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彭华:陈寅恪的文化史观

彭华 槛外记 2023-11-30


陈寅恪(1890~1969)年,江西修水人,中国著名的一代史学大师。

陈寅恪一生治学范围广泛,学问博大精深,成就卓越不凡;但陈寅恪研究历史又与众不同,即他主要是用文化史的观点去研究历史,自称“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并在历史研究之中融入自己深刻的文化关怀。

陈寅恪用文化史的观点去研究历史,与钱穆等人又有所不同。他没有留下正面阐述其文化历史观的论著,兼之他的人生际遇和心路历程都颇为独特典型而又错综复杂,因而,研究他的文化史观就显得颇为不易。

当年杨树达在致陈寅恪的信中谈到“古来大诗人,其学博,其识卓,彼以其丰富卓绝之学识发为文章,为其注者亦必有与彼同等之学识,而后其注始可信。否则邹书燕说,以白为黑,其唐突大家已甚矣”。

杨树达在此业已道出了研究大家在知识结构与学术素养层面的要求;而陈寅恪的“真’解”说则更进一步,触及研究大家在社会阅历与人生体验层面上的要求“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但此种同情之态度,最易流于穿凿傅会之恶习”。

因此,在分析陈寅恪的文化史观时,又必须对此多加留心与注意。现就陈寅恪的文化史观略加申述。



一、文化永恒的“终极关怀”

1、种族与文化

陈寅恪的根系在中国,陈寅恪的“文化情怀”之根亦系在中国文化。文化,是陈寅恪的“终极关怀”,此道一以贯之,并因此而使陈寅恪整个的文化生命极富具意义。“种族与文化”论即其一。

大者而言,文化是判别种族的标准。年,陈寅恪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写道“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北朝时代文化较血统尤为重要。凡汉化之人即目为汉人,胡化之人即目为胡人,其血统如何,在所不论”,“此为北朝汉人、胡人之分别,不论其血统,只视其所受教化为汉抑为胡而定之确证,诚可谓‘有教无类’矣”。

后来,在《元白诗笺证稿》附论《白乐天之先祖及后嗣》中,他又对这个论点再加申述“种族之分,多系于其人所受之文化,而不在其所承之血统”。在具体考证《魏书》中的江东民族时,他又一次申述此论“寅恪尝于拙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详论北朝汉人与胡人之分别在文化,而不在种族。兹论南朝民族问题,犹斯旨也”。它们虽然都是就事论事的结论,但仍然可以视为通观之论。

“种族与文化”对中国历史影响极大,故而在研究中国历史时切不可漠然置之。陈寅恪多次说明,“种族与文化”是“治吾国中古史最要关键”。“种族及文化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治唐史者不可忽视者也”,比如在研究唐代河北藩镇问题时,“必于民族及文化二端注意,方能得其真相所在”。

但有一点在此必须加以说明,陈寅恪在上述文章中所用的‘,民族”与“种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用法,有时甚至是混用的。

就现代的人类学研究成果而言,“民族”是属于文化人类学的术语。它主要考虑的是文化因素,而不是生物学因素,民族“所涉及的则是人类的社会文化群体。与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它主要是社会科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研究的对象”。

斯大林曾经给民族下过一个经典的定义:“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新近的研究认为,“凡是居住在一定地域内、相互有切实的经济联系,操同一种彼此能理解的语言,通常在其整个历史进程中保留着一定的文化特点,意识到自己属于一个独立社会群体的人们所组成的共同体,就叫作民族共同体”。

而“种族”是属于生物学、体质人类学的术语,并且首先是生物学概念。它主要考虑生物学因素而不考虑文化因素。“种族所涉及的是人类种群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适应关系,它主要是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研究的对象”。它指的是“基于共同血缘的人们的地域群体,这种血缘关系表现在身体外表上有着许多类似的特征”,或“一群在他人看来具有共同的生理特征并在遗传上截然不同他人的人”,即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

显然,二者的差别是径渭分明的,纯粹科学上的区分也是颇为严格的所以,二者是不可混淆的,也是不可混用的。

因此,更确切地说,陈寅恪所用的“种族”实际上相当于“民族”,即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如在《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一文中,陈寅恪用的是“敕勒种族”。但此处的“敕勒种族”,实际上指的只是“敕勒民族”因为敕勒并不能构成一个“种族”。它只是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北方称之为“敕勒”,诸夏称之为“高车”。

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他用的是“华夏民族”,“故二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云云。

