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易中天:谁是中国改朝换代史的主演?

先知书店 槛外记 2023-11-30

中国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除赢政兄这位“始皇帝”外,其他的人,都是把别人的江山据为自家所有者。
所用的手段,无非两种:一“篡”,说得好听一点叫“禅让”;二是“夺”,也就是明火执杖地用武力去夺取。
有力量可以“篡”的,是军阀,如隋文帝杨坚、宋太祖赵匡胤。这些人兵权在握,众望所归,对手又多半是些孤儿寡妇(如北周静帝八岁,后周恭帝七岁),问鼎自然易于反掌。
有胆量敢于“夺”的,则是流氓,如汉高祖刘邦、明太祖朱元璋。这些人反正本来就一无所有,如果忽然一下子居然有了皇帝可当,自然决不肯放过这一机会,必得把脑袋放到轮盘上去赌他一赌。
一个人如果既是军阀,又是流氓,时机运气又好,那么,他的篡位夺权,便十有八九会要成功,如南北朝时的宋武帝刘裕即是。这位老兄当过农夫、樵夫、渔夫和小贩,是个酷爱赌博的无赖,曾因赌输,被京口大族刁逵绑在马桩上逼索赌债。后来从军,因屡积战功而扶摇直上,到东晋末年已是全军统帅。他的成功,最是理所当然。 

▲被称为“南朝第一帝”的刘裕


其实,由豪族、军阀而皇帝者,其中不少也都多少有些流氓品性。

比如唐高祖李渊起兵汾晋时,就公然把儿子扔下不管,结果长子建成、三子元吉逃得性命,幼子智云则被隋朝所杀。这种“舍不得孩子打不得狼”的魄力,便兼豪雄与流氓而有之了。
又如魏武帝曹操,史书上说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说不定原本就是一个流氓,或准流氓。所以魏的开国皇帝曹丕填血统中是很有些流氓因子的。唯其如此,这位老兄参加朋友葬礼时,才不致悼词而学驴叫。

魏的两个对头——蜀与吴,其创始人也是流氓。
刘备原本是个卖草鞋的,因为“好交结豪侠,年少(即小流氓们)争附之”。他终于得到“中山大贾”的资助,这才开始了他的政治投机事业。
吴的孙坚则是流氓团伙头子,专一收罗“好事少年”,“接抚待养,有若子弟焉”。有这些人随军征伐,孙坚才得以由下级军官一跃而为诸侯。
正因为魏、蜀、吴三国的“老爷子”都是这种角色,这一历史时期才端的是“好戏连台”。 
如此这般地数下来,则秦以后,清以前,改朝换代的历史活剧,便可以说是由流氓来导演并主演的。这里说的流氓,当然既包括军阀化的流氓,也包括流氓化的军阀。 
流氓之所以能充此大任,其原因又有以下几点: 
● 第一,凡流氓,均“不事生产”,“不治产业”。
要他们老老实实地种田做工,靠诚实劳动致富,那真是比登天还难。他们最喜欢的是巧取豪夺,打家劫舍。不用生产劳动,便能富甲天下;不用寒窗苦读,便能出人头地。
所以,流氓大多嗜赌,而夺人江山,则正是一场豪赌。一旦成了赢家,便是享用不尽的富贵荣华。即便赌输,反正原来身无分文,也不算赔本。哪怕掉了脑袋,也毕竟风光过一阵,“何不潇洒走一回”?
西汉九年,汉高祖置酒未央宫,大宴群臣。
刘邦起身给他老敬酒,道是父亲大人当初总认为儿子我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二哥有用。请老爸看看,现在是我的产业多呢?还是二哥的多呢?话音一落,“殿上群臣皆呼万岁,大笑为乐”。
刘邦的这番话,正是一个赌徒大赢一注后的志满意得;群臣之所以“大笑为乐”,则因为他们和刘邦都是同一出身,大多是些鸡鸣狗盗之徒;陈平是浪人,樊哙是狗屠,周勃是吹鼓手,灌婴是布贩子,娄敬是车夫,彭越是草寇,张良、韩信虽然是贵族之后,实则本人已是流氓,自然心态与刘邦同。 

