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先知书店 槛外记 2023-11-30

▲杨本芬在厨房劳作

这是一颗露珠的记忆,

微小、脆弱。

但在破灭之前,

那也是闪耀着晶亮光芒的,

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杨本芬
“常常才写几行,泪水就模糊了眼睛...”
在南京一栋居民楼不足四平米的小厨房里,仅是水池、灶台和冰箱,就占据了大部分空间。
这就是几千年来,女性被决定,被安置的舞台和主场:相夫教子,洗手羹汤。
“洗净的青菜晾在篮子里,灶头炖着肉,在等汤滚沸的间隙中,在抽油烟机的轰鸣中”,杨本芬就在这一方局促里,一支笔,一叠方格纸,两张小板凳上,完成了这本书。

▲杨本芬书写真实的故事

案头耕耘。
只是这案头,不是书案,所以没有男人世界里好为人师的教导,没有书生意气的指点。这案头,是肉案、菜案、面案,最适合讲述一个女人,寂寂的一生。
做饭做不出巾帼英雄。
家务永远是琐细的,消耗的,无法统计的。一个女人,无数女人,洗涮、养育、维持、操劳,于是就这样被漠视和清零了。
“我意识到:如果没人记下一些事情,妈妈在这个世界上的痕迹将迅速被抹去。”杨本芬在自序里这样写。
▲杨本芬和妈妈“秋园”


-1-
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这本书的初衷,原来是一个女儿,在竭力挽留住母亲的一缕离魂,却未曾想,竟然引出了千古多少女性的哀怨和嗟叹。
很多人说,《秋园》是另一个版本的《活着》:同样是时代巨轮下仓皇逃命,苟且存活的普通人,同样是历尽劫难,苦海翻波的平凡命运,同样是骨肉离散,戚戚复戚戚的结局,但不幸,各有各的。
福贵的苦,男人们的苦,是贫穷的苦,是失意失落的苦,是时代碾压他们却无能为力的苦。
苦中最苦,是这个叫“秋园”的女人,明明山穷水尽走入绝路,但想到从身上掉下来的骨肉,却连撒手人寰,求死都不能的苦。
女人不是水做的。在杨本芬的笔下,女人是从一次次的疼里熬出来的。
● 而第一次疼痛,正是另一个女人,秋园自己的母亲给的。
“梁太太左手抓住秋园脚前掌,右手抓住脚后跟,双手同时用力朝中间挤......挤了一阵后,用右手抓住女儿的五个脚趾使劲捏拢,左手将准备好的白布一道道缠上去,缠紧后又用针线密密麻麻地缝上。”
只是读这数十字,就让人疼到倒吸凉气。十指连心,这心不仅连着五岁小女孩的心,还连着亲妈的心。
但这世界的陋习,病态的审美,对女性的伤害,借着最信任的母亲之手,给她重压,给她疼痛。
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吗?

▲短片《三寸金莲》剧照
● 第二次疼,是少年逝父。
曾经殷实富裕的行医之家开始没落,那时候女孩子的出路,也只有挤压天性,把自己圈进一个套着枷锁的固定模具——婚姻里。
女性的命,由父,由夫,从来没由过自己。
● 第三次疼,是梦想破碎的疼。
秋园识字,读过书,从蒙昧里睁开过眼,隐约觉得,读书会是一个女孩子安身立命改写前程的出路。
那个叫杨仁受的提亲男人,她没见过几次,却还是嫁了。出嫁所提唯一的条件,就是送她读书。
只是她连自己的身体,子宫,生育权,也无法做主。
长子来得如此突然,一声啼哭渐远,远去的,还有尘烟一般没有人在乎的,一个少女的卑微梦想。
● 之后的苦,与疼,山崩一样,数不清了。
1937年,抗战爆发。因记挂家中老父无人照拂,杨仁受在去重庆赴任途中决定返乡,从此职位被罢免,一家人失去了唯一的生活来源。
杨本芬这样轻轻描述一家人命运的分叉点:
“过吊桥时,年轻的秋园牵着子恒(长子),迈着轻捷的步子走了过去。从前的生活,也远远留在吊桥那边。”
无知,无觉,无畏,由一个男人统领着,决定着,迈向无常深渊。

