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树 | 在1937年抗战大背景下,中国与日本,谁发动的淞沪会战?
最新链接:
从巴甫洛夫、加仑将军、季山嘉说起:回望北伐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顾问团
历史的幸福与苦难:杂说傅山的反清复明与《丹枫阁记》行草真迹
最新文章,点击可阅:
漫谈911事件20周年及美国反恐战争
9月9日,国人不该忘怀的日子:侵华日军投降签字日
上篇文章:
最新文集:
《寒战:长津湖战役之序战 · 柳潭里血战【上】》,点击可阅。
淞沪会战期间,黄埔江上的日军舰队。
上海外海游弋的日军舰队。
2021年,橡树,四行仓库遗址。
这两天,在上海访友茶话。
闲暇,我便漫步外滩、四行仓库等地,举目四望,处处都是淞沪会战场景。
于是,抗战往事浮现,唏嘘之余,随笔老生常谈。
网络时代,不仅横店抗战神剧流行,在网络上,为求流量或者娱乐效益,以东拼西凑零星史料、数据去嫁接、写作的充斥网吧娱乐气息的抗战文章,同样是奇葩多多。
比如,生生地把淞沪会战这一战事,从八年抗战这段历史里面单独提出、评论,完全忽视八年抗战这段系统的历史,单独以淞沪会战爆发、进行经过,来指认“蒋介石挑起淞沪会战”,即为否定淞沪会战的网络奇葩之一。
2021年,初冬,漫步外滩,唯见黄浦江水浪奔浪流,不见当时淞沪会战的抗日将士,闭目凝思,周边确有他们留下的历史场景……
曾经,戴笠曾经坐镇上海,亲自指挥文强等,引领杨森、胡宗南等将领,在进入战场前,先行便衣进入和平饭店,登高望看日本舰队,以及国军在外滩等地高楼,设哨观察日军火力,进行四行仓库保卫战等等往事,就像此刻身边发生。
原来,无论时光流逝,对于知晓、敬重抗战往事的人们而言,如是站在这里,便知那段历史,永远都依然置放在这一场景。
永生不老,不死不灭,发人深思。
这里,权与热爱抗战史的朋友,就八年抗战背景下,闲聊一下淞沪会战吧。
1937年8月,七七事变后到淞沪会战前,日军已经控制了由津浦、平汉、平绥三线的战略主动权。
同时,侵华日军由寺内寿一大将担纲,以华北驻屯军、关东军、朝鲜军、本土军等多股日军,开始编成战时的“华北方面军”。
无疑,这时的平津、华北,已然全局糜烂。
鉴于中日国力、军力存在客观上的巨大悬殊,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和机械化优势的日军,已经在全面侵华战略态势上,有了三个占据全面主动的作战方向。
沿津浦线南下,日军可以从容以陆军策应,在华东实施登陆,在海陆方面形成钳击上海、华东战略态势。
淞沪会战中,日机正在实施攻击。
沿平汉线南下,日军可以攻略冀豫腹地,夺取中原,进逼华中,撼动长江中游。
沿平绥线西进,日军机械化推进,可以攻击山西,进而攻击西安、西北。届时,日军顺势沿邓艾灭蜀,元蒙灭宋的路线,还可以直接攻击中国抗日大后方。
可见,日军控制津浦、平汉、平绥三线,犹如三把锋利的匕首,都刺向中国最柔软和最致命处。
不战,坐以待毙;迎战,则先机已失,四面被动。
七七事变爆发不久,中国已然陷入了几乎无法逆转的战略危机。
所以,就军事战略层面去看,国共联手的国军发起南口会战、淞沪会战和忻口会战三大战役,无疑,是直接关系中国全面抗战成败与否的战略大突围。
直到现在,网络依然有不少所谓“蒋介石挑起淞沪会战”的文章。
这类文章,通常是想当然地以淞沪会战发起时间,对应后来中日战争不断恶化、扩大,继而将淞沪会战从抗战爆发初期的全国战略态势,以及从八年抗战历史里面,单列出来,就立论,而方向明确地展开推论。
显然,这样的战史写作,往往或者是因为不懂军事,不清楚抗战战史,又或者,本来就愿意卖弄雕虫小技,以满足读者猎奇或者某种浮躁的需要等等。
写作军史、战史者完全不懂军事,尤其写抗战而对抗战战略完全迷茫,一知半解,导致起码的逻辑起点的常识性缺失,还要勉力去推论结果,无疑,腐儒。
其实,抗战持续八年,线索非常清晰。
淞沪会战和武汉会战一样,同属八年抗战最为核心,最为关键的中日超级大决战。
保卫四行仓库的国军。
因为国力、军力完全落后,华北日军战略优势咄咄逼人,国军只能匆忙调动全国各地、数量庞大的抗日军队投入战场。继而力图凭淞沪会战,实现三个战略目的:
其一,政略博弈。
日本自“九一八”事变后,退出国联。此后,日本一直试图割裂中日矛盾与世界的关联。七七事变之后,日本延续这一政略显然更为不利中国。