在《杨树达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续稿序》里,陈寅恪用的也是“华夏民族”,“使弘宣我华夏民族之文化于京师太学”。在作于解放后(1954年至1964年)的《柳如是别传》里,陈寅恪用的也是“民族”,如“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才是科学意义上的用法。可惜的是,前人于此并没有多加注意。



根据现代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依据一个民族的语言、形成和分布地域、内部经济联系、文化特点等来判别民族。而文化特点在进行民族判别和民族研究时尤为重要,“特别是文化特点,对于分析每个民族都十分重要”,“文化特点可以毫无例外地作为任何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主要标志”。一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应该被“看作是历史上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传统生活特点的总和”,“即每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并能代代相传的文化特点。这些相互联系的文化特点的总和便构成民族学中所说的‘民族传统”’,“民族传统一经形成便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由此可见,陈寅恪所提出的以“文化”来判别“民族”,与现代人类学、民族学的研究成果是相吻合的,也因此而说明陈寅恪在研究历史时是深具远见卓识的。

文化直接关涉到一个民族的生死存亡,“如果一个民族丧失其文化特点,它就不可能作为一个单独民族而存在”。正因为民族与文化的关系是如此之深,因此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不可不认同中华文化,不可不研究中华文化,不可不弘扬中华文化,不可不依中华文化而身体力行。陈寅恪十余年留学海外,其旨归并不在于镀金假以自重,以作为归国晋身名利的敲门砖,而在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赓续弘扬。

1919年12月14日,陈寅恪在哈佛与吴宓促膝长谈。他在谈话中即昭揭其素心“中国之哲学美术,远不如希腊。不特科学为逊泰西也。但中国古人,素擅长政治及实践伦理学,与罗马人最相似。其言道德,惟重实用,不究虚理。其长处短处均在此。……今则凡留学生,皆学工程实业,其希慕富贵,不肯用力学问之意则一。而不知实业以科学为根本,不揣其本,而治其末,充其极,只成下等之工匠。……至若天理人事之学,精深博奥者,亘万古,横九亥,而不变。凡时凡地,均可用之。而救国经世,尤必以精神之学问(谓形而上之学)为根基”。

仔细揣摩这段话语,就可以发现,陈寅恪所重视的中华文化其首要者在精神文化。陈寅恪之重视精神文化的旨归,在《王观堂先生挽词并序》中得到更进一步地证实:“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者”。孔子说,“士志于道”(《论语·里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陈寅恪虽然留学东西洋十余年,但他并没有像胡适一样走向“全盘西化”,而是皈依中华传统文化也没有像吴虞、陈独秀一样激烈反传统,高唱民族文化虚无主义;更没有像辜鸿铭、楼仁一样抱残守缺、一味醉倒在传统文化的怀抱。吴宓曾经将陈寅恪的文化观概括为“中国文化本位论”,这是相当有道理的。

陈寅恪的“中国文化本位论”是健康的、开放的,既不拒斥外来文化,也不忘以中国文化为本位,“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国民族之地位”。此说与王国维的“能动化合”说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从原有学术方法出发,以我为主,消化吸纳西方学术方法,如此而为才能形成真正有勃勃生命力的新文化。1923年,科学玄学大论战,陈寅恪通过戏赠《科学与玄学》主编罗家伦的对联表达了自己的见解,“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

正因为如此,陈寅恪深深地体会到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他著书立说,开馆授徒,目的即在于“弘宣我华夏民族之文化”,“表彰我民族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但天妒其才,先夺其目,后腚其足,兼之颠沛流离,时乖命蹇,终难遂其宿愿洪业,致使晚年每每扼腕叹息,“至若‘禅机蚤悟’,俗累所牵,以致暮齿无成,如寅恪今日者,更何足道哉!”



2、历史与文化

综观陈寅恪一生治学,举凡历史学、文化学、语言学、考据学、古典文学等,“历史与文化”是其关注的焦点与核心。鉴往可以知今,察今可以知古。不研究历史,无以洞察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趋势;不勘察当今,无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传统文化。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陈寅恪于此深有感悟。他研究“历史与文化”的路数,并不是乾嘉学派纯粹的历史考据,而是在其中融入了一种深邃的文化关怀,凸显中国文化的历史意蕴,力图肩负其沉重的文化承载。

研究“历史与文化”,必须具备整体观念,即陈寅恪所说的“通识”。大体而言,陈寅恪对中国文化有他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宏观的把握。他治学的范围,在时限上是上起两汉,下迄明清。对于先秦典籍,他也很熟悉对于近代史,因与其家世颇多瓜葛,故舍而不治,但这并不是说他不谙熟,只是知其所以然而不为,亦即陈寅惜自己所说的“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