● 第二,凡流氓,均少“财产观念”。
因为他们除自己一百多斤肉外,并无多少私产,当然最主张视天下为“人人有份”,也就是可以白吃白喝白拿白用,不必心怯手软的意思。天下既然是“人人有份”的,那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当初,刘邦抓住了曾经鼓动韩信自立为王的谋士蒯通,要把他下油锅,蒯通便“理直气壮”地说:
“秦王朝弄丢了自己的鹿儿,普天下的人都争着去抢它,当然是谁的本事大、跑得快,谁就得到它啦!那个时候,磨快了刀子要干陛下这勾当的人多着呐,陛下还能把他们都下了油锅不成!”
结果,惺惺惜惺惺,流氓惜流氓,刘邦便把蒯通放了。 
● 第三,凡流氓,均“胆大妄为”。
因为他们没有“身家性命”,自然“无私也就无畏”。
正如萨孟武先生所言,“生的快乐既未尝过,死的苦痛也不恐怖”,也就“最肯冒险,由九死一生之中,突然的置身于云霄之上”。
有二亩薄田一间茅舍,或有万贯家私世代宦禄,便“割舍不下”,决不敢贸然地去干“成则王候败则寇”的风险事业。

● 第四,凡流氓,均“最少束缚”。
他们对于忠孝仁爱、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那一套,根本就不当回事。
他们最讨厌礼教,最看不起儒生。刘邦一见到儒生的帽子,便要拿来当尿壶用;与人说话,动不动就破口大骂。
但是,正因为他们不讲礼义,没有廉耻,也就没有羁绊,可以为所欲为,翻脸不认人,或者立马将冷脸变作笑脸。
当年,韩信攻下齐国,扬言要做“假齐王”。刘邦被困荥阳,正等着韩信发兵来救,所以一听韩信的话,便破口大骂他妈的。张良和陈平知道这时不可得罪韩信,就用脚去踢刘邦;刘邦醒悟,接着又骂,他妈的,男子汉大丈夫,要做齐王就做真的,做什么假王?
这种变脸的本事,实非流氓所不可能有的。
所以当项羽俘虏了刘邦的老爸,军前相见,要把老头子下油锅,以此要挟刘邦时,刘邦就不但不为所动,反倒嬉皮笑脸地说,咱俩本是哥们,我爸就是你爸。哥们要是想把咱爸烹了,别忘了给兄弟我留一碗肉汤。这种耍赖的本事,也实非流氓所不可能有。结果,讲礼义廉耻的贵族项羽,终于败给了不要脸的流氓刘邦。