在世界列强瞩目的上海、苏杭一带主动作战,打破日本政略企图,继而,争取把日本企图的单纯的中日博弈变为世界博弈,以在弱势下寻求一劳永逸地解决中日矛盾,至今看来,国军决战淞沪,也堪为英明。
其二,战略博弈。
在中国铁路并不发达的当时,日军已经事实上占领和控制了京津为核心的津浦、平汉、平绥三条战略铁路。客观上具备了从容、主动、全面、深入地发起侵略作战的战略条件。
日军在中日大战略上的绝对优势形成后,国军既无法了解日本由华北全面侵华的战略动机,更无法了解日军可能发起大规模侵华的准确时间。
显然,淞沪会战在战略上,便承担了打破日军“三线”战略优势,明确中日作战时间的战略目的。
其三,完成国军备战已久的对日持久战战略。
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2年淞沪抗战,以及诸多中日在军事、经济上的摩擦战,中国早在1933年前后便开始着手对日国防。
1936年初,国军确定了抵抗日本侵略的国防大纲。
大纲指导核心,便是家喻户晓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持久战略。
鉴于敌强己弱,为全国准备抗战,把中日全面战争导入持久战略的轨道,淞沪会战还承担着吸引日军主力,掩护全国全军实施撤退和战略展开的战略阻击目的。
在租界远眺淞沪战场。
淞沪战场海陆相接,在战役、战术上,尤其适合拥有海陆空战力的日军实施“立体化作战”。于此,仅装备寥寥无几的步兵炮和单兵武器的国军牺牲惨烈,可想而知。
为保障淞沪会战,打破日军占据华北、京津得到的“三线”优势,国军在华北先后组织了南口会战和忻口会战。
地域上看,淞沪、南口、忻口相距甚远。
然而,以淞沪会战为核心,南口会战、太原会战等三大战役几乎同步发起,正是国军进行绝境反击的几乎唯一的有效选项。
就“立体化作战”与“平面化作战”的战役、战术而言,无疑,国军在淞沪会战等三大战役均遭遇惨烈牺牲和重大失败。
然而,在抗战史上,国军不惜牺牲,发起淞沪会战为核心的抗战初期的三大战役,基本完成了中国抗战的政略和战略目的。从而,也就奠定了中国八年抗战的基础。
淞沪会战突然发起,日军全面侵华时间表彻底打乱。
为应对淞沪会战,日本若干拟定调往华北的精锐师团几乎悉数调往华东。
这一调动,虽然加强了日军全面入侵中国最为重要的京沪杭地区的战力,但是,日军以“三线”南下的战略力量也就随之抽空。
就此,日军全面侵华自最初阶段,便陷入战线漫长的困境。
淞沪会战在世界关注的中国最为重要的地区展开,日军不得不重新调整对华侵略军力部署到长江水网区域。
在南京会战之后,为彻底斩断日军重新部署侵华军力,国军先后组织了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暨大突围、花园口决堤。
淞沪会战之后,中日战争进入全面战争,中国军民抗日士气空前高涨。
自此,南京战役后日军慢慢清醒,欲图实施南北两大作战集群会师,重新调整侵华部署,终于全面受挫。由此,日本东京筹划的全面、一举击败国军,继而解决“中国事变”的企图,就基本完全破灭。
其空前的物资、人口消耗,逼迫日军不得不采取更为极端的国策,以应付欲罢不能的侵华作战。日本举国也就此陷入战争泥沼。
淞沪会战之后一年,1938年6月至10月,日军在淞沪会战等三大战役奠定的中日战争态势下,悍然入侵华中。至此,武汉会战也就顺理成章成为国军扭转战局的中日大决战。
现在回望武汉会战,完全劣势的国军能够在抗战爆发仅仅一年,便完成了由被动防御,到与日军全面对峙的战略态势,在军事战略角度上看,正是淞沪会战等三大战役奠定的前因。
等到日军经过台儿庄重挫,花园口决堤摧毁平汉路,再想起入侵中国腹地,寻求与国军进行决战的时候,国军已经基本完成了战时整军、全面撤退和重新部署。
第九战区和第五战区浴火重生,一南一北,枕戈待旦,在以武汉为中心,以河南、安徽两省南部和湖北、江西两省北部为外围的长江战场摆好了应敌阵势。
充分利用长江两岸山脉纵横水网交叉及幕阜山、大别山的有利地形,布置重兵,诱敌深入,施行持久战略,争取最大限度地消耗日军。
就此,国军在武汉会战开始,终于从容不迫步入“持久战”抗日的轨道。
武汉会战的战略准备同时,得到淞沪会战及其他浴血奋战换来的一年较为充裕的时间,国军也完成了举国搬迁和迁都重庆,在抗日政略与战略上,确定了立于不败的持久抗战态势。
为什么迁都重庆,而不是迁都西安、昆明、成都、西宁等地?