在研究的课题上,主要是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和明清史,旁及佛教、道教、西北史地、蒙元史和西藏史等。在研究的地域上,陈寅惜自己说是“实限于禹域以内”。下面,略陈一二以管窥陈寅恪在“历史与文化”上的“通识”。

陈寅恪说“吾中国文化之定义,具于白虎通三纲六纪之说”,中间虽然有佛教的入渐激扬,但仍然不失中国文化的特质与内核,“吾国古来亦尝有悖三纲六纪无父无君之说,如释迎牟尼外来之教者矣,然佛教流传播衍盛昌于中土,而中土历世遗留纲纪之说,曾不因之动摇者,其说所依托之社会经济制度未尝根本变迁,故犹能藉之以为寄命之地也”。流衍所及,“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晚年他转而治明清史,研究陈端生及其《再生缘》,研究钱(谦益)柳(如是)因缘,“绝非清闲、风流之行事”,其中便融入了陈寅恪对“历史与文化”的关怀(“盖有深素存焉”),“盖藉此以察出当时政治(夷夏)、道德(气节)之真实情况”。
近代的中国文化,则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近数十年来,自道光之季,迄乎今日,社会经济之制度,以外族之侵迫,致剧疾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不待外来学说之培击,而已销沉沦丧于不知不觉之间;虽有人焉,强耻而力持,亦终归于不可救疗之局”,这确实可以算得上是“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矩劫奇变”。作为一名深具爱国感情的学人,自然倍感苦痛。如陈寅恪就说过“敦煌者,吾国学说之伤心史也”。

 1950年陈序经、陈寅恪、姜立夫



但当历史发展到现代,学者已经不再居于社会角色的中心地位,他们更多的是利用手中的学术工具为社会做贡献,从而让社会听到他们的声音,并藉其学术成果来表征他们的存在,昭示他们的社会关怀,亦即“文章存佚关兴废”(《广州赠别蒋秉南》)。陈寅恪及其同时代的学者,亦复如是。
1929年,陈寅恪在《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中明确宣告“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侄桔,真理因得以发扬”。1949年前后,陈寅恪在其20年致力研究的隋唐史领域,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改变千年以来“隋唐两朝为吾国中古极盛之世,其文物制度流传广播,……而迄鲜通论其渊源流变之专书,则吾国史学之缺憾也”这种状况的理想。陈寅恪不但身体力行,在学术研究中为他人作出表率,而且提倡做“通观”性的研究,如他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册审查报告》中就建议对中古“数百年间道教变迁传衍之始末及其与儒佛二家互相关系之事实”开展深入研究。
陈寅恪研究“历史与文化”,除借鉴西方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外,就是合理吸收传统史学的养分并加以发扬光大。对于传统学术,陈寅恪最为看重的是以司马光为代表的宋代史学,而不赞成清儒治经的方法。清儒治学,“止于解释文句,而不能讨论问题”,“但能依据文句各别解释,而不能综合贯通,成一有系统之论述”。在陈寅恪的心目中,史学应当是“解释文句”与“讨论问题”的统一,实证与议论的统一,以达到“在史中求史识”。
因此,当他看到杨树达用宋儒治史的方法来治经并写出《论语疏证》时,不胜感慨,欣然为之作序,盛赞其书,“此司马君实李仁甫长编考异之法,乃自来沽释《论语》者所未有,诚可为治经者辟一新途径,树一模楷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等论著,可以说是陈寅恪研究“历史与文化”的宏篇巨制;他所提出的“关中本位政策”、“胡汉体制”以及“家世与地域”,或成为史学界的不易之论,或为历史研究开创了极佳的研究路数,为后学所继承所发扬。

陈寅恪与妻子唐筼


3、人与文化

文化之于个人,意义重大,关联至深。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文化是个人安身立命的所在,个人因此“藉之以为寄命之地”。文化又具有极大的时代性,德国史学家兰克认为“历史学家活着就是为了理解或学会理解每个时代自身所具有的意义”。文化大师于此感触尤深。

“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所受之苦痛亦愈甚;迨既达极深之度,殆非出于自杀无以求一己之心安而义尽也”,王国维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王国维所处的时代,正是“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矩劫奇变”的时代,“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所以王国维于1927年自沉于颐和园昆明湖,“此观堂先生所以不得不死”。

有鉴于此,陈寅恪倍感振复中国文化的“任重而道远”。当年元裕之、危太朴、钱受之、万季野诸人共感“国可灭,而史不可灭”,再反观现实,更是如此,“今日国虽幸存,而国史已失其正统,若起先民于地下,其感慨如何?……夫吾学术之现状如此,全国皆有责焉,而清华为全国所最嘱望,以谓大有可为之大学,故其职责尤独重,因于其二十周年纪念时,直言不讳,拈出此重公案,实系吾民族精神生死一大事者,与清华及全国有关诸君试一参究之”。

