产,但永远也不会舍弃思怡。年纪大了,更多的是回忆和期待,回忆思怡的过去,期望思怡的将来。


        再补充几条:1、你怕冷,特别是脚怕冷,每天不要怕辛苦,到宿舍楼下提二瓶热水,每天泡二次脚(很舒服的)。勤洗脚勤换袜,两双鞋子换着穿,因为鞋子穿久了有湿气,鞋垫子要勤晒。


       2、如果在用电问题上大家能取得一致意见。去商场买个电吹风,晚上睡觉前在冷被窝里吹几下睡下去就不冷了。


       3、路边小吃不卫生,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一点办法也没有。


        4、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在言语上,在用钱上不要占别人的便宜。事情要多做,包括宿舍的卫生工作,哪怕你一人干,也不要有怨言。爱干净是一种美德。


       5、千万不要在背后随便议论别人,更不能在背后讲人坏话。背后讲人坏话不是一个大学生,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应该做的。

       6、一定要学好功课。跑到千里之外就为的是读书,读不好书去干什么。这点是最主要的,切记!


      讲了这么多,能听进去多少呢?不要辜负家里对你的期望。


父  陈    2002年11月19日


 后记:

  2007年女儿大学毕业进了上海中山医院青浦分院,10年过去了如今女儿成了有10年医龄的医院急诊科病房主治医生。我对女儿的教育算不上成功,女儿没有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但也不算失败,女儿还是按照我的期望,接替她当医生的妈妈的班,成为一名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令我欣慰的是女儿热爱自己的工作,虽然工作辛苦,每星期要上两个夜班,但她工作勤奋,认真,敬业,很象她的当医生的妈妈。有女如此,我心足矣!


作者简介

作者陈志强

1969年12月从上海奉贤上山下乡到云南西双版纳勐腊县水利二团三营十三连。

1974年上调到勐腊县瑶区公社。先后在沙仁小学,老白寨小学,瑶区公社中学任教。

1979年调离云南瑶区,到安徽芜湖鲁港公社中学任教。

1983年调离安徽鲁港,到上海青浦图书馆直至2013年退休。



作者作品链接


【知青回忆】买菜的苦与乐(陈志强)

【知青回忆】难忘的南腊河(陈志强)

【知青回忆】工地上和茅草山上 (陈志强)

【知青回忆】45年前的边陲小镇勐腊(陈志强)

【知青回忆】1970年3月的一场大火(陈志强)

【知青回忆】连队生活回忆(陈志强)

【知青回忆】水利二团的团长政委(陈志强)

【知青回忆】恋爱与婚姻的困惑(陈志强)

【知青回忆】西双版纳的雨季(陈志强)

【知青回忆】勐腊中学语文教师周新寒(陈志强)

【知青回忆】在沙仁的两年教书生活(陈志强)

【知青回忆】半年的老白寨教学生活(陈志强)

瑶区公社中学的那些日子(陈志强)

【知青爱情】火车上的偶遇~~~(陈志强)

【知青回忆】公社教师的轶事(陈志强)

【知青回忆】在瑶区的5年里(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在瑶区的奇遇 (陈志强)

【2016年六六届小学同学会发言稿】难忘的岁月(陈志强)

【知青回忆】 我的小学同学庄群(陈志强)

【知青回忆】拉练(陈志强)

教师妻子探亲记(陈志强)

怀念父亲(陈志强)

【知青回忆】13连副指导员马振清(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的知青同学周勇和他的姐姐(陈志强)

【知青回忆】瑶区的上海知青李颂源(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的知青兄弟小擦板(陈志强)

【知青相册】逝去的青春(陈志强)

【知青回忆】胡湾行(陈志强)

【知青回忆】芜湖鲁港中学任教的四年(陈志强)

【知青回忆】知青花和尚(陈志强)

【知青回忆】建设兵团的单玉珍(陈志强)

【知青回忆】瑶区的上海知青(陈志强)

【知青回忆】知青开会(陈志强)

【知青回忆】勐满行(陈志强)

【知青回忆】我的知青战友阿金和建平(陈志强)

【知青回忆】在那峥嵘的岁月(陈志强)

【知青回忆】七十年代的柳州(陈志强)

【知青回忆】芜湖鲁港中学的日子(陈志强)

返城后的不懈努力(陈志强)

三顾长兴顾渚村(陈志强)

【知青回忆】探亲路上(一)(陈志强 )

【知青回忆】探亲路上(二)(陈志强 )

【知青回忆】探亲路上(三)(陈志强 )

   《知青情缘》微信公众平台欢迎你!

朋友们请长按上面二维码加入关注,积极投稿,成为《知青情缘》的读者和作者。

 投稿邮箱:

564636138@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