▲《秋园》手稿


-2-

贫穷、疾病与死亡
因为丈夫仁受不通人心险恶,几近迂腐,一家人很快被骗光了积蓄。马上,潦倒和饥饿就找上了门,最后竟然要靠变卖秋园的嫁妆为生。
万幸从前秋园所受的有限的教育,如今救了全家。就在行至水穷时,一间学校给了她乡村老师的教职。
然而,就在日子刚开始没那么紧巴时,总会新添几张嗷嗷待哺的嘴,几个放声大哭的婴儿。
作为书中的大女儿之骅,杨本芬亲眼目睹过母亲生产时的疼痛:
“母亲生产时根本不要人帮忙,只让我烧了一壶开水,将剪刀在火上消毒......母亲接过我递给她的热毛巾,一次又一次地仔细给你擦洗身子......我听到她轻轻地说了一句:儿啊,你来得不是时候啊!”
秋园一生育有六子,再加上年景不好自然灾害,逼得一个当娘的没办法,只能忍痛暂时牺牲孩子们的前途:
· 长子子恒,16岁就早早退学参加了工作,尽最大可能把粮票和钱拿回家补贴。之后他曾遇到过很多机会:通过了严苛的空军体检,又考取了东北重工业的统计单位,但次次都因需要照顾家庭,忍痛放弃。
· 杨本芬是长女,要在父母亲劳作时照看弟弟妹妹,十几岁还迟迟未入学。
好学却懂事的她,有一天实在忍不住,苦苦哀求。一向斯文的父亲,反常地从灶房出来,手里拎着菜刀,跪在女儿面前,发誓“明年再不送你读书,你就用这把菜刀把爸爸杀了。”
贫穷能把脆弱的人逼疯。

▲晚年杨本芬
倒是秋园一介女流,像一丛坚韧蒲苇,没有被灭顶的绝望埋没。
如果只是饿肚子,忍一忍或许能过去。最怕的,是生病。
儿子田四病了,家里请不起医生时,就用墙上的蜂窝拌着姜丝冲水喝。此时的秋园“一会站着一会走来走去,嘴里不停念着,南无阿弥陀佛,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救救我儿田四”,不停地念,不停地念。
也只有无助到了极点,才求助于神佛,求助于冥冥中的神秘力量,尽管她很清楚,神明从未保佑过,她这个苦命人。
死亡就像只秃鹫,很快闻着疾病衰败的气味来了。
而最先被击垮的,永远是她那些弱不禁风的瘦小孩子们。
1946年的中秋节那天,小女儿死于急性痢疾。几年后,刚出生的小弟弟还没来得及踩在这块土地上,就停止了气息。
“我儿到底还是死了,我晓得早晚会有这一天。”
身为长姐的杨本芬却反而替小弟感到解脱:“以后不用饿饭了,无须体会饥饿等于活埋的滋味了。”
最困难的时候,秋园放下了老师的身份,放下了深闺里学到的教养,最后甚至放下了做人的尊严:一个破碗,一个贴了补丁的口袋,一根打狗的木棍,一个疲惫的母亲牵着她瘦削的女儿,走上了要饭的乡间小路。
可就算这么挣命,丈夫仁受还是因为常年营养不良,浑身浮肿,最后一按一个手印,艰难地痛苦地死去了。
少年丧父,中年丧子丧夫,命运拦了三道高高的生死劫给这个女人。
我仿佛看到人生的荒野小路上,蝼蚁一样的秋园,背着她那一点点食物,仓皇地躲避着追捕的不祥厄运,又锲而不舍地向着未知的希冀爬去。
尽管没有人知道,这希冀是否真的存在。