1935年,陈寅恪在《陈垣元西域人华化考序》中,又其情切切其语殷殷地写道“近二十年来,国人内感民族文化之衰颓,外受世界思潮之激荡,其论史之作,渐能脱除清代经师之旧染,有以合于今日史学之真谛,而新会陈援庵先生之书,尤为中外学人所推服。……先生是书之所发明,必可示以准绳,匡正趋向。然则是书之重刊流布,关系吾国学术风气之转移者至大,岂仅局于元代西域人华化一事而已哉?”顾炎武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志之士当“以天下为己任”,而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弘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陈寅恪终其一生,孜孜不倦上下求索的就是希冀“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他殷勤著书立说,无非冀此“可以转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陈寅恪个人真实的主体生命,与中华民族真实的文化生命紧紧关联着,这是无须置疑的。



4、中西文化

中国文化在近代的命运,确实可以说是风云激荡、翻天覆地,陈寅恪说是“值数千年未有之矩劫奇变”。西方文化与学术裹挟着坚船利炮长驱直入中国本土,“莽莽欧风卷亚雨”(梁启超:《奉酬星洲寓公见怀一首次原韵》)。西方文化的价值体系、理论分析框架、概念术语大批涌入,几乎令人目不暇接,无所适从,“以外族之侵迫,致剧激之变迁纲纪之说,无所凭依”。在此文化巨变、国运危机的关头,思考文化及其前途,寻找纾解国难的方法及途径,又严峻地摆在时人的面前。

而当时人的思考与寻找,更多的是被动的的,抑或是应激的,因而时人所开出的“药方”多针对中西这一问题。先有以魏源为代表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后有洋务运动的“富国强兵”,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与军事技术来达到“以夷制夷”的目的。这一阶段的学习西方,主要关涉到器物层面。

之后,由器物层面的学习进而至制度层面的学习,可以以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为代表。再后来,则由制度层面的学习进而至文化心理层面的学习,以为西洋文化的方方面俱皆优于中国文化,对传统文化是全盘否定,对西洋文化是全盘肯定,至“五四”前后演变为“全盘西化”论。

陈寅恪前后游学海外十八载,对西方文化不可谓不熟悉,但他并没有浅唱低吟“全盘西化”,也没有抱残守缺“食古不化”,吴宓说陈寅恪遵守的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中国文化本位论)。

在陈寅恪的著作中,我们几乎看不到生搬硬套西学术语的痕迹,但并非说陈寅恪不谙西学。据俞大维回忆,陈寅恪在欧洲留学时确曾受到德、法、俄等国学者的某些启发,并转述陈寅恪的话,说“他研究中西一般的关系,尤其于文化的交流、佛学的传播及中亚史地,他深受西洋学者的影响”。

陈寅恪的文化史观是健康的、开放的、稳健的,而不是病态的、封锢的、极端的。因为什么?因为陈寅恪兼具“通识”,学贯中西,谙熟中学西学。谙熟西学,知其利弊得失,故而不轻易断论而肤浅地走极端;精通国学,故而能在中西文化荡涤世人的关头把持得住,内心自信,自然不会人云亦云而随风荷摆不定。陈寅恪说他“少喜临川新法之新,而老同谏水迂雯之迂”。世人多以为陈寅恪守旧,殊不知,这是陈寅恪在文化史观上取稳健一路的体现。

在西学东渐的近现代中国,如果漠视西学来建构中国文化,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但建构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输入,“窃疑中国自今日以后,即使能忠实输入北美或东欧之思想,其结局当亦等于玄奖唯识之学,在吾国思想史,既不能居最高之地位,且亦终归于歇绝者。其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国民族之地位”。

陈寅恪所持的这种观点,与王国维的“能动化合”说大致相同,“即令一时输入西洋思想,非与我中国固有之思想相化,决不能保其势力”(《论近年之学术界》)。就此而言,任何“削足适履”和“削履适足”都不可取。亦即,在建构中华文化时,既要有“放眼看世界”的文化气魄,也要有中华文化必将振复的文化自信。



二、人格:安身立命的文化中介

文化大师丰满的文化形象,不但体现在其文化思想与文化著作中,也浸淫在其文化人格之中。前者使其文化形象有深沉厚重之感,后者使其文化形象有鲜活立体之感,或许可以称之为“文化大师的人间情怀”。人恪,是文化的积淀,是形上之道与形下之器的中介,是文化之人安身立命的准则,是解读文化大师的不二法门。