● 第五,凡流氓,均“不吝财物”。
因为流氓生存的社会是江湖,江湖上最重的是义气。“仗义”就是“疏财”,小气鬼当不了流氓。何况流氓的财多半来路不正,不是劳动所得,当然无足吝惜。又何况流氓连命都可以不要,脸都可以不要,对于身外之物的钱财又怎会斤斤计较?有此豁达豪爽,便可收买人心,集结力量。
刘邦以一无赖而为天子,道理就在这里。
相反,项羽虽然对人“恭敬慈爱”,但却小气。手下人有了功劳,应该封官赐爵的,他却把官印拿在自己手里,恋恋不舍,反复把玩,印玩烂了都舍不得给人。
所以韩信批评他是“妇人之仁”,老臣范增也终于离他而去。爱骂人而大方的刘邦,终于战胜讲礼貌而小气的项羽,不是没有道理的。 
要之,流氓不事生产,无财产观念,这就有了夺取天下的动机;不怕死,不要脸,不吝财,就有了夺取天下的心理能力。
一旦天下大乱,有了社会条件;握有兵权,有了物质条件,他们就不难做出“翻天覆地”的事业来。
中国封建社会改朝换代的历史,之所以主要由军阀化的流氓和流氓化的军阀来创造,道理也就在于此。   
流氓皇帝不是刘邦的专利——“吃人肉”的黄巢、“里人多厌之”的朱温、游方僧朱元璋……正如易中天所说:秦以后,清以前的历史,可以说是流氓来导演并主演的。
也可以说,小至普通人日常生活,再到地方治安,大到社会变革,流氓影响无孔不入。
然而,尽管流氓在中国大行其道,流氓史却与流氓不受待见的名分一样,被归入“不正经”的偏门史,其论著更是屈指可数。知名者不过鲁迅的《流氓的变迁》一文,虽然颇具高见,可惜篇幅只有寥寥数笔。
为此,推荐一部迄今为止,国内阐述中国流氓最为系统的专著——陈宝良教授的《无籍之徒:中国流氓的变迁》。
陈宝良师从著名史学家顾诚,为正经写好这部中国流氓史,陈宝良耙梳各类典籍,从“四书五经”到“二十四史”,从官方实录到野史笔记到地方志……梳理流氓的蛛丝马迹:
· 让人脑洞大开的“光棍”新含义;神棍之由来;《水浒传》是后世流氓的“圣经”;流氓手段大观:欺骗、讹诈、仙人跳……
· 流氓实力恐怖如厮:威胁有产阶级利益;干扰平民日常生活;与豪强阶层不同,却能与豪强狼狈为奸,鱼肉百姓;与太监风马牛不相及,也能与太监合二为一,使政治流氓化;甚至还能与绅士阶层互相渗透,让百姓更加苦不堪言……
· 流氓游手好闲,通过巧取豪夺维持享乐挥霍。社会不依靠流氓而存在,流氓则依靠百姓成果而生活。流氓全部消亡,不会给社会造成任何威胁。相反,流氓消亡,到会使社会秩序变得安定。然而最终,流氓深刻影响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两千年。
本书由于其内涵价值备受读者青睐,在其出版后一版再版,有人都把它“翻烂”了。它也受到海外汉学家赞誉,被列入哈佛大学汉学参考书单。本次出版的《无籍之徒》是其增修新版。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纪念王小波 | 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不要害怕读书的苦,那是去看世界的路
张宏杰:“利出一孔”,中国传统社会的“权力万能”
身体的媚术:在枉死与苟活之间
北大教授:道德需要的是“底线”,而不是“高度”
我们是如何被宣传塑造的?
撒切尔夫人逝世10周年:她给世界留下了什么样的遗产?
与屠刀为邻:现代世界最惨烈的大屠杀
熊培云| 这个时代最需要温和而坚定、悲悯而宽恕的力量
九位先哲的死亡观
雷颐:晚清转型失败的三大困局
陈丹青:我不可怜自己的少年时代,反倒同情今天的后生
梅贻琦:一个时代的斯文
我们亟需一场关于死亡的教育
王小波:牺牲不一定崇高,吃苦未必有益
敦煌与故宫:中国文明的两大殿堂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战争不是让你捐三个月工资,而是把你洗劫一空
国民党失败的四个历史教训
活在“洪武时代”,为什么那么难
阻碍一个国家强盛的根源是什么?
张国荣:离世20载,风继续吹
最后稀品 | 处在十字路口的选择:1956—1957年的中国
人无疵不可与交:别把自己的人生,活成了人设
《美国在中国的失败》:一段最难以被正视的历史
穿越历史的三峡:改变中国现代进程的五个人
安·兰德:人类史上最荒谬的一句口号
唐世平:沉迷于《甄嬛传》和《武媚娘》,是无法与现代世界相处的
朱学勤:1920,罗素在中国的失败
孙立平:没有中西之分,只有文明与野蛮之别
高阳:王朝兴衰的三条法则
大萧条的11个特点,细思极恐
“怼天怼地”傅斯年:知识分子的血性与勇气
海子逝世34周年纪念 | 在海子的诗歌里,遇见一个春天
张鸣:学生告老师的前世今生
道德失范:为什么好人没有好报,坏人总是得利?
在糟糕的时代里,那些拒绝随波逐流的人
墓碑与文明:比人类尸骨更为坚硬的,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
哈耶克去世31年,世界却更需要他
无籍之徒——一部流氓导演并主演的中国史
孔乙己的“魔咒”:为什么社会总是不尊重知识分子?
历史与现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是什么?
谬误不死,危机不止——大萧条的教训
巴赫诞辰338周年:为什么人人都爱巴赫?
彭华:陈寅恪的文化史观
推动人类进步的,不是“英雄”与“权威”,而是怀疑与批判
沙特伊朗千年仇恨一朝调和?中东-西亚动荡的三大根源
当善良失去原则的时候,可能比恶还恶
加缪:习惯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
信息时代,如何抵御无价值的阅读?
他触动3亿人,写尽50年中国底层的命运
《西线无战事》再获奥斯卡:战争的荒谬释放出人性的荒谬
大江健三郎:我一生的写作就是为了向鲁迅致敬,为了靠近他
他们无一例外,在“流亡”中见证了那个时代
秦晖:我们与世界接轨,应该是底线的接轨
读书无禁区:五本不宜多作介绍的好书
人类缺少雷蒙·阿隆这样的知识分子
超越“本分”:美国强大背后的女性密码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文明的六个特征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中国流氓的变迁:一部“不正经”的偏门史
早熟落下的顽疾:2000年中国社会史的12个洞察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一见敦煌“误”终生:敦煌不止是地名,更是文明的象征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重读莱维:“奥斯维辛”从未走远
影响中国命运的五个国家
木心:人生不如梦——鲁迅之后,张爱玲的敏锐
张宏杰:中国人的性格史,真的不忍去回顾
罗新:抗辩和异议,是历史提供的一种工具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那个假装用一生爱中国的人
一个自由灵魂的养成:以赛亚·伯林的五大贡献
今天的大学校园,还会不会诞生《蒋公的面子》?
三观不合,终将渐行渐远
售罄即绝版:五套“入手须及时”的好书
北岛: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希特勒死了,“帝国梦”却仍在传承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罗新:“有所不为”——不做宏大叙事的囚徒
王小波:有些痛苦不必承受,有些苦难不必体验
阅读的五个层次
俄乌战争一周年:俄罗斯争霸世界,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
宣传画:消失于历史天空,却淡不出精神底层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表演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胡适逝世61周年 | 自由而悲悯:当下我们最缺乏的力量
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现代性价值,是他心底的“压舱石”
