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格兰启蒙运动:奠定现代文明的四块基石

槛外记 2023-11-3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千字文华 Author 先知书店


“熟知并非真知。”

——黑格尔

很多东西,我们因为熟视,从而经常无睹,而真理与真实,恰恰遮蔽于这些老生常谈中。

比如,谈到文艺复兴,很多人只知道15世纪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为代表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鲜有人知道还有9世纪的“加洛林文艺复兴”、“12世纪文艺复兴”、“尼德兰文艺复兴”、“北德意志文艺复兴”等。真实的历史,恰恰是以上所有的文艺复兴,共同塑造了现代欧洲文明的伟大。

再比如,提及启蒙运动,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以伏尔泰、卢梭为代表的法国启蒙运动,那是弘扬理性、锻造现代世界的法国大革命前奏。对启蒙运动再了解多一点的人,大概也知道以康德、马克思、黑格尔、费希特为代表的德国启蒙运动,他们强调理性、文化和天才创造力冲动,是历史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源头。

不过,鲜有人知道,历史上还有一场以哈奇森、休谟、斯密、弗格森等人为代表的“苏格兰启蒙运动”——这场启蒙运动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当下和未来的镜鉴意义,不仅被低估,甚至快要被遗忘了。

“天才成群而来”

所谓苏格兰启蒙运动,是指18世纪在苏格兰地区“天才成群而来”——涌现出如弗朗西斯·哈奇森、亚当·斯密、大卫·休谟、亚当·弗格森等思想家。其贡献正如学者布罗迪指出的——

苏格兰启蒙运动“发明”了现代世界,它不仅创造了观念的现代性,而且也在政治学、经济学、道德科学、哲学、历史、宗教、艺术、工程、数学、自然科学、医学等很多方面为欧洲文化,也为人类文明增添了光彩,更为重要的是,它塑造和建构了现代社会。

●塑造了英美国家的历史进程,奠定了现代世界文明的根基

当年,英美国家能从世界诸文明中胜出,就在于其国家建设、社会哺育以及道德情操的形成,受到了苏格兰启蒙思想的影响和培育。如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休谟的哲学、历史学,哈奇森的伦理学,弗格森的文明演化论等。

200年后的哈耶克,甚至声称在苏格兰启蒙运动诸公的书中,“我们发现了对自由主义基本原则第一次系统阐述。”

国内很多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学者都曾表达过对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推崇之情:

◆政治学者刘军宁认为:“在人类历史上有两种启蒙,一种是法兰西启蒙,一种是苏格兰启蒙。苏格兰启蒙和保守主义非常接近,它强调神,强调习惯法、强调习俗。而法兰西启蒙否定神,否定习惯,强调理性,信赖人的理性能力,甚至是统治者的理性能力”;

◆历史学家朱学勤甚至说:“历史就是英美模式与法俄模式的较劲”,而英美模式就源自苏格兰启蒙。

回到中国近代史现场,我们知道,中国的启蒙运动,起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接受最多的是法式、德式乃至俄式的启蒙,这也导致了中国百年现代化之路在左与右、激进与保守、计划与市场、人治与法治之间不断摇摆,崎岖坎坷。

回到当下,如果我们承认社会层面的启蒙尚未完成,那么,了解、普及苏格兰启蒙,无疑会少走很多弯路如果我们对知识界近些年那些无谓的撕裂、故步自封、自暴自弃等乱象痛心疾首,那么,重拾苏格兰启蒙的思想遗产,无疑是提高知识界乃至整个社会人文社科素养的必选项——

因为相较于理性至上、对传统全面否定、具有乌托邦倾向的法德启蒙,苏格兰启蒙呈现出的渐进的、改良的,对传统有传承但又不完全守旧的启蒙,才是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思想资源。

▲被誉为“北方雅典”的苏格兰首府爱丁堡。

大约十多年前,阿瑟·赫尔曼那本《苏格兰:现代文明》引入中国后,“苏格兰启蒙”一度成为知识界的“显学”。遗憾的是,该书如今早已绝版,该话题的书籍虽然也不少,但多为严肃、专题研究性质的学术作品,很少有经典又好读的通俗读物。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今天的中国读者了解苏格兰启蒙,大部分学术经典,至少存在三个不足: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缺乏系统认知。