对“德”的重视,是我国历代学人的优良传统,注重“修身”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共识,并且道德在大多数时候业已超越了个人的范围而具有一种文化上的意义。

当年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既注重学生学问的培养,也注重学生道德的培养。兰孟博在《清华国学研究院始末》中说“研究院的特点,是治学与做人并重”。尤其是在新传统与旧传统、新道德与旧道德交替之际,最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与人格。“纵览史乘,凡士大夫阶级之转移升降,往往与道德标准及社会风习之变迁有关。当其新旧脱擅之间际,常呈一纷纭错综之情态,即新道德与旧道德标准,新社会风习与旧社会风习并存杂用。各是其是,而互非其非也。斯诚亦事实之无可如何者”。

陈寅恪一生高自标逸,坚守人格的尊严与人性的高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十个大字纵贯陈寅恪的整个生命历程。陈寅恪早年同情王国维而批评梁启超,自述与王国维是“风义平生师友间”,是“许我忘年为气类”的相知。但当后人离开时代条件而苛求梁启超之时,陈寅恪又立刻起而为之辩诬“忆洪宪称帝之日,余适旅居旧都,其时颂美袁氏功德者,极丑怪之奇观。深感廉耻道尽,至为痛心。……迨先生《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出,摧陷廓清,如拨云雾而睹青天。然则先生不能与近代政治绝缘者,实有不获已之故。此则中国之不幸,非独先生之不幸也。又何病焉?”也就是说,在具体分析道德与人格之时,又需要具有“历史与文化”的眼光。

纵览陈寅恪的史学论著,可以看出他是相当重视历史人物的人格的。他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贬斥元慎不守节操,一生数娶,始乱终弃;干谀近佞,热中巧宦,“则其仕宦,亦与婚姻同一无节操之守,惟窥时趋势,以取利自肥耳”。晚年的陈寅恪转而治明清史,情有独钟地选定陈端生、柳如是作为问题的契入点、突破点,一则固然与其治史风恪—感同身受—有关,另则与他一贯坚持的人恪标准有关。

“年来读史,于知人论事之旨稍有所得,遂取再生缘之书,与陈端生个人身世之可考见者相参会,钩索乾隆史事之沉隐,……而陈端生亦当日无数女性中思想最超越之人也”。陈端生敢于向当时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君、父、夫三纲挑战,其思想实超迈当时的一般女性,而其人恪也全然不似“为人喜攀缘当时贵势”的陈文述。

《柳如是别传》的撰写,更可窥探陈寅恪素重人格魅力的取向。“柳之爱陈子龙及其嫁牧斋,始终不离其民族气节之立场,光复故物之活动。不仅其才高博学,足以压倒时辈也”。陈寅恪本人也是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以身作则,做出为世人所称道的表率。不管外界变化如何剧烈分歧,他都坚守自己的道德与人恪,坚信“内行之修谨益不可或网”。

吴宓在1961年8月31日的日记中说陈寅恪是“安居自守,乐其所乐,不降志,不辱身,堪诚为人所难及”。1964年,蒋天枢南下看望乃师,陈寅恪有《赠蒋秉南序》传世,中有数语,堪称陈寅恪一生人格操守的总结与表节,“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何广校评价陈寅恪做人,“其为人也,特立独行,高风亮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三、奖掖后学,开启来学:文化赓续的途径