-3-

一生尝尽酸甜苦辣


仁受去世后,家境更见窘迫。最后甚至到了要带着两个最小的孩子去异乡逃荒的地步。
从湖南,一路讨到湖北。靠着平时学的裁缝手艺,秋园终于让孩子们摆脱了被饿死的命运。
但就在生活刚有了点盼头时,当地突然清查外地人口。迫于无奈,只能改嫁当地,做了别人的续弦。
那时的一家人,母亲秋园和小儿子田四一起流落湖北寄人篱下;
大女儿之骅在江西谋生,长子子恒带着失学的三弟在故乡,被人恶意陷害,剃胡子的剃刀捏出了汗,每天在生与死的边缘徘徊。
父亲、小妹、小弟弟悲惨死去。真正的离散江湖,家破人亡。
饶是如此,还能被秋园寻一条生机,靠着一颗质朴真心,在第二任丈夫家落下了脚,赢得了那个家里,所有人的亲近。
如果后来,田四没有在毕业那天去河里游玩,秋园的晚年,或许会有一抹暖色。
打捞了一天,所有人都放弃的时候,秋园跪下了,再一次求神,求天地,求一点好心,帮她把儿子送回来。
送回来了,冰冷的田四。
这一击,是致命的。秋园两眼一黑,再也看不到一丝光亮。
故事读到这里,忍不住悬心,这次怕是撑不住了,这次是要放弃了吧。但一想到还有三个孩子孤零零地留在这世间,她放心不下。
这一辈子,她有很多很多的身份:女儿,妻子,老师,母亲。
所有人的最后,才轮到自己。
长子子恒盖房子,杨本芬的孩子上大学,秋园都会来信,信封里常常塞着十块、五块的纸钞。这钱,是她天不亮就整理好菜,搬上拖拉机,人陪着菜一起在颠簸的拖斗里,去集市上卖萝卜,卖白菜换来的......
64岁时,秋园第二任丈夫去世。她不愿继续住下去拖累继子。于是66岁重回湖南家乡那座老屋。
89岁,在两个儿子的相守中,在老屋前枫树与香樟的看护下,秋园终于卸下重担,轻盈离开。
去世后,在她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小纸条,薄纸上是她对这条命的总结:
“一九三二年,从洛阳到南京。一九三七年,从汉口到湘阴。一九六〇年,从湖南到湖北。一九八〇年,从湖北回湖南。一生尝尽酸甜苦辣,终落得如此下场。”

▲秋园(梁秋芳女士)晚年

-4-

除了疼,除了苦,还留下什么?

终落得如此下场。这句话,有无限况味。
这个人,这一生,除了疼,除了苦,还留下什么?
落红成泥,那些被她保护的花朵枝蔓,却慢慢抽条盛开,枝繁叶茂,生生不息。
长女杨本芬,为了求学曾远赴江西,眼看还有三个月毕业时,学校突然停办。流落在赣西北的她,跟当年的母亲一样,为了一个“帮助她继续读书”的承诺,嫁给了没见过几面的男人。
一旦嫁人,读书梦最终熄灭。
只是对阅读,对知识的渴望,星星点点,在她的老年终于成燎原之势。

▲杨本芬
杨本芬的两个女儿,从小就被母亲种下种子“等你们长大了,要读大学。”那时高考制度还没恢复,连她们的老师都不知大学为何物。
长女章南差三分到本科线。所有人都觉得,一个女孩读个中专,已经是不错的造化。只有杨本芬一力支持女儿复读。一年后,章南考入一所重点工科院校,如今已是一位高校的老师。
二女儿章红考入南京大学,现在是一位得过冰心奖的作家,教育家。
两个女儿的学费,是她上班之余养猪挣来的。

▲杨本芬在写作中
老年的秋园回故乡后,重新住进从前的老屋。老屋依山而建,背后林中,成片竹子茂盛。
有一天,长子子恒扫地。弯腰扫床底时,发现那儿竟生出两棵竹笋。从山上地底下钻入房里,花了多少力气。
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个人的信念,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100多年前,洛阳市安良街葆和药店的屋檐下,一个叫秋园的五岁小丫头光着脚丫,裤管卷得老高,转着圈踩水玩。
嫩芽一样的生命,为了一个想读书的念头,经历了大难。
100多年后,她的血脉根系,终于去了她从未去过的地方,见了她从未见过的风景。
100年,是几代女人自强不息的奋争,才扭转了命运的巨轮,改写了结局。
这本书结束了。
杨本芬说:“这是一颗露珠的记忆,微小、脆弱。但在破灭之前,那也是闪耀着晶亮光芒的,是一个完整的宇宙。 
但我们都知道,秋园不是露珠,她是历尽劫波,依然皎洁的珍珠。
她,她们,她们都是。