很多人谈起苏格兰启蒙,只知道作为经济学家的亚当·斯密及其作品《国富论》,作为经验主义哲学家的大卫·休谟及其作品《人性论》。但实际上整场启蒙运动不仅关涉经济、哲学向度,还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

比如注重美德的哈奇森,注重文明演化的弗格森,就连斯密也有哲学专著《道德情操论》,休谟也有历史巨著《大不列颠史》(英国史)。这些领域的总和,才是完整的苏格兰启蒙。

●“泛泛而谈,看不到最重要的精神特质”。

苏格兰启蒙运动,诞生于人类历史从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型时期,其核心价值指向了这场文明史上古今之变的核心领域——道德、正义、法治、社会、政府。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们,从不同维度出发,均不约而同地关注了这些议题。

今天,我们是否能从这些领域提炼出框架性要点,并且将这些要点,汇聚成具有同一精神特质的思想,极为重要。但我们常见的作品,还是以各个领域观点的简单罗列为主。

●“没有回答当下为什么要关注苏格兰启蒙,缺乏时代特征和问题意识”。

很多文章和书籍陷入“为介绍而介绍”的误区,沦为纯粹的思想史梳理,介绍了斯密、休谟的观点,但却没有回答他们的思想开创性何在,也没有回答他们的思想到底对今天有何价值?

简而言之,大部分作品,没有回答一个现代人,尤其一个活在当下的中国人,为何要关注200多年前发生在遥远苏格兰的思想启蒙运动。

不过,幸运的是,上海三联书店刚刚出版的中国著名法政学者高全喜新作《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不仅完整、清晰、系统地介绍了苏格兰启蒙运动,弥补了《苏格兰:现代文明》一书绝版后的空白。更重要的是,作者特有的观察视角与问题意识,为我们勾勒出苏格兰启蒙运动于当下的思想价值——“古今之变”何以发生,以及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四块基石。

▍奠定现代文明的四块基石

赫尔曼在《苏格兰:现代文明》一书中指出:现代世界由科学技术、资本主义和政治民主三个要素构成,正是改良蒸汽机的瓦特、提出市场经济的斯密等思想家,为现代世界文明提供了思想之源。

在《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一书中,高全喜老师则向前更进一步:苏格兰启蒙运动不仅为现代世界的诞生贡献了四块基石,而且这些基石一直共同捍卫着现代文明。

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特别关注人性(human nature)。他们认为,人类的道德思想及行动与自然现象无异,背后也有其规律,他们甚至希望效仿牛顿在自然科学领域的努力,基于观察与范式,在道德领域建立一门关于人性的科学——人类学(anthropology)。因为,合法性问题、道德正当性问题,应该说是任何一种制度、一种社会形态能否存续,以及存续多久的基底。

关于苏格兰启蒙,如果说赫尔曼意识到了苏格兰启蒙的重要性,高全喜老师则抓住了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核心——新道德观(情感主义),为现代社会提供了道德正当性辩护。无论是哈奇森的新德性伦理学,还是斯密为“自私”的辩护,他们的思想核心指都向了休谟“人是激情的动物”这一主旨。


斯密另一部伦理学巨著,被译为《道德情操论》,高全喜老师指出,这又是一个不理解苏格兰道德哲学导致的翻译错误,准确的表达应为《道德情感论》。

简单说:人的行为是以情感作为依托而开始的,同情心、同理心、共同感、旁观者的合宜性才应该是行为合乎道德的最好标准。正如中国儒家思想精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皆有恻隐之心、不忍仁之心”,“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这种以人类基本情感为核心的道德观,既不同于功利主义的道德计算,也不是基于宗教或哲学家的传统应允,当然,也不是苏格兰启蒙之后康德式高度公理化的义务主义伦理学,而是建立在人类最朴素的道德直觉上,融合德性伦理学,形成的一种新伦理学,哈耶克将此总结为:“道德是介于本能和理性之间产物”。

