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刀尔登 l 爱国荷尔蒙是怎样分泌出来的?

刀尔登 槛外记 2023-11-30




没有科学家告诉我们,

爱国荷尔蒙是在什么地方分泌出来的


文  |  刀尔登



晚上,张三来到我的房间时,已经醉眼陶然。我甚至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满足自己的,因为晚饭时,他只喝了一小杯。


他说:“我发现,你的作品里,少了一样东西。”


“是什么东西呀?”


“描写人处于激情状态呀,特别是爱情。”


“您知道,爱情迟早冷却为日常生活,如果作为生活方式来介绍,要讲的不是爱情,倒是婚姻了——那是人人都有的。”


“那长久的激情呢?”


“我写过两个人。我对他们那种持久的激烈感情十分好奇,因为我自己确实没有类似的体验。


“第一位,G,是个嫉恶如仇的人。维护公义,应是最好不过的,但初听说G的事.我怀疑他走过了头,因为他自己的日子,一塌糊涂,我没有去过他的家,听人说,简陋得像活在四十年前。他原先是开出租车的,后来把车卖掉,所有的钱,都用于支持自己的情绪。对我们社会里那些不公平的事,他恨之入骨,别人的不幸,都像是他自己的。


“第一次见他,是在饭桌上。他几次要把话题拉到他的方面,但我们这些人只顾说闲话,不怎么应和他。这时他就有点不高兴。后来总算说到他那里,我多了句嘴,劝他节制一些,有些事情,由它去吧,也没什么要紧。我的话立刻得罪了他。


“当时他的眼晴一下子就圆了,神色激动,冲着我说:


“‘怎么不要紧?要是都像你这样——’


“他滔滔不绝,说了一大篇话,弄得席上的人没一个不尴尬的。



“我只和G打过两次交道。第二次,是他写了本书,托一个朋友送到我这里,帮他修改。他的书很难改,因为照我看来,意思不是很连贯,感染力是有的,说服力是没有的。我只能把文字,勉强修饰一点。不过我承认,我读他的书,多少有点点感动。他写他的生活时,有庄重的笔调,自我牺牲在精神上的影响,我从此不敢忽视了。这样一种人,通常,我们一边得他们的好处,一边嘲笑他们。古语所谓求仁得仁求义得义,就没什么遗憾的。一种没什么遗憾的生活,应该也有合理成分在吧?我们都有憎恨此事或彼事的经历。又有谁能像他那样持久和强烈呢?从这一点看,我对他心存敬意,但在日常里,很难同他打交道,因为他的激烈情绪,不适合社交。


“他是自己来取书稿的,致了谢意,便走了。后面便没再见到他,我们毕竟不在一种圈子里,彼此有隔阂。”


张三认真地听我说完,才问道:“第二个呢?也是这样的人吗?”


“第二个人,P,生活在另一种激情中。他自称是‘职业爱国者’,是我一位熟人的弟弟。我初见到他,很是意外,因为我从他哥哥那里听说他的事情,也特地上网瞧过他的文章,以为会见到个凌厉、愤怒的人,结果发现,P在实际生活中很温和,甚至是怯生生的。那天我们几个比他年龄大的人聊天,肯定说了些不合他意见的话,一开始我有点担心,按照他的网上的作风,会拿个什么东西冲过来把我们杀掉,但他只是安静地听,还给我们倒茶水,茶水里也没有毒。


“P在一个小公司工作,收入很低。说到这里,我必须对现在的年轻人,发表一下同情。除了那些幸运的,大多数人,要为生存搏斗,工作如此之不牢靠,房子如此之贵,交际的成本如此之高,而社会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了。我们那一代人,多么幸运——尽管这幸运,并非正常——一毕业就有稳定的工作,虽然没什么钱,但也不需要花什么钱,随便顶撞上司,也没什么要紧,而现在,我听说公司里的年轻人都是很听话的,我想是不得已。

“P的现实感,按他兄长的说法,并不很强,但他在另一个天地,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每天上网您知道,网上是说什么都有的一一和各种不爱国的言论斗争,那种言论如此之多,所以不难想像,他是非常忙碌的。他是听不得一点说国家不好的,一听就生气,有时候把自己气得眼泪汪汪,特别是以国家之大,总有些人做出不体面的事,他不得不替他们辩护,因为那是他的同胞。另一半时间,用来攻击他心目中的卖国者,有时言辞狠毒,不过,这一点,我前面已经说了,他在日常生活中是温柔的,配合的,一点犯罪倾向也没有。

“说起来,还有比激情更提供快乐的吗?他的热情,比爱情持久,因为他的对象是不会变化的。而且他也不再孤独,因为容易找到同道,虽然不是我们这种方式,毕竟是人际交流。”

张三说:“你说的这些,难道是自然的情感吗?”

我说:“感情并不因为强烈程度而改变性质吧?”

张三说:“那可不一定。这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您注意到了吗?”

“你是说,除了强烈的情绪?”