马国川:日本没有“奇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叔本华诞辰235周年:如果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如何超越它?
哈耶克最后的预言正在实现:狂妄而短视的人类始终面临一个抉择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沈志华“趁乱”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汉语中的陌生人:他的每个句子都是发明,每个句子都独一无二
历史的教训:越“进步”,越要警惕灾难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中伊签署联合声明,是美国霸权的终结,还是新冷战的开始?
傅国涌︱存其文而原其人:不能力挽狂澜,但从未随波逐流
人其实很矮小,都是被书垫高的
秦晖、金雁——50后的爱情,当下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学术伉俪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读木心,是一种浪漫的体验:最值得收藏的25句经典
王笛:对穷人来说,尊严就是奢侈品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陈丹青、阿城等一代人的摄影老师——阮义忠:在一切商业化的今天,他努力寻找不变的价值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读史就读人”:那些隐没在史料深处的人物秘闻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最值得收藏的40个经典名句
为什么许多人勤劳却不富有?
罗翔:司法不应被舆论干预,但舆论却可以争取正义
《狂飙》:无论失败几次,由命运创作的史诗终将永存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他短暂的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为爱情,一为莎翁
特殊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王五四:不出一声的野夫
杨本芬:读罢野夫《江上的母亲》,我再也不能等待……
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五部有口皆碑的好书 | 总有一本,能治愈你的“精神内耗”
新的一年,在极寒之地,幻想春天
比权力更重要的,是对规则的尊重
刀尔登:“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动听,可惜是句谎言
巴黎和会:影响中国百年格局的历史拐点
盛世距离废墟有多远?
“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为什么依然“屹立不倒”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怎样引进的《一九八四》?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愚蠢又自负:三种最值得警惕的权威
纪念保罗·约翰逊:一剂注入知识分子群体的“清醒药”
无用之用,实为大用: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逃不脱的“柏克定律”
中国一百年以来的新年贺词(1909-1999)
阿克顿勋爵诞辰189周年 | 历史是个邪恶的老师,只对自由人诉说真相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严复诞辰169周年 | 被遗忘的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政治实验的终结
世界名著四书:译文珍藏本,一套“重新认识纸书”的藏品级经典
永远的布列松:用审美赋予世界意义
2023先知精选新年礼:五套为“价值”而生的典藏好书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先知书店 | 2022年度精选书单
“独立”精神的基本底线,何时成了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
最后库存 | 《中国救荒史》:一部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灾荒史
莫言:历史这个壮观的剧场,给了人性以无穷的展示机会
王小波:但愿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
张鸣:冯玉祥的真与伪
索尔仁尼琴104周年诞辰:不撒谎,不原谅,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失落的一代》:“中国知青史”——反思,就从读这本书开始
一个时代大潮裹挟下的女人,以“人的尺度”重新丈量中国近代史
92岁吴敬琏重磅发声:什么是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政治的时代”,知识分子为什么容易成为“背叛者?”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个人即政治: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审美是最奢侈的稀缺品
唯有去看,去感受:总有一幅好画,能治愈生命中独处的不安
木心逝世十一周年纪念 | 守护与送别: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在这个时代,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大棋局:关于1944-1950年历史最深的五大误解
胡适诞辰131周年:那些曾抛弃胡适的年轻人,晚年又重新选择了他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上海三部曲”:被遗忘的另一种上海
用生命书写的人道之书:亲历者的角度揭开“恐怖历史”的真相
一寸山河一寸血: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
名家签名精选合辑:最理想的藏书,也是年尾最好的礼物
张学良的“双十二”:不但改变了中国,世界都改变了
蒙克:痛苦常有,而表达不常有
八十年代的回望与反思:五四精神悲壮的落幕
20世纪中国人的生死流转:历史的细节,让人恐惧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渡不过的巨流河: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读黄仁宇就该从这本书开始:一部“失败者”的自传回忆录——《黄河青山》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活的百科全书:人类文明的五个殿堂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所有的战争宣传,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
茨威格:那个崩塌了的昨日世界……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此间风雅:中国文化的精华在文学,文学的精华在这里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恭贺刘道玉先生九十寿辰——四十年来最好的大学校长
不宜泄露书名的乱世奇书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