作为一位无名的普通女性,杨本芬拿起笔书写身边人以及自己的故事,发出不再沉默的声音,这本身就深具意义。她的写作力图抵达“有情”的真实,通过讲述他人与自己一生的坎坷、苦难、真情,揭示出女性个体生存下的普遍情感。
杨本芬的“女性三部曲”将女性的隐痛、创伤无保留地揭露了出来,同时也呈现出女性的坚韧与美丽,这样真诚坦诚的书写,不仅救赎了自我,更启发了千万的众人。
读杨本芬的作品,重新审视女性主义,也是重新思考塑造了自己的社会和文化——思考如何让个人的成长拥有更多的可能性,思考当下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男人和女人。
正如,杨本芬在《我本芬芳》的封底上写下,“献给每一个不被看见的你我她”。期待读到这本书的你我她,都能看见自己、成为自己。

——俞敏洪:读的时候,满脑子都是外婆和母亲的影子
有人强忍眼泪读完,有人深夜一口气读完,有人站着读完,有人念给长辈读完……有人说它是《活着》,有人说它是“呐喊”,更多人想起自己祖辈父辈,姥姥、奶奶、姑姑、妈妈……
——出版人涂涂:只读了一章,我就决定必须出版
它是直面家国的历史,它是直面苦难的命运。但它首先,是写作。它是一个足够天才的作家,以生命为积累,在花甲之年,利用做饭闲暇动笔,到80岁才得以出版。而后,卖到脱销、一再加印的处女作。
——教授丁帆:家庭变迁中高度浓缩和真实的中国社会史
没有美化苦难,没有诗化死亡。聚焦50-70年代艰难岁月,“时代的苦透过薄薄书页溢出来”。它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也是千千万万被淡忘、被深埋的普通人苦难史。
杨本芬,80岁出版处女作《秋园》、81岁出版《浮木》、82岁出版《我本芬芳》,三书本本热评过万。许多读者不仅自己看,还买来送给长辈。先知书店深知其签名价值,历经周折,获得仅有的少量宝贵签名本。长按下图,识别图中的二维码,即可抢先收藏:

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文明的六个特征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中国流氓的变迁:一部“不正经”的偏门史
早熟落下的顽疾:2000年中国社会史的12个洞察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一见敦煌“误”终生:敦煌不止是地名,更是文明的象征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重读莱维:“奥斯维辛”从未走远
影响中国命运的五个国家
木心:人生不如梦——鲁迅之后,张爱玲的敏锐
张宏杰:中国人的性格史,真的不忍去回顾
罗新:抗辩和异议,是历史提供的一种工具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那个假装用一生爱中国的人
一个自由灵魂的养成:以赛亚·伯林的五大贡献
今天的大学校园,还会不会诞生《蒋公的面子》?
三观不合,终将渐行渐远
售罄即绝版:五套“入手须及时”的好书
北岛: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希特勒死了,“帝国梦”却仍在传承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罗新:“有所不为”——不做宏大叙事的囚徒
王小波:有些痛苦不必承受,有些苦难不必体验
阅读的五个层次
俄乌战争一周年:俄罗斯争霸世界,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
宣传画:消失于历史天空,却淡不出精神底层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表演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胡适逝世61周年 | 自由而悲悯:当下我们最缺乏的力量
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现代性价值,是他心底的“压舱石”
马国川:日本没有“奇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叔本华诞辰235周年:如果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如何超越它?
哈耶克最后的预言正在实现:狂妄而短视的人类始终面临一个抉择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沈志华“趁乱”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汉语中的陌生人:他的每个句子都是发明,每个句子都独一无二
历史的教训:越“进步”,越要警惕灾难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中伊签署联合声明,是美国霸权的终结,还是新冷战的开始?
傅国涌︱存其文而原其人:不能力挽狂澜,但从未随波逐流
人其实很矮小,都是被书垫高的
秦晖、金雁——50后的爱情,当下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学术伉俪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读木心,是一种浪漫的体验:最值得收藏的25句经典
王笛:对穷人来说,尊严就是奢侈品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陈丹青、阿城等一代人的摄影老师——阮义忠:在一切商业化的今天,他努力寻找不变的价值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读史就读人”:那些隐没在史料深处的人物秘闻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最值得收藏的40个经典名句
为什么许多人勤劳却不富有?
罗翔:司法不应被舆论干预,但舆论却可以争取正义
《狂飙》:无论失败几次,由命运创作的史诗终将永存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他短暂的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为爱情,一为莎翁
特殊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王五四:不出一声的野夫
杨本芬:读罢野夫《江上的母亲》,我再也不能等待……
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五部有口皆碑的好书 | 总有一本,能治愈你的“精神内耗”
新的一年,在极寒之地,幻想春天
比权力更重要的,是对规则的尊重
刀尔登:“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动听,可惜是句谎言
巴黎和会:影响中国百年格局的历史拐点
盛世距离废墟有多远?
“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为什么依然“屹立不倒”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怎样引进的《一九八四》?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愚蠢又自负:三种最值得警惕的权威
纪念保罗·约翰逊:一剂注入知识分子群体的“清醒药”
无用之用,实为大用: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逃不脱的“柏克定律”
中国一百年以来的新年贺词(1909-1999)
阿克顿勋爵诞辰189周年 | 历史是个邪恶的老师,只对自由人诉说真相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严复诞辰169周年 | 被遗忘的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政治实验的终结
世界名著四书:译文珍藏本,一套“重新认识纸书”的藏品级经典
永远的布列松:用审美赋予世界意义
2023先知精选新年礼:五套为“价值”而生的典藏好书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先知书店 | 2022年度精选书单
“独立”精神的基本底线,何时成了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
最后库存 | 《中国救荒史》:一部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灾荒史
莫言:历史这个壮观的剧场,给了人性以无穷的展示机会
王小波:但愿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
张鸣:冯玉祥的真与伪
索尔仁尼琴104周年诞辰:不撒谎,不原谅,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失落的一代》:“中国知青史”——反思,就从读这本书开始
一个时代大潮裹挟下的女人,以“人的尺度”重新丈量中国近代史
92岁吴敬琏重磅发声:什么是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政治的时代”,知识分子为什么容易成为“背叛者?”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个人即政治: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审美是最奢侈的稀缺品
唯有去看,去感受:总有一幅好画,能治愈生命中独处的不安
木心逝世十一周年纪念 | 守护与送别: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在这个时代,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大棋局:关于1944-1950年历史最深的五大误解
胡适诞辰131周年:那些曾抛弃胡适的年轻人,晚年又重新选择了他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上海三部曲”:被遗忘的另一种上海
用生命书写的人道之书:亲历者的角度揭开“恐怖历史”的真相
一寸山河一寸血: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
名家签名精选合辑:最理想的藏书,也是年尾最好的礼物
张学良的“双十二”:不但改变了中国,世界都改变了
蒙克:痛苦常有,而表达不常有
八十年代的回望与反思:五四精神悲壮的落幕
20世纪中国人的生死流转:历史的细节,让人恐惧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渡不过的巨流河: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读黄仁宇就该从这本书开始:一部“失败者”的自传回忆录——《黄河青山》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活的百科全书:人类文明的五个殿堂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所有的战争宣传,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
茨威格:那个崩塌了的昨日世界……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此间风雅:中国文化的精华在文学,文学的精华在这里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恭贺刘道玉先生九十寿辰——四十年来最好的大学校长
不宜泄露书名的乱世奇书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