“ 他们两位,所持不同,但都靠恨意维持呢。”

“恐怕不能这么说吧?”

“先看第一位。”

“第一位?嫉恶如仇不好吗?”

“好呀, 但我怕他浸染得太久了,仇恨盘踞在内心,生根发芽,连自己也受害。一个人,长久地恨一件东西,即使那东西确实是恶的,也会改变自己。有过许多例子,正人君子与他反对的东西,最终纠缠在一起,像一对生死冤家。走到极端,一个人会感觉不到阳光,感觉不到四时变化,喜欢冬天而讨厌春天,喜欢灾难而厌恶平安,喜欢哭声甚于笑声,甚至对不和他一道痛恨的他人,发生厌恶,他和人打交道会困难,最后他独自守着他的仇恨,郁郁寡欢。”

“你说得有点可怕。”

“但如果他是我的朋友,我一定提醒他小心呢, 生活是属于自己的,通常我们不愿意被别的力量控制,又怎能让我们所不喜的力量控制?反对那当予反对的,但如何少受对方的影响,是个问题呢。你性子平和,也许不曾感受过,我自己是曾经陷入那泥潭的,爬上岸后,又过了两年,才明白 恶的力量,逼着你只能站在它的阴影里来反对它,你不得不接近它,好研究它的弱点,你不得不像它那样思考,好有机会打败它,到最后,胜利成了你的不幸,因为你失去了生活的目标,四顾空虚,更糟的是,你发现它影响,深入你的性格,再也洗不掉了。”

“我不完全明白你的所指。我想,便是如你所说,也是庄重的悲剧。”

“我只是在提醒,并不是反对呀。再来看你的第二位角色,你的小朋友,他的情形,我在别处见过许多, 自称爱者,其实是恨者——”

“这么说是不是过于曲折?”

“一点也不。你注意一下,就能看到他们的情绪的颜色,他们的爱,更多的是抽象的观念,而对外界的嫉恨,才是活生生的。他们很少——如果不是从不——实际地表示对国家的爱。我所谓的实际的爱,不包括宣言式的声称,而是行动,首先是爱他的同胞,关心他们的命运,对嘉言美行大声赞扬,对不幸者心怀同情。一个爱山川的人,不会到处砍树,或把垃圾乱丢;一个爱历史的人,不会满足于教科书的条为;一个爱同胞的人,不会轻易把他们置于危险之中。”

“我承认,对于P的积极感情,我了解得不够,他未必就是你说的这样。”

“也许是,也许不是。但你看过P的文章,请你回亿一下,十篇之中,有几篇是赞美,几篇是咒骂?这就是我的意思了。如果他一一或者别人吧一一把大多数的精力,放在散播仇恨上,不管是否有道理,总是有些问题的。褊狭的内心,最容易被激发,因为缺少平衡,任何小事,在他那里,都可能放大,进而占据全部;很高兴听你说,P在平时没有愤怒控制的问题,但那也许是他把愤怒,发泄在别的方面了。

“仇恨是非常强烈的情绪,又非常迷人,对某些性格来说,找到仇恨的目标,要比找到爱慕的目标,容易十倍。沉醉在仇恨里,比沉醉在爱恋里,还容易持久,因为爱需要维护,恨却容易找到营养。这黑色的情绪,会把我们的血液也变成黑色的,残忍一一人类最大的恶——爆发的时候,有几次不和仇恨相伴呢?仇恨像体内的蛊虫,咬啮得你快乐地大声叫出来,而不知道自己发出的声音,几不类人声呢。”



我不得不打断张三诗意的宣讲:

“一般地说,我同意你的话,但说到P,回到你刚才曾经说过的一个意思,对国家的情感,不管多么强烈,怎么会不是自然的情感呢?”

“还是以我经历过的一件事为例吧。我在贵国的一家报馆,做过半年编辑。”(这是我第一次听他谈到自己的职业。)“有次用了一篇稿子,涉及古代一件东西的发明权。这件东西,确实不是你们的先人发明的,这又有什么要紧呢?没过几天,收到一位先生的来稿,怒气冲冲,反驳人家的意见。

“这位先生的名字,我听说过的,印象中是位学者,但他的文章,我看了只好皱眉,因为本来事实昭明,他为了证明自己的主张,把所有的事实,一半曲解,一半根本不承认,还声称了几样闻所未闻的事,用暧昧的表述,试图迷惑读者,使其中不那么清楚此事的人,有机会犯错误。另外,他把逻辑的所有定律,糟蹋了个遍,简直是一条也没留,因为只要放过一条的活路,他的文章就没办法站住脚。总之,不到两千字的短稿,他把学者可能有的名声,彻底败坏了。

“我自然没有发表他的文章。几天后,我接到他的电话。又过了几天,我便见到了他本人。争论的过程就不必说了,我只告诉你结果,那就是, 他宣布我为卖国贼,后来听说我并不是贵国人,便宣称我为奸细,而编辑部其他的人,都是卖国贼。他气沖冲地打破了一只茶杯(他以为那是我的,其实并不是)才走。一一 如果一种情感,“强烈”到使人不顾事实,不讲逻辑,那还能叫自然的情感吗?”