苏格兰启蒙建立的这种“新道德观”,既是诸位思想家的核心思想,其本身更是构成了现代社会的一切前提,因而也成为了现代世界四块基石的起点和根基。
高全喜老师将本书命名为《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无疑是洞察到新道德观应居于“现代文明基石之中心”——新道德观为现代商业、法治、有限政府等提供了道德合法性、制度合法性、文化合法性的起点。
这也是斯密自己为何更看重《道德情操论》而非《国富论》的原因——他给自己写的墓志铭是:“格拉斯哥大学道德哲学教授,《道德情感论》作者。”在斯密看来,政治经济学产生于道德哲学,丢开道德伦理,只会危害市场经济。

前现代社会,工商业也存在,但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很有限。所谓古今之变,其核心就是社会由农业文明向工商业文明转型。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是第一批认识到这一巨变,并且进行系统诠释的群体。

亚当•斯密之所以被奉为现代政治经济学之父,就是因为他率先意识到了工商业社会的“分工”,和传统农业社会已有本质上的不同。这种分工的变化,已经导致了社会的全面转型,这才有了《国富论》的诞生(高全喜老师指出,应译为《国民财富论》更准确,“国富论”有误导之嫌)。
除了从分工协作的视角诠释“国富国穷”之外,斯密呼吁人们必须直面这场财富生产方式上的古今之变,如何处理进口与出口、社会与商业、政府与个人的关系已经成为了时代命题。

今天,斯密的分工理论早已成为经济学常识,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斯密所阐释的,其实是现代文明的发生和演进逻辑:沿着商业社会的轨迹前行,不要退回到农业文明——这恰恰是当下最需要强调的常识,也是重拾苏格兰启蒙的价值所在。

很多人认为是达尔文发明了演化论的思想,从而解决了物种变化的问题,但实际上,更早的18世纪苏格兰启蒙思想家早就已经意识到了社会演化的问题。恰是达尔文阅读了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书,大受启发后,将社会演化的观点,迁移到对物种的考察。

亚当·斯密认为社会发展要经历狩猎、畜牧、农业、商业四个阶段,弗格森将社会发展分为“蒙昧(savage)社会,野蛮(barbaric)社会(农耕社会),优雅(polished)社会(商业社会)”三个阶段。他们具体的讲法虽有不同,但实质大同小异,都认为现代社会是商业社会,商业社会较之前的社会是一种进步。

休谟甚至认为,商业社会更有利于知识的传播、道德的养成、法治政府的建立,可谓是人类社会最高级的文明。后世名言“如果商品不能越过边境,士兵就得越过边境”(经济学家巴斯夏)正是对苏格兰道德哲学家讴歌商业文明的最好注脚。

文明演化的观点,更成为后来以埃德蒙·柏克、托克维尔为代表的的保守主义思想尊重传统与秩序,以及哈耶克用人类扩展秩序反对计划经济的理论源头——社会不是一个可以任由某人涂涂抹抹,画错之后重新再来的画布,而是逐次演进而来的动态产物。

在政治哲学方面,苏格兰启蒙思想家从历史出发去考察政府的起源,视政府为长期演化的产物,认为政府形式与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如果说法治、有限政府的现代政治思想源于洛克的《政府论》,那么,将这些重要观念融为一体并清晰、明确、系统化表达出来的,正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诸多思想家:

◆比如,卡默斯法官对混合政体的推崇。他认为,纯粹民主政体是坏政体,纯粹专制政体是另一个极端,混合政体无论是君主国还是共和国都处于中间。民主制由暴民统治,共和国由选出的公民进行统治,共和国的基础是公民之间的平等。

◆比如,休谟的“现代文明三原则” :私有财产权的确立与稳定;同意的转让;许诺的履行。

◆比如,亚当·斯密的“现代政府三原则”:第一,保护社会,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尽可能保护社会上的个人,使其不受社会上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这就必然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公共设施。
可以说是洛克、孟德斯鸠和苏格兰启蒙运动诸公一起奠定了现代政治文明的理论体系。

总之,苏格兰启蒙运动既塑造了现代社会,又奠定了现代社会最重要的四大文明根基,其重要性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可以说,没有苏格兰道德哲学家们的理论大成,现代文明社会几乎不会出现,我们也几乎也没有思考现代社会的抓手。

▍苏格兰启蒙运动
——于当下世界的三重现实意义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如果说已绝版的赫尔曼《苏格兰:现代文明》,是关于苏格兰启蒙的一部学术经典,那么,高全喜老师的《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无疑多了三重现实意义:

●完成关于现代文明认知的“思想拼图”。
思想必须是完整的,任何“拼图”的缺失,都会让认知陷入偏颇,甚至“跛脚”。现代文明的思想源头众多,过去我们了解更多的,是欧陆启蒙或希腊罗马的影响,极为重要的苏格兰启蒙运动却被严重忽视,弥补这一缺憾不仅有助于理解完整的思想史,更有助于认清真实的现代文明。

●现代世界欲走出当下危机,必须重拾苏格兰道德哲学。
当下世界,很多奠定现代文明的普适价值正在遭遇普遍怀疑,甚至其根基开始动摇。重新审视现代文明的理论根基——苏格兰道德哲学,显得颇为重要。

●中国社会转型,与苏格兰道德哲学有着某种特殊的不解之缘。
21世纪的中国,依然经历着西方诸国曾经历过的“古今之变”。中国传统的儒家文明与苏格兰道德哲学,既存在相反的内容,但也存在诸多内在的“亲和性”。中国这场远未完成的古今之变,同样包含着中西之变,那么,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搭建一个思考桥梁,苏格兰道德哲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简单说,高全喜老师的《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在提纲挈领介绍这场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思想启蒙的同时,实时不忘回答一个现代人、一个现代中国人,为何要关注200多年前一场远在苏格兰的思想运动,以及如何从这场启蒙运动中汲取当下最需要的思想资源。



◆当然,一部好书,必须出自一位优秀学者之手,本书自不例外。高全喜老师是国内少有的同时能打通法学和政治学两大学科,且又能从文明史的高度俯视“思想启蒙”的学者之一,他被学界视为“中国政治宪法学流派”的开创者,是知识界公认的“大家”。

◆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所述问题虽然“高大上”,但那些抽象的概念、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被高全喜老师“化”为通俗易懂的鲜活文字,让阅读本书成为一场畅快淋漓的思想之旅。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高全喜老师对苏格兰启蒙运动高超的驾驭能力,也体现在本书的谋篇布局和章节安排上——于阅读者而言,既可以从头到尾依次渐进的系统化阅读,也可以带着具体的问题意识,选择对应的章节阅读,很少有断裂或跳跃之感。

总之,在人类文明史上,苏格兰启蒙运动为现代世界的诞生至少贡献了四块基石,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于现实而言,无论是走出普遍的现代性危机,还是正确应对正煎熬着中国的“古今之变”,苏格兰启蒙,尤其是居于其中心位置的道德哲学,都是我们绕不开的一个思想枢纽。这也是高全喜老师这部《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值得反复阅读和收藏的根本原因。
先知书店有幸为书友争取到高全喜老师亲笔签名版《苏格兰道德哲学十讲》点击下图或识别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还可在规格中选购本文反复推荐的斯密、休谟这两位苏格兰启蒙思想家,及哈耶克等人稀缺经典作品。