中国文化之绵延赓续,素重师承。儒佛之“道统”说,汉学宋学之“师承记”,即其力证,“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隋朝末年,大儒王通在河汾设教讲学,受业者达千人,一时人才辈出(《旧唐书·王通传》)。“续命河汾”是陈寅恪早年的一个梦想,意欲“追踪昔贤……守先哲之遗范,托未契于后生”,效法王通河汾讲学,守先待后,使传统的民族文化得以绵延赓续并发扬光大。
陈寅恪完成其史学范型革命后,可以说业已开宗立派,继之而来的是如何传承下去并使之发扬光大,亦即“名山讲席”,构筑自己辉煌的历史名山。陈寅恪四十余年开馆授徒,传道授业,皆因此有为而行,但又不囿于门户之见。
陈寅恪在论述韩愈的功绩时,专门剔出一章并予以总结“六曰:奖掖后进,期望学说之流传。唐代古文家多为才智卓越之士,其作品如唐文粹所选者足为例证,退之一人独名高后世,远出余子之上者,必非偶然。……退之在当时古文运动诸健将者中,特具承先启后作一大运动之气魄与人格,为其他文士所不能及。……退之所以得致此者,盖亦由其平生奖掖后进,开启来学,为其他诸古文运动家所不为,或偶为之而不甚专意者,故‘韩门’遂因此而建立,韩学亦更缘此而流传也。”
当年陈寅恪担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年仅35岁,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试欲大展宏图。可天公偏偏不作美,使陈寅恪一生颠沛流离,平静安定之日不多,但从他学者,多成一方大家,如周一良、季羡林、罗香林、汪钱、王永兴等。
建国之后,陈寅恪栖身岭表,难遂其愿。“名山讲席无儒士,胜地仙家有劫灰”,“招魂楚泽心虽在,续命河汾梦亦休”。汪钱南下的难堪,使陈寅恪愈益重视传人的人恪。“对于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我认为是最重要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我要请的人,我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1964年,陈寅恪在给蒋天枢的《甲辰四月赠蒋秉南教授》中还说“河汾洛社同丘貉,此恨绵绵死未休”,足见“续命河汾”的梦想尚未罢休。但就在第二年,集陈寅恪史学之大成的《柳如是别传》已经完稿一年,他却感慨万千地写下了两句诗“纵有名山藏史稿,传人难遇又如何”。真是“春日酿成秋风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馆·咏寒柳》)。
陈寅恪虽归道山,但中华文化必当复振。“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譬诸冬季之树木,虽已凋落,而木根未死,阳春气暖,萌芽日长,及至盛夏,枝叶扶疏,亭亭如车盖”。这是陈寅恪的大幸,也是中华文化的大幸。



知识分子有三个境界:一是学识,二是见识,三是胆识


论学识,陈寅恪先生被称为“近300年来第一人”;论见识,陈寅恪先生是“中西新旧各种学问统而论之”的塔尖;论胆识,陈寅恪先生一身风骨,一生践行“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



因此,如果谈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塔尖上的人物,当然应推陈寅恪——没有人格的独立,哪有独立的精神?没有意志的自由,又何来自由的思想?


然而,这样的人格,岂能逃过那年的风霜?1969年10月,陈寅恪先生含冤而逝,遗嘱没有一个字,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住地流泪。此后,陈寅恪被遗忘了几十年。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先生已逝半个世纪,惟愿他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能永久传承。


然而,陈寅恪先生的“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不但体现在其一生为人行事中,更是寄托于自己一生的为学之中。先生的作品哪怕是学术论著,也绝不能仅以学术视之。


因此,传承先生的精神与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了解其生平事迹、逸闻趣事的层面,而是要深入其作品之中,感受其治学、为人与为文;从其专著、论文、书信、诗作、札记、讲义等种文字中,一睹陈寅恪真正的思想与风骨。为此,先知书店诚挚推荐《陈寅恪集》(繁体竖排版,函套精装14册):


囊括书信、诗作、各类图片和杂著,呈现一代学人不为人知的生活面向

《陈寅恪集》涵盖作品种类多样,总计约350万字,另附各类图片140余幅。其中不乏较少披露的手稿、诗作、札记。从中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到一个更为生动、全面的陈寅恪。

尤其是陈寅恪与夫人唐筼的诗作,致亲朋、学者的书信集,是全面了解其思想感情和生活态度的重要作品。更收录有其晚年自传性质遗文、生前手定重要论文、序跋,对理解陈寅恪的人格与精神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 一套书汇集不同时期治学精粹,全面反映陈寅恪学术、思想和精神


这套书尽收作者生平著述,全面呈现陈寅恪治学精神。想要集齐如此全面反映陈寅恪思想、学术和精神的作品,实属不易:


陈寅恪治学写作生涯横跨民国到新中国,声誉遍及两岸三地,加上作品涉及多种类型,因此,由于时代问题和历史原因,出版时间先后不一、发行地点各不相同(如《论再生缘》虽写于大陆,却长时间无法出版,于特殊年代辗转流于香港首版);其诗集更是因动荡后散失,经多方搜集而得。


此版可谓最精准、原汁原味呈现先生著述的作品:新版对部分内容做了校核文献,订补文字、注释的修订工作,内容更加准确。14册函套精装,繁体竖排版,更具收藏价值。长按下图,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购买收藏(还可在页面一并选购陈寅恪“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黄铜镇尺)