就淞沪会战到武汉会战的战局分析,毫无疑问,这正是国军对武汉会战胸有成竹的战后预见。
一旦日军侵华主力逆江佯攻武汉,国军在武汉会战中,必然容易实现利用长江两岸山脉纵横水网交叉及幕阜山、大别山消耗日军攻势的战略目的。
如此,对于滞留、消耗在武汉战区的日军主力而言,如要再进一步寻求“速战”解决“中国事变”,只有再向重庆发起攻势。
相持阶段抗战主战场长江战区示意图,几乎所有的激战都是围绕日军冲击中国地理第二棱线而展开。
重庆深居内陆,恰好在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川鄂湘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之后。
日军在侵华作战上,如再要爬山涉水放弃机械化优势,发起对重庆的攻击,对当时日本国力、军力而言,无疑奢谈。
就此,为了体面地终战,日本只得咬紧牙关痛下决心促使日军主力向中国第二地理棱线发起冲击。
日军无奈,只得向川鄂湘交界处的崇山峻岭发起一次次茫然、无效的战略攻击,徒耗物资、人命,最终几无战略收获。
抗战八年,国军寸土寸血、艰苦卓越地抵御日军。同时,日军何尝不是身陷长江水网,在幕阜山、大别山和川鄂湘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中,一味徒劳无功地奔波劳顿,于万般困难发起侵略作战直至最后投降。
可以说,正是开战之初,国军不惜血本的淞沪会战、南口会战、忻口会战等三大战役,这才在敌我力量巨大悬殊下,基本确定了中日战争的格局。
就此,后续的台儿庄会战、徐州会战暨大撤退延续到武汉会战,国军这才一步步摆脱了日军以津浦、平汉、平绥三线,犹如三把匕首,直逼中国最致命处的完全被动的态势。
显然,淞沪会战等三大战役,基本确定了中国抗战的初战格局。
也正因为淞沪会战这三大战役,使得中国抗战于千难万险间,完成武汉会战、宜昌撤退和迁都重庆,就此奠定了中国历经八年苦战,最终赢得抗战胜利的结局。
这也是南宋灭国以来,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抵抗外辱取得的完全胜利。
回望历史,以中国当年国力孱弱,处于割裂状态的国情,国军能够对战有着武器代差绝对优势的日军,以政略、战略、外交同时并举,抵消、消耗日军发起的进攻,苦撑八年,赢得胜利,确实让人敬重。
不过,这一历史,如今却似乎与人们的现实生活毫不相关了。
国人庆祝抗战胜利。
写到这时,我作为曾经的九年义务教育的一朵奇葩,抚今追昔,也是十分的唏嘘。
曾经,我的思绪完全在历史课本框架里迷迷糊糊。
好在,抗战相去不过百年,尚可找到一些很真实的记忆,因而,接触这段历史,不算太难。
——以我独坐书房尚且可以完成较多的抗战历史推演,想来,那些财政拨款拥有雄厚人财基础的院校、单位更加不难。
只是,目前横店抗战神剧正在流行,无论学界,或者网络,很多人过于相信游击战场的“手撕鬼子”的胜利,十分容易。
于是,那页曾经壮怀激烈却又血肉模糊的真实的抗战史,经历风雨,日渐破旧、凄冷。
惟愿历史不会无可奈何地模糊、凋零、腐朽。
问好各位朋友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