徐贲:常识的败坏,始于语言的败坏
王鼎钧:那些书里有天下,无苍生
有思想的人,因清醒而注定孤独
胡适对国民党的五大批判
俞敏洪:陪伴孩子是人生最好的“投资”
杨小凯:英国人为何能跳出“革命与暴君”的历史魔咒
张鸣:在奥斯维辛找不到一个中国人
沈志华:俄国人一穷,就卖档案(绝版书复活)
张鸣:阴谋论,让我们的路越走越窄
白先勇:母亲命运的起伏,跟父亲的一生荣辱息息相关
中国权力史:盛世是怎么终结的
你知道民国时期的高考是如何进行的吗
刘震云:我们这个民族不缺聪明人,缺笨人
一字未删改,售罄即绝版:1938年孤本影印版《鲁迅全集》
我们为什么纪念王小波
雷颐:对民营经济的政策是导致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他的回忆中,有我们从没见过的时代
秦晖:高考作文谈这个,并不是一个好信号
比计划经济更可怕的是计划思维
自古成大事者,为什么流氓这么多
国民党败走大陆,其实败在商场,而非战场
佛教:影响中国最深,也被误解最深
命运的钟摆:1977年恢复高考
是否受过古希腊文明的启蒙,是一个现代国家落后与强大的分野
周其仁:资本的秘密,致富的秘密
杨念群:没用就是历史最大的用处
亚当·斯密诞辰300周年 | 对亚当·斯密的三大误解,是经济危机的源头
木心: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廖信忠:台湾为何与我们渐行渐远?
“良心”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秦制两千年:历史循环的根源是什么?
雷颐:“万寿无疆,百姓遭殃”
人生为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张维迎:林毅夫的8点错误(酣畅淋漓!)
有趣的灵魂“独行”,无趣的人生“合群”
徐贲:玩笑有风险,后果很严重
许子东:鲁迅是一座山,但张爱玲是一条河
胡适没看透,鲁迅没看透,他却看透了
王家卫与《繁花》:花影不离身左右,千呼万唤始出来
暗夜传灯人:“南渡北归”之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不会熔断:如何从五个维度,认识过去和未来的走向
传奇布列松:能说的,恰恰是不必说的
历史改变了他,他也改变了历史
选择关乎国运:一战时的中国为何差点站错队
查建英:那是一个烟火与情怀迸发的时代
文学与历史,究竟谁更真实
白先勇:得到的全是侥幸,失去的都是人生
他们纵然沦为阶下囚,却更为“敌人”所尊重
绝版复活《李宗仁回忆录》:打开民国政治的一把钥匙
宋朝的覆灭:亡了天下,断了文明
王鼎钧:上天把我留到现在,就是叫我做个见证
老照片欣赏|上海滩一个世纪的风流
比无知更可怕的,是“开历史倒车”的精英
李光耀:新加坡的成功,应归功于英国
从内务府看大清:王朝崩溃的前兆
罗素诞辰151周年纪念:小灾难来自固执 大灾难来自狂热
易中天:帝王和流氓,有没有本质区别
《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解密“中苏关系”的孤本档案合集
一个民族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封闭通往真知的大门
张维迎:拒绝现代文明与市场逻辑,是大清挨揍的主要原因
葛兆光:有些人奇怪的“中国文化优越感”,让人非常担心
钱满素:以群体划分社会,必将酿成仇恨和冲突
偌大的燕园,为何容不下一个司徒雷登
没有灵魂的人,谈什么活着
翦商:周灭商之惊心动魄超乎想象
母亲:一个中国女人的命运
王小波:永不做沉默的大多数
关于“文革”的在线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邓晓芒:我的妹妹残雪
陈丹青:因为艺术,罪恶好像被历史原谅了
林贤治:重读鲁迅的八个理由
周策纵先生逝世16周年纪念:再难一遇的汉学大师
忍将功业苦苍生:一个民族的落后首先是知识分子落后
四大名著里,藏着中国人一生的四种修行
历史的转折:一段被“隐藏”的真实抗战史
在道理行不通的社会中,应当如何生活
法律精神的背后,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自由
统治者最不希望老百姓读什么书
纳粹“利维坦”:人民为什么支持希特勒
阿城丨我们为什么学不了张爱玲
张宏杰:中国历史上最畸形的一群人
知识分子的命运,是一个社会的晴雨表
残雪:摧毁我们的天才的,是我们的文化
高尔泰:欲归无计,万里西风瀚海沙
八十年代的回望与反思:五四精神悲壮的落幕
王德威:渡不过的《巨流河》
1978年 | 满目疮痍后的刻骨记忆
“五一”不是劳动节| 关于“劳动”的五个错误认识
绝版签名 | 《四棵杨》:直面最为动荡、复杂、禁忌的三十年历史
警惕“不反思的恶” | 撒旦的战争从未结束
中国权力史——走不出的“党争”
希特勒的“奋斗”:20世纪的人类大灾难是如何造成的
托克维尔对中国的六大启示
北大教授:这个世界,坏人已经联合起来了
易中天:劝君莫谈陈寅恪
被牺牲的“局部” :中国的“鱼米之乡”何以沦为远近闻名的“穷乡僻壤”?
君王好大喜功,后果有多严重?
费孝通逝世18周年:他坎坷一生,只为认识和了解中国
读书日 | 谈谈真正的读书
雷颐:回顾百年中国,中国人为何会屡屡遭受大灾难?
纪念康德:灵魂三问
库页岛——近代史上永远的痛
王笛:那些手握权力的人总是幻想创造历史
波伏娃的激荡人生
大学是一个社会最后的底线
历史上最好的40年,却没有任何丰功伟绩
恐慌,是控制人心最好的方式
梁胡之争:国家最大的敌人是愚昧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女摄影师拍下的敦煌
狼的自由就是羊的末日——这个时代的自由面临的最大威胁
葛剑雄:很多人的青春无悔其实是青春无奈
刘震云:从虞姬到潘金莲,中国女性故事为什么总是反常识?
史景迁告诉你:你知道的太平天国可能是假的
易中天:谁是中国改朝换代史的主演?
徐庆全:研究党史的人,为什么都会怕他
纪念王小波 | 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张宏杰:“利出一孔”,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万能”
身体的媚术:在枉死与苟活之间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我们是如何被宣传塑造的?
与屠刀为邻:现代世界最惨烈的大屠杀
熊培云| 这个时代最需要温和而坚定、悲悯而宽恕的力量
雷颐:晚清转型失败的三大困局
陈丹青: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我们亟需一场关于死亡的教育
王小波:牺牲不一定崇高,吃苦未必有益