沙特伊朗千年仇恨一朝调和?中东-西亚动荡的三大根源
当善良失去原则的时候,可能比恶还恶
加缪:习惯于绝望,比绝望本身还要糟糕
信息时代,如何抵御无价值的阅读?
他触动3亿人,写尽50年中国底层的命运
《西线无战事》再获奥斯卡:战争的荒谬释放出人性的荒谬
大江健三郎:我一生的写作就是为了向鲁迅致敬,为了靠近他
他们无一例外,在“流亡”中见证了那个时代
秦晖:我们与世界接轨,应该是底线的接轨
读书无禁区:五本不宜多作介绍的好书
人类缺少雷蒙·阿隆这样的知识分子
超越“本分”:美国强大背后的女性密码
中国女性的命运:一个女人的苦与疼
观念的奠基者:八位西方思想家
陈徒手: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文明的六个特征
一群没用的迂腐文人
中国流氓的变迁:一部“不正经”的偏门史
早熟落下的顽疾:2000年中国社会史的12个洞察
大学虽已遍天下,世间再无蔡元培
罗翔被围攻,是时代的悲哀
钱满素:为什么亟需从“文明”的角度,重新认识美国
女性地位,是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一见敦煌“误”终生:敦煌不止是地名,更是文明的象征
陈寅恪的三重悲剧:最是文人不自由
重读莱维:“奥斯维辛”从未走远
影响中国命运的五个国家
木心:人生不如梦——鲁迅之后,张爱玲的敏锐
张宏杰:中国人的性格史,真的不忍去回顾
罗新:抗辩和异议,是历史提供的一种工具
别不了的司徒雷登:那个假装用一生爱中国的人
一个自由灵魂的养成:以赛亚·伯林的五大贡献
今天的大学校园,还会不会诞生《蒋公的面子》?
三观不合,终将渐行渐远
售罄即绝版:五套“入手须及时”的好书
北岛:没有英雄的年代里,我只想做一个人
希特勒死了,“帝国梦”却仍在传承
阎连科:我是我们县“最不受欢迎”的人
罗新:“有所不为”——不做宏大叙事的囚徒
王小波:有些痛苦不必承受,有些苦难不必体验
阅读的五个层次
俄乌战争一周年:俄罗斯争霸世界,最终究竟得到了什么?
宣传画:消失于历史天空,却淡不出精神底层
哪里有权力,哪里就有表演
《希特勒的末日》:暴君是怎样一步步走向众叛亲离的?
胡适逝世61周年 | 自由而悲悯:当下我们最缺乏的力量
梁启超诞辰150周年:现代性价值,是他心底的“压舱石”
马国川:日本没有“奇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近代史最容易忽视的四个视角
“王袍加身”的诱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退场
叔本华诞辰235周年:如果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如何超越它?
哈耶克最后的预言正在实现:狂妄而短视的人类始终面临一个抉择
经济决定贫富,政治决定生死
浪漫的先知:年仅28岁的徐志摩,是如何看穿苏俄“一切都是演戏”的
沈志华“趁乱”拷贝的俄罗斯解密档案,解开了多少中苏之谜?
邓小平逝世26周年:摇荡的钟摆,极简改革开放史
“面子”与“圈子”的背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
汉语中的陌生人:他的每个句子都是发明,每个句子都独一无二
历史的教训:越“进步”,越要警惕灾难
朱学勤︱鲁迅、胡适与钱穆:逝去的铁三角与轻佻的当下
中伊签署联合声明,是美国霸权的终结,还是新冷战的开始?
傅国涌︱存其文而原其人:不能力挽狂澜,但从未随波逐流
人其实很矮小,都是被书垫高的
秦晖、金雁——50后的爱情,当下中国最令人瞩目的学术伉俪
ChatGPT的启示: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就是对待真理和自然的态度
读木心,是一种浪漫的体验:最值得收藏的25句经典
王笛:对穷人来说,尊严就是奢侈品
柴静:这个拎着铁锹的美国人,看到了我熟视无暏的中国
陈丹青、阿城等一代人的摄影老师——阮义忠:在一切商业化的今天,他努力寻找不变的价值
许倬云:当代中国的两大精神危机
“读史就读人”:那些隐没在史料深处的人物秘闻
孟德斯鸠:权力恣意妄为的社会,一定不是个好的社会
《美国对华情报解密档案》:读懂当代中国的珍贵史料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最值得收藏的40个经典名句
为什么许多人勤劳却不富有?
罗翔:司法不应被舆论干预,但舆论却可以争取正义
《狂飙》:无论失败几次,由命运创作的史诗终将永存
宋朝之后,再无宋朝
他短暂的一生只干了两件事:一为爱情,一为莎翁
特殊利益集团与国家的兴衰有什么关系?
罗素逝世53周年纪念 | 小灾难来自固执,大灾难来自狂热
她们是时间的敌人| 杨苡姐妹们的命运密码:名门闺秀的迥异人生