我想了想,说:“爱情就是这样的。”

张三说:“爱情的背后是欲望,但好像没有科学家告诉我们,爱国荷尔蒙是在什么地方分泌出来的。”

我说:“你有点狡辩了。我估计你也无法说清,强烈到什么程度,才是过分的。”

“我确实无法说清。……”


刀尔登是位奇人,几乎不露面的神秘作家。他论中国史、论读书、论人与人性,跟传统话语上不一样。纷繁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在他的解读下清晰明了。

刘瑜评价说:“在我有限的阅读体验中,这是难得的不含三聚氰胺的中国历史,岂止无毒无害,里面还加了大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他能钻进浩渺的史料,又从里面钻出来,重新诠释中国历史中被颠倒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道德与制度的关系……这样的‘修正主义’历史,在我这个不可救药的个人本位主义者看来,才不至于读坏了肠胃。”

刀尔登文章好读,不单是因为道理澄明,还因为文字筋道纯粹,没受过污染。他问世的著作,多杂文或随笔,从谈西方经典到中国文化古书,从中国史到西方文化,天南海北、人性与自我、思想与自由,无所不谈,谈的角度睿智独到,属读过不能忘记那种。


西亚病夫往事:在欧洲列强中屡败屡战的奥斯曼帝国
刘瑜:俄罗斯为何走到今天这一步
许倬云:中国文化到了今天只剩皮毛,不见血肉,没有灵魂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长安不止三万里”:唐长安城的盛世潜流
没有国家可以在孤立中存在和发展
萧功秦:中美关系或正处于“珍珠港”前夜
索尔仁尼琴:如果权力无所不能,那么正义将一无所成
郭嵩焘谈晚清外交:一味蠢,一味蛮,一味诈,一味怕
发现李庄: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一段被湮没的历史
革命的迷思:对“革命”的六个错误认知
鲁迅和胡适,为何渐行渐远?
亚当·斯密:主导经济的,应该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
内藤湖南|清朝政治的特色
堪比《白鹿原》的“四棵杨”:直面动荡、复杂、禁忌的30年
文化不能以特殊性为由,拒绝文明
张鸣:土匪军阀比思想家更能创造历史
法国大革命234周年 | 利益的冲突要钱,观念的冲突要命
“封建”与“专制”,风马牛不相及
葛剑雄 | “天下为公”何以成了“天下为我”
纪念米兰·昆德拉:美未必能拯救世界
钱满素:美国人有枪,其底层为什么不推翻资本主义?
晚年胡适的知人论世
柏克逝世226周年 | 一个民族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封闭真知的大门
社会败坏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沉默,二是沉默,三是沉默
被遗忘的警钟:杨小凯对中国经济的预言
历史的十字路口:欧洲民众正在呼唤希特勒
从“鲁迅”到“胡适”:他什么都没完成,却开创了一切
清教徒——美国强大背后的真正密码
卡夫卡诞辰140周年 | 生命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它会停止
顾维钧:美国对华的三大特点
张宏杰:沉重的“轻徭薄赋”——官僚系统为什么不断扩张
独醒之累:郭嵩焘与晚清大变局
周有光:要从世界来看中国,不要从中国看世界(深度好文)
张维迎: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需要捍卫市场经济
所谓的“大时代”,对小人物来说,可能是最糟糕的“坏时代”
致命败局:造成灾难性后果的决策是如何做出的
奥威尔诞辰120周年 |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一份保障
文明不会亡于衰落,只会亡于愚蠢
鲁迅:面具戴久了,会长在脸上
最能看出一个人品味和修养的,不是知识,而是审美
苏格兰启蒙运动:奠定现代文明的四块基石
徐贲:常识的败坏,始于语言的败坏
杨小凯:英国人为何能跳出“革命与暴君”的历史魔咒
张鸣:阴谋论,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
雷颐: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比计划经济更可怕的是计划思维
国民党败走大陆,其实败在商场,而非战场
佛教:影响中国最深,也被误解最深
是否受过古希腊文明的启蒙,是一个现代国家落后与强大的分野
亚当·斯密诞辰300周年 | 对亚当·斯密的三大误解,是经济危机的源头
秦制两千年:历史循环的根源是什么?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开历史倒车”的精英
张维迎:拒绝现代文明与市场逻辑,是大清挨揍的主要原因
葛兆光:有些人奇怪的“中国文化优越感”,让人非常担心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中国权力史——走不出的“党争”
托克维尔对中国的六大启示
身体的媚术:在枉死与苟活之间
熊培云| 这个时代最需要温和而坚定、悲悯而宽恕的力量
雷颐:晚清转型失败的三大困局
战争不是让你捐三个月工资,而是把你洗劫一空
阻碍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源是什么?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大萧条的11个特点,细思极恐
秦晖:我们与世界接轨,应该是底线的接轨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影响中国命运的五个国家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