敦煌与故宫:中国文明的两大殿堂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战争不是让你捐三个月工资,而是把你洗劫一空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活在“洪武时代”,为什么那么难
阻碍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源是什么?
人无疵不可与交:别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人设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穿越历史的三峡:改变中国现代进程的五个人
安·兰德:人类史上最荒谬的一句口号
唐世平:沉迷于《甄嬛传》和《武媚娘》,是无法与现代世界相处的
朱学勤:1920,罗素在中国的失败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大萧条的11个特点,细思极恐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海子逝世34周年纪念 | 在海子的诗歌里,遇见一个春天
张鸣:学生告老师的前世今生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孔乙己的“魔咒”:为什么社会总是不尊重知识分子?
历史与现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什么?
彭华:陈寅恪的文化史观
推动人类进步的,不是“英雄”与“权威”,而是怀疑与批判
当善良失去原则的时候,可能比恶还恶
《西线无战事》再获奥斯卡:战争的荒谬释放出人性的荒谬
秦晖:我们与世界接轨,应该是底线的接轨
读书无禁区:五本不宜多作介绍的好书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文明的六个特征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早熟落下的顽疾:2000年中国社会史的12个洞察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影响中国命运的五个国家
木心:人生不如梦——鲁迅之后,张爱玲的敏锐
张宏杰:中国人的性格史,真的不忍去回顾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那个假装用一生爱中国的人
今天的大学校园,还会不会诞生《蒋公的面子》?
三观不合,终将渐行渐远
北岛: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阅读的五个层次
俄乌战争一周年:俄罗斯争霸世界,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
宣传画:消失于历史天空,却淡不出精神底层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表演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胡适逝世61周年 | 自由而悲悯:当下我们最缺乏的力量
马国川:日本没有“奇迹”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哈耶克最后的预言正在实现:狂妄而短视的人类始终面临一个抉择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沈志华“趁乱”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傅国涌︱存其文而原其人:不能力挽狂澜,但从未随波逐流
秦晖、金雁——50后的爱情,当下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学术伉俪
王笛:对穷人来说,尊严就是奢侈品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最值得收藏的40个经典名句
为什么许多人勤劳却不富有?
罗翔:司法不应被舆论干预,但舆论却可以争取正义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王五四:不出一声的野夫
杨本芬:读罢野夫《江上的母亲》,我再也不能等待……
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五部有口皆碑的好书 | 总有一本,能治愈你的“精神内耗”
比权力更重要的,是对规则的尊重
刀尔登:“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动听,可惜是句谎言
盛世距离废墟有多远?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怎样引进的《一九八四》?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愚蠢又自负:三种最值得警惕的权威
无用之用,实为大用: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中国一百年以来的新年贺词(1909-1999)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政治实验的终结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独立”精神的基本底线,何时成了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
张鸣:冯玉祥的真与伪
索尔仁尼琴104周年诞辰:不撒谎,不原谅,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92岁吴敬琏重磅发声:什么是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个人即政治: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大棋局:关于1944-1950年历史最深的五大误解
胡适诞辰131周年:那些曾抛弃胡适的年轻人,晚年又重新选择了他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一寸山河一寸血: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
20世纪中国人的生死流转:历史的细节,让人恐惧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