《满江红》中陈旧的国际政治价值观:“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很难接轨现代文明
王五四:不出一声的野夫
杨本芬:读罢野夫《江上的母亲》,我再也不能等待……
岳飞死后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揭秘《满江红》背后的历史真相
同是天涯沦落人:胡适与张爱玲的一段忘年交
关心政治的目的不在权力,而在自由
历史的烙印:改革开放四十年,影响中国命运的六次抉择
袁伟时 | 历史大势不可逆转
中国十所曾经闻名世界的大学,永远消失在历史中
五部有口皆碑的好书 | 总有一本,能治愈你的“精神内耗”
新的一年,在极寒之地,幻想春天
比权力更重要的,是对规则的尊重
刀尔登:“得民心者得天下”很动听,可惜是句谎言
巴黎和会:影响中国百年格局的历史拐点
盛世距离废墟有多远?
“丛林法则”的思维范式,为什么依然“屹立不倒”
八十年代的中国是怎样引进的《一九八四》?
文学与历史:四个人的百年中国
愚蠢又自负:三种最值得警惕的权威
纪念保罗·约翰逊:一剂注入知识分子群体的“清醒药”
无用之用,实为大用:一个民族需要仰望星空的人
逃不脱的“柏克定律”
中国一百年以来的新年贺词(1909-1999)
阿克顿勋爵诞辰189周年 | 历史是个邪恶的老师,只对自由人诉说真相
米塞斯:取消市场经济,实际上取消了一切自由
严复诞辰169周年 | 被遗忘的中国近代西学第一人
宋教仁之死:近代中国最值得期待的一场政治实验的终结
世界名著四书:译文珍藏本,一套“重新认识纸书”的藏品级经典
永远的布列松:用审美赋予世界意义
2023先知精选新年礼:五套为“价值”而生的典藏好书
历史剧变的七种征兆
先知书店 | 2022年度精选书单
“独立”精神的基本底线,何时成了知识分子的最高要求?
最后库存 | 《中国救荒史》:一部中国史,其实就是一部灾荒史
莫言:历史这个壮观的剧场,给了人性以无穷的展示机会
王小波:但愿新的一年里,我们能远离一切古怪的事
张鸣:冯玉祥的真与伪
索尔仁尼琴104周年诞辰:不撒谎,不原谅,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
《失落的一代》:“中国知青史”——反思,就从读这本书开始
一个时代大潮裹挟下的女人,以“人的尺度”重新丈量中国近代史
92岁吴敬琏重磅发声:什么是当下经济问题的根源?
“政治的时代”,知识分子为什么容易成为“背叛者?”
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
荒诞的时代,没有干净的人
个人即政治: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生活的奥秘存在于艺术之中:审美是最奢侈的稀缺品
唯有去看,去感受:总有一幅好画,能治愈生命中独处的不安
木心逝世十一周年纪念 | 守护与送别:木心先生的最后时光
梁文道:为什么有些国家,明知道有问题却回不了头?
在这个时代,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大棋局:关于1944-1950年历史最深的五大误解
胡适诞辰131周年:那些曾抛弃胡适的年轻人,晚年又重新选择了他
诺奖的六位“异类”:任何伟大都源于承认无知与思想自由
乌托邦的四个掘墓人:通往地狱的路,都是由美好的愿望铺成的
“上海三部曲”:被遗忘的另一种上海
用生命书写的人道之书:亲历者的角度揭开“恐怖历史”的真相
一寸山河一寸血: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
名家签名精选合辑:最理想的藏书,也是年尾最好的礼物
张学良的“双十二”:不但改变了中国,世界都改变了
蒙克:痛苦常有,而表达不常有
八十年代的回望与反思:五四精神悲壮的落幕
20世纪中国人的生死流转:历史的细节,让人恐惧
一所只存在了八年的大学,何以成为百年来最好的大学
渡不过的巨流河: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是永别
读黄仁宇就该从这本书开始:一部“失败者”的自传回忆录——《黄河青山》
【孤独的斗士:哈耶克】真正改变世界的,唯有思想
活的百科全书:人类文明的五个殿堂
独立思考的人,最难被征服
鲁迅:正视,是一种勇气
所有的战争宣传,都来自那些不上战场的人
茨威格:那个崩塌了的昨日世界……
北岛诗歌依然流行,是一种“不幸”
再谈王小波:我们是否依然是沉默的大多数?
此间风雅:中国文化的精华在文学,文学的精华在这里
木心:街上没有兵,没有马,却兵荒马乱
恭贺刘道玉先生九十寿辰——四十年来最好的大学校长
不宜泄露书名的乱世奇书


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